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路天行-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听说过,不过可以查下,一般比较有名的地方,都有单独的记载。”老罗摇了摇头,他也以为吴晨是要做论文呢,这两天闲着也是闲着,就在一旁帮忙整理材料,这里的东西怎么存放,没有人比他熟悉,有他的参与,查找资料的速度就快多了。

老罗说完,从角落里抽出一本《朝州志?山川志?昭平县》来,在里面翻找了半天,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只好说,“这本山川志是建国后才修的,可能地名换了吧。”

这可咋整!这么重要的线索,正当吴晨着急的时候,老罗笑着说道:“不用急,回头我再查看旧时候的地方杂志,里面或许会有线索!只要找到有关的线索,自然能辨别出来,现在到底是叫什么名字。”

吴晨想想也是,自己还是没有经验啊,见大家都有些乏了,就掏出烟来,递给老罗跟杜钦,三个人抽烟喝茶,休息一下,这翻检资料不单是个体力活,还枯燥得很,难得这两人陪着自己忙活。

“姥姥的,一点风都没有!”一通活儿做下来,杜钦热得只吐舌头,这会正脱了上衣,坐在大门槛上抽烟,有些百无聊赖的看着外面的天。说实在的,他本身对整理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有几个疯子年纪轻轻的,大白天躲在档案馆查县志?真是他妈的!没办法,做兄弟的,只能陪他疯陪他去放纵。

“是要下雨了吧?”吴晨也觉得此刻闷热难耐,天色也没有那么亮了。

八月天,最是闷热之时,在岭南这一片,更是看不到一丝秋味,今天也不例外,一大早太阳就火辣辣的挂在天上,烤的地面都黏糊糊的。

档案馆里没有空调,只有两把大风扇在“吱呀、吱呀”的吹着,虽然这里建筑空旷古旧,比外面要凉爽一些,架不住一干活就流汗啊!

“哇——你们看,那是什么?!”杜钦正抽着烟,望着天井与围墙圈起来的一方天,突然跳了起来,扔掉手里的烟头,指着天上喊道。

吴晨跟老罗被他吓了一跳,又听他喊得诡异,急忙三两步抢了过来,学着他仰望上去,只见天上挂着几个“亮黄色”的日头!难怪这么闷热!

“我靠,一、二、三、四?”此刻正近中午,与早上的万里晴空不同,天上蒙着一层薄灰,那日头也不是白灿灿的一味刺眼,反而有些像黄昏落日般泛黄。吴晨从指缝间透出去,数了数,总共有四个太阳挂着,下面三个一般模样的“日头”排成一线,上面还有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孤零零的挂着。

“这、这是什么情况!”三个人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样站在那里望了半天,杜钦才突然问道。

“天象异常,怕是又有什么灾难了!”老罗囔囔的说道,这种情况,他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他在某些地方志上看到过类似的记载!

“这是末日要来了的节奏啊!”杜钦突然亢奋起来,掏出电话来,就给大牙打了过去,“红你姥姥的中!还玩麻将呢!快跟牛魔王出来看上帝!”

“别吵!天塌下来也得让我胡了这把,大三元呢!杠!红中,别动哦!”大牙正打到酣时,那管你天昏地暗。

“别吓扯淡了!”吴晨听到他们在电话里的说话,苦笑了一下,这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啊!他看着另外三个日头逐渐的消退,剩下下面那一排中间那一个,颜色变幻成红彤彤的有些诡异。想了想,给陈歪嘴打了个电话过去。

“啥?你再说一遍?我这里信号不好呢!”陈歪嘴在电话里大声嚷嚷,一副听不清楚的样子。

“我靠,是我,你没欠我钱!不用装了!”吴晨没好气的吼了一句,又仔细的把看到的情景跟他说了。

“四日同辉……龙王吸水!……”陈歪嘴听完后,沉默了一会,突然像被踩了尾巴的公鸡,以明显高出好几个key的声音尖叫道。

“什么龙王吸水?你是说龙卷风?”电话里陈歪嘴似乎在不停变换位置,声音断断续续的,不过吴晨还是能听到这几个字。

“怎么说呢,差不多!你自当就那样吧,总之你小心点,最近尽量别外出,还有你不是在老家么?别去海边!”陈歪嘴在电话里,叮嘱了许多。

“行啦,有空再说吧。”吴晨将信将疑的挂了电话,封建迷信要不得啊,搞得自己现在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的。

收了电话,他又看看了外面,此时天上已经恢复了正常,却是平静得有些诡异,一些似纱非纱的东西,飘在空中,却并没有移动,空气似乎凝固了一般。

“整天玩麻将!也不怕屁股长痔疮!”那边杜钦跟大牙还在对吼着呢,大牙对杜钦说的什么世界末日,一点兴趣都没有,这都什么时代了,那些预言家个个都证明了是自己的脑袋坏掉。

“你也不出来看看,天都闷了!”杜钦对大牙不屑的语气很是不爽!

“闷你个头!不会开风扇啊!四万!…我说你是不是跟木头呆了几天,近墨者黑啊?你好歹也是个灵魂工程师,为人师表呢!就你这思想,还不得毒害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大牙边打着麻将边说道,“行啦,别大惊小怪的,你们不看天气预报的吗?台风要来了!没文化,真可怕!”

“我靠……”杜钦这几天一直跟着吴晨老罗闷在档案馆,大半夜回到宿舍就累得趴窝,还真不知道台风来了这回事。

挂了电话,回头跟他们两个一说,吴晨就怀疑这陈歪嘴是不是看过新闻,知道台风要来了?还跑这里神神叨叨的糊弄自己!

三个人都没再说话,又喝了一会茶,杜钦就说得回村里去了,他家在海边,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近海养殖,这台风要来,且有得忙,怎么也得回家去帮忙!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124章老宅旧物

吴晨也觉得暂时没什么好查的,就送杜钦回家先,临走之时交代老罗,这两天也别守在这里了,房子破旧,别回头耐不住风雨的!

老罗大大咧咧的让他们走,他会尽快查看千壁山的线索的。

吴晨跟杜钦驱车到了渔村,也没觉出什么特别来,大家该干嘛还在干嘛,台风一年来十几个,没什么稀罕的。

他们这里,虽然出港就是南海,奇怪的是极少会被台风正面侵害,每年都有天气预报,在台风形成之时,预测将在这里正面登陆,往往在两三天后,台风中心靠近海岸之时,绕道而走,或南下、或北上、或者干脆卷了回去,席卷整个台岛。

远古相传,这里是妈祖的福地,因此风调雨顺,百灾不侵!曾经来过一群考察人员,忙活了一两年,最后得出结论,说是因为这里海湾半环,出海口处三个小岛联排,地形独特,才导致气流异变,有效的抵挡了台风的登陆。

但是这种说法,当地人却都不信,这台风在天上呼啦啦的过,哪里是你地上几个小岛能挡得了的,这些“专家”真是让人蛋疼的,欺负乡下人没知识也不带这样的啊!

大家还是相信,这是妈祖护佑,才能保境安民,所以四乡八里,合伙在中间那个小岛,也是最大的蝙蝠岛上,建了老大的一个妈祖像。听说近些年又建了两尊大佛!每尊都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吴晨却是没有见过。

等吴晨回到村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因为村里老房子居多,大家都在忙碌着,用稻草编成的席子加固屋顶门窗,搅拌黄泥糊在墙角处,加固墙壁,原来随随便便拴在树下的牛、四处放养的猪、鹅等也都被赶回圈里去,剩下满村子的土狗,耀武扬威的满街巷窜,炫耀这独享的自由。

刚到家,吴妈就喊着吴晨陪她去给老宅子加固,顺带拜下“老爷”。

所谓的老爷,并不是什么祖宗,而是各类神仙的简称,乡下人拜的神仙太多了,又大都叫不出尊号,反正都是神仙老爷,就统称为老爷,初一十五的,拜的老爷却都不是同一个。

吴晨自小就被这些形形色色的老爷搞得很晕,反正跟着拜就是了。

由于历史迁徙的原因,朝山地区,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

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

因为朝山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朝山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建造了“下山虎”、“三壁连”、“四点金”、“五间过”、“四马拖车”、“百鸟朝凰”等住宅,既美观,又坚固了,这些在朝州、山头一带多能见到。

但是,吴晨老家的所在,跟福南交界,建筑也是延续了福南风格,全村分为上中下三个圆寨,这种寨子的外墙,都是用一米多厚的黄土混合米汤夯成,建成之后,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名称里面往往嵌有个“寨”字。

他们村子,每个圆寨有六十四间房,底层为餐室、厨房、客厅,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却分为两半,一半为阁楼,做卧室用,一半为阳台,供晾晒东西用,阳台统一朝里,外围密封,只留一个瞭望孔对外。

寨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

吴晨家所在的下寨,历经多代下来,外面黄土已经坑坑洼洼都是弹孔。

吴晨小时候,经常坐在寨门口那个足有三十厘米高的大条石门槛上,听村里老人如数家珍的讲述寨子的历史,指着那些弹孔说,这些是某次械斗留下的,那些又是某次遭匪留下的。

在土寨的中间,是个公用的大广场,广场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水井,井边种着龙眼树,边上还有几个石磨之类的农家用具,现在早就不用了,变成石桌。以前每到夏夜的时候,各家老人小孩吃完晚饭,都会围坐在这里纳凉玩耍。

不过,现在寨子里,已经没什么人住了,不单院墙败落,枯枝黄草散落一地,有些角落里还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