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郑注及疏家皆言王可以献卿者,盖王献诸臣无文,此又约《祭统》以明王礼。
    再献(按后尸谓之再献者,盖以朝献王一献,后未献,今后再尸,而乃
谓之再献欤),其再献,用两象尊(再献者,王尸之後,后酌再献,诸臣为宾。
又次后酌盎齐备卒食,三献也。於后亚献,内宗荐加豆笾。其春祠夏礻龠,则用
象尊。变再献为馈献者,亦尊相因。象尊,以象凤凰,或曰以象骨饰尊)。内宰
赞瑶爵(爵,以瑶为饰。疏曰:内宰以瑶爵授后,后亲酌盎齐以尸。又曰瑶爵,
谓尸卒食,王既尸,后亚献之者。尸食後,王以玉爵酌。朝践,醴齐以尸,
谓之朝献。后亦於後以瑶爵酌。馈献时,盎齐以尸,谓之再献。知后以瑶爵亚
尸者。约《明堂位》云,爵用玉,仍,加以璧散、璧角,食後称加。彼鲁
用王礼,即知王尸亦用玉,后尸用璧角,宾长尸用璧散。彼云璧,此云
瑶,不同者,瑶玉名瑶,玉为璧。形饰角口,则曰璧角。角受四升,爵为总号,
故郑云其爵以瑶为饰也。《天官》)。加以璧角(加,加爵也。疏曰:朝献竟,
而夫人酌盎齐亚献,名为再献,又名为加。於时荐加豆笾也。此再献之时,夫人
用璧角,内宰所谓瑶爵也。《明堂位》)。内宗,掌宗庙之祭祀,荐加豆笾(加
爵之豆笾。疏曰:以其食後称加。《春官》)。笾人,加笾之实,菱、芡、栗、
脯(菱,芡也。芡,鸡头。栗,与馈食同。芰,其寄反。疏曰:此加笾,当尸食
後,王尸,后亚王尸,於时荐之四物。重言之,则八笾,主人献尸之时,不
见有设笾之事,故知唯主於后也。详见之《祭物》条)。醢人,加豆之实,芹菹、
兔醢、深蒲、醢,{治}菹、雁醢、┺菹、鱼醢({治},音迨。芹,楚葵也。
醢,肉酱也。元谓深蒲,蒲始生水中子。疏曰:亦与加笾之实同时设之。深蒲,
谓蒲入水深以为齑。醢,与朝事之豆同。{治},箭萌,一名┠,谓之{治}
箭为菹也。荀,竹萌,一名荡,谓竹萌为菹也。菹,皆谓新生者也。详见於《祭
物》条)。尸酢夫人执柄,夫人受尸执足(疏曰:“尸酢夫人执柄”者,爵为雀
形,以尾为柄,夫人献尸,尸酢夫人,尸则执雀尾授夫人也。“夫人受尸执足”
者,夫人受酢於尸,则执爵足也。《祭统》)。加以璧散(加,加爵;璧散,以
璧饰其口也。疏曰:璧散者,夫人再献讫,诸侯为宾,用之以献尸,总而名之,
亦得称加。《明堂位》)。司尊彝,春祠、夏礻龠皆有,诸臣之所昨也;秋尝、
冬皆有,诸臣之所昨也(昨,为酢。疏曰:尸酢宾长即用尊。三酒之中,
清酒以自酢,是不敢与王之神灵共酒尊也。详见上文)。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
皆以齿(疏曰:献卿之後,乃主妇尸,尸毕,宾长献尸,是尸饮七也。乃瑶
爵献大夫,是正九献礼毕。初,二不饮,故云饮尸七。《祭统》)。
    杨氏曰:愚按《礼运疏》云,於是后以瑶爵酌馈食盎齐以尸,为八献也。
尸酢后如王之礼,所谓小臣彻后之俎是也。《祭统》云“尸酢夫人执柄”,此诸
侯夫人礼也。诸臣为宾者,以瑶爵酌盎齐以献尸,为九献。诸臣献者,酌以自
酢。《司尊彝》云“皆有”,诸臣之所昨是也。於时尸饮七,王可以瑶爵献大
夫。
    △右九献
    程子曰:《祭法》中用九奠,以礼有九献,乐有九奏也。又曰:古之乐九奏,
乃是九献。
    陈氏《礼书》曰:先儒谓大十有二献,四时与九献,上公亦九献,侯伯
七献。《周官·掌客》,诸侯长十有再献;《行人》,上公再享礼九献,侯伯
一七献,子男一五献,诸侯之卿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之。及
《礼器》有五献之尊,《郊特牲》有三献之介,则享宾祀神之献数固不异矣。然
虽大於时祭,而又大於,宜亦十二献。先儒以小於,非也。《行人》
上公再,而不预於九献,侯伯子男一,而亦不预於七献五献,则先儒以
二在九献之内,非也。《司尊彝》朝践用两尊,皆有;馈食用两尊,皆有。
《笾人》、《醢人》有朝践之笾豆,有馈食之笾豆,有加笾加豆。则朝践,王献,
后亚之,诸臣之所昨,三献也;馈食,王献,后亚之,诸臣之所昨,六献也。
尸三,九献,加爵不与焉。此宗庙九献之礼也。夫卒食必有,《曾子问》言侑
,是侑食然後有也。《乐记》言执酱而馈,执爵而,是馈食然後有也。
特牲少牢之祭皆曰馈食,而献皆曰尸,则大夫士无朝献、馈献之礼,特尸於
馈食之後而已。然士礼主人、主妇、宾三献,又加爵三,长兄弟宾长利献之也。
下大夫,主人、主妇、宾又献,又加爵二,宾长与利献之也。上大夫,特主人、
主妇、宾三献而已。盖士与下大夫无宾尸,故有加爵,上大夫有宾尸,故无加爵,
天子诸侯有绎祭,又有加爵,《记》所以隆於尊者也。春秋之时,楚子入享於郑,
九献加笾豆六品。季孙宿如晋,晋侯享之有加。辞曰:小国之事大国也,得贶不
过三爵,今豆有加,下臣弗堪,则加岂卑者之所预乎?士与下大夫有加,其代宾
尸可知也。《周官》朝事馈食之笾豆后荐之,加爵之笾豆内宗荐之,则加以璧散
璧角亦诸臣献之可知也(卑者献以散)。士之饮礼,止於一献,而祭有三者,摄
盛也。士加爵三,而下大夫加爵二者,厌降也。《书》曰大保秉璋以酢。孔安国
谓报祭曰酢。盖献,始事也,酢,成事也,诸臣之於礼,成之而已,故献皆曰酢。
    黄氏曰:先郑推次朝践、朝献、馈献、再献为九酌,王与后各四,诸臣一,
义皆可观,存之以待作者。
    杨氏曰:愚按《司尊彝》所述与先郑所注,二献,朝践二献,馈食二献,
朝献一献,再献三献,则九献之目也。《笾人》、《醢人》有朝事、馈食之笾之
豆,则九献荐笾豆之时也。《礼运》则论九献之义也。又按四时之祭,名既不同,
礼必有异,今其可见者,惟尊彝之殊用耳,於经无其文者,皆不可知也。姑据经
所可见者,著之於篇。又按陈氏曰,《周官·行人》上公再,而酢飨礼九献,
而不预於九献;诸侯一,而酢享礼七献,而亦不预於七献。先儒以二在
九献之内,非也。盖尝考之古礼阙亡残编断简之仅存者,如祭礼有二,有朝践,
有馈献,有食,此可得而如也。其礼之节文详略多寡,礼经无明文,此不可
得而知者也。先郑谓二王与后各一,朝践王与后各一,馈献王与后各一,尸
王与后各一,又诸臣一,为九献。求之礼经尚有明证,故先儒多从之,今固不得
遽以为非。陈氏所引《周官·行人》谓二在九献之外,此固有所据。谓朝践三
献,馈食三献,尸三献,似亦可通。但以诸臣之所酢为报祭,而引“太保秉璋
以酢”为证,则恐不然。夫尊重而轻,如先郑谓诸臣酌以自酢,不敢与神灵
共尊则可;谓诸臣以报祭於神灵而不以尊,则於理为不通矣。二说当并存之,
以待作者。又按九献之礼,春祠、夏礻龠用两献尊、象尊、秋尝、冬用两著尊、
壶尊。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谓也。用两大尊、山尊,经有明文,不待
言矣。但所谓九献者,谓王及后各一,朝践各一,朝献王尸一,再献后尸
一,此为八献,诸臣为宾尸一,并前八为九。是礼也,春祠、夏礻龠、秋尝、
冬、追享、朝享,莫不皆然。今经独於春祠夏礻龠言朝践、再献,秋尝冬言
朝献、馈献,何也?盖互文以见义也。春夏言朝践,秋冬言朝献,欲见朝献因朝
践之尊,郑注所谓“尊相因也”。春夏言再献,秋冬言馈献,欲见再献因馈献之
尊,郑注所谓“亦尊相因”是也。今作二图以见之,其追享朝享别有图,见《
祭礼》。
    《春祠夏礻龠九献图》
    《礼运疏》崔氏云四时之祭,唯二齐、三酒。二齐,醴盎也。故郑注《司尊
彝》,四时祭法,但醴盎而已。用二齐者,朝践,王酌醴齐,后亦酌醴齐;馈食,
王酌盎齐,后亦酌盎齐;朝献,王还用醴齐,再献,后还用盎齐,亦尊相因也。
诸侯为宾,亦酌盎齐。宾长尸,酢用清酒,加爵用三酒。
    二彝 鸡彝盛明水,鸟彝盛郁鬯。
    二齐 献尊盛醴齐,象尊盛盎齐。
       王一献(用鸟彝)。     后二献(用鸟彝)。
    朝践 王三献(用献尊醴齐)。   后四献(用献尊醴齐)。
    馈献 王五献(用象尊盎齐)。   后六献(用象尊盎齐)。
    朝献 王七献(因朝践献尊醴齐)。
    再献 后八献(因馈献象尊盎齐)。宾九献(用象尊盎齐)。
    尸饮九,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皆以齿,明尊卑之等也(散,悉但反。疏曰:
九献礼毕,自此以後,长宾、长兄弟更为加爵,尸又饮二,是并前尸饮九,主人
乃散爵献士及群有司也。《祭统》。杨氏曰:九献之後,谓之加爵。《特牲礼》,
长兄弟、众宾长及佐食有三加爵,则天子诸侯亦有加爵,《明堂位》云加以璧散
是也。又《特牲礼》云,加爵之後,有嗣子举奠,《文王世子》,谓之上嗣举奠,
天子之礼,亦当然也。《礼运》。《崔氏疏》云,天子九献,鲁及王者之後亦九
献,侯伯七献。朝践及馈熟君皆不献,於九献之中减二,故为七献。子男五献,
亦以朝践、馈熟君皆不献,但尸一献而已。《礼器》曰,太庙之内敬矣,君亲
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疏曰:侯伯、子男之君,朝践君不
献,故夫人荐盎。又君亲割牲,夫人荐酒。疏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