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元始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千馀顷,隋开皇时垦田一千九百四十万四千馀顷,
唐天宝时应受田一千四百三十万八千馀顷,其数比之宋朝或一倍,或三倍,或四
倍有馀。虽曰宋之土宇北不得幽、蓟,西不得灵、夏,南不得交趾,然三方之在
版图,亦半为边障屯戍之地,垦田未必多,未应倍蓰於中州之地。然则其故何也?
按:《治平会计录》谓田数特计其赋租以知其顷亩,而赋租所不加者十居其七,
率而计之,则天下垦田无虑三千馀万顷。盖祖宗重扰民,未尝穷按,故莫得其实。
又按:《食货志》言天下荒田未垦者多,京襄唐、邓尤甚,至治平、熙宁,相
继开垦,然凡百亩之田,起税止四亩,欲增至二十亩,则言者以为民苦赋重,
再至转徙,遂不增。以是观之,则田之无赋税者,又不止於十之七而已。盖田数
之在官者,虽劣於前代,而遗利之在民多矣,此仁厚之泽所以度汉唐欤!
    二税:熙宁十年见催额五千二百一万一千二十九贯、石、匹、斤、两、领、
团、条、角、竿。
    夏税一千六百九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五贯、匹等: 内银三万一千九百四十
两钱  三百八十五万二千八百一十七贯 斛斗三百四十三万五千七百八十五石 
匹帛二百五十四万一千三百匹 丝绵五百八十四万四千八百六十一两 杂色(茶
盐 蜜 麴 麸 面 椒 黄蜡 黄蘖 甘草 油子 菜子 蓝 纸 苎麻 
木 柴 茆铁 地灰 红花 麻皮 鞋 板 瓦)百二十五万五千九百九十二斤、
两、石、角、筒、秤、张、塌、条、檐、团、束、量、口。
    秋税三千五百四万八千三百三十四贯、匹等: 内银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七两
 钱一百七十三万三千二贯 斛斗一千四百四十五万一千四百七十二石 匹帛一
十三万一千二十三匹  绵五千四百九十五两 草一千六百七十五万四千八百四十
四束 杂色(茶 盐 酥 蜜 青盐 麴 油 椒 漆 蜡 枣 苎麻 柿子 
木板 瓦 麻皮 柴 炭 蒿 茅 茭 草 蒲席 铁 翎毛 竹 木 芦{废}
 鞋)一百九十四万四千三百一斤、两、石、口、根、束、领、茎、条、竿、只、
檐、量。
    开封府界田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一顷六十七亩,官田五百一十六顷六十四
亩,见催额四百五万五千八十七贯、石、匹、两、束、量(夏税九十九万八千九
百二十四贯、石、匹、两、束、量。秋税三百五万六千一百六十三贯、石、束、
斤、量、两)。
    京东路田二十五万八千二百八十四顷六十亩,官田八千九百九顷一亩,见催
额三百万九百一贯、匹、两、石、束、量(夏税一百五十五万五千八百八十贯、
匹、两、石。秋税一百四十四万五千二十一贯、石、束、量)。
    京西路田二十万五千六百二十六顷三十八亩,官田七千二百八顷八十八亩,
见催额四百六万三千八百七十贯、石、匹、两、量、角、束(夏税一百四十四万
九百三十二贯、石、匹、两、量、角、个。秋税二百六十二万二千九百三十八贯、
石、匹、束、量、两、个)。
    河北路田二十六万九千五百六十顷八亩,官田九千五百六顷四十八亩,见催
额九百一十五万二千贯、石、匹、两、量、斤、束、端(夏税一百三十九万三千
九百八十三贯、石、匹、两、量、斤。秋税七百七十五万八千一百七贯、匹、石、
斤、束)。
    陕府西路田四十四万五千二百九十八顷三十八亩,官田一千八百五顷二十二
亩,见催额五百八十万五千一百一十四贯、石、匹、端、两、斗、量、口、斤、
根、束(夏税一百一十一万一百五贯、石、匹、端、两、斗、量、口、斤。秋税
四百六十九万五千九贯、石、匹、端、量、束、斤、口、根)。
    河东路田十万二千二百六十七顷三十亩,官田九千四百三十九顷三十亩,见
催额二百三十七万二千一百八十七贯、石、匹、量、两、斤、束(夏税四十万三
千三百九十五贯、匹、石、两、量。秋税一百九十六万八千七百九十二贯、石、
匹、量、两、斤、束)。
    淮南路田九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四顷二十亩,官田四千八百八十七顷一十三
亩,见催额四百二十二万三千七百八十四贯、石、匹、两、斤、秤、角、量、领
(束夏税二百五十五万八千二百四十九贯、石、匹、两、斤、秤、角、量。秋税
一百六十六万五千五百三十五贯、石、匹、束、领、量)。
    两浙路田三十六万二千四百七十七顷五十六亩,官田九百六十四顷四十二亩,
见催额四百七十九万九千一百二十二贯、石、匹、两、领(夏税二百七十九万七
百六十七贯、石、匹、两、斤。秋税二百万八千三百五十五贯、石、匹、领)。
    江南东路田四十二万一千六百四顷四十七亩,官田七千八百四十四顷三十一
亩,见催额三百九十六万三千一百六十九贯、石、匹、两、斤、束、领(夏税二
百万四千九百四十七贯、石、匹、两、斤。秋税一百九十五万八千二百二十二贯、
石、束、匹、领、斤)。
    江南西路田四十五万四百六十六顷八十九亩,官田一千七百六十四顷五十七
亩,见催额二百二十二万六百二十五贯、匹、石、两、斤、领(夏税七十四万八
千七百二十八贯、匹、石、两、斤。秋税一百四十七万一千九百三十七贯、石、
斤、领)。
    荆湖南路田三十二万四千二百六十七顷九十六亩,官田七千七百七十二顷五
十九亩,见催额一百八十一万六千六百一十二贯、石、匹、串、斤、束、茎、两
(夏税四十四万八千三百六十四贯、石、匹、两、串、斤。秋税一百三十六万八
千二百四十八贯、石、匹、斤、束、茎)。
    荆湖北路田二十五万八千九百八十一顷二十九亩,官田九百三顷七十八亩,
见催额一百七十五万六千七十八贯、石、匹、两、张、量、塌、条、束、斤、领、
竿、只(夏税五十一万五千二百七贯、石、匹、两、张、量、塌、条。秋税一百
三十六万八千二百四十八贯、石、匹、斤、束、茎)。
    福建路田一十一万九百一十四顷五十三亩,官田五顷三十七亩,见催额一百
一万六百五十贯、石、匹、斤(夏税一十八万六千二百九十二贯、石、匹、斤。
秋税八十四万四千三百五十八贯、石)。
    成都路田二十一万六千六十二顷五十八亩,官田六十五顷一十九亩,见催额
九十二万六千七百三十二贯、石、匹、两、张、斤、担(夏税七万五千八百贯、
石、匹、两、张、斤。秋税八十五万九百三十二贯、石、匹、束、斤、担)。
    梓州路田为山崖,难计顷亩,见催额八十三万四千一百八十七贯、石、匹、
两、斤、担、束、量(夏税二十三万八千九百八十三贯、石、匹、两、斤、担。
秋税五十九万三千二百四贯、石、匹、束、量、斤、担)。
    利州路田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一顷五亩,官田一千九十九顷八十四亩,见催额
六十六万五千三百六贯、石、匹、两、斤、束、等(夏税一十八万六千七百二十
四贯、石、匹、两、斤。秋税四十七万八千五百八十二贯、石、匹、束、斤、)。
    夔州路田二千二百四十四顷九十七亩,官田二百二十三亩,见催额一十四万
一千一百八十二贯、石、匹、两、团、斤、角、束(夏税七万四千二百九贯、石、
匹、两、团、斤、角。秋税六万六千八百七十三贯、石、匹、束)。
    广南东路田三万一千一百八十五顷一十八亩,官田二百七十顷七十二亩,见
催额七十六万五千七百一十五贯、匹、斤、石(夏税一十三万五千七百六十四贯、
匹、斤。秋税六十二万九千九百五十一贯、石)。
    广南西路田一百二十四顷五十二亩,官田四百二十七顷二十八亩,见催额四
十三万八千六百一十八贯、石、斤、束、领(夏税九万五千三百四十二贯、石、
斤。秋税三十四万三千二百七十六贯、石、束、领、斤)。
    右以上系元丰检正中书户房公事毕仲衍投进《中书备对》内所述天下四京
一十八路垦田并夏、秋二税见催额数目,《国朝会要》及《四朝食货志》并不曾
登载如此详密,故录於此。

    ●卷五·田赋考五
    ○历代田赋之制
    哲宗元初,御史论陕西转运使吕太中假支移之名,实令农户计输脚钱十八,
百姓苦之。乃下提刑司体量,均其轻重之等:以税赋户籍在第一、等二等者支移
三百里。第三等、第四等二百里,第五等一百里。不愿支移而愿输道里脚钱者,
亦酌度分为三,各从其便焉。
    六年,用有司议,河东助军粮草,支移无得输三百里,灾伤五分以上,免其
折变。
    绍圣元年,臣僚言:“元敕,典卖田宅,遍问四邻,乃於贫而急售者有害。
乞用熙宁、元丰法,不问邻以便之。应问邻者,止问本宗有服亲,及墓田相去百
户内与所断田宅接者,仍限日以节其迟。”宋初,亦有问亲邻之法。
    徽宗崇宁三年,宰臣蔡京等请复行方田,从之。推行自京西、河北两路始。
    四年,尚书省言:“诸妄说方田条法,扇惑愚民,致贱价卖断田业,或毁伐
桑柘者,杖以晓众。”从之。监察御史宋圣宠言:“元丰方田之法,废且二十年,
猾吏毁去案籍,豪民毁坏界,乞按视补葺。”诏行下。
    七月,诏:“方田路分,令提举司视税最不均县,每州岁方一县或两县,遇
灾伤权罢。”
    知开封府太康县李百宗上言:“州县官吏有苟简怀异之人,往往以本县丰熟
妄为灾伤,以避推行。或有好进之徒,以人户实被灾伤妄为丰熟,务要邀求恩赏,
殊不能体朝廷使民之美意。乞觉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