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麦克阿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得到加强的日军在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之后,开始向马里韦莱斯防线大举进
攻。此时的巴丹守军已经被长时间的饥饿和恶劣的环境彻底拖垮了。他们骨瘦如柴,
身体极度虚弱,甚至连枪都举不起来了。这样一支垂死的军队在日本人的猛烈进攻
面前,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几乎一触即溃,纷纷弃阵而逃。到第二天下午,太
阳旗即在马里韦莱斯山顶升起,它预示着巴丹半岛再也守不住了。
  然而,远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却武断地电令温赖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
投降,如果食物和弹药不足,就向日军发动一次进攻,夺取敌人的补给以扭转局面。
同时,他还打电报给马歇尔将军,报告了他的进攻计划,并声称他〃将很高兴暂时
重返部队,负责这一行动〃。麦克阿瑟此时要求部队进攻实在太不现实了。这种进
攻若在两个月前实施的话,或许还有成功的希望,但此时已绝对不可能了。但尽管
没有希望,温赖特将军还是服从了这一命令,要求在巴丹的战地指挥官爱德华·金
少将立即进行反攻。但金将军在冷静地判断情况后,认为反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
能的。他的战线已被分割,部队正在溃散,根本没有赖以反攻的兵力和阵地:第2
军已经崩溃了,第1军也快支持不住了。
  4月8日下午,金发出了绝望的信号:〃我们再也没有办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
〃当夜幕降临,金的野战指挥部被捣毁之后,他意识到最后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
午夜,他把参谋人员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抵抗已经没有希望了,为了挽救更多人
的生命,他命令第二天早上6点挂起白旗。他没有把这一决定通知温赖特,因为他
不想让温赖特承担责任。
  4月9日清晨,美菲军战线到处飘起白色的旗帜。上午9点,金少将乘坐吉普车
来到达拉瓦奥日军司令部,把手枪放在桌子上。此时此刻,他不由得想起,李将军
在1865年的同一天向北军投降时,肯定感受到同样的奇耻大辱。金将军所感受到的
耻辱肯定比李将军要深重,因为李将军毕竞是向本国人投降,而他则是向〃日本鬼
子〃投降,而且是7.5万之众,是美军历史上缴械投降的最庞大一支部队。
  巴丹最终投降是麦克阿瑟早已预料到的,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还是感到震
惊、迷惘,甚至气愤、沮丧。他强打起精神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对他的巴丹守
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巴丹部队按照自己的愿望参加了战斗,只要还有一线希望,
它就会战斗到底。没有哪一支部队在力量如此弱小的情况下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它在最后时刻所经受的考验和苦难比谁都多。〃
  然而,对于投降的部队来说,考验和苦难还仅仅是个开始。7.5万名饥病交加、
筋疲力尽的俘虏兵,在烈日的暴晒和日军刺刀的威逼下开始在巴丹的丛林中长途跋
涉,前往100余公里外的圣费尔南多战俘营。一路上,他们很少甚至根本得不到食
物,掉队的俘虏还要受到毒打。有的坚持不住倒地而毙,有的奄奄一息便被弃之路
旁或被活活埋掉,还有的被兽性大发的日本兵用刺刀活活挑死。这次可怕的〃巴丹
死亡行军〃,共夺去了7000多名战俘的性命,在历史上写下了悲惨的一页。
  麦克阿瑟是在几个月后从日军战俘营中逃出来的几个美国兵嘴里,得知〃巴丹
死亡行军〃的情景的。当时他流下了眼泪,发誓要报仇雪恨,要重返巴丹。从此,
巴丹成了他一切行为的目的,成了他寝食不忘的圣地。他把他的〃吉恩〃号专机改称
〃巴丹〃号,把他的司令部的代号也叫作〃巴丹〃,并命令他的参谋人员用〃这是巴丹〃
来回答所有的电讯。当他的部队在新几内亚的布纳取得第一次胜利时,他只说了一
句话:〃巴丹阵亡的官兵今晚可以安息了。〃
  巴丹失守后的4个星期,科雷希多的末日也来临了。对最初庆幸自己躲过了巴
丹厄运的科雷希多守军来说,这4个星期成了极为恐怖的日子,因为在攻下巴丹后,
日军的飞机、大炮把更多的炸弹集中投射到这个只有1700英亩的小岛上,这对坚守
在海滩防御工事后面的官兵们来说,犹如处在靶心一样胆战心惊。
  5月5日夜,本间指挥他的第4师主力开始在科雷希多登陆,迅速控制了岛的东
端,并夺取了炮兵阵地。躲在距炮兵阵地不到一英里远的马林塔隧道中的温赖特将
军刚刚收到一封罗斯福总统的嘉奖令,但这针强心剂对这位老将军来说,还不如给
他吃片面包好受。
  黎明时分,威廉斯少校带领一队人马凭着一股以死相拼的勇气,成功地对占领
炮兵阵地的日军发动了一次反击,但在坦克大炮的轰击下,他所建立的临时防线很
快就被摧垮了。日军在一步步向马林塔隧道进逼。温赖特将军担心一旦日军攻入隧
道,躲在里面的几千名伤员将面临一场屠杀,于是电告总统,他将〃怀着一颗破碎
的心,因悲伤而不是羞耻低下头〃。随后,他向战地指挥官发布命令:〃告诉日本人,
我们将在正午停火。〃当战斗逼近到马林塔隧道东口只有几码距离时,温赖特下令
升起了白旗。
  5月7日,温赖特将军被带到马尼拉。最初,他拒绝在要求驻菲律宾所有美军停
止抵抗的投降书上签字,并通过广播向菲律宾全国宣读投降书。但本间威胁说,如
不照办,就要在科雷希多继续进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
牲,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忍受着个人的耻辱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哽咽着向菲律宾
全国广播了投降书,命令所有美菲军队遵守投降条件,停止抵抗。
  在澳大利亚,麦克阿瑟听到温赖特命令菲律宾全国投降的消息后,犹如当头一
棒;气忿致极。他致电马歇尔:〃我相信温赖特不过是一时神经错乱,他的处境使
他易受敌人的利用。〃随后,他广播了撤销投降的命令,要求坚守菲律宾南部的部
队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战斗,开展游击运动,并电告在棉兰老的夏普将军:〃温赖特
将军发布的命令无效。〃但没过几天,日本人命令温赖特的一名助手飞到该岛,敦
促他们停火,否则在科雷希多的战俘将遭屠杀。在这种情况下,夏普只好把麦克阿
瑟的命令抛到脑后,下令部队投降。
  对这一结局,麦克阿瑟在暴怒之后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他始终认为温赖特
没有做最后的努力,更不能原谅他下令全菲律宾投降。他认为,〃直到那时为止,
日本人的势力主要限于城市,乡村还保有相当的自由〃。而温赖特的投降令则给〃游
击运动以毁灭性打击〃,迫使他必须从头开始。当华盛顿建议授予温赖特荣誉勋章
时,他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别人更有资格受领这一荣誉。直到日本投降后,麦克阿
瑟再次见到从战俘营出来的温赖特时,他的态度才有所转变,并且拥抱了他。
  像对巴丹陷落一样,麦克阿瑟对外并不愿说他的部队的坏话,而是大加赞颂:
〃科雷希多毋需我发表评论。它已经用它的枪口做了自我评判。它把它自己的墓志
铭刻在了敌人的墓碑上。但是,透过它那响彻云霄的最后炮声和血色迷雾,我仿佛
总是看见那些坚强、憔悴、苍白而仍无所畏惧的人们的形象。〃那些难忘的形象使
他对敌人充满了深仇大恨,驱使他要为死去的官兵复仇,激励他多次呼吁沿新几内
亚直接攻取菲律宾。
  就在麦克阿瑟的部队在一个月中连吃两次大败仗,放弃了整个菲律宾后,似乎
是对日本人的回报和对麦克阿瑟的嘲笑,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
连打了两个大胜仗,扭转了整个太平洋战局。
  还在4月上旬,即巴丹守军在作最后抵抗之时,日军为了扩大〃外防御圈〃,决
定于5月3日向西南太平洋推进,夺取新几内亚和莫尔兹比港区以及中所罗门群岛的
图拉吉岛,以便扩大以拉包尔为中心的防御体系,夺取对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
的海空控制权,为尔后向南太平洋实施切断作战取得出发阵地。4月底,日海军第4
舰队(包括两艘重型航空母舰和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开始从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基地
出发。
  美军情报部门通过密码破译机及时掌握了日本海军的动向及将要发动的攻势。
尼米兹决心阻止日军南进,遂命令他的所有4艘航空母舰向珊瑚海域集结,增援已
在那里的由弗莱彻海军少将率领的第17特混编队,以与日本海军进行一次决定性的
会战。但由于哈尔西海军中将的第16特混编队的两艘航母刚刚完成袭击东京的任务,
不能马上赶到,因此实际投入战斗的只有两艘航母〃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
  5月3日,日军在图拉吉岛未遇抵抗,顺利登陆。第二天,弗莱彻的〃约克城〃号
出动舰载机对图拉吉港进行了袭击,摧毁日军4艘舰艇和一些水上飞机。同一天,
进攻莫尔兹比港的日军从拉包尔出发,准备经路易西亚德群岛进入珊瑚海。5月6日,
当日军发现有两艘航母正前往截击入侵莫尔兹比港的运输船队时,便紧急命令该船
队停止前进,而由担任掩护的第4舰队寻歼美第17特混编队。第二天(这一天正是温
赖特宣布菲律宾投降的日子)清晨,一架日军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军一艘航母和一艘
巡洋舰,于是,日军〃翔鹤〃号和〃瑞鹤〃号重型航母上的舰载机倾巢出动对之发起攻
击。然而,当日军飞行员飞到目标上空时,却发现那不过是两艘单独行动的油船和
驱逐舰。他们很轻易地击沉了这两个目标。与此同时,美军〃列克星敦〃号和〃约克
城〃号上的93架舰载机则对日军1.2万吨的〃祥凤〃号轻型航母进行了猛烈攻击。半
个小时后,日本海军的第一艘大型战舰及舰上20余架飞机便被报销了。当飞行员把
这一消息及时传回到两艘美国航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