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怎样培养习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建议也是建立在对你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的。了解自己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明确自己的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
2.听取父母建议
寻找“突破口”的过程中,希望你能听取父母的建议。父母一般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如果你能真诚、虚心地听取父母的意见,他们往往能给你很多相当好的建议。当然,有的父母可能还放不下架子,仍然摆出教育你的姿势,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很高兴你这样做的。有的父母可能会对你说:“我知道你的突破口在哪里,你今后要……”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你觉得如同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甚至还让你心中生出些许敌意和警觉来。但是,请不要忘记,父母永远是最爱你的人,他们的态度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他们具有我们无法相比的人生阅历,能给我们很多合理的建议。
3.必要的训练
习惯培养毕竟是具体行为的体现,因此,需要对自己进行必要的训练和强制。在一定时期,如果自己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就要及时进行强制改正。比如,要养成尊重父母的习惯,就要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多加注意,如果什么时候做的事情或者说的话有悖于尊重父母的习惯目标,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要及时进行自我修正。久而久之,自然能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章榜样法
一、解释
古希腊曾经流传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
18岁的少年海格立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他碰见了两位女神,一个叫“恶德”,一个叫“美德”。恶德女神千方百计诱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乐一生、却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则劝导他走为人除害造福的道路。最后,海格立斯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呼唤,拒绝了恶德女神邪恶的诱惑,选择了始终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后来,海格立斯成长为希腊人们一直传颂着的英雄。

第3节:榜样法
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受到启发: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需要好朋友。好的朋友犹如前进中的一盏明灯,带领人们更快地奔向前进的目标。所以,作家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中说:“以好人为友者自己也能成为好人。”
在习惯培养中,给自己找个好朋友也同样重要。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父母的榜样是一方面,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也不可缺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同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往往超过了父母。这时,在各种习惯形成方面,同龄伙伴的影响可能会超过父母的影响力。
心理学还认为,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心理学把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而青少年常常模仿、吸收的大多是身边令自己喜欢的同龄伙伴的行为。对青少年来说,同龄伙伴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似,所经历的事情、所说的话、甚至所看的节目都相似,这时,更可能有交流的话题。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早期人格发展中,学习别人的言行和思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另外,美国学者哈里斯还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群体学习之中。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学习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前期起的作用比较大,也就是说,在儿童幼年时,家庭对他们的最初社会化作用大一些,而到了孩子的儿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而在群体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给自己找个好伙伴做榜样,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对方好习惯好品质的过程。
二、案例
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最难以忘记的往往是自己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他们曾经是自己的对手,也是自己的榜样。一位学子这样回忆:
我有几位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也是我高中时学习上的对手。我们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都上了重点大学。今天想来,我们的成功是因为彼此珍惜那份充满着竞争和关爱的友谊,所以我要感谢我高中时期的那些朋友。
我们都是从小县城考上我们地区的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大家都是县里的第一名,成绩都很好。高二之后文理分班,我们又大多进了理科班,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每次考试,大家的总成绩都相差无几,这次我高两分,下次他高三分,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竞争对手。
我高中的同桌叫赵连城,他也和我住一个宿舍,我们每天形影不离,学习、吃饭、睡觉……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我们是当年中考文化课程的前两名,他只比我高1.5分。我们是好朋友,也是竞争的对手。他的英语和数学比我好,我的物理和化学比他好,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鼓励,当有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另外一个总是鼓励对方。
我和连城都很喜欢运动。他的乒乓球打得很专业,而我是新手,我们经常在周末的时候跑到学校门口的乒乓球室痛痛快快地打一下午球;我足球踢得好,他是新手,我们也经常在周末踢足球。有的时候玩得高兴,竟然连饭也忘记吃,错过了学校的晚饭时间,我们就到学校外面的小饭馆吃涮羊肉或者大碗的牛肉拉面。每个星期都是这样度过,学习的时候我们比着学,玩的时候我们也是要争个高低,在安静下来做总结的时候,我们互相提建议,又是最最贴心的朋友。
和连城同桌两年时间,其中经历了无数的考试。记得我们的班主任数学老师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突然赶来,一脸严肃地对大家说:“先把手上的东西收起来,咱们考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我和我的同桌的一次较量。我们总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暗暗赛着速度,在考试的结果上赛着分数。一般的时候都是我的速度比他稍微快一点,而他的成绩比我稍高一些。后来在临近高考的时候,连城生病住院了一段时间,出院后很短时间就是高考。高考的最终成绩下来,我比连城多了五十多分,我上了清华,他也进了山东大学。现在我保送上了清华的研究生,连城也免试推荐到南开大学读研究生。
我承认,因为有了他这个竞争的对手才让我在高中枯燥的学习中更有动力,也是因为有了他这个朋友才让我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了鼓励和关照。大学四年和连城的联系并不是很多,但是每每打电话时,都感觉到和他的友谊之诚、之真,那些情谊和关爱正是我们的进步之源。我永远感谢连城,他是我高中最好的对手和朋友,我永远珍惜和他之间的友谊,我将永远和朋友一起进步。
看来,同龄的伙伴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你追我赶的劲头,没有这样好的伙伴作为榜样,上文中主人公的中学生活是否会“失色”很多呢?
事实证明,在很多人的成长生涯中,有一个好的同龄榜样,是一件受益终身的事情。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一个人的目光总会有狭隘的时候,如果能与朋友真诚协作,互相交流,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如果你能与你的同龄榜样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就能够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第4节:与父母多沟通
三、要求和原则
当你看到小伙伴把作业都写得干干净净、受到老师表扬时,可能也会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伙伴学习;同样,当你看到小伙伴玩游戏机那么得意的神情,说不定也会手痒地想亲自试一试……人们常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是有道理的。“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同龄榜样也是我们身边环境的一部分。那么,选择好的同龄榜样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
也许有人觉得,既然是选择榜样,就要“择优为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想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是不是就一定要这样呢?其实,身边的伙伴中,哪怕他身上有一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比如学习特别认真、特别守时、很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等等,都是值得你去学习的好榜样。如果刻意寻找那些最优秀的同龄人做比较,由于目标太高,反而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目标,应当成为寻找同龄榜样的一个重要原则。
四、操作方法
我们的很多朋友是在自然接触、交往中形成的,要么是同班同学、同校同学,要么是邻居,也有的是在某项共同活动中结识的,父母常常生怕我们交到坏朋友,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好交朋友的“度”,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同龄榜样呢?
1.了解自己,根据情况选择朋友
首先,要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有什么优点和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比如你觉得自己在清洁卫生方面有待改进,不妨尝试交一些卫生习惯很好的朋友;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朋友,比如你喜欢阅读,不妨与那些同样具有阅读兴趣的伙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