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施礼道:“小人张狂,所谓‘临淄重蹴鞠,曲成好击刺’,古已使然,王豹有点家学而已,并不真正懂得军旅,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班门弄斧让将军见笑了。”
  太史慈一摆手,兴奋道:“王兄莫要谦虚,见微知著岂是随便能做得到的?何况王兄本就有击退孙观的战绩,现在看王兄的身形和舞刀的手法,想必也是击刺好手。”
  王豹不卑不亢道:“在太史将军面前哪敢称什么高手,想我曲成战国时的曹秋道先生才是真正的击刺好手。”
  太史慈恍然,这才知道稷下学宫的曹秋道是曲成人,想想也是,只有这民风好斗的曲成才可培养出稷下剑圣曹秋道这样的人物来。
  旁边的伊籍开口道:“大家先坐下说话吧,反正日后还有的是时间。”
  太史慈见王豹并无反对之意,心知王豹有相助自己的意思,自是大喜,连忙命人收拾地上的白纸。
  这才坐下。
  看着望向自己王豹,太史慈心中暗喜自己的力量在不断壮大,不过太史慈觉得在这王豹的眼中似乎还藏着几许复杂难明的神色。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年龄在他眼中还小的缘故吧?
  太史慈抛开这个疑问,转头去询问那女孩子的名字,原来是王豹的小师妹,名叫李仙儿。两人没有说出师承何人,太史慈自也不便打听,不过听王豹的意思此女的身手尚在他自己之上,令太史慈大为惊异。要知刚才王豹挽刀花的手法非常高超,身手当在张英之上一两筹,与臧霸在伯仲间。
  这李仙儿自进门起就一直在以审视的目光看着太史慈,现在见太史慈一付不相信自己身手高过王豹的样子,不由露出不悦之色。弄得太史慈颇不好意思。
  唯有转变话题,转头看着那些垂首站在那里的女孩子,太史慈看向伊籍道:“伯机,这些女孩子是怎么回事?”
  伊籍苦笑道:“还不是因为孙观?这些女子都是前任曲成县令家中的歌舞姬,现在没有人管她们了,就主妇被送到这里来,说是要给大人充当军中妓女。”
  太史慈一呆,心中怜意大生,这时代女人的命生得真苦,便像无根的浮萍,命运全由男手操控,一时意兴索然。
  看看这些女孩子,现在还是穿金带银,可以想见她们被大户人家看中时还算幸运,不过现在如给送到军营当军妓,每一天要应付无数的男人的身体,当真是无比的凄惨。
  当然自己绝不会让这些可怜的女子去当什么军妓,心中一转,计上心头。
  那些女孩子听见了伊籍的话,无不身体微微颤抖,还有一些女子开始低声哭泣,显是害怕到了极点。
  同为女性的李仙儿哪能忍受如此人间惨剧,正要开口,却听太史慈道:“伯机,你把这些女孩另编为一队士兵。”
  伊籍的眼睛瞪的大无可大,以为自己听错了,迷惑道:“子义,你要这些女子当兵干什么?她们还能杀敌吗?”
  看着伊籍等三人的迷惑表情,太史慈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原来太史慈要在军中建立军中护士和歌舞团,听得三人眉头大皱,待太史慈说明两者在军中的作用后,三人拍手叫妙。
  伊籍赞道:“子义真是智计百出,居然能想到如此可减少伤亡的绝妙办法,这样我们的士兵在受伤后就不必因为无法治疗而必须杀掉了。眼下虽然无人可教这些女子医术,但这些女孩儿都是歌舞高手,先成立这个什么……对了,歌舞团在说。”
  王豹也赞道:“太史将军确是与众不同,这歌舞团绝对是鼓舞士气的绝好办法。”顿一顿道:“只是这些女子手无缚鸡之力,即便是培养成才,一旦在战乱中有所不测,岂非可惜?”
  太史慈转过头来看向李仙儿,后者马上明白了太史慈的意思,不过心中也愿意帮助这些可怜的女孩子,于是开口道:“太史将军,可把这些姐妹交给我训练,决不会成为军中的拖累。”
  太史慈大喜道:“如此最好,日后我军中必会多一只巾帼不让须眉的娘子军!”
  伊籍拍手道::“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好一个‘娘子军’。”
  王豹和李仙儿更是眼前发亮,觉得太史慈用语如刀,入木三分。谁也没有注意到太史慈在那里因为盗用人家的“名词”而尴尬不已。
  经此一事,李仙儿对太史慈的印象大为改观。
  于是太史慈就任命王豹做了伊籍的副手,当然还要兼管训练自己那五百士兵学习击刺技术。也不见王豹欢喜,只是淡淡的应了。
  自己还不足以撼服住这人吧?太史慈暗下决心,定要想办法让王豹心悦诚服。
  李仙儿自是负责训练那些欢天喜地的女孩儿。
  =分隔线
  自有了伊籍、王豹和李仙儿等三人的帮助,太史慈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这只属于自己的军队。
  说到训练军队,那可是太史慈得当行本色了,曾经身为特种军人的他终于在此时找到了一种归宿感。
  十公里负重跑,自由搏击术,隐藏术……一个个二十一世纪特种军队的训练方法用在了这群“新兵蛋子”身上。
  这些人何尝经历过这种“折磨”,在听太史慈训练方法时一个个就已经目瞪口呆了,只觉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第一天操练下来,就连冷冰冰的王豹也累了个臭死。五百人全都倒下了,别说吃晚饭了的劲儿,就连脱衣服的力量都没有了。
  不过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因为太史慈第一天的运动量是他们的一倍,负重更是他们的两倍。更让他们佩服的是一天下来太史慈毫无疲态,依旧神采奕奕。
  而且太史慈告诉了他们一句话:他太史慈的一身本领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在一旁跟着训练的王豹也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看似文弱太史慈居然有如斯恐怖的体力和坚强的毅力。却哪里知道太史慈的身体经过改造,天赋异禀,哪里是这些常人能比得了的?
  这些人本来无不视太史慈为偶像,一听此言士气大涨,无一人偷懒,发了疯的训练。
  当然太史慈心中想要打造的军队并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需要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战斗方式和武器。
  太史慈这军事迷当然知道在三国时代骑兵是兵中之王,比如吕布和张绣的西凉骑兵,河北公孙瓒的白马骑兵,还有后来曹操手中的虎豹骑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骑兵。
  不过这三支骑兵各有特点。
  西凉骑兵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轻骑兵,他当然也和其他轻骑兵一样,士兵身上仅披轻甲,移动速度快,转身灵活,但是他们的武器并不是一般轻骑兵那样的轻短兵器,由于精于骑射,他们远战有长弓,近战则是长武器。一击不中,远扬千里和群攻围杀的草原之狼的战斗方式是其最大的恐怖之处。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士兵的作战素质要求过高,兵员难以补充,更让人头疼的是一旦被包围,那脆弱的防御简直就是弓箭手的移动箭靶。
  白马骑兵的特点正和西凉骑兵相反,由于马种的优良,白马普遍超过两米二,使白马骑兵拥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在正面作战中简直无可匹敌,白马骑兵最擅长的作战方式就是以其恐怖的速度和气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击溃敌人,由于速度和气势的无与伦比,这让弓箭手也无法有效的克制住他。
  但他的最强处也正是他的最弱处,如果从正面打乱了他的冲击阵形,那么白马骑兵不堪一击。历史上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时就是这种情况:袁绍想尽种种办法遏制白马骑兵,效果均不理想,反倒是将败之时的一次冲锋打乱了白马骑兵的阵形才大败公孙瓒。
  虎豹骑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人与马都是身披鳞甲,速度快,对弓箭的防御也高,这就基本让敌人的弓箭手失业了。在近战时虽然鳞甲防御重型武器的效果很一般,但由于转身灵活,加上人人武艺不凡,又善于象白马骑兵一样冲击而又五白马骑兵一样的弊病,简直就是毫无缺点。
  当然这只骑兵无异造价太高,就是财大气粗的曹操也无法把这种编制扩充到全军。而且鳞甲生产起来太费事,所以曹操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舍得拿出来用的。并且投石车仍可对其造成巨大伤害,而像其他的以砸为主的重型长武器更是鳞甲的克星。
  但总的说来,骑兵在三国的优势是无可取代的。
  不过太史慈并不想在初期过于注重和发展骑兵,因为这时代马匹是非常珍贵的战略物资,而且中国人有阉马防止战马在作战时发情的坏习惯,马是死一批少一批,自己现在士兵和金钱都少得可怜,将来财大气粗兵多将广了,才必要大力发展骑兵,因为打造骑兵太浪费钱了,而且太史慈在太史慈看来,就算只使用步兵,也有对付骑兵的办法!包括上面那三种骑兵。
  方法此时就在太史慈的手中。
  =分隔线
  请大家去看看小弟的两个作品相关,有话对大家说。
  另,书友飞龙少爷,史书上写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的质量大为提高,在东汉末年更出现了类似于现在的造纸工厂,进行买卖,所以我在
~第三章中写“白纸”似乎并不是错误吧?请指教。~
~第九章 思 强(下)~
  4
  太史慈破骑兵的办法在现代人看来毫不稀奇,无非就是钩镰枪而已,这东西毕竟很容易造出来,虽然拿到现在绝对是跨时代的发明,但对这时代的工匠而言锻造起来也容易得很。
  不过青州地形一马平川,单靠钩镰枪似乎还不足以抵挡突袭中骑兵,当然有利亦有弊,正是因为这种地形,骑兵也不大可能悄无声息的杀到近前。
  更何况现在也没有那个敌人有成气候的骑兵吧?黄巾军就更不用说了。太史慈只不过是未雨绸缪,想要得到一把制品而已。
  问题是太史慈并非铁匠,更没有什么锻造知识,即便有了这钩镰枪的设计也不会自己打造。
  自己的银枪倒是在黄县打造的,可现在自己分身乏术,哪有时间回黄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