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风-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暮道:“得啦,别拍了,雕虫小技而已。咱们快办正事,夜很深了。”

两人偷偷进了屋子,韩暮先进屋内探探情况,屋内寂静无声,除了梁夫人那处卧房内还有灯光外,其他人都睡得很熟;韩暮招手叫梁山伯进来,为防万一,梁山伯以袖遮面匆匆穿过灵堂,两人来到内堂梁夫人的房门外。

韩暮不便敲门,示意梁山伯敲门,梁山伯轻轻在门扣了几下,里边隔了一会传来梁夫人的声音道:“是谁?”

梁山伯轻轻道:“母亲,是山伯回来了。”

韩暮听得大皱眉头,这句话搞得便像鬼魂返家一般,稍微胆小一点的人定然吓得大叫,别说是开门了。

但是韩暮的担心完全多余,只听里边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梁夫人脸色苍白站在门口,眼前之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呀,梁夫人不管不顾一把抱住梁山伯,死死的搂住他,好像生怕他要飞了似地。

韩暮轻声道:“进去说话,被人撞见事情就说不清了。”

梁山伯忙搂着母亲跨进屋内,韩暮闪身跟进,左右看了一眼,将门关栓紧;梁夫人呜咽连声,伸手在梁山伯的身脸乱摸,口中道:“儿啊,在下边可受苦了,阴曹地府里小鬼可为难你了,我烧的那些卷和纸钱可都收到了?”

梁山伯哭笑不得,伸手按在梁夫人的双肩,将她按在椅子坐下,随后一撩衣摆‘噗通’跪倒在梁夫人面前道:“孩儿不孝!惹得母亲担忧了,孩儿并未离世,还好好的活着呢。”

梁夫人惊得张大嘴巴,伸手在梁山伯的身脸又摸摸捏捏,又拿过灯盏在眼前晃动,查看着地的影子,嘴里喃喃道:“身有热气,地有影儿,确实是人不是鬼。”说罢再次将梁山伯搂进怀里大哭起来:“祖积德了,我儿未死,好好的回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韩暮见这么下去不是个了局,于是咳嗽一声道:“梁夫人,您稍微静下心来,听我们把事情告诉您,你这样哭下去,万一被外边的人听到了,山伯兄恐怕就真的要离你而去了。”

梁夫人听他说得郑重便止住悲声,只把手紧紧拉着梁山伯的手,放佛生怕他又要离去一般。

当下韩暮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梁山伯在一旁低首不语,梁夫人听完之后狐疑的看着梁山伯道:“儿啊,他所言是不是真的?”

梁山伯低声道:“韩大人所言句句是真。”

“韩大人?他不是叫陈铨么?”梁夫人的脑子成了一片浆糊,完全糊里糊涂了。

梁山伯喃喃念叨着‘陈铨’二字,忽然明白韩暮为何叫这个名字了,这是成全的谐音;韩暮起此名的意思就是要成全他和祝英台这段美好姻缘,不由的心中感动,对梁夫人道:“他是晋国的高官,此次是来我秦国出使,途径此地得知孩儿和英台的事情,他的意思便是要成全孩儿呀。”

梁夫人沉默半晌才理出了个头绪,幽幽的道:“原来如此,你这痴儿为了一个女子居然连娘亲都不要了,我真是心痛如割呀啊。”神情凄苦异常。

梁山伯忙跪地磕头不止,心情激动之下,本来身就有重病,加之这几日在外面大的草垛中躲藏,夜间寒气侵袭,顿时咳嗽连声,又怕招惹了别人听到,拿了一块手帕捂住嘴一顿狂咳,手帕拿下时面又有了鲜红的血迹。

韩暮大惊,看他脸色已如金纸一般,知道要坏事,赶忙从怀中取出一丸搜风顺气丸让他服下,又将他扶床躺下将息,一番忙碌之后,韩暮对手忙脚乱惊魂未定的梁夫人道:“夫人!在下此举绝不单是成全他们两位的姻缘,而是在救山伯的命,您的儿子您最为了解,他为情所困,又抹不开心结,若不能成全他们,恐怕不日之后,山伯兄便真的咳血而亡了。”

梁夫人心知他所言是真,梁山伯是她一首拉扯大的,自然明白他的秉性,他原本就是个至情至性之人,此事若不依他,只会落得个郁郁而终之局,当下叹了口气道:“韩大人,有劳您费心了,是老身思虑不周,您说的确实是实情,只是如此一来,我儿将去何处栖身呢?”

韩暮抱拳施礼道:“我已经和山伯兄说好,随我一起去长安,待我差事一了边带他们去我属地巢湖城安居,过不了两年您老就要抱孙子啦。”

梁夫人眉间亦喜亦忧,再次向韩暮福了一福道:“如此便多劳大人了,只是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儿子啦,更别说是孙子了。”说着心头一酸,掉下泪来。

韩暮心道:“女人的眼泪简直就像黄河之水,泛滥的很,说哭就哭。”但他也理解梁夫人的心情,于是安慰道:“山伯兄跟随我去大晋是好事啊,一来他婚姻和谐称心如意,哪位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万事顺遂呢?二来我那儿有灵丹妙药可将山伯兄的病治好,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梁夫人想想,韩暮说的确实在理,但是从此天各一方再无机会相见,心中总是郁郁。

韩暮了解的很,当下打了包票道:“五年之内,我必然教你母子团聚,我韩暮说话算话。”

梁夫人虽不信他的话,但事已至此却也无可奈何了,韩暮也不解释,心道:“难道我会告诉你,五年内秦国和晋国必有一场大战,到时候我亲率北府大军踏平秦国,还怕你们母子不能团聚么?

第二五六章化蝶(四)

梁山伯稍微歇息了一会儿,药力到处身体略见好转,韩暮和梁夫人都松了一口气。

韩暮道:“山伯兄已经不适合在此地逗留,万一被人发现事情便败露了,我去灵堂稍息,你母子二人话别,山伯兄必须连夜赶往汝阳城藏匿,稍后我写个条子,天明之后可去南城军营寻我部下谢玄将军,他自会安排。”

梁母知道事已至此已是无法挽回,韩暮出去之后,她哭哭啼啼的将衣物银钱收拾了一大包,两人抱头痛哭,良久之后方才和韩暮将梁山伯送出庄外大道。

梁山伯身负包裹,踽踽独行;这边梁母在庄前挥泪撒别;韩暮心中亦有些悱恻,若不知知道历史的山伯会因姻缘不谐而亡,自己无论如何也干不出这等让人生离的事情来。

一夜无话,天明时分,梁家人早早的便起来了,今日便是出殡之日,庄中帮忙的百姓都陆续到来;按照习俗下葬之前家人要揭棺看亡人最后一眼,但梁母吩咐不再揭棺话别,徒增悲伤无益,于是在整天的哭声中,几名请来抬棺的汉子扬起铁锤将棺木钉死,梁母哭的最为伤心,韩暮知道她此刻哭的非是死别,而是生离了。

一阵吆喝声中,棺木被八名汉子抬起移至门外,由于棺木按照韩暮的吩咐是以坚树制成,所以非常的沉重,以至于抬棺之人感觉不到棺中无人。

请来的和尚手执引魂幡絮絮叨叨念了一阵,纸人纸马,木瓜木斧皆准备就绪,那抬着大杠的领头棺夫大喝一声“起!”顿时八人合力将棺木抬起;由于梁家再无男丁,便由梁母的娘家两名侄孙儿辈手执哭丧棒和引魂幡在前引导,唢呐锣鼓奏起丧乐,各色仪仗陆续跟,浩浩荡荡的绕村一周出村直奔红罗山下而去。

韩暮跟在队伍后面,此时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看清楚墓葬周围的环境和地势,便于初六行事。

送葬队伍来到红罗山下离官道数十步的一片桃林旁,此处墓穴早已挖好,梁山伯装死之前便选定了这块地方,韩暮一见暗自佩服梁山伯的聪明,梁山伯虽不知自己用何种办法将祝英台带走,但是这地方桃林茂密,距离官道也有数十步之遥,若钻入桃林中确实一时半会找不到人。

韩暮紧步前,将四九拉到一边道:“小兄弟,我知道你很想丧事之后便要辞工和银心去别处过日子,但我受你家公子之托有几句话要说与你听。”

四九忙道:“公子您请讲,恁般客气做甚?”

韩暮道:“那日红罗山院中,你家公子便知道自己的病不治了,于是他拜托我在他归天之后,请求你为他照顾五年老母,并让梁母认你为义子,让你能名正言顺的掌管家业,只求小兄弟能善待梁夫人,给她五年的安逸生活,不知道小兄弟意下如何?”

四九惊讶的道:“会有此事?非是我要辞工,而是主母那日自己言道要遣散仆从,变卖家产的,怎地此刻公子你又如此说法。”

韩暮道:“你家主母因亡子之痛,心境颓废也是人之常情,况且她那时并不知山伯兄托付我之事,昨日我已向她言明,她已经同意了,现在就看你的态度了。”

四九噗通跪倒在地,垂泪道:“小人和我家公子自小长大,虽为主仆之分,但实是兄弟之情;公子待我从未当下人看待,此番蒙陈公子周旋,小人哪敢不依,再说小人亦不忍独留主母一人凄苦度日,至于义子小人不敢奢求,只要能继续服侍伺候主母,替我家公子尽孝便心满意足了。”

韩暮见他言语赤诚,心中放了大半个心,言语中颇有深意的道:“如此甚好,你只需尽心尽力的服侍五年,五年后你将有一场大富贵,此刻说了你也不信,五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转瞬便到;到时候看我所言是否验证。”

当下和四九挥手告别,也不去和梁夫人打招呼了,自行了前来接他的那辆租来的马车离去。

初五日,韩暮派人告知马太守自己初六日便要出发去长安,马俊升正忙活着马文才的婚事,加之对着韩暮总归心存芥蒂,也没做挽留;韩暮自然准备了一份厚礼祝贺,马俊升也不推辞,手下后便无声无息了。

韩暮乐的如此,他越是不来打搅自己便越好,于是吩咐谢玄打点行装,明日一早便出发北去;那梁山伯扮作一名随员混在士兵当中,六百士兵中多了一个人,谁也看不出来。

初六日一早,汝阳城北门一队人马悄无声息地出城而去,正是韩暮的出使队伍;韩暮骑着乌黑高大的‘乌云’缓缓出城,谢玄带着两百士兵断后,其余人等赶着车驾,簇拥着十几辆马车,陆续北去。

与此同时汝阳南城门外倒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只大红大彩的队伍敲敲打打热热闹闹的出城而去,这只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