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骏丧妻,亦谓人曰:“我不及曾参, 
子不如华、元 。”并终身不娶,此等足以为诫。其后,假继惨 
虐孤遗,离闲骨肉;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慎之哉!慎之哉! 

      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虻, 
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 
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 
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 
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 
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 
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 
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 
乎?此不可不畏。 

      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 
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沈惑之僻,亦事势使之然也。前夫之 
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 
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学婚嫁,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 
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雠,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  1…

颜氏家训                                                             ·9· 

      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博达之士也。有子基、谌;皆已成立; 
而再娶王氏。基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 
仰视。王亦凄怆,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礼遣,此亦悔事 
也。 

      后汉书曰 :“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 
以至孝闻。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 
至被殴杖。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洒埽。父怒,又逐之, 
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后行六年服, 
丧过乎哀。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 
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 。’田庐取其荒 
顿者,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 
  ‘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 。’弟子数破其产,还复赈给。建 
光中,公车特征,至拜侍中。包性恬虚,称疾不起,以死自乞。 
有诏赐告归也。 

…  2…

颜氏家训                                                              ·10· 

                               治家第五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 
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 
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孔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 
云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 
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 
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 
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 
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 
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 
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 
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 

…  3…

颜氏家训                                                             ·11· 

货刺客,伺醉而杀之。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饟馈,僮仆减损,施惠然 
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 
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 :“举家无食,汝何 
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 
卒无一言。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 
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 
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 
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 
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 
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俛仰命益,如此者 
再;退而责其女曰 :“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 
子争财,兄遂杀弟。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 
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 
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 
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 

…  4…

颜氏家训                                                             ·12· 

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 
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 
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倡和之礼,或尔 
汝之。 

      河北妇人,织纴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 
东也。 

      太公曰 :“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曰:“盗不过五女 
之门 。”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体,其如 
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 
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守之。体有不安, 
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 
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 
实为之。至有谚云 :“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 
可不诫哉! 

      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 
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 
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 
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 
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 
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 

…  5…

颜氏家训                                                              ·13· 

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 
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 
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  6…

颜氏家训                                                             ·14· 

                     卷第二 风操 慕贤 

                               风操第六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 
皆有节文,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 
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 
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 
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 
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闲,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 
孙。 

      礼曰 :“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心眼; 
若在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犹 
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耶?又 :“临 
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 。”益知闻名,须有消息,不 
必期于颠沛而走也。梁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 
讥。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 
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笺书,朝夕辐辏,几 

…  7…

颜氏家训                                                             ·15· 

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 
事,物情怨骇,竟以不办而还。此并过事也。 

      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 
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 

      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 
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肾肠 
为肾修也。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炼物为销 
绢物,恐乖其义。或有讳云者,呼纷纭为纷烟;有讳桐者,呼 
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 

      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儿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禁。至 
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子,王修名狗 
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北土多有 
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汉 
有尹翁归,后汉有郑翁归,梁家亦有孔翁归,又有顾翁宠;晋 
代有许思妣、孟少孤:如此名字,幸当避之。 

      今人避讳,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