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途经李密隐居之处,正好看见李密在勤奋读书,他拉紧马缰轻声慢步紧紧跟在后头,赶上他后,问道:
“哪里的读书人,这样好学?”
李密还能不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了两拜,通报了自己的姓名。
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李密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来了兴致:
“时人常道成败论英雄,多崇拜汉高祖刘邦,看样的样子却是对项羽更为欣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后世的大才女李清照道出了项羽性子里的执念。
按结局论,这不也是杨素与李密的结局,也真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两人谈得非常愉快。
等晚些时候杨素回家之后,便对儿子杨玄感等人道:
“我看李密的学识气度,你们都赶上。”
杨玄感听到父亲这么夸奖,便有心与李密接触,然后两人一见如故,倾心相交。
要李建成看,李密这就是作秀,杨广陛下这位大佬让他回去好好读书再出仕,可是要知道,李家世代都是以武立功勋的。
这等于直接砸了李密手里的金饭碗。
李密又不傻,能感觉不到满满地恶意?不会再想着找个靠山?
分析来分析去,杨素最何时,虽然这时杨素有些日落西山之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也比自己强吧。
何况杨素他们家的儿子多,虽说不是个个都是顶尖的人才,但也是人中精英,将来杨素这一门也不会没落。
尤其李密看好杨玄感的性子,杨玄感人缘极好,这点正好把李密弥补了他自己锋芒毕露而得罪人的不足。
李密觉得也只有杨玄感这样有涵养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好!
于是,李密稍微收敛自己的锋芒,然后对杨玄感真心相交,好基友就这样养成了。
而李密自认为在圈里学识第一,努力第一,但遇到李万硕之后,他觉得受到了挑战。
于是李密时不时地老打听杨万硕的事,然后暗自比较。
老四杨玄奖看出李密的心思,而李密此时已经有爵位了,和他们这样的纨绔二代可不同,加上本来小时候就欺负杨万硕欺负习惯了,便语里语外地挤兑杨万硕。
可是这个时候,李密又不高兴,出言帮着杨万硕说话。
弄得杨玄奖下不来台,杨玄感回过头来就给自己的小基友圆场:
“法主(李密的字)性子就这样,他不是针对你,毕竟因为他一个外人,让咱们家的兄弟起分歧,到时候外人怎么看他,又怎么看咱们家的兄弟,虽说你们兄弟是嫡出,他是庶出,可在外人眼里,咱们可都姓杨。”
杨玄奖觉得大哥说得太对了,回头还主动和找李密示好。
李密面上笑嘻嘻,心里就呵呵嘀——谁说我是这个意思,明明就是你什么水平,你家老五是什么水平,就你那半调子,还看不上人家?!
李密的想法很容易理解,就是杨万硕是自己认为的对手,你贬低我的对手,那把杨万硕当对多的我成什么了?!
杨玄感很了解自己的小伙伴,心里知道李密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觉得自己的四弟也是不长眼睛,这事情一出回外不是人,更会影响到他们杨府儿孙的名声。
要不杨玄感的人缘好,对于专门说好话的人,没人会讨厌他。
而杨玄感还很会把握这个度,回过头来,找个时间再分别拉着李密、杨玄奖慢慢地劝说。
在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就没有真傻的,只不过是反映的快点罢了,所以杨玄感再把事情的真相一说,两人见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那就这样吧,人间不拆,省得见面尴尬不是。
也正是因为李密把杨万硕视为对手,杨玄感对他这位五弟就真的越发看重。
虽说杨素是爹,说的话有分量,可是杨死已经做故不说,对于父母与小伙伴的话,大部份都更容易接受小伙伴的建议。
谁让父母与子女间有着天然的代沟。(未完待续)
第604章 校考(二合一)()
第605章校考
杨玄感对于杨万硕终于想开了,主动向自己靠近的行为很高兴。
杨母觉得杨万硕像是哈巴狗似的,围着自己的儿子转,心情亦大好;觉得杨万硕真是上不了台面,牵着不走打着到退。
三天的时候眼看着就到了,杨万硕没从杨玄感那里听到要给他订荥阳郑氏的姑娘。
他心里一时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有些失望与自嘲,就说……这么好的亲事怎么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同时,心底还莫明地松了口气,觉得隐正很可能是危言耸听,他大哥那性子也不像是会做出什么过格事情的人。
可是杨万硕没把李密算进去,不都说挨着金銮殿就长灵芝草,挨着茅房就长狗尿苔。
李密时不时地在杨玄感身边说上几句怀念杨素的话,话里话外尽言杨素死得委屈……
别说李密不说这件事,杨素的死都时不时地跳上杨玄感的心头。
尤其是杨素死后,杨玄感当家,他才进一步正感觉到什么叫世态炎凉;原本杨素还活着的时候,就算失势,但有什么事,也有杨素支在前边。
现在杨素没了,他做为家主,还要照应几个弟弟,不说力不从心,毕竟是男人就不能认这件,可实事真就是力不从心┬_┬,难怕只是时不时。
每每遇到难事,杨玄感就想如果父亲还活着就好了,如果父亲还活着的话,他会怎么做……
慢慢的,对杨广陛下的不满就郁结在胸,何况还有个时不时敲边鼓的李密。
杨玄感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到杨广陛下是他的杀父仇人,连父仇都不报,枉为人
子。
而家里人,都没有感觉到杨玄感对杨广的恨,毕竟在大家的眼中,杨玄感性子随和,不与人结怨。
所以,哪怕这几日杨万硕除了睡觉,别的时候都长到杨玄感身边,他也没有发现不妥。
毕竟时间短,要是杨万硕这么几天时间就发现什么了,杨玄感早就凉凉了。
但是杨万硕还是放心放得太早了,又过了两日,他觉得没必要这么跟着大哥,想过他以前那样自在的生活时,杨玄感高兴地告诉他:
“要是让你娶郑氏的娘子,你可愿意?!嫡出。”
杨玄感怕杨万硕因为自己母亲的关系,对郑氏的娘子有意见。
杨万硕觉得脑袋嗡地一声,下意识地问:
“大哥,你说什么?郑氏的?!”
杨玄感看杨万硕的反映,认为自己的顾虑成真了,忙道:
“五弟,说句心里话,大哥也觉得母亲的性子太倔强又不服输,但这和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说句难听的,父亲占了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杨素宠着,杨母敢这么作?
当然了,也有杨母与独孤伽罗是好友的关系在。
这些话,杨玄感生为人子的只能点到为止,子不言父之过。
杨万硕也是明白人,自然看得透其中的原由,所以,杨万硕打以前都杨素这个爹就亲近不起来。
杨素这个爹只是生他,养他到大的恩人,至亲情,早就在小时候每每杨万硕需要有人出头撑腰之时,得到的却是杨素淡然以对,从而消磨光了。
杨万硕现在对杨府的人,只留下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因血缘关系(株连)带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对于杨玄感开解的话,杨万硕心中无波无澜,他只关心为何晚了两日。
到这个时候,杨万硕自然相信那个叫隐正的说的话,这两天时候发生了什么:
“大哥,我怎么会反对,我到觉得自己高攀了,其中大哥出了很多力吧,莫不是答应了什么条件?!”
杨玄感觉得脸上发热,他杨万硕的话心里闪过——原来老五觉得我拿了他的东西,然后心里过意不去,为了让他结门好亲,有所付出啊……
杨玄感到是很想认下这个好,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与人交往能左右逢源,但知道什么事情是底线,像这种事的名头也不好担着:
“这事说起来和母亲有些关系,是吴山郡公的夫人给母亲写了封信,让帮着看看有没有何时的人选,这丫头也是个命苦的,小的时候与博陵崔氏的孩子定了亲,可眼看着就成亲了,对方却与别人殉情……”
说到这里咳嗽了下,杨玄感为人处理的原则就是见人说好话,这种议事非之事,怎么可以从他的口里说出。
以前有李密和老四杨玄奖给他当枪用,他都不用言语,这俩人就能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
现在议论亲事,八字还没一撇,他要是把事情嚷嚷出去,到时候不管是崔家的人,还是郑家的人听到,都不会愉快,怪得罪人的。
所以,杨玄感不得不撸起袖子亲自下场。
杨万硕看出杨玄感不习惯,可现在这情况他就算想善解人意也没有办法啊!总不能说——
大哥你不想说就算了,我让人去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
现在这种通讯全靠吼的年代,想到博陵崔氏或是荥阳郑氏的地盘上打听事情,一来一回怎么也得十天时间,这还得是一切顺利、不出意外波折的的情况下。
杨玄感也没有细说,简单地交代了下,就是那个崔家的儿郎殉情没死不说,还把那个女子先接了家门。
虽说即没有纳妾,也没有说是丫鬟,可也不明不明。
郑氏就算在崔氏的地盘上力量薄弱,可是世家向来联姻,关系错综复杂,这事就被嫁到崔家的老姑奶奶知道了。
这老太太别看嫁到崔家,但也可没长偏,她觉得这事不应该按着,不然不是结亲,而是结仇。
便力主把这消息送给郑氏,郑氏知道之后怎么可能受着,这还没成亲,就和别人殉情了,将来嫁过去,自家姑娘还有好?!
但凡重视自家女儿的人家就不可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