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孙权就要和他对着干。

    这一世,孙坚没有如历史上死得那般早,所以孙策这个长兄,在孙权面前,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威严。中二青年犯起病来,哪里顾得上这许多。孙权完全是钻进了牛角尖,一心要让孙氏走上另外一条路,还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大哥孙策是错的。

    孙策在城外,悠闲的待了半天,许多平时不会说的话,也跟着周瑜和鲁肃说了不少,整个人也轻快了不少。

    说起意气相投,他们这三人,还真是脾气相合。孙策相信,就算周瑜和鲁肃心里再有想法,也会陪他坚守到最后时刻。如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回家之后,刚进府邸,一个身影就如同旋风般冲了上来,一把抱住他:“大兄,你让我等得好苦。”

    孙策定睛一看,原来却是三弟孙翊,再一看那边,阶上四弟孙匡正站在那里,看着他微笑。

    老三、老四都在外为官,为他镇守一方。孙翊骁勇果烈,四兄弟中最像孙策,与孙策关系也是最好。孙匡最小,最得孙策的照顾。历史上孙坚死后,孙策作为长子应该袭爵乌程侯,但他没有接受,却是让给了幼弟孙匡。

    这一次,孙翊和孙匡是听说江东局势不稳,二兄孙权又与大兄对着干。特意赶来给孙策撑腰打气的。

    他俩可不如孙权一般,他俩是孙策的坚定支持者。

    知道兄弟们的来意后,孙策鼻子一酸,好悬就没落下泪来。

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变故() 
孙翊在家宴之上,目光直视孙权,口中毫不留情:“我与四弟,坚决支持大兄。大兄要战便战,要降便降。这家里,似乎还轮不到其他人来做主!”

    孙权脸色顿时就涨得通红,筷子一放,就道:“孙老三,你想说什么?”

    上座的吴夫人就把碗一放,颤巍巍的道:“老身还没死呢,你们能不能好好陪我吃顿饭?”

    顿时,兄弟几个都不敢吭声了,埋着头扒饭。

    孙翊和孙匡待了两天就回去了,孙权看着他们俩眉毛不是眉毛,他们俩看着孙权鼻子不是鼻子的。相看两厌。不如不见。

    两个兄弟的关怀,让孙策感觉到了些许温暖。但接下来的一连串打击,却是让他懵了。先是曹仁与夏侯惇联袂前来拜访,说是益州战事愈紧,要回去镇守两川。

    这种鬼话,孙策如何肯信。但他又不能强行拖着两人让他们别走。曹仁和夏侯惇这是摆明了不再看好江东,所以要先离开这个危险之地了。

    之前夏侯惇逃回来前,就先行使人潜了回来寻到曹仁汇报。曹仁接报,心中也不禁一阵失落。他自然是希望江东军能够获胜的。盟友的胜利自然也是他们的胜利。只是江东军再一次失败了。还连累曹军也损失惨重。

    现在江东暗潮汹涌,前线又惨败归来,人心早就动荡不安了。曹仁有一万个理由相信,只要对面的汉军正式渡江,这边只怕就有无数的人箪食壶浆前往迎接“王师”南渡。江东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了,再支持孙氏,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

    为免卷入接下来的斗争中去,曹仁决定,带着兵马回去。他与夏侯惇率五万大军,无数辎重前来相助,现在损失已经过半。再怎么说,也算是对得起江东和孙氏了。想来要离开,孙策也无话可说。

    是的,孙策对曹仁的请求,无法拒绝。这毕竟不是自己的直系部队。当然,他也可以强行把曹军给扣押下来,但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送走了曹仁,孙策又往城外行猎,他不好酒色,这是他唯一的发泄压力的方式了。回城的时候,一行铁骑飞速向他驰来。

    孙策远远望见是他亲卫的服饰,心中隐隐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未几,亲卫奔驰到了眼前,滚落马背,拜道:“主公,大事不好,三将军和四将军回去途中遇刺,三将军重伤,四将军,四将军已经遇害了。”

    轰的一声,孙策顿时眼前就是一黑。一阵头晕眼花之后,孙策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甚么?”

    那亲卫磕磕绊绊的又说了一遍。孙策听完之后,胸中怒气翻腾,直冲发冠,正欲开口,又忽然心口绞痛,喉间发甜,他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然后不顾众亲卫的劝阻,大声喝道:“回府!”

    回府之后的孙策,双眼血红,状若疯虎,冲入后院,问众人道:“仲谋何在?”

    有人便道:“回主公,二将军出去了。”

    孙策遏制住胸中的怒气和震惊,一挥手道:“速去寻他回来,我找他有急事!”

    不一会儿,孙权回来了,他见兄长仪态尽失,不禁讶然,便道:“兄长,寻我何事?”

    话音方落,孙策一个虎跃就跳了过来,左手探出揪住孙权胸襟,右手劈头劈脸就是几巴掌,把孙权双脸打得通红。

    孙权脸颊吃痛,立马红肿起来,他大叫道:“何故打我,你要再打,我去寻娘亲去了!”

    孙策见孙权还想着去告状,气得浑身发抖,孙权趁机挣脱,又不敢走,站在那里一脸惊慌。他也明白,孙策今天如此失态,只怕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孙策这时,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孙权了,他心灰意冷的道:“你可知道,老三和老四在回去途中遇刺了。老四已经没了,老三重伤,还不知道能不能救得回来。”

    孙权听了,也是傻了。愣了半晌,这才大叫道:“不是我!这是谁干的,大哥,你一定要查出来,为老三、老四报仇!”

    孙策闭上双眼,泪水涔涔而下,几天前,孙翊和孙匡还和他在一起言笑晏晏,想不到竟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他自然知道这事不是孙权干的。孙权再与他对着干,手足相残的事,他还干不出来。但这事,却与孙权脱离不了关系。

    要不是孙权一直与他对着来,孙翊和孙匡也不会特意赶来为他这个大哥撑腰。他们要是不来,这刺客又怎么会有机会在途中行刺。

    孙策转身回来,看着孙权,双目中似欲喷火:“我自然会寻到刺客,为三弟、四弟报仇!你这个混帐东西,要不是你一直在兴风作雨,三弟,四弟怎么会遭此劫难?看你有什么脸面去见母亲!”

    孙权忽然就哀求道:“大哥,此事能不能先不要告诉母亲?”

    兄弟两个再闹腾,对吴夫人的孝心却都是一样的。老太太死了丈夫,死了兄弟,这会再听到死了儿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得住。

    孙策听了,点了点头,又道:“你滚去老三那里,好生照看着,无论如何,也要把老三给救回来。若是老三有个什么差错,你也别回来了。我这里不想再看到你。”

    孙权失魂落魄的走了出去,孙策目送孙权离开之后,又召来心腹大将,部署行动。顿时,江东各郡县,就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以往但凡有过前科的,作风、乡评不好的,都被抓起来提审。可杀可不杀的,孙策一声令下,通通砍头。荡清社会的同时,孙策也在杀鸡敬猴。亮一亮屠刀让你们看看,江东,还是我孙某人说了算。孙策还没作决定,你们就千万不要急不可待的跳出来作妖了,否则,休怪孙某人刀下无情!

    孙策这么一弄,许多人不禁就是胆颤心惊。再仔细一打听,顿时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孙翊和孙匡竟然同时遇刺了,这是谁干的?

    大家又都互相怀疑起来。这么大的事,想完全瞒住又怎么可能。总会有风声传出来的。孙策在江东掀了个底朝天,放在往日,肯定有人站出来劝阻。这会,谁也不敢吱声了。这种事,现在谁站出来,谁就倒霉。

    查来查去,总算把人给揪出来了。竟然是当年严白虎的残部,他们潜伏在江东,见此时江东人心动荡,风雨飘摇,于是决定出来,为故主报仇。

    孙策听了,哪里肯信,只认为这背后,还有其他人在,要对付他孙氏。于是仍然不依不饶,江东地面上,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只杀得人头滚滚。牢狱之中,人满为患。

第八百二十章 吴母教子() 
纸,终究包不住火。不管孙策如何隐瞒。最后,吴夫人还是得知了这个噩耗。初闻此信,吴夫人呃了一声,就昏迷了过去。顿时府中就是一阵手忙脚乱。

    幸好经过医生的诊断,吴夫人迅速醒了过来。她并无大碍,只不过是太过于伤心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身体自动开始保护模式进入昏迷罢了。

    吴夫人醒过来后,泪如雨下。她是个典型的传统妇人,相夫教子,打理内宅就是她的一生。自从嫁给孙坚之后,她就每日每夜的担忧。男人们的大事她不懂,她只希望满天神佛能够保佑她的男人平安无事。

    结果她的丈夫、她的兄弟,数年之内先后离她而去。在丧兄、丧夫之后,如今她又惊闻噩耗,她最小的儿子,没了。这种打击,她如何能够受得住。但她除了痛哭,又能做什么呢?

    孙策在江东发了疯似的掘地三尺,江北也收到了情报。刘备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叹息一声。汉朝崇尚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为亲报仇、为友报仇、为故主报仇等事件,屡见不鲜,并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潮。

    从官方到民间,一直在鼓励着这种事情的发生。甚至有很多例子,就是复仇的人杀了人之后去官府投案自首,官府却不愿意抓捕人犯,甚至想办法为人犯来脱罪。

    这种事情,太多了,史书中不胜枚举。造成汉代尤其是东汉复仇之风盛行的最根本原因,是儒家意识形态的问题。自从董仲舒为汉武帝所用之后,儒家公羊派就占据了意识形态的潮流。公羊派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推崇大复仇。“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反正他们把孔子的名言十世之仇犹可报也奉为圭臬。结果就是仇杀成风,怨怨相报,祸及子孙。

    以直报怨非常好,但往往很多事情不能矫枉过正。太过于追求复仇,那么又置律法于何地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