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汉军火攻的手段。否则火烧下来了,他也得跳脚。

    待得天明,这火顺着山势蔓延,已经不知道烧到哪里去了。甘宁脑子里压根就没有救火的概念。他看江东军的驻地火势已经灭了,就率部上山。

    上山这一看,那叫一个惨。大火几乎把这里烧成了白地。无数江东军被烧成了焦炭,这些焦炭四肢卷缩,有些身上还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肉香。土地上还散发着炙热的气息,空气中也干燥无比,细黑的烟尘到处飞舞。让人呼吸艰难。

    也有一些尸体,表面上毫发无伤。这是机灵会躲的。只可惜,躲过了大火,却没能躲过烟雾和缺氧。

    甘宁看着这人间惨状,心中颇不是滋味,挥了挥手,道:“收拾收拾,都葬了吧。”

    汉军听了,于是就在山头正中,清理了一片出来开始挖坑填埋。

    搜索、打扫等工作持续了数日,除了寻到几十个大难不死的幸运儿之外,其他困在山上的江东军,已经全军覆灭了。只是,这其中,却并没有发现夏侯惇和程普的尸首。

    接到这个汇报后,甘宁把眉头一皱,不可能啊。为了防止俘虏说谎,他还让俘虏分批过来分辨。烟火把人烧焦了不要紧,总有些特征可以让人辩认的。但是都没有,那就有些奇怪了。

    这时,一个小校奔了过来,汇报道:“禀将军,后山有重大发现!”

    甘宁闻言,转身就道:“走!”

    到了后山之后,一群汉军正在这里仔细搜索,见甘宁来了,就有人站了出来给甘宁说明情况,并一一指点出可疑的痕迹。最后的结果显示,曾经有一支部队,从这里溜走了。甘宁听完汇报之后,顿时就是一愣,心中却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

    果然是两只老狐狸啊,根据判定,当晚敌军就从这里跑了,数天已经过去,这时候再要搜捕他们的行踪,已经晚了!

    夏侯惇和程普一路逃窜。好不容易到了大江边,因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目标太大,遂命部曲分批渡江。临行前,夏侯惇暗中唤了一个人来,道:“你渡江之后,速去寻子孝,告诉他这里的情况,让他早做打算。”

    从黄盖、韩当的久候不来,再到甘宁的言语喊话。夏侯惇知道,江北的这次冒险行动,已经失败了。至于曹仁那里打得怎样,虽然夏侯惇不知道,但想来应该是没能让刘备伤筋动骨的,不然甘宁那厮,又岂会紧追不放,还在山下围困他们多时。真要是江北汉军大营有事,甘宁哪里还有这份闲心?

    既然两路行动,都宣告失败。那么接下来,江东的日子应该就难过了。到时他们曹军应该怎么办?夏侯惇隐隐觉得,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与其把宝贵的兵力浪费消耗在这里,还不如回去守巴蜀。别到时候,被刘备一锅给端了。

    程普一路之上沉默寡言,他也不知道回去之后,如何面对孙策那期待的目光。他知道,孙策那边,拼死向着刘备大营发动攻击,就是为了掩护他们这里的行动。可惜,之前一切都很顺利,后来公覆与义当那边,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功亏一篑,惨败而归。

    这次惨败回去,想来那些一心想要投降的人,声音又会大上许多吧?程普想到这里,心中就升起一阵无力感。

    他们付出了血汗和无数努力,以及不知道多少人的牺牲,这才换来这片基业。这条路,走得是多么的艰辛。可是,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不知道珍惜呢。

    尤其是仲谋,程普想起孙权,心中就不禁火大,别人喊着投降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跟着起哄?你爹若还在,只怕要被你这个孽子活活给气死。

    数万大军北征,回来的不足二千。这个消息传来,江东又是一片喧哗躁动。这一下,许多以前不敢表态的人,态度也开始变得鲜明起来了。

    既然打不赢,那还耗着干什么,岂不是拿江东百姓的性命开玩笑吗?不止是上层,民间也开始了这样的声音。这一切,似乎都有人在暗底里推波助澜。

    江北的汉军,仍然巍然不动,似乎在坐观江东的一切顺其自然的发酵。刘备暂时也没有渡江的打算。

    说实话,孙策这一次的突袭,打得很漂亮,还真的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差点就被孙策给翻盘了。要不是屯粮大营那边出了点意外,沙摩闲极思动,随着运粮队一路南下,刚好就停留在了那里。说不定在关羽赶到之时,江东军就已经把粮草给烧了。粮草没了,自己也只能选择退兵。再想筹备南征,又得等候一、二年时间了。

    沙摩战死的消息传来后,刘备愣了一愣,但他没有掉眼泪。见惯了生死,见惯了离别,他的心肠已经无比坚硬,再也没有眼泪可流了。他只是独自一人在帐中,喝了一晚上的酒。

    祭奠沙摩的同时,也在缅怀着那些逝去的岁月。

    第二天,收拾心情之后的刘备,就向朝廷请旨追封沙摩为板循侯,封邑二千户,命其子袭爵。

第八百十八章 艰难局面() 
江东,这段时间,各种声音甚嚣尘上,牛鬼蛇神们纷纷跳了出来表演。孙坚去世后,孙策的威信,第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是,孙策仍然保持了沉默。

    这日,孙策召了周瑜、鲁肃等人,一道出行游猎。周瑜,鲁肃也知道这段时间,孙策压力太大,遂欣然从命,打算好好陪着孙策开解下情绪。

    林内,山溪旁,孙策亲手在解剖一只野兔,而周瑜和鲁肃二人,也兴致盎然的在捡来枯枝然后生火。卫士们带着马匹,林林散散的站立在四周戒备着。

    不一会儿,火把挖出来的泥坑烤得焦硬,几把剑倒立着堆砌成一个三角架,孙策用剑穿了兔子,在火光上不断的翻滚着。油脂渐渐被烤出,香味开始在空气中散发出来。鲁肃捻了些盐巴,均匀的撒上。周瑜则一言不发,跌坐在马扎上。

    三人都不说话,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地上,形成点点斑驳。林中的鸟儿又开始欢快的鸣叫起来。火堆里不断传来噼啪声。

    过了一会,孙策把兔子举了起来,仔细的欣赏了一会,笑道:“好了。”笑容在他俊郎的脸庞上绽开,似乎最近的事,没有对他产生一丝负面影响。

    孙策解下腰间的短匕,招呼周瑜和鲁肃:“公瑾,子敬,来,尝一尝我的手艺。”

    周瑜与鲁肃笑着接过,道:“今日却是有口福了。”

    孙策三两下把自己的这一份吃完,拍拍肚子又灌了口酒,然后笑道:“这算甚么,公瑾和子敬若是想吃,以后来我府中寻我便是。江东若是降了,我这个闲人只怕也只能在府中歌舞自娱了。”

    周瑜一听,顿时放下手中兔腿,严肃的道:“江东基业尚在,主公为何如此颓废?”

    鲁肃在旁边也跟着劝:“主公但放宽心,江东无数忠臣义士,还怕抵御不了刘备大军。且与他慢慢周旋便是。”

    孙策神色忽然就忧郁起来:“前番一战,手段尽出,却仍然奈何不得刘备。而江东损兵折将,军心士气低落,士民骂声如潮。公瑾,子敬你们难道没有听到吗?”

    周瑜与鲁肃在旁边,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茬了。

    其实这点事情,对于孙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他度量、胆略、斗志全不缺。一时的逆境他早有准备。

    只是,他千防万防,千算万算。最让他痛心的,还是他的家里出了问题。二弟孙权现在俨然成了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天天与他纠缠不清。

    舅父吴景之子,他的表兄吴奋等人,也跟着孙权搅合到了一起。吴景生前,是孙策的铁杆支持者。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为孙氏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吴景因为他的身份和功劳在孙氏政权中的声望不容小视。现在他的子嗣却主张投降,无疑中就影响了一大批中立骑墙派。

    孙策想处置吴奋,却又无从下手。毕竟吴奋只是在跟着孙权在摇旗呐喊,他都动不了孙权,又怎么可能去动吴奋,到时孙权在母亲面前一告状……想想孙策就头痛。

    而这还不是他最烦心的。孙权起哄,不理他就行了。朱治的公开表态,才是真正的给了孙策狠狠一击。

    孙坚时的老臣,死的死,散的散。在程普败归,黄盖身死,韩当不知所踪的情况下。朱治就成了孙氏元勋里面,说话分量最重要的那一个。

    朱治的资历很老,功劳也很大,几十年前就跟着孙坚征战四方了。最最关键的,他还是孙权的举主。他数年前,向朝廷推举孙权为孝廉。

    朱治与孙权,平时来往密切,孙策也不以为意,只道朱治是与二弟脾气相合。现在却不知道孙权用什么手段把朱治给拉拢了。竟然让朱治公开发声,表示真到了那危险时刻,举江东以降朝廷,保江东子弟父老性命亦是一个选择。

    朱治的表态,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份量,可比孙权和吴奋两人加起来还要重。听闻这个消息,孙策顿时就愤怒了。他不怪朱治的政治偏向。他只怪朱治,为何要在局势如此艰难之时公然说出来。

    朱治、孙权、吴奋几人合流,给江东带来了更大的混乱。战场厮杀,孙策谁也不怕,但处理错综复杂的局面,他比起其父孙坚来,手段就差了不止一筹。

    坦白来说,要是孙策能够痛下杀手,把朱治之流,通通扫灭,这江东地面上,谁还敢吭半声?

    但孙策能杀朱治,狠狠心或许也能杀吴奋,他能碰他胞弟孙权吗?打一顿或者圈禁起来有什么用?孙老二铁了心的要搞事,他这个做哥哥的又如何能够防得住。真要是把孙权给杀了,第一个找他拼命的就是他的老母亲。

    所以,孙策最近吃不好睡不香,经常在自我怀疑自我拷问。他不知道他这个兄长哪里做得不够好。也不知道他哪里就对不起孙权了。为什么孙权就要和他对着干。

    这一世,孙坚没有如历史上死得那般早,所以孙策这个长兄,在孙权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