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尉也不愿在城门处走漏消息,只是冷笑道:“你何罪?至府中便知!”于是便引军入城。城门处围观的百姓见军队不由分说收了县令等人入槛,不知发生何事。皆面带惧色。汉军校尉又和声笑着安慰百姓,说此来是有公务在身,部队绝对不会扰民。见军队确实是井然有序,又得校尉保证,百姓这才稍安。有胆大的已经在脑补这些官员们是犯了什么罪了。八卦之心一起,便再无遏制可能。到了晚上,城中已经是流言四起了。好在还没有人怀疑军队的身份。

    往卞县的关羽要晚一点,他也是依样画葫芦,获得了卞县的控制权。在驺、卞两县,也有东海王的内应。不过若是摆明身份,免不了就是要打上一仗。不是怕打不赢,而是关羽想尽量控制消息的传播。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够一直瞒下去,但能晚一天便算一天,晚二天便算二天。战场之上,时机很重要。

    到了卞县之后,关羽便没有去管鲁县和汶阳了。他只命令那支在驺县的偏师,想办法占领、攻取鲁县和汶阳。而自己却是遣骑,飞速往太史慈军中去了。

    太史慈已经打到了奉高,得到关羽的信后,不由大喜。笑道:“若得云长之助,泰山无事也。”

    兖州在陈宫的主导之下,严格执行焦土政策。先是坚守,坚守不住了就驱赶百姓出城,然后趁汉军在收拢百姓之时,就放火焚城,然后自己溜之大吉。所以不管是张飞也好,太史慈也好,都是在兖州进展缓慢。不是他们无能,是有着太多的失去家宅和粮食的城中居民需要他们安置了。

    幸好现在夏粮已收,而刘备也派了不少从事前来帮忙,目前情况这才稍有好转。

    此时夏侯惇就在泰山,借着梁父山与尤来山与太史慈两军相峙。尤来山地势险要,百多年前赤眉军首领樊崇就曾以此为根据地转战四方。后来更是有无数草寇于此据山立寨,做些没本钱的买卖。至于梁父山,从先秦至汉,帝王登封泰山必降禅梁父。这座不高的山头,名气也是大得吓人。诸葛亮之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于是乐府诗《梁父吟》也扣在了诸葛亮的头上。至于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不过关羽可以肯定,现在诸葛亮肯定没有创作此诗。

    夏侯惇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太史慈正拿他无法,现在关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夏侯惇的背后,让太史慈如何不欢喜?

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袭奉高() 
    

    目前泰山郡的形式是从奉高到博县再到梁甫,形成了一条防线。2yt这条防线上,有龟山、尤来山、梁父山,还有汶水。太史慈正在率部攻打奉高城,而关羽已经自鲁国出兵,快潜伏到梁甫后面的成县了。此时夏侯惇还一无所知。

    关羽果断发起了进攻。这是他的一次军事冒险行动。在丢失了九江郡的情况下,他必须在其他地方打出威风来。虽然放弃九江,是刘备的决定,但反映到军中,坐拥大军不战而退却是让军心有些动摇。得知扬州军在九江暂时还没有坚决北上的意图之后,关羽便知道,机会来了。

    留了吴匡与刘晔在徐州。想来就算扬州军北上,暂时缠住他们也应该无事。只要关羽这里能够以突袭取得进展,那么他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在打垮夏侯惇之后,再南下解彭城之围。

    夏侯惇在泰山郡所作的一切准备,都是向北防御,偌大纵深防线,都是为了抵抗太史慈兵锋的压力。他想过瑯玡兵马会前来相助,但从来没想过,会有一支兵马,从鲁国突然冒出来攻打他的背后。当成县失守的消息终于传到夏侯惇耳中时,这位跟随曹操多年的亲信大将眼里尽是不可置信。他抓住前来报信的小兵问道:“来者乃是何人?”

    小兵单膝跪在地上,战战兢兢,若是以往能得见夏侯惇一面,他心中只会是欢喜,而今却是来汇报这个不好的消息,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场会如何,或许会被将军的怒火焚成灰烬吧。长期军营中形成的纪律,让小兵强作镇定的开口了:“禀将军,于城头远远望去,乃是关字旗号。来将当是关羽。”

    夏侯惇确实很愤怒,在得知成县兵马全军覆灭,包括县令等官吏一个也未逃脱后,他更是怒火中烧。不过良好的涵养让他克制住了自己,并没有为难前来报信的小兵。他挥了挥手,让小兵退下之后,这才在自己的房间里大声咆哮起来:“关羽远在徐州,为何突然至了泰山!哨探该死!”

    房中传来稀里哗啦的响声,经过此地的亲兵和仆从,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引起将军的注意,然后把暴风雨也给招来了。

    把房间的摆设给砸了个稀巴烂后,夏侯惇平静下来了。他取出舆图,仔细看了看。最后还是长叹了一声,泰山郡不可能再守得住了。除了他守的这一条防线外,泰山就只有下部南武阳等数城,而中间,却是一片丘陵和山区。自己若不准备撤兵,将遭到关羽与太史慈的夹击。到时候自己就是想退,也无路可退了。南部去不得,往东都是一片无人区,然后再走就到了徐州的瑯玡了。北边是太史慈和青州,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放弃两山大营,然后西渡汶水,退到东平国。不过自己这么一退,却是等于把泰山与济北两地全部给让出来了。失了这两地缓冲,兖州还挡得住张飞与太史慈吗?

    不过,夏侯惇也没有贸然放弃,他命令在奉高城抵御太史慈的别部司马吕虔留下副将镇守奉高,然后连夜引兵南下至梁甫与自己汇合,又连遣无数哨骑出去,摸清楚关羽到底有多少兵马北上。是小股兵马前来骚扰,还是大部前来进攻?

    夏侯惇决定依托梁甫城与两山大营,与关羽决一雌雄。

    夏侯惇的想法很好,可惜在关羽已经通知太史慈的情况下,他很多手段,已经无法隐瞒过汉军的耳目了。吕虔这边刚出城,在城外死盯着奉高守军的太史慈便察觉到了。哪怕是深夜,太史慈也知道有一支军匆匆出城往南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太史慈便召来魏延,道:“文长,城中兵马异动,方才有斥候来报,言有曹军出城北向。只怕是夏侯惇已知南方关将军至矣。既然奉高之兵南撤,我等明日一早便举大兵攻城。如此,奉高可拔也。”

    魏延听了,眼珠一转,笑道:“将军,何必明日,依末将之见,不如趁此良机,连夜攻城。此时敌军既走,正是城防疏漏之时。若一鼓而上,敌可摧也。”

    魏延喜欢弄险,太史慈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他听魏延这样一说,也不禁热血翻腾,跃跃欲试起来。于是便对魏延道:“既如此,便从文长所言。”

    魏延闻言大喜,拜道:“末将愿为先登。”太史慈欣然许之。

    吕虔走的时候,吩咐副将一切照旧,等天明之后,将城头多插旗帜,然后拉城中壮丁上城头披甲执戈,扮作守军。能瞒得一日是一日,能拖得一天是一天,尽量为夏侯惇将军争取时间。然后到守无可守之时,便纵火烧城,自行退出奉高城。

    副将接受命令之后,便把剩余的那些人马全部调上城头巡城,至于征发青壮,他打算到了白天再做。夜晚做这事,总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骚乱。这座充满了紧张、不安气氛的城池,人们的心弦已经绷得很紧了。

    深夜,万籁俱寂。就连城头换防的将士们,也渐渐抵抗不住瞌睡虫了。双腿和手中的兵刃开始越来越沉重。而脖子,似乎也很难支撑起头颅了。上下眼皮非常用力的粘合在一起,要用很大很大的劲,才能使它们分开一会儿。副将已经去睡了。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至于守城的官兵们,因为太史慈自攻城以来,很少进行过夜袭,所以他们也不由渐渐放松了警惕。也是,前半夜都没有一点动静,谁还会在天快亮时来发难呢。苦熬半夜,还不如天亮再做打算。

    曹军们心中天平渐渐倾斜的时候,却不知道,城下悄无声息的,已经慢慢潜来了一队队士兵了。他们借着夜色、和火炬下的阴影,无声又迅速的靠近着目标。若是此时有人往城外扔一个火把出去,肯定就会看见一群群的汉军了。

    可惜,没有人这么做。所以,也导致了他们注定的结局。

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 
    

    三更以后发动攻击,是太史慈决定的。吕虔前脚走,后脚自己便发动攻击的话,就算是吕虔听不到这边的响动,只怕奉高城中也会有人出城去寻吕虔来回援。所以,必须得等到吕虔走得足够远,必须得等到城中守军会逐渐松懈。

    太史慈的时机选得非常准确。在魏延的率领下,汉军一股股的翻上城头,把措手不及的守军砍翻在地,然后又把城门处的守军给杀得一干二净。城门打开之后,大股的汉军便如潮水般涌了进来。

    在魏延的带领下,沿途胆敢阻拦的敌军,无一不灰飞烟灭。等到了城中官衙时,守城的副将这才得到消息,披挂整齐,提了剑匆匆跑了出来。正出府门,迎面便逢魏延军。

    魏延在火把的照耀之下,将对面的那个贼将看得清切,见其披挂出门,不由大喜,道:“且与我擒之。”话音方落,左右便闪出一伙人,执了兵刃嗷嗷叫着便往前冲,还未近身,空中忽然便传来一阵破空之声,却是魏延身后的弓箭手们动手了。

    那副将刚出门,便逢敌军,前方刀斧手如狼似虎杀气腾腾,空中又是怪啸声阵阵。他只来得及惨叫一声,便在呼啸而来的箭雨打击下,死得不能再死了。

    城中骤起大战,汉军来得太快,副将想要逃离都已经来不及。百姓们于酣睡中被惊醒,听着房屋外传来的刀兵声和惨叫声,只是把房屋用桌椅抵得死紧,然后抱着自家的妻儿,在惊惶不安中,等来了黎明。当第一缕阳光从空隙中洒进房屋的时候,大胆的百姓不由便把屋门打开,开始探头探脑的打量起房外的情况来。

    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