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钡亩9灿卸畔兀呛和醭牡谝恢詈罟

    而刘强这一支便在东海传承至今。因刘强的原因,东海王在诸侯王中地位也比较特殊。关羽来寻刘祇,就是想利用刘祇的影响力,出其不意攻打鲁国。

第六百二十四章 关羽还击() 


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战事() 
    益州,曹操围住绵竹,猛攻猛打。中原多事,兖州危急。他心中五内俱焚,恨不得立时攻破益州,然后返师北上,以救兖州。

    只是曹军勇猛,奈何益州军也不缺少勇将。庞羲虽然连个张鲁都打不赢,但他现在得了刘璋的授权,在全益州军中征召善战之将士。因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灭国之战”,当年在遭遇赵韪之乱后纷纷弃官弃甲的益州本土好汉们,又一个个重新出山了。

    张任、刘璝、冷苞、邓贤这四将,便是其中之杰出代表。四将齐聚在庞羲这个东州人的麾下,在绵州为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若不是张任等人竭力相助,绵州早就被曹操给攻破了。

    这日攻城结束,张任看着城下的曹军缓缓退却,不由长叹一声。旁边刘璝见了,道:“公予何顾而叹?”

    张任道:“以曹操之能,吾益州不知能守多久。”

    刘璝道:“钱帛充足,士民皆乐战,何愁不能拒曹操。”

    张任道:“不然,葭萌失守以来,军心已难再振,若战事旷日持久,目睹死伤之后,恐人人厌战矣。”

    刘璝道:“赵韪虽行逆举,然其在时,葭萌何至如此?”赵韪之乱,东州人与益州人互相残杀,甘宁、沈弥等武将出奔荆州,依附刘表。益州可谓是元气大伤。

    张任摇摇头,道:“若赵韪当年拥立三公子,何至如此。”张鲁之所以割据汉中、巴郡自立,不满赵韪拥立刘璋为主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若益州以刘瑁为主,何至有今日之狼狈。

    刘璝闻言大惊,左右看了看,见兵士皆无异状,这才压低声音,对张任道:“子何出此言哉,庞羲为主公亲信,须防隔墙有耳。”这个时候,可不能乱说话,庞羲大权在握,别惹恼了他,捉去砍了祭旗,那真是死得冤枉。

    张任听了,冷笑一声,道:“我可曾有说错半句?”刘璝一时被堵,讷讷无言。

    曹操收兵之后,庞羲军议,左右不过是让军中主簿记录功劳,通报战果。听完冗长的数字之后,张任出列,对庞羲道:“将军,我州中重兵皆屯于此,甚是不妥。自江州亦可逆大江而上,走江阳、僰道,袭犍为。如此,蜀郡危矣,我观犍为兵力不足,还请将军奏明主公,早作打算才是。”

    庞羲连日来疲惫不堪,心神耗损,此时听了张任之言,正在闭目养神的他勉强睁开眼来,看了一眼张任,鼻中轻唔一声,道:“我知道了。”便不再言。

    张任听得庞羲答应,心中也是一松。待诸将退后,主簿问庞羲:“将军可要增兵犍为乎?卑职这边将奏报拟将来。”

    庞羲这会清醒过来了,他想了想,道:“张任之言有理,且上报成|都罢。”

    奏报到了成|都,群臣看了,原来是又要增兵,顿时又是好一顿争吵。很多人觉得绵竹和雒县才是关键,只要守住这一条防线,便是万事大吉。至于犍为,诸臣相信,曹操攻打绵竹就已经颇为吃力,此时如何还敢分兵?

    从事黄权听了,不由出列道:“庞将军所言甚是,若曹操以偏师击犍为,如葭萌故事,犍为不备而陷,蜀郡危矣。主公,臣请从庞将军之议,出兵援守犍为。”

    张松也出列附议。刘璋左看看右看看,还是决定派兵,毕竟危急时刻,不能有失。就算庞羲猜错了,最多也就是消耗些钱粮。若此事为真,那可真是不得了。

    临到出兵,问题又来了,何人为将?刘璋往殿下一望,诸臣大多数都低下了头颅,以避开刘璋目光。只有寥寥数人,跃跃欲试。

    黄权见无人敢应,心中道一群鼠辈。于是出列道:“禀主公,臣愿为将。出镇犍为。”

    刘璋正要答应。却又有人出列反对。人心就是如此,即不愿承担风险,也不愿见别人出了风头。于是便道:“大军在外,无威信者难以制度。公衡素不知兵,岂可为将?臣举大公子为将,出镇犍为。”

    黄权听了,心中顿时火起,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权?让你们效力你们就后退。我自己站出来你们又反对,到底想干什么?大公子不过一稚童,如何能为将?

    正欲出言反对,话到嘴边,忽然便是一愣。刘循是刘璋的长子,也是他未来的主公,现在别人举刘循统兵,他能反对什么。反对刘循不能领兵?要是这样一说,只怕殿上又要吵作一团,到时耽误出兵不说,自己还要受连累。黄权不禁一阵默然,于是便不再出声。

    反对者见黄权熄火,不禁便洋洋得意。刘璋见殿下诸臣再无异议,便想道曹操大军在绵竹,犍为应该无事。自己妥善安排,应该万无一失。循儿虽年幼,也是该历练的时候了。当年自己年纪轻轻,不也留在洛阳当质子?

    于是以刘循为将,以副将统军,领兵至犍为。此时刘循不过十二岁。黄权见主公如此,心中不禁长叹一声,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主公何其不智也。不过总算是有兵去犍为,能防止曹军的偷袭了。黄权心中稍安。

    张松回府,心中更是焦虑不安。他人虽然其貌不扬,但实际上是聪慧过人。他觉得庞羲说的非常有道理。曹操用兵大家,机智百出。趁着大雪和年节,突袭葭萌便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再分兵袭犍为,也不是什么奇事。奈何殿上之人除了黄权等人外,一个个都看不透。不,或许他们能看透,但却懒得去看。

    主公不重视庞羲之言,反而从谗臣之论,以稚子为将,视军事如儿戏,简直是昏庸至极。若果曹军真来,犍为必定不保。到时蜀郡危矣,然则自己将何去何从?降曹乎?尽节乎?

    很快,大公子为将,引军援犍为的消息也传到了绵竹,张任听了先是愕然,后是怒极而笑。他们在前方拼死拼活的同时,还绞尽脑汁为后方出谋划策,拾遗补缺。想不到后方那群猪就是这样回报的。

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鲁国() 
    自从西汉诸侯王之乱以来,历代汉家天子便把分封出去的诸侯王限制得死死的。地方官都是由朝廷任免不说,租赋也是朝廷先征收了再转发下来给诸侯王。东海王虽然不能影响鲁国的地方官,但他却能影响鲁国的地方士绅们。东海王作为东海、鲁两国最大的地主,他的一言一行,在这两地还是很受关注的。

    得了东海王之助,关羽一路悄无声息的潜到了鲁国。然后王府的谒者便递上一份帛书给关羽,对关羽道:“各县守令,非王上所能左右,至于国中愿为王上效力之士绅,尽在帛中,仆将回东海,在此预祝将军马到功成。”

    关羽谢过东海王谒者,然后在当地士绅的配合之下,暴起发难,突袭薛县、蕃县。二县措手不及,竟为关羽所夺。得手之后,关羽又紧闭四门,张榜安民。因为有内应,手下也有分寸,所以两县官吏,除了有个意图反抗的县尉作了刀下之鬼外,其余人等关羽悉数留任。当然,其家小被取于军中当人质那是避免不了的。诸官吏知是汉军至,纷纷拍着胸脯表忠心,表示愿为关羽效力。关羽对这些言论一笑了之。现在刚刚接触,如何来的忠心?无非是利益关系罢了,若自己战败,只怕那些人立马就要反目。

    两县闭门几天,也有消息传到其他地方,这世上任何事,不管你如何隐瞒掩盖,总会留下些痕迹。于是其他地方便派人来询问,城中守令应答自如,说是城中有暴民欲作乱以策应徐州,故有此异常。这本就是常事,各地与泰山郡等地方,皆有所发生。所以其他地方的官员们也没有生疑。

    关羽藏兵在蕃县,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是向北攻打泰山郡,与太史子义汇合,还是南下攻击围困彭城的夏侯渊?

    没想多久,关羽便已经决定了,先拿下鲁国,然后全力北上,击夏侯惇之后,助太史慈拿下泰山郡之后,火速南下,再援彭城。

    说干就干。为了瞒人耳目,关羽大手一挥,全军换作曹军旗帜。然后分兵一路至驺县、一路往卞县。驺令见一支军队在官道之上大摇大摆而来,不由心中生疑。远远望见,又见是己军大旗。心中稍安。于是便令使者出城询问。领兵的校尉高踞马上,看着来相问的使者,趾高气扬的道:“某乃夏侯将军帐下兵马,奉令自豫州来援,尔还不速报县令,开城迎接!”

    使者小心翼翼,道:“将军可有符令?”

    你说你是豫州兵马,这总得有个凭据吧?校尉立时大怒,便骂道:“沿途薛、蕃二县已查验,如何到了此地,又要看?平白耽误了军情,你可担当得起?”骂归骂,却是把一封文书向那使者扔将过来。

    使者拿起一看,果然是调兵文书,上面还有薛、蕃二县鲜明的县令大印。这才喜道:“将军还请随仆来。”

    于是在前作引,又使人先回报县令。驺令得报,知是己军,于是更衣之后,率父老百官出城相迎。

    到了城门处,汉军校尉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一班人。驺令出列,向校尉一拱手,道:“不知今次前来,是哪位将军当面?”

    校尉笑道:“可是驺令当面?”得到驺令回答之后,校尉立马便翻脸了,把刀一横,大喝道:“给我拿下!”

    一班如狼似虎之徒便冲了上来,把城门处的一干人等全部一网打尽。驺令尤未相疑,仍在挣扎:“我何罪!”

    校尉也不愿在城门处走漏消息,只是冷笑道:“你何罪?至府中便知!”于是便引军入城。城门处围观的百姓见军队不由分说收了县令等人入槛,不知发生何事。皆面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