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一听不用派兵这么麻烦,便立马允了,让众臣举荐一人去益州平叛,然后出了这么大事,把益州刺史召回来问罪。

    大家想来想去,开始选人了。这人一定要位高权重,能震摄人。那么这朝中也就这么几个。三公不可能光着膀子上,九卿位高,不一定权重,也震摄不了几个人。嗯,尚书令是个阉人,司隶校尉还空着,那么,便只有御史中丞了。

    御史中丞,本御史大夫之佐官。东汉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后,司空不在御史台。于是外督部刺史,内统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的任务就落到御史中丞身上了。此时的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一起被称为三独坐。位高,权也重。相当于后世的监察部长纪委书记。

    嗯,就是他了。于是众臣同举御史中丞萧瑗出益州,督察诸部军兵共讨板楯蛮。皇帝允之。

    又有一人出列奏道:”陛下,益州险恶多事,臣恳请再举一贤才,随萧中丞入益州,为萧中丞划策左右“

    皇帝便道:”所举何人?“

    这人对道:”郎中刘备,聪慧机敏,才情过人,曾随卢议郎平定庐江蛮,通军阵,懂谋略。可为萧中丞之副。“

    刘备对益州形势根本就是两眼一摸黑,他本来还兴致勃勃的在听着,打算散朝之后找几个明白人好好的问一下益州怎么回事,感觉那里全是蛮人在四处叛乱,这也太乱了吧?还是天府之国吗?听着听着就听到一个家伙突然跳出来举荐自己,让自己入蜀。

    当时刘备就愣住了,尼玛你这是在逗我?然后就立马反应过来,这绝对是一个阴谋。

    刘备看了看举荐他的人,一看,脸挺熟,但不认识。心想肯定没得罪他呀,那我得罪谁了要把我弄益州那个四处乱起的地方去?把眼在殿上扫了扫,便见曹节一本正经的站在皇帝身后,尼玛,曹节这个表情不对。他什么时候这么严肃过?是了,就是这贼子,他想把我弄出洛阳城。

    刘备大恨。恶狠狠的瞪着曹节,死阉人,我记住你了,你等着瞧。曹节目不斜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但眼角余光却扫到了刘备似乎在瞪着自己,于是嘴角不由勾起一个弧度。心想道,刘备啊刘备,你可别怪咱家,到了益州,你就听天由命好好待上一段日子吧。再不老实,小命丢掉了可不要怪我。

    在曹节想来,益州哪次叛乱不耗上个几年,再加上路途遥远,嘿嘿,刘备不在那多待些时日都不行。只要他出去了,就别想回朝啦。大汉十二州总有他的位置的。刘备一走,从此朝中又少一刺头,真是可喜可贺呀!啊哈哈哈哈哈!

    曹节心中之快慰自不用再提。此时皇帝已经准了,刘备也只好出来领旨。他不可能和皇帝说自己对那不熟悉,不愿去那受苦,怕丢了小命。也不愿让诸臣小瞧了他,脸还是要的!于是也不扭捏拖沓,抖擞精神,雄纠纠气昂昂的到了殿中,拜对道:”臣领旨,臣一定用心谋划,与萧中丞一道平定叛乱,报效朝廷,不负陛下所托!“

    不说别的,这股子精气神和这个态度,就让皇帝很喜欢。皇帝又勉励了几句,然后见没别的事,就散朝了。

    路上,曹操和刘备缓缓而行,曹操不知此事底细,羡慕道:“玄德,到了益州,可要用心!”

    刘备朗笑:“孟德兄,建功立业之事,我便先行一步了!”大汉重军功,故刘备如是说。

    卢植在前边等候,见了刘备,道:“玄德,等会回府一趟!”却是叫他回家有事商量。

    刘备领了命,又与曹操聊了一会,便往卢植府中去了。到了书房,便见卢植道:“你最近又恶了曹节?”

    刘备一头雾水,不知道卢植何出此言?卢植见女婿愣着,就知道刘备还不知道:“举荐你之人为太中大夫程阿之弟议郎程珂,向来与曹节等相勾连,为宦官之耳目。”

    尼玛我就知道。刘备虽然早就断定是曹节使绊子,但现在卢植一说,就完全确定了。又见卢植道:“益州不比庐江。益州处于边地,数郡多为蛮族所居。又多瘴厉,你此番前去,万事多听萧中丞安排,萧中丞乃忠实之士,为官多年,稳重正直,你跟着他,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女婿去这么远的地方,还是去平叛,叫卢植如何不担心,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久。

    晚上在卢植家吃了晚饭回家,把事情与刘恪一说,刘恪顿时就跳起来了,要跟着同去。刘备道:“你入值宫殿,如何能去?”

    刘恪就说:“我明日便辞了此职,随五哥入蜀!”他兄弟二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真挚,倒也不用客套。刘备想了想,益州自己毕竟没去过,虽然自己从小练了拳脚,但好久没动弹了,这次去还是带个高手在身边的好。十一郎如今性格敦厚稳重,又艺业精进,正好作伴。再说了把他一个人扔在洛阳自己也不放心。

    兄弟俩又聊了阵,刘备就忙忙的去查询益州板楯蛮等的资料去了。

    光和二年冬,御史中丞萧瑗与郎中刘备奉旨外出益州,督讨板楯叛兵。

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 
益州刺史部,郡、国十二,县、道一百一十八。益州刺史如今驻广汉郡雒县,要到很多年后,才会移治成都。除了汉中、广汉、蜀郡、益州等几个郡汉人颇多外,其他的郡国,几乎全是蛮人。这些本土蛮人,其实就是当年的巴国后裔,秦惠王并巴中,给他们种种优待。他们一样姓中国之姓,读中国之书,唯一使用的语言也是汉语,当然,讲的不是普通话,也不是河雒音。

    秦时,巴郡蛮,以巴氏为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汉时,南郡太守靳强请一依秦时故事。历来安顺,到了光武皇帝的时候,才有一支潳山蛮始叛。被大军平定之后,徙其部众于江夏。又过了百年,到了和帝时,因为收税不均,又叛了,以后历次叛乱

    板楯蛮,秦昭襄王的时候有一只白虎,带了小伙伴纵横秦、巴、蜀、汉等境,伤害千余人,玩得不亦乐乎,无人敢挡。昭王闻报,想派军队,却又因为群虎游荡不定,时隐时现,派军队去不划算。于是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这个赏赐够重了吧?万户之封,谁挡得住这**?于是当时巴郡阆中有一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老大一死,其余老虎四散遁入山中,不再出来为害人间。昭王很高兴,但因为这是个夷人,就欺负他不懂律令文书,万户侯没了,一百镒金子也没了。派了人和他们部落刻石会盟。盟约内容大概是:嗯,你们种田的话,一顷地之内不收你们的税,就算你们娶十个老婆也不收你们的算钱,伤人的坐牢,杀了人的出钱可以赎死罪。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我们谁也不惹谁,我不欺负你,你也别造反,大家安安生生过日子。就这样,夷人安之。简直太好对付了,所以说夷人还是很老实本分的。别欺负他就行了。

    高祖还是汉王的时候,把这帮家伙用恩义收服了,带了他们调头去打秦国,可能对他们说不怕,清酒我帮你们出了,然后我再给你们更多的好处。天下平定下来的时候,高祖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然后待遇下来了,只是免了板楯蛮七姓老大的赋税,让他们终身不用上缴皇粮,但其他户,一岁交一次,每口四十,当然,这个条件已经很好了。比秦时的还要好。板楯老大很高兴,接受了这个待遇,世代服从汉廷的命令。

    因为板楯蛮天性劲勇,到了光武中兴的时候,郡守甚至经常带他们去打仗平叛。后来到了先帝时,政治败坏,官吏经常欺压,日子渐渐过不下去了。蛮人性起,就聚众给反了,后来的太守以恩信降服之。安静了几年,这次,居然又反了。这次造反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备骑在马上,抱着锦裘缓缓思索着。

    这些都是他出发前,查检资料,打探好友得来的消息。查验地图,刘备得知巴郡十四城,人口百余万,乃益州排名前三的大郡。可是面积大不说,境内十四城,竟然都沿江而建。而造反的板楯蛮,就世居于汉水、渝水两侧。怪不得一郡皆惊,还能骚扰广汉、汉中。敢情都顺水而上的呀。

    刘备被颠得有些屁股疼了,便一踢马腹,追上前面的萧瑗道:“萧公,要不要歇息下?”

    萧瑗道:“玄德不必担心我,老夫还吃得消,再坚持会,争取今天天黑之前到白水关歇息!”刘备怏怏退下,萧老头,我不是担心你,我是在担心我呀。萧瑗带上刘备刘恪,加上百余护卫,一路疾行而下益州,要不是最近天气不好,而蜀道多崎岖,萧瑗只怕都要打火把走夜路了。刘备看着这须发都斑白了的萧老头,心中佩服不已。这才是公忠体国的朝廷大臣。平时默默,国有危难的时候,便不顾己身,奋然而出。

    一路紧赶慢赶,等到了雒县的时候,刘备都感觉自己瘦了好几斤。再看刘恪和皇帝给萧瑗选的侍从,一个个的精神奕奕,屁事没有。甚至萧老头都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刘备便不觉有些气馁。

    广汉郡,十一城,人口数十万。而雒县,因州郡治所皆设于此,更显繁华。不得不说,这时的人们还是很有眼光的。雒县,就是后世的广汉,被誉为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而这时的雒县,距成都也不过数十里。打开地图,找到雒县,便会发现,这密集的地方,竟然密布着近十座城池。可以说,蜀地之精华尽在于此了。

    萧瑗入了城,连热茶都没喝一口,便拿出令旨,让益州刺史接旨。皇帝让你替他看着益州,你就是这样看着的?搞得民怒天怨,叛乱四起?这叛乱是自己搞不定,瞒不下去了才上报朝廷的吧?益州刺史一脸悲切的接了诏书,他将会被装在槛车里面,一路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