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也点了点头,道:“袁军出飞狐道,必是往救高干,我已使人火速往易京,报予大将军了。”崔琰这才发觉,张辽带了数人出去,却只自己孤身而还。原来是把那些人给遣了回去报信去了。

    崔琰又担心信使不至,又点了两人,使其分道而行,务必把消息送至。吩咐完之后,张辽道:“季珪,此等大事,全凭大将军决断,你我二人急也无用,不如继续前行也。”

    崔琰点点头,依张辽之言,在常山关下补给完毕之下,便继续与张辽一道,前往牛饮山去也。

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刘起兵争并州() 
却说刘备在易京,率众将围袁军,因使张飞与赵云往并州,恐被袁军察觉大营空虚,遂于营中遍扎草人,多竖旗帜,每日里又使诸将轮番出营,于阵前叫骂搦战。袁军那边走了主力,只余颜良、文丑。二将恐刘备来攻,于是高高挂起免战牌,闭门不出。两边都是心虚得紧。

    直到随张辽往牛饮山的甲士跋山涉水一路跑了回来报信,刘备这才知道,自己在算袁绍,袁绍也在算自己。张飞与赵云引兵往北的时候,袁绍也率大军兵出飞狐道,往救高干去了。

    刘备恐张飞与赵云有失,遂星夜调太史慈与段煨一道来易京,自己却率了吕布与刘恪,亦往并州去了。

    刘虞得了刘备的战报,不敢怠慢,他幽州得以保存,全赖刘备之力。虽然他不能随刘备一道征战,但粮草却在他的亲自过问下,源源不断的开始供应刘备大军。

    青州军的斥候拼命打马向前,一路疾追,欲把后方这惊人的消息汇报给张飞与赵云,以免他们毫无防备之下,被袁绍给打个措手不及。

    这边,袁绍也率了大军,开始穿越这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太行山有多难行?历史上的曹操曾经率军走过,他攻打高干的时候,走的就是太行山峡谷。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道路弯弯曲曲,忽高忽低,有时候狭窄到连二骑并行都做不到,只能下马牵着战马缓缓而过。饶是袁绍弃了许多可有可无的辎重,在飞狐道行军,很多地方仍然要肩扛手提,物资才能转运过来。毕竟大汉承平日久,这里许久没有行过军了,只有些采药人或者是商队在此行走。一些地方甚至还被山洪毁坏。一路行来,冀州军修修补补,累了个够呛。

    袁绍虽然也累,但他的心情是激动的。太行山之险峻巍峨,使他心潮起伏,胸襟为之一阔。壮丽山河尽收眼底,虽然袁绍没有曹操的文采,吟不出动人的诗赋来,但并不代表他不懂得欣赏。此时的袁绍壮怀激烈,踌躇满志。已经迫不及待的在幻想他此去击破黄忠与阎柔,然后覆灭刘虞、兼并幽州的情景来了。

    张飞与赵云所走的路,基本上是在代郡境内,一片坦途不说,沿途还有接到命令的幽州官吏一路接应,提前为他们准备好热水、马料,比起袁绍大军来,不知道要舒服到哪里去了。是以虽然道路要比袁绍远,但速度却要比袁绍快。在袁绍带率着大军在飞狐道中转悠的时候,张飞与赵云已经率了所部,已经过了代县,到了东安阳了。

    到了东安阳,张飞与赵云便把行军速度给降了下来,在此休整的同时,顺便把斥候给撒了出去,渡过前方的河,再往前行一段,就要进入高柳了。接近并、幽边境,不得不小心。

    也就是在东安阳这一停,后面刘备派出来的斥候,终于追上了张飞的大军。张飞与赵云听了斥候的汇报,不禁面面相觑。他二人原以为自己引兵而来,与黄忠、阎柔一道夹攻,高干翻掌可灭。谁曾想袁绍竟然使了个金蝉脱壳,瞒过了易京的己军,自己带着大部队走飞狐道跑到并州来了。要不是无意间被出使的张辽与崔琰二人得知,自己只怕是要吃个哑巴亏。

    既然知道了,张飞与赵云惊讶过后,便立马改变策略。先遣了一队斥候,飞骑往平城,向黄忠汇报情况。然后又在西南面遍撒斥候,隐藏己军消息,然后悄无声息的率军渡河。本来张飞与赵云还打算先攻打留在班氏的一部并州军的,现在算算时间,袁绍差不多也要走出飞狐道了。为免被袁绍发现,还是绕过班氏的好。

    并州北部数郡,以雁门最为紧要。像朔方、五原、云中等郡,基本上都是草原,除了凭借坚城之外,无险可守。而雁门则不一样,境内山脉纵横,险关无数,像后世鼎鼎大名的雁门关、平型关,都在雁门境内。雁门一下,太原郡与上党郡的大门便被打开。若是太原与上党皆陷落,整个并州也就差不多可以望风而降了。

    所以高干虽然中了黄忠与阎柔的埋伏,却仍死死守在平城。意欲拒敌于此,不使敌军南下一步。

    高干本土作战,援军与辎重,源源不断。且又有白登山为犄角。而黄忠与阎柔,却是远道而来,物资颇乏,此消彼涨之下,高干竟然死死抵住了黄忠与阎柔的攻势。若不是幽州的支援也不断的送来,黄忠早就想退兵了。

    这日在营中,黄忠与阎柔二人对坐,忽然,牙门来报,说有信使到。黄忠召了进来,因问之。那信使拜道:“黄将军,我家将军信件在此。”然后双手奉上张飞的亲笔信。

    黄忠接了过来,草草一观,不禁大惊,连忙把信给了阎柔。阎柔看了,噫了一声,道:“汉升兄,我军与袁绍军皆来,不知谁先谁后,需早作打算也。”

    黄忠道:“吾军先至,兵合一处,先拨了白登城;袁绍先至,吾等拨营退后,以避其锋。”二人计较已定,又赏了那斥候,还命其回去报信去了。

    牛饮山,远远望之,形如老牛探首,伏在河中饮水。因此而得名。崔琰与张飞一路跋涉,总算到了此处。

    崔琰打量四周,只见四周青山巍峨迤逦,山谷中间又有一条小河,浪花欢快的奔涌,河岸一侧,则是一条小道,蜿蜒向前,直至山谷深处。河岸的另一侧,则是开垦在山脚下的一片片田地。那山谷拐角入口处,沿山筑有小寨,寨中立有高楼,隐隐有军士来回走动。大概是见了崔琰一行,忽然一声钟响,不一会,山谷入口处,便涌出了一彪人马来。

    头前一将,头戴帻巾,手持利刃,率了部曲,呼喝而来。到得近前,那人高踞马上,临高而下,问道:“汝等何人,所为何来?”

    崔琰促马上前一步,张辽自腰间摘了武器在手,隐隐护卫在侧。崔琰拱手一礼,笑道:“青州刘使君麾下使者,清河崔琰,前来拜会张将军。还望这位将军引见。”

    那人听得是青州来客,不禁迟疑,刘备那边的人,素来与己军井水不犯河水,怎地寻到这里来了?却不敢怠慢,于是自己留在此处看住崔琰一行,却使人入谷中飞报大头领张燕去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燕出山() 
张燕在寨中,正闲来无事,训练健儿,忽然闻报,说山外有一伙人,自称是青州使者,为首的那个是清河崔琰,正在外面求见头领。张燕平难中郎将当了也有些年头了,麾下的这些儿郎们却仍然不改匪气,不称他将军而呼为头领,张燕纠正了几次无效,便也随他们去了。

    此时听说山外青州使者清河崔琰求见,不禁双目一亮。喜道:“快头前带路,吾要亲迎使者进来!”

    一路疾行到了谷外,张燕一眼便看见了站在前列的崔琰和张辽,这二人,静静立在那里,渊渟兵峙,一看就是非常之人。不由心中暗暗叹服,不愧是青州俊彦、北地名门也。张燕目光一转,便看向了崔琰,崔琰站在最前方,又一身儒袍,张燕一眼便认了出来,疾抢数步,深深一揖,道:“张燕见过崔使者,崔君远道而来,燕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崔琰扶起张燕,温和的笑道:“久闻将军之名,今日有幸得见,崔琰之福也,吾等不告而访,将军何罪之有。”

    二人客气了几句,崔琰又向张燕介绍张辽。二人同为张姓,虽然都是假的,也免不了客套一番。张燕把崔琰等人迎至谷中,置酒相待,酒过三巡,乃问崔琰之来意。

    崔琰便道:“今天下纷乱,诸侯相争久矣。吾家主公刘青州,出身宗室,炎汉后裔,自出仕以来,荷先帝之重恩,负万民之景仰。不忍见汉家基业一朝倾颓,是以数年以来,征董卓,讨袁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屡兴义兵,以伐不臣。冀州袁绍,本自名门之后,其家四世三公,历代簪缨。然则其豺狼心性,既已总督冀、并,又贪幽州。数年之间,连战公孙,使其覆灭,边塞无凭。而战火延绵,百姓何辜?今其又擅自兴兵,攻涿郡,围广阳。刘太傅德范海内,名标天下,自镇幽州至今,惠及何止万民。如今却受困于袁绍,非我青州不得解脱也。吾家主公见袁绍凶顽,遂兴义师,欲讨此逆。故遣崔琰至此,来请将军相助。不知将军可有意乎?”

    张燕听了,心中立时掀起巨澜来。当年他也是活不下去了,不得已之下,从了黄巾,然后跟随黄巾一路南征北讨,直至黄巾灭亡,他又被推举为头目,带着黄巾残部纵横北地诸郡直到如今。

    当初大贤良师为什么要造反,他在黄巾军中时,也常听人道及,说是汉家已有天下数百载,已经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既然要改朝换代,自然避免不了五德学说和一句流传了数百年的谶语。自先秦至汉,谶纬之学大为盛行。汉武帝有次可能是喝多了,便道:“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代汉者,当涂高也。”然后这句话就被天下人给牢牢记住了。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写信给以此谶语而称帝的公孙述,说代汉者当涂高,你是那个当涂高吗?不要瞎搞了,我也不怪你,乱世之时人人有想当皇帝的想法很正常,你还是快点投降吧。结果公孙述不作理会,然后就被刘秀给攻灭了。刘秀得了天下之后,天下人又牵强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