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条大汉来到许家演武场,施礼后,各自一声虎吼,而后两人轰的一声碰撞到了一起。典韦使戟,许禇使刀,两个人都是力大无穷的猛士,招式大开大合,直来直往。演武场上空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斗了数十合,两人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打得性起时,咆哮阵阵。只看得曹操等人心旌神摇,不能自已。

    又斗十数合,许禇只觉手中武器甚是不称手,于是弃了手中刀,往奔演武场兵器架,取了杆鹅蛋粗细的铁棍,双手握了,往前一纵,没头没脑的就往典韦砸来。典韦用短戟遮拦得几下,亦觉短戟不合自己心意,左右一顾,见石锁旁边立有一巨斧,全身镔铁铸就,俯身拾了起来,掂量几下,觉得重量颇合自己心意,于是双手握住,一个横扫,便挥斧疾砍许禇腰间,许禇铁棍一竖,当的一声巨响,荡开巨斧后,顺势一送,铁棍自下而上,直撩典韦面门。典韦见状,蒲扇似的斧面往面前一遮,挡住这一击,然后又丁丁当当的打了起来。

    打到最后,两人咆哮连连,火星四溅中,典韦把手中弯了柄的巨斧一扔,拾起地上的石锁就往许禇掷来。许禇用铁棍一击,击落飞石,看到斧痕斑斑不堪负重的铁棍,亦弃铁棍,抱住兵器架一侧深埋土中的巨木,双膀一较劲,吐气开声:“起来!”竟然把巨木给拨起,然后抱住就往典韦撞来。

    典韦见了,扔开手中石锁,侧手一让,然后抱住巨木的另一端,虎吼一声,两人便争夺起这巨木来。

    曹操见了,生怕两人打出真火来,忙让两人住手。这两人一出手,真的是飞沙走石,看这好好的演武场,简直就好像被两只远古巨兽肆虐了一番似的,一片狼藉。

    许禇和典韦大战一场,皆觉爽快。两人大汗淋漓,来见曹操,曹操好言抚慰了几句,又赐二人蜀锦一匹,即命许禇为都尉。

    众将见了许禇和典韦两人,眼神都不自觉飘移,这两个简直是人形凶兽,以后绝不能惹。

    曹操在沛国得了许禇,不由大喜。回到梁国来见郭嘉,商讨接下来该兵指何处。豫州除了汝南和沛国南部,其他全为自己所有,曹操势力大增,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忙个不停。现在总算是能歇一口气了,也应该考虑接下来的事了。

    郭嘉在旁边,听了曹操所问,便劝道:“主公,此时不宜用兵,汝南已是我军盘中之物,随时可取。沛国南部,若刘备攻势甚急,袁术抵挡不住,必定召还张勋以御刘备。到时我军顺势接收便可。主公只须坐等时局变化,豫州六郡国,便全为主公所有也。如今之急务,主公宜上表朝廷,早早定下豫州之名分也。”

    曹操立马反应过来,自己可是打着讨逆的旗号来豫州的。不能把孙坚赶跑了然后自己就霸占这里不走了吧,到时袁绍肯定不干。一定得想个办法堵住袁绍及天下人的嘴。曹操沉吟了会,便道:“既然如此,汝南与沛国战事,便先拖着罢。”

    郭嘉心中暗叹曹操机智,豫州未光复,谁都不能打豫州的主意。袁绍若是现在敢任命豫州牧或豫州刺史,不光在道理上他占不住理,而且还会把曹操往死里得罪。不过若是曹操不尽快拿出服众的人选来,袁绍那里也有理由挡住。所以现在暂时只能用拖字诀。

    刘备这边就不同了,谁让他有个好丈人卢植呢。严颜连下平安、高邮两县之后,又是一场连绵数日的大雪,这也代表着今年的战争告一段落。

    徐州基本平定,刘备也准备回青州过年。于是,上表洛阳朝廷,表卢植为徐州刺史,张昭为别驾从事,崔琰替糜竺为琅琊相兼治中从事,陈登为东海相兼典农中郎将,继续负责屯田之事。又使张飞兼领彭城相和严颜一道镇守徐州,招募勇士,操练兵卒,以待来年再战。

    卢植在辽东,暂时不能回来,等于是遥领徐州事,而政事皆托于张昭、崔琰、陈登之手。刘备动身之前,拉住张昭等人的手,一一嘱托,道:“徐州之事,皆托于诸君,还望齐心同力,勿负我之殷望。”

    张昭等再拜道:“主公尽可宽心,我等必戮力同心,替主公守好徐州。”

    刘备又唤过张飞、严颜道:“若有事,多与子布等商议,切记切记。”一一嘱咐完后,刘备带着糜竺等人一道北上青州。

    途中,糜芳与糜竺道:“大兄,你于徐州,屡有殊功,今主公为何以二千石官许以诸臣,而独罢你?”

    糜竺恬淡平和之人,闻言一笑道:“勿需多虑,主公行事,自有计较。”糜芳听了,不复再言。

    到了青州,刘备自入府中,给娘亲请安之后,来见二位娇妻和诸孩儿。多日不见,后院中又是阵阵欢声笑语。

    一夜温柔,第二日一早,荀彧早早来见,汇报州中诸事,刘备见荀彧越发清减,心中感激,叹道:“文若,我征战在外,辛苦你了。”于是命人取来府中所藏山参赐之。

    而后笑道:“还需文若为我效力数十载,你可得好好保重才是。”

    荀彧离开后,刘备便把糜竺给请了来。直接开门见山对糜竺道:“子仲,我欲于府中设商曹,以管治下一切商事,欲以子仲为从事。不知子仲意下如何?”

    糜竺虽然知道刘备对自己有了安排,却也想不到刘备竟然新设商曹一职。这商曹管理治下一切商事,权限听起来倒是很大,不过,都该做什么呀?

    糜竺一头雾水:“主公有所命,竺岂有不从不理?只是这商曹?”

    刘备一笑道:“商曹,管理青、徐二州大小涉商之事。对境内行商收税;厘定商税额度;管理牧府商队并扶持境内商业发展等等,皆归子仲负责。”

    糜竺大惊,道:“主公,以农为本乃是根基不可轻废呀!”

    刘备一脸苦笑,心道知道你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商人,而且苏双张世平野惯了又不愿意入我幕府为官,这才把你拉来让你负责商业发展。结果你直接来一句以农为本,这是想干啥?

    刘备让人把府中关于屯田的计划拿了出来给糜竺看,道:“子仲,民以食为天,粮食一直是我青州重中之重,你尽可放心。不过粮食只是基本需求,我要成大事,建伟业,行商之利,不可忽视。还请子仲助我。”

    糜竺这才一颗心落到肚子里,只要不是只图行商之利而忽视农业就好。于是糜竺欣然从命。做生意么,糜竺自认眼光还是奇准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糜竺散尽家财跟随了刘备,也得到了非常高的回报,刘备拜他为安汉将军,位在诸葛亮之上,为刘备麾下众臣之最。

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 
崔琰去了徐州,如今民曹从事也空缺了出来。随着麾下地盘的扩大,刘备扒拉了下夹袋,发现麾下的人才还是奇缺啊。有能力的像边让和孔融,偏偏又钻在书院里面不愿意出来。

    想了半天,刘备调邴原为民曹从事,任左伯为工曹从事。歇了口气,又让人把荀彧给请了来,问道:“文若,我初来青州,便于青州设馆招贤,时至今日,复得徐州,而幕府中人越见缺少。是我德薄而天下英才不欲为我用焉?”

    除了最初的那些人和老师郑玄的弟子外,这些年青州就是左伯和诸葛玄,然后这次南下徐州得了张昭、糜竺糜芳兄弟、陈登和陈到。好歹他刘备现在也是堂堂青州牧、镇东将军,难道那些名士们就一点也不向往?

    荀彧见刘备询问,连忙向刘备汇报。结果没听还好,一听刘备差点就炸了。原来不是没人来,基本上来了就全跑书院去了。

    青州书院,郑玄为院长,内有卢植,颖容,张超,宋衷、蔡邕等大儒,又有边让,祢衡等文章之士,最近又多了个孔融。这么个阵营,简直就是星光灿烂。对儒士的吸引力,比他刘备要强多了。

    现在书院中就读的士子无数,其中最有名的便有吴郡高岱,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琅琊诸葛亮等等。高岱和诸葛亮刘备就不说了,他们来书院刘备都知道。只是什么时候书院里除了孔融外的建安七子到了三个?怎么没人告诉他?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其父王谦,曾为大将军何进长史。少有才名,受蔡邕赏识,后因乱与父一起往奔荆州,投靠同为山阳高平的老乡刘表。王谦老病,而王粲又身体孱弱其貎不扬,向来注重仪容风姿的刘表不是很喜欢王粲。王粲在荆州待得郁闷,又想起素来赏识自己的名士蔡邕在青州,听闻青州有书院,里面全是当世大儒。王粲不由心向往之。于是劝父亲搬往青州。

    王谦心想自己老矣,家族的未来还得看王粲,于是不顾年迈,辞了刘表,携了家小一路往青州来了。刘表也不重视他们,客气的挽留了几句便放行了。王谦父子到了青州,王粲因蔡邕的原因顺利入了书院。本来打算要在青州出仕。结果王谦本来就身体不好,又一路颠簸,来青州便大病一场,不过年许便去世了。王粲守孝之后,觉得父亲之逝是因为自己强要来青州导致的,于是便一头扎在书院中研究学问,暂绝出仕之念。

    徐干,字伟长,北海剧县人,专志于学,闻名北海。与孔融诗唱相和。闻青州有书院,早早便离了北海来临甾。孔融念念不忘要来书院,徐干也有一部分功劳。

    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人,蔡邕的弟子之一。以文章学问著称。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名列后世的竹林七贤。

    看着荀彧呈上的一册册名录,刘备细细的观看着,看看是不是还有自己记忆深处熟悉的名字,七看八看,刘备又看到了一个名字。魏延,字文长,南阳郡复阳县人。

    魏延史载不是义阳人吗?而且怎么还跑书院去了?刘备混乱了。其实刘备不知道,《三国志》是陈寿写的,当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南阳郡一划拉,一分为二置了个义阳郡,陈寿就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