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天下人不认同你也是白搭。十常侍厉害吧,满朝清正大臣也不知道被他们杀了多少个。家破人亡的更是不计其数。还不是因为人人唾弃,然后外力轻轻一推,杀鸡般给屠了个干干净净。

    袁嗣心中已经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觉得袁术如此恣意妄为,可能会给袁氏带来覆顶之灾。

    何虁见袁嗣沉默,便道:“袁兄,曹操打着讨逆的旗号,有天下大义的名份。你觉得孙坚能抵御多久?我来时,刘备已经兵临下邳,袁忠在沛国被夏侯渊夏侯惇兄弟夹击,大败而逃。这些消息我想你应该也知道了罢?袁公路擅自称帝,不得天下人心。孙坚如今与曹操大战于梁国。虽然胜负未分,但若沛国之兵前来相助,孙坚腹背受敌,又岂是曹操敌手?”

    “袁兄你连曹操偏师都应付不了,到时曹操亲率大军兵临陈国,袁兄你如何自处?”

    “袁术与孙坚自身难保,还会来救你么?”

    “我本陈国阳夏人。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多难。兵事连绵,我豫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纵横之地。如今屡遭劫难,城外白骨累累,丁户十室九空。我不忍阳夏再遭惨事,故来说袁兄。”

    袁嗣心中也是一片翻腾。他认为何夔说得非常有道理。他也不觉得袁术能够成功抵抗刘备和曹操两人的夹击。到时如果自己负隅顽抗,只怕曹操会一声令下,陈国立成齑粉。南逃的话,袁术都岌岌可危了,到他那里去还有什么希望。北边儿自己跟了袁术,袁绍也绝对不会给自己好脸色。那么,只能降曹了?

    可是,自己是袁氏子弟啊,怎能背弃自己的家族,去投降家族的敌人?

    袁嗣陷入了剧烈的思想斗争中。

    何夔也不出声,只是静静的安坐于席。良久,袁嗣眼中带着不明的意味,再一次问何夔道:“叔龙,你可是降了曹操?”

    何夔淡然道:“没有!”

    何夔既然没有降曹,那他是怎么来当这个说客的?说穿了也不意外,是郭嘉请动的。郭嘉是豫州颖川人,何虁是豫州陈国人。颖川挨着陈国,而且汉人又喜欢在少年时仗剑出游,到处拜访名士,开阔视界,增广见识。何夔是陈国名士,郭嘉自然不会放过。两人都是才俊之士,一见之后就此订交。郭嘉见曹操连战孙坚不下,于是便想了此策,说何夔来劝袁嗣。

    何夔虽然无意出仕曹操,但若是能让家乡避免一场刀兵之灾,也是大善。于是欣然而从之。至于袁嗣,郭嘉料定其人庸庸,何夔出面说之以利,定能拿下。

    果然,现在袁嗣就已经动摇了。他不是那种视生死如昼夜的气节之士,在这乱世,能保全性命的话,谁不愿意活着。

    于是袁嗣便问何夔道:“叔龙何以教我。”

    何夔便道:“天下沸乱,浊世艰难。袁兄不如随我隐归山林之间,农时耕种以自足,闲时抚琴读经以自娱。何其之乐也。”

    袁嗣心中暗骂,我奋斗半辈子,好不容易坐上这陈相的位置,挣扎着上了二千石的高位。如今你一句话就要让我跟你去钻林子当野人,餐风饮露?想都别想。却也相信何夔不是投降曹操了,而是秉着本心来劝诫他的。

    于是便对何夔道:“叔龙阳春白雪,有古隐士之风,吾不如也。”对何夔的提议避而不谈。何夔见袁嗣如此,也隐约明白袁嗣的打算。心中一叹,这也是个俗物。于是连和袁嗣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了。全身懒洋洋的提不起劲。

    未几,袁嗣举陈国以降曹操。曹操大喜,遂命曹仁、于禁率军兵出武平,攻孙坚之后。孙坚在梁国,闻袁嗣降曹,陈国已失,又惊又怒,大骂道:“袁嗣小儿其蠢如猪,坏我大事,袁家子真不足与谋!”

    因后路已失,孙坚恐大军不保,于是引兵退,保走汝南城父,与沛国袁忠互为犄角。曹操遂得梁、陈。军势大振。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三百零八章 孙策反袁() 
袁嗣是袁术阵营中第一个弃暗投明的人,又是汝南袁氏的子弟,曹操自然是要大加宣扬,以此来告诉天下,袁术这种忤逆之行,连袁氏子弟都看不下去了。既然竖了典型,自然也不能亏待了袁嗣,于是曹操上表洛阳,表袁嗣为任城相。任城国在兖州之中,国小民寡,又被山阳和东平两郡国包裹得严严实实,曹操也不怕袁嗣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虽然换了个地方,但也还是个国相,袁嗣也没什么不满意的。高高兴兴的去任城国上任了。国小民寡不要紧,反正他也不爱治民。重要的是他有了这个资历,到时后转任中央,就可以觊觎九卿之位了。

    孙坚兵退汝南,知道豫州大势已去,再勉力维持也是无用。于是一咬牙,心道,袁公路,须怪不得我了,于是另遣一支军往江东寻孙策去了。

    孙策在江东,依孙坚之计,停止攻打豫章,回师会稽。张紘字子纲,广陵人,曾入太学,从博士韩宗治《易》、《尚书》诸经,后举茂才,公府俱辟皆不就,徐州乱起,举家避难江东。孙策闻其才,登门诚邀。遂委身而事孙策。

    孙策回师,张紘便上门道:“今袁术僭称,天下汹然。将军可以书责之,而后兴兵。如此,可据江东也。”

    孙策大是心动,正好,父亲孙坚亦派人来了,却是黄盖领了支军来相助。黄盖见了孙策,拜道:“少将军,主公有言,豫州不可保,可谋淮扬为基业。”

    孙策大喜,于是命张紘为书,送往袁术处。袁术得了孙策书信,打开一看,气得暴跳如雷。原来孙策在信中大骂袁术一通,说他称帝是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希望他深择而熟思,不然孙策就要起兵与天下合谋,以诛丑类了。看完忠言逆耳,幸留神听这最后八个字后。袁术脸色铁青,咬牙切齿的道:“小儿也竟敢口出狂言!”

    袁术好一通发泄之后,开始细细想了起来,孙策初出茅庐的小子,不足为虑,指使他的人,必定是他的父亲孙坚孙文台。看来,豫州有变啊。

    想到孙坚,袁术就一阵心悸。对孙坚,他是顾虑重重。这个人有多狠,袁术一清二楚。当年自己南奔荆州,让他与自己一道起兵讨董。结果孙坚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后杀南阳太守张咨。手段之血腥暴烈,让自己也是为之心惊胆颤。后来虽然为自己夺得了南阳和豫州,但自己却在粮草供应和地方官吏任命方面,一直卡着孙坚的脖子。就是不想让孙坚坐大,以防反噬。

    如今,千防万防,终于防不住了么?

    曹操借着大义兴兵,刘备借着大义兴兵。你孙坚不过我袁术的一条狗,现在见主人势小,也要迫不及待的来反咬一口么?

    袁术想到这里,心里的滔天恨意翻江倒海。于是传道:“拟旨,罢会稽太守孙策职,命吴郡太守许贡,丹阳太守袁胤出兵,合击会稽。”

    说完之后,袁术只觉头脑昏沉。之前登基为帝的风光,早就被他抛之于脑后了。似乎一夜之间,形势便全变了。豫州被曹操打得四分五裂,孙坚起了异心。徐州刘备兵临下邳,虎视眈眈。扬州家里又祸起萧墙。袁术越想越难受,索性不管不顾,去了后、宫,找妃子们纵情享乐去了。

    孙策在江东竖起大旗,反对袁术。天下大哗。扬州则是暗流涌动,风云渐起。虽然诸侯们早就把汉朝和天子不当一回事了。但你割据州郡自守是一回事,你僭号称帝又是一回事。袁术此举,实实在在的不得人心,把他之前攒起来的那点儿名望全给败光了。如今也就是靠着汝南袁氏的名头在死撑了。

    鲁肃,字子敬。下邳国东城人。幼年丧父,随祖母长大。其人体貎魁伟,性爽朗,好读书,通骑射。天下大乱时,他召乡里青壮练兵结社以自保,深得乡人敬慕。周瑜出为居巢长,到任后发现县中缺粮。他在寿春时,闻下邳东城鲁肃家资臣富,于是亲往见之求粮。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知交,鲁肃将家中三千斛粮食全部赠予周瑜。于是居巢一县皆安。

    从此两人订交,互有往来。时袁术闻鲁肃贤,欲拜为东城县长。鲁肃觉得袁术不足与成大事,于是拒之,又恐袁术怪罪,于是率乡兵百人远奔居巢,来投周瑜。

    这日,周瑜闻孙策在会稽起兵反袁,便来见鲁肃,道:“大丈夫于世,当立不世之功业。今天下纷纷,正是我辈横行之时也。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伯符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随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子敬可有意乎?”

    周瑜为了好兄弟孙策,真正是不惜一切给他拉人入伙了。好在鲁肃也早有壮志,于是便道:“公谨此言,正合吾意。便从公谨言,搏个封妻荫子罢!”

    周瑜笑道:“以子敬之才,万户侯何足道哉!”于是弃了官职,与鲁肃率了家小仆从,径往会稽投孙策去了。

    孙策见周瑜前来相助,大喜,道:“公谨此来,我无忧矣。”

    周瑜又替孙策引见鲁肃,言此乃大贤。孙策奇之,即见鲁肃,与之语,双方大悦。于是便命鲁肃为校尉。

    孙策一面使人四处招贤纳士,一面整顿兵马,准备应对丹阳和吴郡的夹攻。

    刘备在徐州,得了孙策的消息,也是大为头疼。等他正面击破袁术的时候,只怕孙策在后方,把扬州给占得差不多了。到时难道还要和孙坚孙策父子大战一场?

    不过,也有比较好的消息。就是糜竺给了举荐了一个贤士。

    张昭在陶谦死后,念着陶谦于他有活命之恩,于是跑到郯县吊唁,并为陶谦写了悼文。然后打算在郯县停留几日,与诸友相聚。结果还没来得及走,笮融乱起,兵围郯城。好不容易走了笮融,却又来了曹操。

    曹操也是久闻张昭之名,欲辟之。张昭未应。未几,曹操率大军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