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临东海,麋竺、陈登与陶谦二子陶商、陶应出郯城三十里郊迎。刘备携了麋竺和陈登两人双手,同时登车,道:“吾于临甾,闻子仲、元龙大名久矣。今得一见,吾心甚悦。”

    又令大军屯于城外,只与众将率数百亲军随麋竺、陈登等人一道入城。

    麋竺是自己的铁杆支持者,历史上刘备被赶出徐州,麋竺竟然散尽家财、抛弃祖业来追随刘备,一路从徐州到荆州,再到益州。可谓是荣辱与共,生死相同。陈登,虽然因个人原因在自己失败后不再跟随,但自己在徐州时,他也是倾尽全力来相助。这两个人,如今终于还是归在自己麾下了。

    刘备在好言安慰了陶商、陶应之后,便问麋竺与陈登道:“子仲,元龙,我方来徐州,不知此地风俗,我欲表子仲为琅琊相,元龙为东海相,分镇两地。还请二位为我分忧,使我无后顾之患,得以率军前向,以讨袁贼。”

    麋竺和陈登互望一眼,陈登开口了。

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势() 
刘备本来就是陶谦相托徐州的指定对象,他如今来了徐州,自然是要奉他为主。而且刘备一来,就表明态度,徐州士族不会遭到打压,会继续重用。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见刘备问及徐州形势,陈登便开口道:“主公,曹操麾下镇将夏侯渊撤离时,将钱粮几乎搬空。如今二郡府库空空。且夏侯渊引军西走戚县,与鲁国兵将一道合击沛国,彭城国相乃孙坚部将程普,见夏侯渊出兵击沛国,亦出兵相助。不知主公欲举兵向何方?”

    刘备想了一下,立马就反应了过来,既然兴兵讨贼,那么孙坚和袁术都是自己的打击范围。如今曹操和孙坚大战,要是自己出兵彭城,那么就是间接相助曹操。刘备心想,豫州就先让孟德和文台去打好了,自己先火速平定下邳和广陵,然后兵发九江直捣袁术老巢这才是正经。

    于是便对陈登道:“元龙,擒贼先贼王,我欲先攻下邳和广陵,而后南图袁术。暂时却是顾不上彭城了。”

    陈登听了,心想,看来主公和曹操的关系,也没有传言中的那般紧密嘛。于是便和麋竺二人,分别与刘备细说徐州之情况。

    徐州,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郯县。经过黄巾之乱以及后续多年大大小小的各种叛乱,在册丁口仍然逾二百万。光是东海和琅琊两国二十六城,人口就有百万。陈登和麋竺缓声做着汇报,只听得刘备是双眸精光四闪。他还记得他刚到青州时,点计丁户,人口也只有一百多万,二百万不到。直到后来他又是减租减税,又是授田,又是开荒招纳流民,又是鼓励生育,到如今,也不过三百多万人口。这东海和琅琊两郡国竟然就有丁口百万。果然是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啊。

    徐州能有如此局面,一是得益于黄巾军主力战场不在徐州,而在豫、冀、兖、青诸州。二是这些年有陶谦在勉力维持局面,使得徐州不致于太于混乱,于是吸引了不少人从中原到此避难。所以徐州人口,才能保持这么多。不过,与汉桓帝永寿三年那次人口大普查时期的徐州相比,人口又少了近百万,而这一切的变化,也不过是短短四十年罢了。

    四十年时间,光一个徐州人口就减少近百万,想想天下十三州部,刘备不禁不寒而栗。连年征战,害死了多少人啊。

    琅琊与东海新得之地,夏侯渊又把两郡抄了个底朝天。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关系了无数人的吃饭问题,刘备自然不敢怠慢。这个时候刘备也顾不上出兵了,连忙发文荀彧,让他筹措粮草,尽快运送到东海来,用来投放市场,稳定人心。据麋竺汇报,这几天米价已经开始上涨了,这还是他拿出自己家的积蓄在维持的结果。不然,涨得更快。

    陈登又劝刘备,让他暂时不要去动两郡国的守令,一切如故,待到平定江东后,再来整肃不迟。刘备本来就没打算在这个时候考虑人事方面的问题,对陈登的谏言,一一允之。

    此番南讨袁术,刘备想着东海有个允文允武的陈登,就没想着让荀彧随军,而是留荀彧坐镇青州,托以州事。自己出征在外,而卢植远在辽东,青州乃根本之所在,没有荀彧坐镇后方,刘备有些不放心。

    刘备又看向陈登。这个人,不但能够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带兵也是非常强悍。历史上在曹操打吕布时,他就是先锋,亲率精兵把吕布给围在下邳。吕布伏诛后,他因功拜伏波将军,广陵太守。后来在广陵,又接连打败领兵来犯的孙权数次。史载他甚至有吞灭江南之志。可惜如此英杰,却于三十九岁那年便英年早逝,使曹操每临大江而叹惜。

    陈登与刘备,乃惺惺相惜的典范。史上陈登在归曹操之后,与陈矫对话中,仍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而刘备狼狈不堪,客居刘表处时,刘表与刘备谈及天下人,许汜当时说陈登是非,刘备立马便出来维护,赞陈登文武胆志,嘲笑许汜求田问舍。

    两人相惜如此。也可谓之知己了。刘备心想,这次可不能让陈登壮年而亡了。如此方面之帅才,不好好活下来给自己效力怎么行。

    史载陈登好食腥物,后来发病,延华佗来治。华佗诊脉说:“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然后开了药方,吐出了无数混着生鱼脍的赤头虫。后来复发此病的时候,华佗不在,陈登便因此病而亡。

    不过华佗喜欢游历天下名山大川采药,踪迹难寻。但张机张仲景却在青州啊。青州有书院、印刷之便,张仲景要撰写他的大作颁行天下,以济世人,刘备便派人把他给招了来。让他只负责治病和研究药方,其他全部由青州牧府赞助。有这等好事,张仲景哪里不愿意,刚好他又不愿意做官,于是颠颠儿的就跑到青州了。

    有了张仲景在,陈登只怕是想死也难啊。

    未几,青州粮到,刘备让人驾着一队队的粮车,大摇大摆的进城。城中那些屯货居奇的见了,心中懊悔不已。于是,东海与琅琊两地,粮价应声而落。百姓大喜之下,群沸立止。

    两地既安,于是刘备使张飞兵进下邳。严颜兵进广陵。广陵太守吴景收缩防线,据守广陵和江都一带,然后飞信孙策,问是战是退。

    下邳就不一样了。下邳乃九江之纵深,战略重地。若是被刘备攻破下邳,直接就可以进入九江境内了。那可是袁术国都所在。

    于是袁术派了大将纪灵,桥蕤率三万大军,进驻下邳,迎战张飞。袁军势众,又是本土作战。青州军虽有兵甲之利,又有张飞之勇。与之连战数场,在纪灵与桥蕤的指挥下,张飞仍不得胜。只好在良成一带,与袁术大军相峙。

    与此同时,夏侯渊夏侯惇两兄弟夹攻沛县,却是打得原鲁郡太守袁忠大败而归。两兄弟和曹操一样,都是沛国谯县人,年轻的时候游侠乡里,纵横沛国。不说对沛国了如指掌,但比起袁忠来,那却是要强上不少。

    袁忠既失沛县,一路仓皇南逃至萧县,收拢残部,依水扎营,复图再战。曹操得闻沛县大胜,哈哈大笑,他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军粮充足,甲士求战心切。于是在虞县,又与孙坚大打出手。

    与此同时,郭嘉暗地派遣了使者,一路往陈国而去。

第三百零七章 兖州说客() 
袁术使人刺陈王刘宠及陈相骆俊,自然不会让孙坚一个人占了便宜。孙坚行动快,收了陈国强弩兵。袁术也不甘人后,派了汝南袁氏子弟袁嗣往陈国,担任陈相。

    袁嗣才具平平,来了陈国,内受孙坚之气,外承兖州兵锋。重重压力之下,只觉疲惫不堪。这日处理完事务后,准备回府歇息。忽有管事来报:“府君,门外有人求见。”然后递上拜贴。

    袁嗣刚欲说不见,眼角瞥到拜贴上的字,又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对管事道:“迎至书房。”

    来人正是兖州郭嘉派来的使者。袁嗣见了,道:“叔龙,你来见我何事?”

    那使者名唤何夔,字叔龙,陈国阳夏人。其曾祖父何熙,汉安帝时官至车骑将军。何夔自幼丧父,与母兄居,以孝友称于世。其叔父何衡为尚书,直言上书抨击宦官,于是遭党锢之祸。何夔长叹曰:“天地闭,贤人隐。”后来黄巾乱起,解开党锢,诸府征召何夔,不应。隐居家中。后来豫州大乱,又避居淮南。袁术到了淮南,辟之,何夔亦不应。因何夔姑母乃袁遗之母,与袁氏有亲,故与袁嗣相熟。

    袁嗣心中正在嘀咕,何夔远在寿春,怎么又以兖州使者的名义到了陈国?

    何夔道:“袁兄,我来见你,乃是劝你早作打算。”

    袁嗣怒道:“叔龙莫非已降曹操,今欲为兖州说我耶?”

    何夔叹道:“袁兄,你我相识多日,岂不知我之志不在官场?我今日来,非为兖州。我只助汉不助逆也。”

    袁嗣沉默了,说到袁术称帝,确实挺尴尬的。袁术麾下群臣就不说了,就只说汝南袁氏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比如袁嗣,虽然在袁绍与袁术兄弟之间早早就选择了跟随袁术,但在袁术突然称帝的这件事上,他是心有不满的。在袁嗣看来,就算袁氏有自立之心,如今也还是早了一些。若再拖个几年,等根基再稳固一些,就可以缓缓推行了。现在先帝逝世未远,两位天子俱在。虽然诸侯都知道汉室颓败在即,但士民仍然心思汉德,不肯背离。袁术这一提前跳出来,让天下人明白了汝南袁氏的野心不说,更让袁氏成为天下人唾骂的对象。让袁嗣心中好不郁闷。

    门阀之所以能成为门阀,垄断知识,把持权位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却是门阀的名望。若是把名声搞臭了,你再厉害,天下人不认同你也是白搭。十常侍厉害吧,满朝清正大臣也不知道被他们杀了多少个。家破人亡的更是不计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