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珻绷着小脸,一本正经的道:“往日教你们的礼仪呢?看看都疯成什么样儿了?”

    刘琳、刘珊两个闻言,先是转过身来,向刘备规规矩矩的一礼,脆声道:“琳儿、珊儿拜见阿父!”

    然后又转过来向卢珻、罗耶珂行礼。

    刘备在一旁微笑,看着卢珻一本正经的教训女儿,忽然觉得好有趣。又见两个宝贝女儿似鹌鹑似的垂着头,不复方才之活泼可爱。便向卢珻道:“好了珻儿,自家人这么严肃干什么。看把这两个小家伙吓得。”

    说完又招手道:“乖琳儿、珊儿,到阿父这里来。”

    卢珻却摇头道:“夫君,治家尤如夫君治家,礼不可废,规矩不能乱。琳儿,珊儿,让你们两个背的书可曾记下来了?”

    两个小家伙正想到刘备跟前去,听闻卢珻声音,又只好停了下来,对视一眼,苦着小脸蛋,回道:“娘亲(大娘)!我们记下来啦!”

    卢珻便道:“背一遍,给你们阿父听听。”

    两个小家伙便站得笔直,脆声背诵起来。刘备听了一会,不觉便把眉头给皱了起来。这都背的什么?居然是列女传。这里面的东西,这么小的孩子能理解吗?也太为难孩子了吧,还不如学学三字经、百家姓呢。一念至此,忽然刘备便一愣,这里哪有什么三百千?三百千的出现,还要到几百年后呢。刘备忽然就兴奋了起来。怎么就把这给忘了呢?

    自己规范了句读,弄出了格物,怎么偏偏就把三百千给忘了?刘备思索了一会,便笑了。自己忘记的原因是因为当初想把拼音给弄出来,后来发觉拼音在这里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这里大家都讲河洛雅言。跟后世普通话完全不一样,跟自己家乡幽州涿县的本地话也不一样。而大家虽然方言千万种,但只要在朝为官,或者游学,河洛音那是必需学会的。在这里,河洛音就等同于后世拼音的地位。所以后世的拼音在这里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环境。是以当时自己认真考虑了一番,便放弃了。结果连带着有着巨大影响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没有想起来。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以前没养过小孩啊。现在一看到自己两个宝贝女儿,这么点大就要背诵列女传,简直是不能忍。后世自己八岁多的时候在干嘛,还在幼儿园里玩泥巴呢。算了,列女传太复杂,自己闲来读读还差不多。还是别折磨孩子了。给她们弄点趣味读物吧。

    嗯,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两种,目前看来不合适。三字经不说后面的很多典故这个时候还没有。就是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要是自己说出来。那也是不妥的。儒家已经够乱的了,古文、今文两派正在憋着劲儿互掐,自己又弄了个格物派。虽然信的人不少,但反对的也很多。而孟子与荀子,一个讲究性善,一个讲究性恶。以自己如今的身份,贸然提倡性本善,搞不好荀子门徒就得有意见了

    百家姓更不可能第一句来上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真要这样,只怕天下人会群起而攻之。第一个姓应该是国姓刘嘛,第二个,嗯,袁、杨、崔、李等世家,都有实力争一争。咳咳,还是算了,没必要和他们打口水战。既然无法让所有人满意,那么自己还是不捅这个蜂窝了。

    至于千字文,嗯,很符合现在的环境。读来琅琅上口、字字压韵不说,关键是这内容无比正确,既能教育孩子,又不需要什么改动。简直是给孩子们启蒙的最好读物啊。从历代大家对此文的评价便可知道,确实是绝妙文章。嗯,改天找个机会,把它给抛出来,震一震学院里那些眼高过顶的家伙。

    想着大家被自己千字文惊呆了的场景,刘备心中不禁偷偷暗笑起来

    夏五月,凉州密探传信回来,王允与士孙瑞等,密见频繁,看来王允等人是要准备下手了。刘备回信指示,随时关注吕布动向,尽最大可能,营救蔡邕。

    消息传了回去,刘备也就放下心来。隔这么远,密探能不能成功,他也不知道。不过就算失败,自己也问心无愧了。毕竟自己已经尽力了。

    却说吕布在长安,因投董卓时,誓为父子。因此甚得董卓之信爱。董卓也是自己知道自家事,自己搞得天怒人怨,搞不好哪天就有死士刺客冒出来。自己决不能给那些人机会。于是出入宫禁府邸,常以吕布侍卫,须臾不得离。然则董卓性格暴躁易怒,吕布进退稍有失董卓之意,便引来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

    有一次甚至董旧拨出身后手戟以掷吕布。要不是吕布敏捷,身手过人,搞不好就要重伤。虽然后来董卓怒气平了,又好言抚慰。吕布心中还是愤愤不能平。自己好歹也是纵横一方的勇将,如今拜你为义父,屈身在你跟前,护你周全。你不感激,好好待我也便罢了。反而三番五次的责骂。当我是你儿子还是猪狗啊?最让吕布心忧的是,董卓脾气说来就来了,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又要发疯?这一次躲过了手戟,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吕布开始为自己的小命担忧了。再看朝中大臣绝大多数和董卓势同水火。吕布再傻,也知道不对头了。他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在洛阳投靠董卓是否正确?虽然自己跟了董卓,先为骑都尉,后又转中郎将,不久又得封亭侯。可是这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自己为董卓除了丁原,率了并州军将投了董卓,使得董卓在洛阳无人能抗,这不全赖自己之力吗?

    要是自己当初不投董卓,一心一意护卫丁原、朝廷和天子,说不定自己如今也一样是侯爵了。当今乱世,大丈夫还怕得不到重用,不能崛起乎?

    一念至此,吕布就心中郁闷万分。正因为如此,吕布对司徒王允的刻意接近,并未拒绝。在他看来,能得司徒的拉拢,不正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吗?

第二百一十三章 凉州风云(三)() 
这日夜深,董卓赴宴归来,醉熏熏往榻上一倒。立时,酣声四起。吕布苦笑一声,吩咐了董卓心腹卫士与侍女几句,便转了出来。忽见天上星月同辉,皎皎清光洒落一地。夜风轻起,甚是惬意。吕布郁郁之情稍减,便不由在庭院中慢慢独步起来。

    董府逾制而建,跨府连院,房舍不计其数。董卓与爱妾多人同居于此。吕布信步而来,穿过一处处庭院。他乃董卓侍卫之长,心腹爱将,董府中人,却也无人敢挡。

    吕布一边缓缓而行,一边打量着董府景色。只见夜色之中,庭阁楼台层层叠叠,山石清泉间杂其间。天上星空璀璨,地下灯火点点。如斯美景,便是吕布心如钢铁,也不禁有些痴了。大丈夫生此世,真当如太师一般享尽人世富贵才是。

    又走过一段小路,吕布忽见前方有一庭院,只有门扉前悬有两盏灯,院中却是一片冷寂。在这灯火辉煌的董府中,显得格外特别。吕布见门户大开,以为无人居住,便一撩衣袍,迈了进去。未行几步,却见庭院西北有一八角亭,亭中一位女子,一袭白衫,正遥遥望月而拜,夜风轻拂,衣角上下翻飞,如同神仙中人。

    吕布英眉一蹙,暗道这又是何人,此地清冷无人,莫非是精怪现身祸人?汉时神鬼精怪之说于民间盛行,汉末多灾多难,各地均有奇异之事发生,此时民众愚昧,多托以朝廷失德天数使然或者是鬼神之说。是以吕布亦对神鬼之事深信不疑。

    吕布一身艺业惊人,又有腰间三尺青锋,自然不惧。于是便大步向那小亭而去,及得近前,便停下脚步,沉声道:“尔是何人?”

    夜间寂静,吕布脚步声早已惊醒亭中人。待得吕布相问,便见那亭中人缓缓转过身来,见了吕布,便是一愣,盈盈一礼,道:“妾身貂蝉,见过吕将军。”

    吕布抬眼望去,只见此女容颜清丽,声若黄莺,月光朦胧之下,衣裳楚楚,更显动人。吕布不禁心中一动。俄而又讶然:“你识得我?”

    便见那貂蝉细声道:“妾本洛阳宫女,随太师而来长安。途中曾见得将军英姿。”

    吕布点点头,嗯了一声,便又向前两步。只见那貂蝉悄然向后退了几步,拜道:“将军,夜已深,还请将军早些回去歇息。”

    吕布止步,恐再唐突佳人,便道:“我今日心情郁结,信步来此,倒是无意冒犯姑娘。既然如此,就此别过。”

    吕布转身,行至门口时,心中怅然若失,便回首道:“未知他日,还可得见姑娘乎?”

    貂蝉此时正打算回屋,闻得吕布斯言,诚恳至极,便回首抿嘴一笑,却并不答言,径自去了。

    吕布望着娉婷而去的倩影,心中却全是方才貂蝉回首的嫣然一笑。竟是痴了。

    临菑城,州牧府。刘备看着孔融,一脸哭笑不得。青州学府运转良好,有名师,自然就会有名徒。学子们入学之后,无论哪科,皆觉得益匪浅,不虚此行。短短时日,青州学府声名大噪。前来求学的士子们络绎不绝。但奈何师资力量不够,馆舍也要重新扩建规划,于是刘备决定于每年的春秋两季开启学府招生窗口。余者不理。

    对于刘备决定每年的春秋二季学府招生,诸大儒纷纷表示赞同。道此举暗合春秋,意义非凡。刘备心道,难道后世的寒暑假之后,春秋入学,就是这样来的?

    却说孔融在北海,闻得青州学府之事,表面上毫不在乎,内心却是蠢蠢欲动。左等右等,却也不见有刘备文书来。这下便坐不住了,心道,君侯昔日拜见康成公时,言及稷下学宫之事,当时我亦在场,思及当年盛况,不由心生向往。如今君侯召大儒,录学子,重启学府。缘何不征召我?

    我乃孔子十九世孙,不说家学渊源如何,但也经传皆通,能诗善文。莫非君侯却是看我不上眼?孔融越想越气愤,越想越激动。他自负才名,胸藏翰墨,刘备却视他如无物,这岂能罢休。于是文青病一犯,就独自骑马跑到青州来见刘备,要向刘备请辞北海相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