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效力!”

    赵宠口才很好,把典韦杀人之事说得曲折起伏,活灵活现,众人边听边嗟叹不已。刘备笑道:“赵司马如何悉知典壮士之事?”

    赵宠回道:“回刘军侯,小将亦是陈留人氏,昔年尝与诸友游猎林中,遇虎患,见不脱,乃呼救。恰遇典韦,他亦猎于林中。见我等危急,乃赤手格虎,大斗十数合,猛虎不敌,欲逃。典韦性起,竟逐虎而去,我等尾随于后。见其追逐猛虎数里,毙虎而归。因羡其勇武,由此订交!”

    众人闻言,皆倒吸了一口凉气,再看典韦时,便觉得此人真是绝世凶人。不怕老虎的有很多,赤手空拳与虎相搏的就少了。这家伙把老虎打跑了,竟然还倒追数里,把老虎给抓了回来,这,这简直太凶残了。

    刘备也忍不住欣赏,不禁脱口赞道:“真古之恶来也!”

    这边典韦听了,朝刘备一礼,瓮声道:“谢刘君侯赐号!某家自此之后,便以恶来为号了!”

    刘备与众人相视一笑,心道这家伙看着四肢发达,想不到脑袋转得也快。刘备笑吟吟的道:“典壮士认得我?”

    典韦嗓门洪亮,直道:“某自幼受母亲教诲,向来最敬重忠臣孝子和名士,刘君侯为国屡立大功,声名远播海内,素受典韦敬仰,君侯既来此处,某如何不识得。”

    刘备便朝张邈道:“孟卓兄,刘某选锋营中还缺一校尉,把典壮士让与我,如何?”

    张邈脑中不停闪现刚才典韦虎抱旗杆的英姿,心中暗道,我军中有如此猛士,岂有让与他人的道理。于是脸上假笑道:“玄德过誉了,玄德麾下人才济济,云长、汉升等皆虎熊之将,我帐下区区一典韦,如何当得玄德看重?我亲军营中亦缺一校尉,玄德,你看?”

    刘备暗道可惜,想拐走典韦,奈何张邈不放人。又不能强抢。自己这一走,搞不好以后典韦就要被老曹给拐跑了。于是刘备看了典韦一眼,道:“既如此,君子不夺人所爱。孟卓兄,诸君,某先告辞了。”

    众人相送至营门,依依而别。刘备最后看了眼典韦,只见这巨汉立于张邈身后,于众人之中犹如鹤立鸡群,显得特别显眼。刘备心道,典韦简直就是为战场而生,这么一条大汉,却被张邈藏于身侧,真是可惜了。典韦最后出世,还是要跟着曹操,才能绽放他的绝世风姿罢?恶来既出,虎痴又在何处?

    刘备撇下诸侯,独自引兵向河南出发。大军行不多时,便见身后烟尘滚滚,有一路军尾随而来。刘备命三军戒备,纵马往一小土坡上回望时,却见曹字大旗在烟尘中若隐若现。刘备忽然笑道:“果然孟德乃吾之同类也,其余竖子,皆不足与论。”

    知道是曹操,刘备便亲自迎了上去,曹操见了刘备,大叫道:“玄德,何走太急耶,恐我取入洛之首功乎?”说完哈哈大笑走来,刘备跃马上前,迎住曹操,两人执手,一同大笑,笑声直入云霄,两人目光之中,说不出的惺惺相惜。

    帐中,曹操与刘备相对而坐,曹操叹道:“可惜了孟卓,我苦劝亦是无用,他等是打定主意不肯出兵了。”

    刘备道:“张孟卓等愧为名士,不意竟畏西兵如斯。”

    曹操黯然,他知道刘备说得是实话。张邈等人联合袁绍起兵,纯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已。至于真正发兵攻打董卓,他们还没这个胆量。他们的勇气,在京城时,就被董卓血淋淋的屠刀给吓跑了。

    沉默了一会,曹操便疑道:“玄德,允诚亦有意出兵,为何不让他来?”

    若说关东诸侯之中还有谁愿意攻打董卓,只怕鲍信才是最积极的一个。他当年受何进之命回州郡募兵,返还京师后大将军何进已死,董卓在京师乱作非为,当时他就密劝袁绍等人联合诛董,可惜袁绍胆怯,不敢纳鲍信之谋。鲍信无奈只好出奔地方。

    刘备笑道:“鲍允诚忠厚至诚之人,留他镇守后路,押运军粮,却是最好不过。”鲍信确实是想跟刘备一道出兵,却被刘备劝住留下负责替刘备转运军粮辎重等。他可不太相信其他人,历史上的关东诸侯后来可是你打我,我打你,内讧得厉害。他岂敢把后路交给这些人?

    刘备一说,曹操便鼓掌叹道:“鲍允诚确实是粮草官的不二人选。有他在,我等后顾无忧也。”

    大军行了二日,进入河南地面,抵近阳武、原武二城。大军之中,曹操对刘备道:“玄德,你我各遣一军,分取原武、阳武二城,看谁先入城,如何?”

    刘备见曹操如此说,不由兴致勃勃,道:“若输了的,如何?”

    曹操笑道:“输了的,罚酒,罚酒!”

    刘备豪情万丈,一拍掌道:“好!孟德,我先入阳武城,请你大醉三日!”

    曹操亦大笑道:“胜负未定,殊知不是我请你喝酒?”

    两人大笑,翌日,关羽、刘恪引二千人取阳武;曹仁、夏侯惇亦引二千人取原武。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阳之战() 
却说王匡与袁绍兵临河内,对河南虎视眈眈。董卓亦自心忧不已。他数面受敌,兵力实在不济,若袁绍等人渡河,洛阳城中局势只怕立马就要城头变幻大王旗了。

    老董是个粗人没错,但他也知道自己犯了众怒,朝中诸公心怀鬼胎一个个的不配合,京师之外又有无数人起兵反对,这天下乱成一锅粥,他也是彻底抓瞎了。

    这个时候,李儒便出来献策了:“主公,不若以打促和。先以主力迎击袁本初,胜上一阵之后,再以高官厚禄诱之。不愁袁绍、王匡不上钩。”

    董卓听了,一想,对呀。娘的,把你们先打得屁滚尿流,好让你们知道老子凉州铁骑的厉害。到时大不了再让你袁绍做个三公之位,大家一同共掌朝政。难道你袁绍还不肯?你联合诸侯反对老子,不就是想揽权嘛!

    旁边贾诩听了李儒所言,心中冷笑一声,什么馊主意,都已经撕破脸皮图穷匕见了,袁绍等人会退让吗?纵然袁绍退让,其他诸侯答应吗?刘备、曹操答应吗?已经是不死不休之局了!凉州铁骑再天下无双,也不见得是诸侯的敌手,主公败了。贾诩虽然心中早就判了董卓死刑,却闭上双眼,不发一言。

    他之前来洛阳时,曾出一策,让董卓交好洛阳内外公卿百官,收敛凉州兵马暴行,等彻底把皇帝、朝政掌握在手中之后,再奉国家以讨天下。如此潜移默化之下,数十年之年,董氏君临天下,也未尝不可。可惜董卓未听,只图眼前一时快活。结果导致如今之局面。真是鼠目寸光啊,竖子不足与之谋。既然如此,自己也要考虑后路了。贾诩暗暗想道。

    董卓等商议已定,便使大将牛辅率精兵五千,兵出平阴,准备渡河。王匡在河内,闻董卓兵出平阴,大怒,道:“董贼不束手就擒,安敢出兵耶?”于是使从事韩浩率泰山兵为先锋,兵进河阳,扼守河阳津与孟津两大渡口,以拒凉州兵。

    王匡字公节,乃泰山郡人氏,起事以来,于家乡募得泰山精卒近万。牛辅在南岸,远远探得北岸泰山兵严阵以待,蓄势待发。自度不能敌。于是心生一计,于平阴征发百姓,诈作将士,又多竖旗帜,于河边连营扎寨。作出一副大军源源不断,欲从此处渡河的假象。而后自率精锐连夜潜行,阴从平县渡河至泰山兵后。

    韩浩正着令大军严加守备,把器械都布置在河岸,只待凉州兵渡河,便投石车、箭弩、火油等诸般手段齐上,让董卓兵吃不了兜着走。却哪里想得到,敌军自身后杀到。

    牛辅在泰山军后,发现泰山军后营几乎不设防,不由狞笑一声,挥动大刀,回首喝道:“儿郎们,是该让他们见识我凉州男儿武勇的时候了,给我杀!”

    牛辅一声令下,数千精骑卷起一路烟尘,直往泰山军大营扑去。韩浩闻得大地震动不休,回首一望,只见数千铁骑迎面扑来,一股杀气凝而不散,直冲天际,知道不好,连声嘶喊:“敌袭!迎击!敌袭!迎击!”

    泰山军刚刚反应过来,如雷般的蹄声便已经把他们淹没。凉州铁骑一瞬间,便冲破营门,直入大营之中,来回砍杀。韩浩见自己麾下惨叫着被凉州骑兵一个个砍翻在地,不由目眦尽裂,瞋目大喝道:“董贼!哇呀呀呀呀呀,气死我也!”

    于是翻身上马,取了兵器就要出战。麾下亲兵劝道:“将军,董贼势大,不若收拢将士,先走湛城,待主公援军抵此,再作计较。”

    韩浩大怒,道:“吾岂肯抛将士而全己身?今日我必与凉州贼不死不休!”于是一鞭抽在马股上,坐骑吃痛,一跃而出。自家主将去拼命,亲兵们自然只能随着。

    韩浩出了中军帐,着令左右道:“掌我帅旗!”此时营中已经乱作一团,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泰山军被凉州兵杀了个措手不及,正四散而逃。忽见自家主将帅旗高高飘起,不由自主的竟往帅旗汇聚。韩浩收拢败军,只复得残军二千余,韩浩心中欲哭无泪,思道,主公以家乡子弟托我,我今日败北,有何面目回泰山见父老?

    于是大喝一声,率众径往凉州兵杀去。

    牛辅率了骑兵,来回凿穿砍杀数次,只杀得残肢断臂一地,鲜血淋漓满身。尤有不足,见还有人引兵反抗。眯着双眼舔了舔嘴蜃,道:“众将士,随我去取此儿头来。”

    麾下轰然应诺。

    牛辅率骑绕了一圈,到得韩浩近前,望见旗号,不由怪笑一声,道:“还料营中主将已遁走,不料还在此处。不错不错,有胆识,且留你个全尸好了。”

    韩浩闻言,肺都快气破了,把剑一指,喝道:“好贼子,竟敢偷袭我大营,拿命来吧!”牛辅闻言,双眸凶光一闪,道:“给我杀!”

    泰山接壤青州,此处的汉子,一个个彪悍勇武,乃此时上好的兵源地。泰山兵与后来的青州兵、丹阳兵,都是同等级的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