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未来百年之内将世家直接干涉君权强弱的根本。

    和中原如火如荼“屠神灭佛”的运动不一样,勃律王阎达问“黄冠子”真人国家长治之术。“唐朝神仙”李淳风笑而不语,送了一只上号的罐头,让勃律王好好尝尝。

    勃律王当时就打开了罐头,发现罐头塞子里面刻着一行小字,上面写道:再来一罐。

    对此,勃律王阎达很是不解,一脸疑惑。“唐朝神仙”李淳风就对他说道:“太昊天子统御三界十方,贫道秉承‘帝诰’,入外邦则贤君而赐之。外邦虽弱,亦寻长治久安之道。君上统御勃律,亦知顽劣之辈,时而反叛时而乖顺,犹若骄子。”

    “还请上国神仙教我。”

    于是李道长又给了他一罐罐头,勃律王阎达歪着脑袋:哈?

    “君上可持‘帝诰’,以赐同心同德之辈,余众执迷不悟,犹如妖魅幽鬼,罚其一世,来世方休。”

    李道长是个有良心的思想工作者,他语重心长地对勃律国主这样说道:对待敌人,要像寒冬一样冷酷,但是,也要给这些执迷不悟之辈,一个“再来一罐”的机会。

    一罐一辈子,没毛病。

第八十九章 长治久安之法() 


    举凡勃律、吐蕃及西域诸国,这些次生文明甚至是原始文明的特点,就是无法摆脱神权的桎梏。这和早熟的明,是有些不同的,中原的统治者及统治阶级们,早已度过了需要靠“神力”来恐吓收买被统治阶级的时期。

    礼法、纲常、道德、天命……

    汉末的分崩离析,至司马晋的自嗨自爆,这是一个有可能经历罗马式分裂崩溃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为陕西胖子的“统一哈”光荣传统,及“圣人可汗”杨坚的超绝政治外交智慧,中原混乱中带着上升,略显蹒跚地跨过了一个门槛。

    当“屠神灭佛”成为一个固定套路时,神权相当的尴尬。

    于是天竺的佛教和汉传佛教……根本就是两个画风,硬要说汉传佛教也是佛教,大概也就是因为叫佛教,内核都是汉化的。僧侣们的待遇,往往没办法超然到和天竺或者其它什么佛国一样。

    “小王不求千秋万代,只望上国神仙解惑,以期惠泽子孙数代,足慰矣。”

    勃律王阎达十分谦卑地跟李淳风求教,这阵子,李道长显露神通,只说何日何时何地有甚白日惊雷。勃律贵族皆不以为意,岂料众目睽睽之下,白日惊雷,将那孽多城外娑夷水大堤炸了个豁口出来。

    别说勃律王及贵族惊骇,连李道长都是嘴角抽搐,他哪里知道华润号那帮变态,竟然还有这样的能耐。

    平地一声雷,差点把孽多城给淹了……

    好在娑夷水不算什么大河,本来也是滩涂为多,没什么河堤。那河堤还是为了方便贵族们在河边停靠修的。

    “唐朝神仙”雷法高深,勃律王阎达心想老子还有辣么多的对头,只要李神仙抬抬手,这东征西讨还不是百战百胜?

    然而“黄冠子”真人说了,他这神通,无“太昊天子”旨意,那就是个屁。必须得忠心地给“太昊天子”进献,倘若心诚,自有缘法。

    在勃律诸贵族头人面前饶舌的“唐朝神仙”又添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罐头道士都这么牛逼了,那他老板得多厉害?

    不过勃律王阎达想的深远,求“唐朝神仙”问“太昊天子”借雷法那效率多低?要是老子自己有本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打铁还需本身硬,勃律王心想,还是得我大勃律国牛逼起来,才有底气。可又一想,自己这国内乱七八糟事情也不少,还有那么多的反对派,糟心啊。就这样的档次,还想长治久安?做梦呢。

    知道了勃律王的想法,李道长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掐指一算,给阎达指了一条明路。

    “君上追随先圣,贫道佩服万分。今有‘太昊天子’之‘帝诰’,若君上心诚,贫道愿为君上分忧。”

    “还请上国神仙教我!”

    李淳风掏出了一张李董的空白圣旨,然后道,“君上持‘太昊天子’所赐之‘帝诰’,则得我大唐庇佑。中原圣天子之伟力,君上拭目以待!”

    不几日,勃律王阎达封“黄冠子”道长为护国**师,代“太昊天子”视察勃律之民情。

    又过几日,勃律护国**师李淳风表示得“太昊天子”旨意,分勃律三十六方法主,拱卫“帝诰”。

    原本阎达作为勃律大王,一听妈的居然敢随便分老子的地盘,你这是想要吞并我大勃律吧?结果仔细一看,哟呵,三十六方“法主”居然都要拱卫“帝诰”?谁是“帝诰”?老子就是“帝诰”!

    换句话来说,阎达当时就领会了李淳风的精神,他勃律国主,乃是“太昊天子”的勃律代言人啊。

    分三十六方“法主”一事,发生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大家哄抢名额,大贵族和大寺庙都竭力表明自己绝对绝对的忠心耿耿,一定会为大唐帝国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另外一个极端是大家强烈反对,独立于勃律直接统治之外的部族领袖和有些名望很高的僧侣,都表示这是亡国之道。

    这真的是亡国之道吗?

    阎达到底也是做过一国之主的人,他深思熟虑过,有了“唐朝神仙”的这一套,他只要能保证“帝诰”一直是他家,那就完全没问题。三十六方“法主”的控制,远比一堆地方军阀和人渣要容易的多。

    三十六方“法主”之下,又控制着治下之民,此等“治民”原本随时可能被那些地方军头给掳走,但有了这个框框,想要再行权力,得到“太昊天子”旨意的“法主”们也不会答应。

    而为了拉拢中下级官僚、小有产者、商人、军人,“唐朝神仙”根据旨意,赋予了他们高于“治民”的政治经济权力,让他们做“治民”的头领,也就是“治头”。在现行的框架下,勃律国中,非“治头”不可出仕,唯“治头”方可从军……

    但是,“治民”们不属于最低阶层,他们也同样拥有高于“妖魅幽鬼”之人的地位,他们甚至可以在战争中,获得“妖魅幽鬼”之人的人身权。

    那么,谁是“妖魅幽鬼”之人,而谁又来定下这个标准呢?

    “君上,今有信度河旁莫迪部,不尊君上,不敬‘帝诰’,可兴正义之士讨伐。其部之民愚昧,诚乃‘妖魅幽鬼’之民,今世不可超脱,唯有日月劳作赎罪。来世可令尔等为‘治民’,倘使崇敬‘太昊天子’,或可嘉奖彼等为‘治头’、‘法主’。”

    阎达一听,顿时感动:“天子何等宽宏也。”

    七月,勃律有莫迪部轻慢“太昊天子”,勃律王阎达怒,发兵讨之,旋灭而归,获牛羊三万,“鬼民”万余。莫迪部余众,南逃健陀罗、乌仗那,乃绝之。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且末,程处弼本来就琢磨着牛鼻子道士去勃律肯定就是随便搞搞,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道士玩的这么大。

    “都尉,勃律来信。”

    气喘吁吁的旅帅将信笺送上,程处弼展开一看,嘴里的羊肉就掉在了桌子上,他呆若木鸡地拍桌子骂道,“入娘的,李淳风这妖道!”

第九十章 演技() 


    “这他妈是阿三的种姓制度?”

    老张看着信上的内容,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和之前讲的不太一样啊,李淳风临走之前描绘的玩意儿好像是“老子化胡”加强版啊。

    关键问题是,当初“黄冠子”真人说贫道要闭关,你给贫道护法,老张答应了。出关之后就搞了这么个玩意儿?

    道长,我想退票。

    更让老张纠结的是,这牛鼻子眼下是“奉旨化胡”,跟华润号是战略伙伴关系。为此工科狗连炸鱼用的家伙都让人带上了……

    当然李淳风不可能真的就弄一套“种姓制度”出来,“种姓”及类似的玩意儿,只适合人口较少民族统治人口很多民族。当然将此等制度发扬光大的,后来有个大买卖,叫做“殖民主义”。

    李道长是要为自己谋传世功业的,所以手握空白圣旨的李淳风,他的核心力量在于,要给这个体系加一个不可抗力。

    这个不可抗力,就是来自“太昊天子”,实际就是中原皇帝的威慑。这可以是政治讹诈,也可以使军事威胁,但不管是什么,得让一个个混到“帝诰”头衔的“阎达”们,知道害怕,知道恐惧,知道维护这个体系。

    从这个体系中,“阎达”们或许不能千秋霸业一统江湖模仿汉唐,但是在贞观十年把西突厥按在地上摩擦的唐朝注视下,“阎达”们就不想成就什么霸业。他们不想成为突厥、铁勒、吐谷浑、鄯善等名词后面的又一个名词。

    对一个游离在文明世界之外的蛮荒国主而言,他们要是能够在一亩三分地上一直吃低保吃一千年两千年,那也很不错啊。

    这漫长的岁月中,子孙后代就不用想着多准备点武力去镇压讨伐不服帖的,“鬼民”、“治民”们在这个体系中,知道有“太昊天子”这个体系之外的绝对力量,他们会麻醉自己会催眠自己,然后他们的子孙后代,自我催眠多了,也就愚昧了。

    至于眼下,先定下三十六方“法主”,酌情再提拔一些忠犬僧侣做编外小“法主”也不是不可以,面对“太昊天子”这个实实在在存在于世的绝世力量,他们只能忍。或许这一代的精英们还能有反抗的心思,反抗的念头。

    然而第一代“法主”之后,这教育权就全部收入到了“法主”们的手中,第二代之后,愚昧无知之辈会增加,第三代之后,时代的形式,就不是那些被统治接可以随随便便逆转的。

    除非……除非李淳风脑子一抽,在“太昊天子”的旨意中,加上这么一条:“法主”“帝诰”宁有种乎?

    很显然,熟读《陈涉世家》的李道长,不是一个充满国际主义情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