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芳坐消歇-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尾,南苑的李子熟透了,圣驾回銮,驻跸圆明园。
  太后在蓬莱瑶台的望瀛洲亭设宴迎侯,请安的宫嫔,王亲走了一波又一波,盛苡对南苑恬淡的氛围和水土很有感情,她一向过惯了偏安一隅的日子,猛得置身于热闹中,颇有些不适应。
  她把目光从皇帝的身上渐渐敛了回来,看着亭下一只蜻蜓轻颤着翅驻上了湖边的一朵莲心上。
  “呦,是只老仔儿!”
  盛苡听到耳边一呼,调脸见是咸福宫的静常在,弯眉笑眼,大大方方地在她身旁坐下,“您瞧瞧,少了万岁爷,就把贞嫔娘娘落了单了。”
  盛苡跟其他的嫔妃不熟,却跟她打过一次交道,便重提了起来跟她拉话,笑道:“上年这个时候我到你宫里送过一回李子,你赏的银角子,我到这会儿还留着,没舍得用呢。”
  静常在舒了口气儿,那实在是个无心之举,谁想着她日后能得皇帝专宠,放到今日反而被她主动拿来攀交情,人倒是心眼儿大度,换做其他肚量窄点的主儿,一朝跃了高枝儿,恨不能把自己从前那些历史吃抹干净,她当初是出于好心给人赏银钱,事后未必不会遭人记恨。
  “您到是记性好,我可是都忘了。”静常在常在后宫走,明白为自己开脱的道理,嫔妃们交谈来往,面儿上尽是客套,谁知道人是真亲热还是假客气?
  盛苡笑笑不再追究,又看向栏杆下,“你说的老仔儿是什么?是那蜻蜓吗?”
  “您没听过这样的叫法儿?”静常在笑着说奇怪,耐心为她举例儿,“全绿的叫“老仔儿”,青头蓝肚的叫“大纲儿”,基本都是按颜色叫的,“红秦椒”,“灰儿”,“黑老婆”,“老膏药”是那种黑黄斑斓的,听名儿您就知道了。”
  两人都没多大的年岁,聊几句好玩儿的,感情就亲热起来。
  皇帝穿过影影幢幢望向廊子下的她,低着头喁喁笑说着什么,胸口略微松了口气,宫里的环境对她来说还是太逼仄了些,倘或不是各方面局势的压制,他倒是情愿把她留在南苑,容她畅畅快快地活着,离开南苑时,她频频回过头凝视身后,他能感觉到她的流连和失落,她的性情像一片湖,宁静包涵,偶尔漾出涟漪给人惊喜,更多的时候宁愿吞咽风雨,无波无澜。
  太后瞧他那样子也不得不服气,眼神里瞩览的是天下,独独看着贞嫔,缩成一窄段儿边界,只装得下一只人形儿。
  “皇帝晚上留下来听两场戏罢?天儿热,这么早回去也歇不下,时令的鲜果也都下来了,个儿大,味儿甜,哀家吃了觉着挺好,让他们拌了冰碗子,你也尝尝,在南苑到底心里头装的还是政务,既然来了圆明园,也要懂得消闲,不要太过劳累了。”
  淑太妃也挽留道:“老佛爷说得在理儿,这是心疼皇帝呢,“玉堂春”那戏班进宫里有段时日了,今儿个是首唱,皇帝别错过了,留下来压阵给他们捧捧场。”
  皇帝听不听也没个所谓,便承了太后的好意点头应个是。
  话题聊到四格格的婚事上。太后忙把盛苡叫了来,赐了座,亲切拍着她的手赞许道:“你在南苑的作为,哀家在皇帝的请安折子里早就听闻了,拒了外蒙的要挟,帮皇帝解了围,挽回了咱们大邧的脸面,女儿家的能有这样的急智当真是难得,上回你救了大贝勒,哀家还未来得及表示,今儿一气儿地论功奖赏,你有什么主意就大方提出来,只要不越了规矩,都满足你。”
  盛苡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太后性子强势,爱憎分明,感激她就拿实际的利益回报,对于她来说,最大的甜头无非就是晋位了,只是她跟皇帝之间的感情不必再用位分去添油加醋。
  “奴才跟万岁爷比着终究是鼓着腮帮子充胖子,经不得仔细推敲,老佛爷谬赞了,主意奴才有一个,您一定得答应了才好,方才奴才尝了老佛爷宫里的豆碴糕儿,不知怎么的,总觉着上头淋得糖稀啊,桂花啊,芸豆碴儿比奴才以前吃过的都香甜,走时您让奴才捎上一碗,奴才就满足了。”
  “这丫头竟是个馋猫!”太后被她的话逗得大乐,“甭说一碗,十碗百碗也使得,赶明儿就打发你住到笼屉里,身下枕着江米面,上头盖着黄米面,当中铺着豆陷儿,只要你不嫌腻歪!”说着扭头看眼淑太妃,又握了握盛苡的手,轻叹道:“这丫头总让我想起端敬,俩人一样的性儿,心眼儿活泛又稳重,跟哀家隔辈儿不隔心,只是嫁得远,见上一回想来也是难了。”
  端敬是太后的长女,早几年远嫁蒙古,一走便没了归路,太后念叨起来,眼圈就有些红了,拍一下盛苡的手背道:“得亏你,若四格格遭了厄运,哀家日后就没得倚靠了。”
  盛苡捋平她的莲纹大袖,仰脸笑道:“老佛爷洪福齐天,奴才一直孝敬老佛爷,也要一直受老佛爷疼爱呢。”
  太后的手伸了过来,抚着她的燕尾连声道好,盛苡思绪飘远想起她的母亲,从前也是这么抚着她的后脑,默默不做声就把慈爱暖意传递到她的四肢百骸里,调眼对上皇帝的目光,淡淡拢着光晕,四下里庞大地铺染开,把她跟周围的一切黏合交融在了一起,使她张开心口,自然而然地有了归属。
  皇帝开口,四平八稳地呷着杯口说不急,“马上就是万寿节,万事都要详细筹备起来,四格格的婚事不必着急眼时下这一会子,朕先前备的那几个人选,她看了总说嫌弃,把人家埋汰得不成样子,朕也便依她,容她慢慢选着,将来嫁个入了她眼的,一心一意过日子,也算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横竖大邧的公主不愁嫁,四格格就是个跳蚤窝,也不缺世家贵族爷们儿前仆后继,一门心思想要尚主的,太后便也不急,点头应了他的安排。
  蓬莱瑶台三面环水,戏台临水而建,临晚聚了宴,太后,皇帝高踞宝座,其余人按辈分,位分依次列坐。
  戏已开锣,四格格才猫着腰,匆匆忙忙奔来,往盛苡身旁一坐,开口就喊“恩人!”,“谢谢你哎!可算救了我的命了,我这人恋家,横着竖着都出不了京城九门,他们外蒙一把肥土拘不起的地儿,上他们那儿不是喝西北风吗……准噶尔是在西北罢?”
  盛苡含糊点头,“你怎么这会子才来?刚老佛爷还问起你来呢。”
  四格格扭捏了下,凑到她耳边小声道:“我来之前,去见了一人。欸!你可要替我保密,早就想告诉你来着,那天你被大贝勒绊住了脚,后面一直也没再找着机会找你。”
  见她娇羞地一塌糊涂,盛苡觉着事情不简单,追问道:“那天你找我就为这事来的?你到底去见谁了?”顿了下,逗她问:“难不成是你的心上人?”
  四格格脸红得滴出酱汁儿,咬了咬嘴唇,攀着她的手臂点了下头,盛苡笑着鼓励,“这是好事儿,回头跟皇上求个恩典,你的心愿就达成了,也省得老佛爷再操心你的婚事,那人是谁?能入得了四格格的法眼。”
  “真要像你说的那么圆满就好了!”正戏开场,四格格顾不上过多跟她透露,推了推她的胳膊道,“先看戏,待会子见着人,再跟你说不迟。”
  太后最喜昆曲,开场便是一出《夜奔》,讲得是林冲火烧草料场后,避官司。经奔柴进,柴赠书荐投梁山,林冲乘夜趱行。高俅差徐宁追之。王伦得信,使杜迁、宋万至黄河渡口,接应林冲。徐宁追及,林冲还斗不胜。杜、宋助之,杀退徐宁,同上梁山的故事。
  情节曲折,唱腔悲壮,扮林冲的那人,看上去大概有十六七的年岁,身形匀称高挑,一身簇新的行头,扎束得极其精神,随着小锣笛子,一面唱,一面做身段。
  “……望家乡,去路遥,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她、她那里生死应难料。呀!吓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幼妻室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叹英雄气怎消?叹英雄气怎消?”
  只见他动作干脆利落,丝丝入扣,盛苡听着这苍凉激越的调子,暗中饮泣不止,忙拿帕子掖住眼尾的泪意,这词唱得是林冲,何尝不是唱她。
  抬头再看时,戏曲已接近结局,“林冲”抚今追昔,自叙身世,把个英雄陌路的凄凉情状,刻画得入木三分,眼神坚毅突地直直扫向她一眼,又渐渐淡下去,赫然惊喝出最后一句唱词:
  “一宵儿奔走荒郊,残性命挣出一条。到梁山借得兵来,高俅啊!贼子!定把你奸臣扫!”
  盛苡心下轰然一声,隔着遥远的戏台,她耳边渐渐失了声响,脑仁里似是扣上了一口瓮,嗡鸣作响,指头死死地握住椅手,身子却不断地滑坠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

☆、凉州乱

  
  一曲终落,众人听得意犹未尽,太后极高兴,吩咐放赏,皇帝为凑太后的趣儿,等那“林冲”下台谢恩时,特意吩咐小康子领着他到太后跟前磕头。
  太后从荷包里取出小金锞子来赏他,又拍拍他的肩头问名字。
  他眉头一逗儿,乐得大喜,扎起架子谢恩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小的永裕,永远的永,富裕的裕,今儿个得太后娘娘的赏,起码半辈子都富起来了!”
  这话说的讨巧,众人都跟着笑起来,太后又大方赏了几颗金锞子方打发他去了。
  他理了理黑绒箭衣,摘了倒缨盔一叩头,仰脸露出整个前额红粉勾画的“通天红”,背过身踏着水粼波光,热闹喧嚣,绕进了戏台后。
  “……继承大统那是太子哥要接的桩儿,我嘛,闲了替人帮衬帮衬,做一闲散王爷,管庄子开铺子,什么来银子鼓捣什么,有钱才是大爷,尧尧将来的嫁妆,二哥为你攒大份子,保你永永久久地富裕下去……”
  “盛茏……”盛苡眼眶子鼓得发胀,他还活着,活着找她来了!她昏头涨脑,心里短了主意,她要跟他走,一起去万寿山替爹妈守陵,在他们的墓前痛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