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春-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一把抓住他的手,满脸的痛苦之色,忍不住就要跪下去,口中大呼,“阿金,求我!”

薛锈见状给唬了一条,赶紧皱着眉头把他搀住,道:“太子殿下切不可如此,且不说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韦縚的儿子出事,未必就能影响到陛下用人的决策,而且,那裴耀卿虽然拿了人,到底态度还没亮出来,您怎可自乱方寸?再说了,即便到了最后时刻,阿金也不敢当您此礼!”

犹豫了一下,他才缓缓地道:“办法倒不是完全没有,只是一来未必就能有好的效果,二来只怕韦大人那里……”

李鸿闻言眼前一亮,正待追问,却突然听见外边有动静,两人此时心中敏感,听见声音便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去。然后便见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喘着大气,跪下道:“禀告殿下,韦大人来了,不及通报,他已经直接闯过来了!”

李鸿闻言看看薛锈,“他不会是来找我帮他救儿子的吧?”

因为他与韦縚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朝依仗他在展布和发展自己隐性的势力,因此便一直对他极为尊敬,为了显示恩宠,更是曾特意下令,韦縚要见自己,无需通报,直接闯门即可。但是韦縚做事素来谨慎,有这个特权,却也是从来不用,今天,是这一次……

薛锈想了想,轻轻摇头,却又面色迟疑,似乎也是不敢确定。想一想,虽然觉得韦縚应该明白,太子李鸿在朝中影响力未必就能比得过他韦縚,所以他来求帮忙救他儿子的可能应该不大,但如果他真的提出这件事,倒还真是叫人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薛锈一直不说话,这时候自然李鸿也不好再接着追问他的那天办法到底是什么,于是李鸿便摆手命那小太监下去。

而那小太监才刚走,他还没来得及出去迎接,韦縚便已经一步迈了进来。

他进来之后的第一句话,就立刻把李鸿和薛锈两人都给镇住了——

“殿下,门下欲与犬子韦闵断绝父子关系,将其逐出韦氏,不知可回天否?”

李鸿闻言先是一愣,然后吃惊之下,他忍不住扭头先看向薛锈,见他隐蔽地点了点头,又使了个颜色,李鸿便顿时明白,这肯定就是刚才薛锈要说而没来得及说的计谋。

这个时候,即便他明白,韦縚是他准备多年的一个重要棋子,此次争夺宰相一职绝对不容有失,但是当韦縚亲自献出这个计策的时候,李鸿还是忍不住要脊背钻凉风。

原来,老虎若是够毒了,也是会食子的!

坦白说,今天喝了点酒,我没什么花里胡哨的爱好,只有四样忘不了:喜欢看书,喜欢养狗,喜欢吃红烧肉,喜欢自己独酌两杯,没什么酒瘾,也讨厌酒场,主要是喜欢这种独酌微醺的状态和心境,但是今天心情不算好,加上自从写大唐春以来,又已经是几乎没怎么喝过了,所以,喝的稍微有点多,打字的时候老是眼花,尽管生怕打错字,瞪大了眼睛盯着屏幕,但是,估计这一章错别字的数量,以及叙述时颠三倒四的程度,仍会相当可观,祈读者诸君见谅……

当然,估计过去的章节肯定也会有不少错字,主要是每天下了班就是紧赶着写,写完了紧赶着上传,就这也只是压着点儿传上去保证不断更而已,实在是没时间回头仔细检查,而且估计以后也免不了继续如此,所以,在此一并请诸位包涵了!RO!!

第三十章新年,新相

十二月二十日中午,韦闵被京兆府法曹带走,第二日天上午,就在长安城内的各种议论马上就要泛滥起来之前,他就已经召集了韦氏的一些族老和中坚人物,开祠堂,正是宣布将韦闵逐出韦氏,从此不再与自己与韦氏有任何关系。

在有心人的刻意散布之下,这个消息一个下午就传遍了长安城。

议论未止,反而还一下子热了起来,但是大家议论的风向却是为之一变。

此前所有人都一致鄙夷和愤怒于韦氏、韦闵,但是等到这条消息一出来,舆论立刻转向,开始分为两个方向,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韦绦大人果然是位好官,一旦发现自己的儿子如此不堪,立刻就将其逐出家门,以避免因为自己和韦氏而影响了京兆尹的处理,端的是有魄力有果决,这等大义灭亲的事情,却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出来的。

当然,也免不了要有相当的一部分人私下里对韦绦的做法极为不屑,纷纷认为韦绦这根本就是壁虎的断尾之计,宁可丢个儿子出去,也要保住自己的名誉。虎毒不食子,他这种做法,比畜生都不如。真有心不影响京兆府断案,你干脆告病致仕不就完了?

时近春节,虽然家家都忙着备办年货,但是闲人却更多,于是,整个长安城很快就给闹得沸沸扬扬。虽然也不乏有人对韦绦的做法颇为不屑,但风向总体上毕竟是好的,因此韦闵被抓这件事情非但没有对韦绦产生什么坏的影响,反而让他在长安城内的名声越发响了起来。

结合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朝中的新任宰相人选问题,在当朝几位重量级大臣中间,倒好像是以他的风头最劲了。

“怪不得能成为太子的第一臂膀,一步一步走到太常卿的位子上来,这韦绦还真不是一般人物啊,就凭这份狠辣和果断,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坐在苏晋的对面,手里端着苏晋亲手点出来的茶汤,李曦忍不住感慨起来。

早在十月间,蜀州那边就已经忙着备办年货礼品等,本来就是打算着派了人给送到长安来让李曦送礼使的,都是武兰和杨花花亲手操持,后来吏部的公文到了蜀州,这些礼品便正好跟柳荣他们一起出发,只是从自己送过去的信中,柳荣大约猜出来自己身边急缺人手,所以他嫌那车队脚程太慢,到了半路上便仍是分开了走。

柳荣他们已经到了好几天,十二月二十一日,这车队才终于抵达了长安。于是李曦便挨家挨户的拣着需要送礼的把礼品备好,第二天开始就亲自带着人送礼。

二十二日上午,首先去了张九龄的府上,凭着随车队来的老师周邛的家书,李曦倒是被让进了府中,而且因为是打着周邛的名义,算是女儿女婿送的年节礼,所以那边也把东西收下了,只不过出来见李曦的,还是张九龄的儿子张拯,至于张九龄则还是没有见到,按照张拯的说法,他父亲忧伤于祖母去世,一直悲伤不已,以至于形体憔悴,实在不便见客。

李曦心里也明白,不管是不是借口,看来因为那篇奏章的缘故,张九龄确实是不太喜欢自己了,要不然,单凭那封书信和自己这周邛座下唯一一个弟子的身份,他哪怕是居母丧,也早就该见一见了。

不过呢,他确实在居母丧期间,能给你个借口就已经不错了。就这估计还是看在这些礼品和那封书信的份上,所以李曦也知情知趣,执弟子礼的跟张拯聊了几句,问候一下,然后便很快就告辞出来了。

下午时分又去李适之的府上也送了礼,自然免不了要拉住不放,大家畅饮了一番,一直喝到酩酊大醉,这才被下人们抬上马车回家。

而到了二十三日,李曦却是首先来到了苏晋家里。

且不说老师周邛与他的关系非同寻常,便是自己来到长安之后,也是多承他的帮助,而且苏晋此人虽然行事低调,但是做事说话都很是扎实,又跟李曦比较投缘,所以长安城内除了李适之之外,大约就是他跟自己的关系比较亲近了。

只是闲聊了没过几句,苏晋却是一反往常地主动把话题扯到了韦绦身上来。

要说起对时政的把握,和对韦绦此人的了解,李曦自然是不及苏晋的,尤其是苏晋此人看人极是透彻,也是个成了精的人物,很多关于韦绦的事情,李曦也都是从别人口中听过的,但是此时叫苏晋说来,左勾右连深入浅出,往往直指人心,颇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精辟。等他说到后来,李曦不得不发出了那样一番感慨。

而当坐到对面的人物变成了自己新拜的恩师张果老,听他再次点评起韦绦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番感觉——

“韦绦此人,善中有戾,不过,你放心,他此生没有那个命格!”

就这么简单一句简单的评价,却是直接到让李曦无法置评。对于张果老的本事,李曦可是绝对不敢小瞧的。不管是他自己用神仙术推算出来的,还是他从玄宗皇帝那里偶然发现过什么讯息,他的这个评断毫无疑问都是极为重要的参数。于是他又忍不住追问,“那么,是不是已经可以确定,这一次的宰相之中,不会有韦绦了?”

但是这一次换来的,却是张果老的闭目不语。

李曦无奈,便只好转而说起自己的婚事来。柳荣和自己的信已经派人送往蜀州,如果不出意料,有老师周邛居中说项,把婠儿那丫头接到长安来成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因为父母双亡,三叔又不可能把蜀州那边的事情完全丢开一两个月,所以李曦便希望人在长安的座师张果能出面为自己主婚。对于这个,张果倒是很痛快地的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犹豫了一下,他却是道:“只怕你的婚礼要到洛阳去办了!”

“陛下要去东都?”

从张果寄身的道观回来之后,跟李逸风柳荣说起张果老的话,两人都是有些皱眉。

因为长安乏粮,玄宗皇帝每隔几年就会去洛阳住一段时间,这也是常事了,自然没什么值得好奇的,可问题就是,一旦玄宗皇帝东行,那么,各衙门除了派些留守官员之外,所有衙门的主要官员几乎都要随行至东都,眼下重修广通渠的事情虽然还没敲定最后的方案,但是显然,这件事拖不出正月,到时候李曦带着江淮转运使司衙门去了洛阳,只留下几个人的话,怕是重修广通渠的事情,就要有些吃力了。

仔细想了想,李曦道:“无妨,有人要找茬儿,肯定要在一开始就跳出来,只要工程一开始,以魏岳的本事,我倒是不担心中间会出什么太大的篓子,所以,到时候我会晚走一段时间,等那帮人自己跳出来了,我先帮魏岳打掉,然后再去洛阳。”

重修广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