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机加减,俾其补破之力,适与病体相宜,自能全愈。若无鲜茅根,可用药局中干茅根一两代之。无鲜茅根即
可不用生姜。所煎茅根汤,宜当日用尽,煎药后若有余剩,可当茶温饮之。
鸡内金之功效,前方下已详论之矣。至于茅根最能利水,人所共知。而用于此方,不但取其利水也,茅根
春日发生最早,是禀一阳初生之气,而上升者也。故凡气之郁而不畅者,茅根皆能畅达之。善利水又善理气,
故能佐鸡内金,以奏殊功也。加生姜者,恐鲜茅根之性微寒也。且其味辛能理气,其皮又善利水也。继加于术,
减鸡内金者,因胀已见消,即当扶正以胜邪,不敢纯用开破之品,致伤其正气也。或疑此方,初次即宜少加
于术者。而愚曾经试验,早加于术,固不若晚加之有效也。
或问∶茅根能清热利小便,人所共知。至谓兼理气分之郁,诸家本草皆未言及,子亦曾单用之,而有确实
之征验乎?答曰∶此等实验,已不胜记。曾治一室女,心中常觉发热,屡次服药无效。后愚为诊视,六脉皆沉
细,诊脉之际,闻其太息数次,知其气分不舒也。问其心中胁下,恒隐隐作疼。遂俾剖取鲜茅根,锉细半斤,
煎数沸当茶饮之。两日后,复诊其脉,已还浮分,重诊有力,不复闻其太息。问其胁下,已不觉疼,惟心中仍
觉发热耳。再饮数日,其心中发热亦愈。
又尝治少年,得肺鼠疫病。其咽喉唇舌,异常干燥。精神昏昏似睡。周身肌肤不热。脉象沉微。问其心中,
时常烦闷。此鼠疫之邪,闭塞其少阴,致肾气不能上达也。问其大便,四日未
行。遂投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先用茅根数两煎汤,以之代水煎药,取汁三盅,分三次饮下。其脉顿起,变作
洪滑之象。精神已复,周身皆热,诸病亦皆见愈。俾仍按原方将药煎出,每饮一次,调入生鸡子黄一枚,其病
遂全愈。盖茅根生于水边,原兼禀寒水之气。且其出地之时,作尖锐之锥形,故能直入少阴,助肾气上达,与
心相济,则心即跳动有力,是以其脉,遂洪滑外现也。再加生鸡子黄,以滋少阴之液,俾其随气上升,以解上
焦之因燥生热,因热生烦,是以诸病皆愈也。此二案皆足征茅根理气之效也。
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
1.理血汤
属性: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热者。
生山药(一两) 生龙骨(六钱,捣细) 生牡蛎(六钱,捣细) 海螵蛸(四钱,捣细) 茜草(二钱)
生杭芍(三钱) 白头翁(三钱) 真阿胶(三钱,不用炒)
溺血者,加龙胆草三钱。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五钱。
血淋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则肾脏因虚生热。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补,则
相火动无所泄,亦能生热。以致血室(男女皆有,男以化精女以系胞)中血热妄动,与败精混合化为腐浊之物,
或红、或白、成丝、成块,溺时杜塞牵引作疼。故用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其性寒凉,其味苦而兼
涩,凉血之中大有固脱之力,故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
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
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所以投之无不效也。此证,间有因劳思过度而心热下降,忿怒过甚而肝火下移以成
者,其血必不成块,惟溺时牵引作疼。此或出之溺道,不必出自精道也。投以此汤亦效。
溺血之证,不觉疼痛,其证多出溺道,间有出之精道者。大抵心移热于小肠,则出之溺道。肝移热于血室,
则出之精道。方中加生地黄者,泻心经之热也。若系肝移热于血室者,加龙胆草亦可。
一人,年三十许,患血淋。溲时血块杜塞,努力始能溲出,疼楚异常。且所溲者上多浮油,胶粘结于器底,
是血淋而兼膏淋也。从前延医调治,经三十五人,服药年余,分毫无效, 羸已甚。后愚诊视,其脉弦细,至
数略数,周身肌肤甲错,足骨凸处,其肉皮皆成旋螺高寸余,触之甚疼。盖卧床不起者,已半载矣。细询病因,
谓得之忿怒之余误坠水中,时当秋夜觉凉甚,遂成斯证。知其忿怒之火,为外寒所束,郁于下焦而不散,而从
前居室之间,又有失保养处也。拟投以此汤,为脉弦,遂以柏子仁(炒捣)八钱,代方中山药,以其善于养肝
也。疏方甫定,其父出所服之方数十纸,欲以质其同异。愚曰∶无须细观,诸方与吾方同者,惟阿胶白芍耳,
阅之果然。其父问何以知之?愚曰∶吾所用之方,皆苦心自经营者,故与他方不同。服三剂血淋遂愈,而膏淋
亦少减。改用拙拟膏淋汤,连服二十余剂,膏淋亦愈,而小便仍然频数作疼。细询其疼之实状,谓少腹常觉疼
而且坠,时有欲便之意,故有尿即不能强忍,知其又兼气淋也。又投以拙拟气淋汤,十剂全愈。周身甲错,足
上旋螺尽脱。
溺血之证,热者居多,而间有因寒者,则此方不可用矣。曾治一人,年三十余,陡然溺血,其脉微弱而迟,
自觉下焦凉甚。知其中气虚弱,不能摄血,又兼命门相火衰微,乏吸摄之力,以
致肾脏不能封固,血随小便而脱出也。投以四君子汤,加熟地、乌附子,连服二十余剂始愈。又有非凉非热,
但因脾虚不能统血而溺血者。方书所谓失于便溺者,太阴之不升也。仍宜用四君子汤,以龙骨、牡蛎佐之。
大便下血者,大抵由于肠中回血管或血脉管破裂。方中龙骨、牡蛎之收涩,原可补其破裂之处。而又去阿
胶者,防其滑大肠也。加龙眼肉者,因此证间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然者,故加龙眼肉以补脾。若虚甚者,又当
重用白术,或更以参、 佐之。若虚而且陷者,当兼佐以柴胡、升麻。若虚而且凉者,当兼佐以干姜、附子,
减去芍药、白头翁。一少妇,大便下血月余,屡次服药不效。愚为诊视,用理血汤,去阿胶,加龙眼肉五钱治
之。而僻处药坊无白头翁,权服一剂,病稍见愈。翌日至他处药坊,按方取药服之,病遂全愈。则白头翁之功
效,何其伟哉!
x附录∶x
直隶唐山张××来函∶
张××,年二十八岁,于冬月初,得膏淋,继之血淋。所便者,或血条,或血块,后则继以鲜血,溺频茎疼。
屡经医者调治,病转加剧。其气色青黑,六脉坚数,肝脉尤甚。与以理血汤,俾连服三剂,血止,脉稍平,他
证仍旧。继按治淋浊方诸方加减治之,十余剂全愈。
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
2.膏淋汤
属性:治膏淋。
生山药(一两) 生芡实(六钱) 生龙骨(六钱,捣细) 生牡蛎(六钱,捣细) 大生地(六钱,切片)
潞党参(三钱) 生杭芍(三钱)
膏淋之证,小便混浊,更兼稠粘,便时淋涩作疼。此证由肾脏亏损,暗生内热。肾脏亏损则蛰藏不固,
精气易于滑脱。内热暗生,则膀胱熏蒸,小便改其澄清。久之,三焦之气化滞其升降之机,遂至便时牵引作疼,
而混浊稠粘矣。故用山药、芡实以补其虚,而兼有收摄之功。龙骨、牡蛎以固其脱,而兼有化滞之用。地黄、
芍药以清热利便。潞参以总提其气化,而斡旋之也。若其证混浊,而不稠粘者,是但出之溺道,用此方时,宜
减龙骨、牡蛎之半。
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
3.气淋汤
属性:治气淋。
生黄 (五钱) 知母(四钱) 生杭芍(三钱) 柴胡(二钱) 生明乳香(一钱) 生明没药(一钱)
气淋之证,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因其人下焦本虚,素蕴内热,而上焦之气化又复下
陷,郁而生热,则虚热与湿热,互相结于太阳之腑,滞其升降流通之机而气淋之证成矣。故以升补气化之药为
主,而以滋阴利便流通气化之药佐之。
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
4.劳淋汤
属性:治劳淋。
生山药(一两) 生芡实(三钱) 知母(三钱) 真阿胶(三钱,不用炒) 生杭芍(三钱)
劳淋之证,因劳而成。其人或劳力过度、或劳心过度、或房劳过度,皆能暗生内热,耗散真阴。阴亏热
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小便不能少忍,便后仍复欲便,常常作疼。故用滋补真阴之药为主,而少以补气之
药佐之,又少加利小便之药作向导。然
此证得之劳力者易治,得之劳心者难治,得之房劳者尤难治。又有思欲无穷,相火暗动而无所泄,积久而成淋
者,宜以黄柏、知母以凉肾,泽泻、滑石以泻肾,其淋自愈。
或问∶以上治淋四方中,三方以山药为君,将山药之性与淋证最相宜乎?答曰∶阴虚小便不利者,服山药
可利小便。气虚小便不摄者,服山药可摄小便。盖山药为滋阴之良药,又为固肾之良药,以治淋证之淋涩频数,
诚为有一无二之妙品。再因证而加以他药辅佐之,所以投之辄效也。
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
5.砂淋丸
属性:治砂淋,亦名石淋。
黄色生鸡内金(一两,鸡鸭皆有肫皮而鸡者色黄宜去净砂石) 生黄 (八钱) 知母(八钱) 生杭芍
(六钱) 蓬砂(六钱) 朴硝(五钱) 硝石(五钱)
共轧细,炼蜜为丸,桐子大,食前开水送服三钱,日两次。
石淋之证,因三焦气化瘀滞,或又劳心劳力过度,或房劳过度,膀胱暗生内热。内热与瘀滞煎熬,久而结
成砂石,杜塞溺道,疼楚异常。其结之小者,可用药化之,若大如桃、杏核以上者,不易化矣。须用西人剖
取之法,此有关性命之证,剖取之法虽险,犹可于险中求稳也。
鸡内金为鸡之脾胃,原能消化砂石。蓬砂可为金、银、铜焊药,其性原能柔五金、治骨鲠,故亦善消硬物。
朴硝,《神农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