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4-金匮钩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方∶ 
大黄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梗 防风 苍术 滑石 香附 人中黄 
上为末,神曲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气血痰作汤使∶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痰多,二陈汤送 
下。如热甚者,可用童子小便送下。 
大头天行病,东垣有方∶ 
羌活 酒芩 大黄(酒蒸) 
冬温为病,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时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 
又方∶以竹筒两头留节,中作一窍,纳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闭窍,于大粪缸中浸一月,取出晒干,专治疫毒。 

卷第一

属性:(有风、有暑、有食、老疟、疟母、痰病。) 
老疟病∶此系风暑入阴分。在脏用血药∶川芎、抚芎、红花、当归,加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煎。 
露一宿,次早服之。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带散。有疟母者,用丸药消导, 
醋煮鳖甲为君,三棱、蓬术、香附随证加减。 
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间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连二日发者,住一日者,气血俱受 
病。一日间一日者,补药带表。药后用疟丹截之。在阴分者用药彻起,在阳分方可截之。 
又方∶ 
草果 知母 槟榔 乌梅 常山 甘草(炙) 穿山甲(炮) 用水酒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临发 
日前二时,温服。如吐,则顺之。 
截疟青蒿丸∶ 
青蒿(一两) 冬青叶(二两) 马鞭草(二两) 官桂(二两) 
上三叶,皆晒干,秤为末,法丸如胡椒子大。每两作四服。于当发前一时服尽。 
大法∶暑风必当发汗。夏月多在风凉处歇,遂闭其汗,而不泄。因食者,从食上治。 
疟而虚者,须先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用他药。治内伤挟外邪者同法。内必主痰,必以 
汗解,二陈汤加常山、柴胡、黄芩、草果。 
疟而甚者,发寒热、头痛如破、渴而饮水、自汗。可与参、 、术、苓、连、栀子、川芎、苍术、半夏等治。 
久病疟,二陈汤加川芎、苍术、柴胡、葛根、白术,一补一发。 

卷第一
咳嗽
属性:风寒、火(主降火)、劳、肺胀、火郁、痰(主降痰)。 
戴云∶风寒者,鼻塞、声重、恶寒者是也;火者,有声、痰少、面赤者是也;劳者,盗汗出,兼痰者,多 
作寒热;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痰者,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五者大概耳,亦当明其是否也。 
风寒,行痰开腠理。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 
火,降火、清金、化痰。 
劳,四物汤中加竹沥、姜汁。必以补阴为主。 
肺胀而嗽者,用诃子、青黛、杏仁。诃子能治肺气,因火伤极,遂成郁遏胀满,取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 
之功。佐以海蛤粉、香附、栝蒌、青黛、半夏曲。 
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栝蒌、萝卜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 
火郁嗽者,诃子、海石、栝蒌、青黛、半夏、香附。 
咳嗽声嘶者,此血虚受热也。用青黛、蛤粉,蜜调服。 
久嗽风入肺,用鹅管石、雄黄、郁金、款冬花碾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留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干咳嗽者,难治。此系火郁之证,乃痰郁火邪在中。用苦梗以开之,下用补阴降火。不已,则成劳,倒仓 
好。此证不得志者有之。 
嗽而胁痛,宜疏肝气,用青皮等方。在后,二陈汤内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 
治嗽药,大概多用生姜者,以其辛散也。 
上半日嗽多者,属胃中有火。贝母、石膏能降胃火。 
午后嗽多者,此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先降其火。 
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候,流入肺金。知母、地骨皮降肺火。 
火气浮于肺者,不宜用凉药,用五味、五倍敛而降之。有痰因火逆上者,先治火,后治其痰也。 
肺虚甚者用参膏,此好色肾虚有之。以生姜、陈皮佐之。大概有痰者,可加痰药治之。 
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云病根,此乃收后之药也。师云∶阴分嗽者,多属阴虚治之也。 
有嗽而肺胀壅遏不得眠者,难治。 
治嗽烟筒∶ 
佛耳草 款冬花 鹅管石 
上为末,用纸卷烧其烟熏之;或白汤调亦得。 
治嗽有痰,天突、肺 二穴灸。治嗽泄火热,大泻肺气,三椎骨下横过各一寸半是穴。 
嗽∶春是春升之气,用清药,二陈加薄、荆之类;夏是火炎上,最重芩、连;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 
来,用药发散之后,以半夏必逐去痰,庶不再来。 
又方∶治嗽劫药。 
五味子(半两) 五倍子(一钱) 甘草(二钱半) 风化硝(一钱) 为末以蜜为丸,噙化之。 

卷第一

属性:(脉浮当吐。) 
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下虚,则痰反易生多。 
湿痰用苍术。 
老痰∶海石、半夏、栝蒌子、香附、五倍子。 
热痰用青黛、黄连。 
食积痰∶神曲、麦 、山楂子。 
痰在肠胃间者,可下而愈。痰在经络中者,非吐不可出。吐法中就有发散之义也。 
膈上之痰,必用吐之,泻亦不能去也。 
气实痰热结在上者,则吐。吐难得出,或成块,或吐咯不出,气滞兼郁者,此则难治矣。 
胶固者,必用吐之。 
吐法兼用牙茶、齑水、姜汁、醋少许,栝蒌散少许,加防风、桔梗,皆升动其气,便吐也。 
吐法∶用附子尖 桔梗芦 人参芦 瓜蒂 砒(不甚用) 藜芦 艾叶 末茶 
上药,此皆自吐,不用手探。但药但汤,皆可吐。 
吐法∶先以布搭膊勒腰,于不通风处行此法。 
萝卜子半升擂和,以浆水一碗,滤去粗,入少油与蜜,旋至半温。服后,以鹅翎探吐。凡用鹅翎,须以 
桐油浸,却以皂角水洗去肥,晒干用之。 
又法∶用虾带壳半斤,入酱、葱、姜等料物煮汁。先吃虾,后饮汁,以翎勾引吐,必须紧勒肚腹。 
二陈汤一身之痰都能管。如在下,加下引药;如在上,加上引药。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也。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 
许学士用苍术治痰饮成窠囊一边,行极效。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痰之清者属寒,用二陈汤之类。 
内伤挟痰,必用人参、黄 、白术之属,多用姜汁传送。或用半夏之属。虚甚者,宜加竹沥。 
痰热者多挟风,外证为多。 
湿者多软,如身倦而重之类。热者清之;食积者必用攻之;兼气虚者,用补气药补之。 
因火盛逆上者,治火为先。白术、黄芩、石膏之类。中气不足,则加人参、白术。痰之为物,随气升 
降,无处不到。 
脾虚者,清中气。二陈加白术之类,兼用提药。 
中焦有痰与食积,胃气赖其所养,卒不便虚。若攻之尽,则虚矣。 
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芩连类。 
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上动。以黄芩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橘红佐之。热多者,加青黛。 
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 
痰在皮里膜外者,非姜汁、竹沥不可达。 
痰在膈间,使人颠狂健忘,宜用竹沥。风痰亦服竹沥,又能养血。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 
痰结核在咽喉,燥不能出,入化痰药加软坚咸药。 
杏仁 海石 桔梗 连翘 栝蒌仁 
少佐朴硝,以姜汁、蜜、调丸。噙化之。 
海粉即海石。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子、末子,不可入煎药。 
黄芩治热痰,假以降其热也。 
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也。 
枳实泻痰,能冲墙壁。五倍子能治老痰。 
小胃丹治膈上痰,热风痰,湿痰,肩膊诸痛,然能损胃气。食积痰实者,用之不宜多。 
青礞石丸去湿痰,重在风化硝。 
润下丸降痰最妙。 
陈皮(半斤,去白,以水化盐半两,拌陈皮,令得所煮,候干,炒燥。一方,不去白) 甘草(一两,炙) 
上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五丸,温水下。 
油炒半夏,大治湿痰,又治喘,止心痛。粥丸。姜汤下三十丸。 
痰方∶ 
黄芩(空心) 香附 半夏(姜制) 贝母 以上治湿痰。加栝蒌仁、青黛作丸子,治热痰。 
中和丸治湿痰气热。 
苍术 黄芩 香附 半夏 各等分,为末,粥丸。 
燥湿痰方,亦治白浊因痰者。 
南星(一两) 半夏(一两) 蛤粉(二两) 青黛(为衣) 
上为末,神曲糊丸。 
痰嗽方∶ 
黄芩(一两半,酒浸洗) 滑石(半两) 贝母(一两) 南星(一两) 风化硝(二钱半) 白芥子(半两,去 
壳。)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 
导痰汤∶ 
半夏(四两) 南星 橘皮 枳壳 赤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 
用生姜煎服之。 
千缗汤 
半夏(七枚泡制四片破之) 皂角(一寸二分去皮炙) 甘草(一寸炙) 生姜(如指大) 煎服之,治喘。 
治痰方 
南星 半夏 滑石 轻粉(各三钱) 巴豆(三十粒) 
上用皂角仁浸浓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黄连化痰丸 
黄连(一两) 陈皮(五钱) 吴茱萸(一钱,酒浸) 半夏(一两五钱) 
上为末,入桃仁二十四个,研如泥,和匀,神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姜汤送下。 
消痰方 
益元散(七钱) 吴茱萸(三钱) 
治郁痰方 
白僵蚕 杏仁 栝蒌 诃子 贝母 

卷第一

属性:戴云∶有痰喘,有气急喘,有胃虚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声。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 
痰声。有胃虚喘者,抬肩、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胃中有实 
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咽坠下稠痰,喘即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 
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虚,治以燥热之药者,以火济火也。昔叶都督患此,诸医作胃虚治之,不愈。后以 
导水丸利五六次而安矣。 
凡久喘,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 
有气虚短气而喘,有痰亦短气而喘。 
有阴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 
喘急有风痰者,妇人大全方千缗汤。 
阴虚有痰喘急者,补阴降火。四物汤加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