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藥品'
烏梅三十枚 細辛六錢 乾薑一兩 黃連一兩六錢 當歸四錢 附子六錢 蜀椒四錢(炒出汗) 桂枝六錢 人參六錢 黃柏六錢
'制服法'
先將烏梅用醋浸一夜,去核置二兩小米下蒸之,以米熟為度。去米同諸藥焙乾研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米湯送下,忌生冷滑物臭食。
'用藥大意'
附、姜、桂、辛、椒辛溫祛寒;黃連、黃柏苦寒清熱;人參、當歸以補氣血之虛;烏梅酸收,以斂厥陰之氣。烏梅蒸于米下,和丸眨苑涿郏杷鸵悦罪嫞砸庠诤椭小?傊朔剿峥嘈翜兀疅醽K用,為治厥陰陰陽錯雜、寒熱混淆之主劑。
'禁忌證'
凡單純寒證或單純熱證之消渴,氣上沖,吐蛔,久利等,均不可服。證雖寒熱夾雜,但熱證偏盛者,亦須適當加減,不可照原方服,因方中熱藥較多故也。
'類似方劑參考'
(1)生薑、半夏、甘草三瀉心湯:此三方雖皆系治寒、熱、虛三方面夾雜之劑,但重點都在心下痞滿一證。
(2)椒梅湯:此系治暑邪深入厥陰寒熱夾雜之方劑。
(3)黃連湯:此系治上熱下寒、嘔吐腹痛之方。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第九十七
'方義'
此清熱止吐,補虛開格,寒因熱用之方。
'主治'
嘔吐不止,飲食藥品不能下嚥。但必須具有口苦、喜冷的熱證現象和茫摰奶撟C現象,而且單用芩、連一類的寒性止吐藥品完全不受。
按:嘔吐不只一證,胃氣已傷,是須兼用人參溫補的主證,但茫惶撜撸杂兴檻',必兼見茫摚谑褂蒙戏礁鼮闇蚀_。
'藥品'
乾薑 黃芩 黃連 人參各等分(一錢至二錢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徐徐服,一次服一口,後稍停,不吐時繼續再服。如仍吐時,當減其量,或溫飲之,以不吐為度。
'用藥大意'
芩、連苦寒以瀉胃熱,人參甘溫以補胃虛,乾薑辛溫以開寒格。
'禁忌證'
喜熱性飲食之吐證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1)大黃甘草湯:此治食已即吐之方。
(2)連理湯:此治虛寒性嘔吐,服溫性藥格拒不下,熱因寒用之方。
白頭翁湯方第九十八
'方義'
此治熱性痢疾之方。
按:凡是痢疾,都是由於濕熱形成的,所謂熱性者,指熱勝於濕而言,非單純的熱證。
'主治'
大便赤痢,裡急後重。但必須具有喜冷惡熱或渴欲飲水等熱證現象。
'藥品'
白頭翁一至三錢 黃連一至三錢 黃柏一至三錢 秦皮一至二錢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一茶杯,去滓溫服,不愈更服。
'用藥大意'
白頭翁治腸之濕熱;秦皮清腸胃兼肝經之濕熱;黃連、黃柏清腸胃兼腎經之濕熱。濕熱去而痢白止矣。
'禁忌證'
(1)不喜冷性飲食者不宜用。
(2)喜冷性飲食,但兼有外感發熱惡寒之表證者不可用。
(3)白痢不宜用。因系濕勝於熱偏於氣分之熱證也.,
'類似方劑參考'
白頭翁加阿膠甘草湯:此《金匱要略》治產後痢疾之方。
黃芩湯方第九十九
'方義'
此清熱燥濕、止痛止利之方。
'主治'
泄瀉或痢疾。但必須具有口苦、喜冷等熱證現象。
'藥品'
黃芩二至三錢 甘草一至二錢 生杭芍三至五錢 大棗二至四枚
'加減法'
兼嘔者,加半夏、生薑,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黃芩苦寒,清熱燥濕以止瀉痢;芍藥逐血痹以治腹痛;甘草、大棗和中緩急,兼理腸胃之虛。
'禁忌證'
一切喜熱性飲食的寒證瀉痢絕對禁用。
'類似方劑參考'
(1)葛根芩連湯:此治兼有表證之熱性泄瀉下利的方劑。
(2)偅龔'湯:此治兼有太陽少陽表證之下利的方劑。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第一百
'方義'
此清熱燥濕,止痛止利,兼止嘔之方。也系寒熱並用。治瀉痢兼嘔吐的方法之一。
'主治'
泄瀉或痢疾兼嘔吐。但必須具有寒熱證夾雜現象,如單用熱藥,則嘔吐輕而下利重;反之,則下利輕而嘔吐又重等。
'藥品'
黃芩二至三錢 生杭芍二至三錢 炙草一至二錢 大棗二至四枚 半夏二至三錢 生薑一至二錢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黃芩湯治濕熱瀉痢腹痛,半夏、生薑治寒性嘔吐。
'禁忌證'
一切單寒、單熱之吐利證不可使用。
'類似方劑參考'
(1)黃芩湯:此治熱性瀉利之方。
(2)生薑瀉心湯:此治寒熱虛夾雜吐利之方。
(3)黃連湯:此治寒熱虛夾雜腹痛嘔吐之方。
理中丸及理中湯方第一百零一
'方義'
此治太陰病腸胃虛寒之方。
'主治'
太陰病,吐利,腹滿而痛。但必須具有腹不拒按、茫吝t無力、口不幹不苦、小便清長、不喜冷性飲食等現象。
'藥品'
人參二至三錢 炙草二至三錢 生白術二至三錢 乾薑二至三錢
'加減法'
(1)臍上築築者,去術,加桂。臍上築築是臍上跳動,乃腎陽虛,水氣不化而上逆之故。去白術,惡其補脾陽;加肉桂,取其溫腎陽兼能降逆也。
(2)吐多者,去術,加生薑。嘔吐多由於胃氣上逆,故去升補脾陽之白術,加溫胃降逆之生薑。實邸C明,如再加半夏,更有助於降逆止嘔之作用。
(3)下多者,還用白術。下多,是由於脾胃虛而兼濕,用白術升補脾陽以止利。實邸C明,如下多而兼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更效。
(4)悸者,加茯苓。心下悸,是水氣淩心,加茯苓以利水,水行則悸愈。
(5)渴欲飲水者,加白術。脾陽虛,則水不能吸收上輸於肺,故渴欲飲水,加白術者,補脾陽以助其吸收也:、
(6)腹中痛者,加人參。腹中痛而喜按,是裡氣虛,故加人參以補之。
(7)寒者,加乾薑,因乾薑善治腸胃之寒。但寒甚者,桂、附也宜加入。
(8)腹滿者,去白術,加附子。腹滿宜寬中理氣,白術甘能令中滿,故去之。
整理者按:理中去術加附子,有四逆加人參湯意。
'制服法'
丸劑倍加約量。共研細末,蜜丸三錢重,早晚米湯送下;湯劑按照現擬的分量,用水二至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人參、白術、炙單補腸胃之虛,乾薑去腸胃之寒。
'禁忌證'
喜冷者忌之(此系熱證);腹拒按者也忌之(此系實證)。
'類似方劑參考'
(1)小建中湯:此治腸胃虛寒,補力較少之方。
(2)附子理中丸:此治腸胃虛寒,熱力較勝之方。
四逆散方第一百零二
'方義'
此宣達陽氣、解除肝郁之方。
'主治'
陽氣被寒邪所郁,形成熱厥,四肢厥逆,兼寒熱往來。但必須具有胸茫麧M痛,心下拒按,或肝氣鬱滯,茫恋取4朔街胃螝怍d滯、寒熱、腹痛拒按、茫琳哂行В〖布嬗泻疅嶙C者也有效。
按:仲景原文有“少陰病”三字,根據實邸J為,絕不是真正陽虛的少陰病,乃貌似神非的證候。所以《醫宗金鑒》雲:“既無可溫之寒,又無可下之熱。”正說明這一點。
'藥品'
炙草一至三錢 柴胡一至二錢 生杭芍二至三錢 枳實一至二錢
'加減法'
咳及下利者加五味子、乾薑;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泄利下重者加薤白。
'制服法'
將以上四味藥共為細末,作為散劑,每服一錢,每日服二至三次,開水送下。或以所加之藥煎水送服。
也可煎湯服:用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柴胡升達陽氣,故能治寒熱往來,胸茫礉M,及由椋в粜纬傻呢誓孀C;芍藥和肝,疏通血茫誓苤胃雇戳〖玻昏讓崒涡南戮馨矗桓什莺椭校匝a正祛邪。
'禁忌證'
惡寒蜷臥、腹痛下利之四逆證忌之。因為這是四逆湯的症狀。
'類似方劑參考'
(1)四逆湯:此治亡陽寒證、四肢厥逆之方。
(2)治痢疾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於泄利下重有互相啟發之作用。
四逆湯方第一百零三
'方義'
此溫中回陽之方,專治陽虛內虛之證。所謂陽虛者,即體溫低落、機能沉衰是也。
'主治'
(1)太陰病,腸胃虛寒,寒邪較重,下利清穀等證。
(2)少陰病,亡陽,四肢厥逆。
按:以上二病都必須具有茫炼ⅰ⑸酂o苔而潤、不喜冷性飲食等表現。
'藥品'
炙草一至二錢 乾薑一至三錢 生附子一至五錢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附子回陽,以恢復其體溫;乾薑溫中,以療治其厥逆;炙草補中氣,兼眨椭T藥。
'禁忌證'
(1)外感風寒開始,手足厥冷者,不可用。此陽氣被外邪所鬱,不得外達之證,茫匾姼【o。
(2)麻疹初起,手足厥冷者,不可用。因陽氣內鬱,尚未達外。必見發熱、咳嗽、噴嚏等症。
(3)熱性病,神識昏迷,手足厥逆,舌苔乾燥,身冷茫⒌氖肿阖世渥C,更不可用。因為這是陽極似陰、真熱假寒的證候,铡弥湶恍唷
'類似方劑參考'
(1)通茫哪鏈捍酥侮幨⒏耜枴⒄婧贌嶂健
(2)白通湯:此溫中回陽兼治頭痛之方。
(3)四逆加人參湯:此治陽虛兼氣虛之方。
(4)真武湯:此回陽兼鎮水之方。
通茫哪鏈降谝话倭闼
'方義'
此回陽之方,治陰盛於內,格陽於外,或陰盛於下,格陽於上,即古人所謂“真寒假熱”證,或“陰極似陽”證。
'主治'
少陰病,下利清穀,手足厥逆,或兼面赤(這是陰盛於下,格陽於上的症狀),或兼身熱,不惡寒(這是陰盛於內,格陽於外的症狀)。但必須具有茫⒂^、舌潤無苔、不喜冷性飲食或索冷水而不欲咽等表現。
'藥品'
乾薑二至三錢 炙草一至二錢 附子三至五錢
'加減法'
面赤者,加剩О滓恢炼X;腹痛者,去剩О准由忌忠恢寥X;幹嘔者,加生薑一至二錢;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至二錢;利止茫怀稣撸ソ酃<尤藚⑷廖邋X。
按:本方根據柯氏之意加剩О住⑷藚⒍叮坏戏搅x,實際上比原方只加重乾薑有效。我的看法認為,如果不是寒邪直中證,剩О滓岔毶饔茫驗槭'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