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科-女科折衷纂要-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必是久病,又是出脾胃症者宜之。盖立斋治久病者多,故其立言如此。且谓四君子为血 
症收功,须用则非初治之法。可知立斋得力处在此)。若夫去血后,毋以脉诊,当急用独参 
汤救之。若潮热咳嗽,脉数,乃元气虚弱,假热之脉,尤当用人参温补。此等症候,无不由 
脾胃先损,故脉洪大。察其有胃气能受补者则可救,苟用寒凉止血之药复伤胃气,反不能摄 
血归源,是速其危也。 

调经门
痰气污血论
属性:丹溪云∶涎郁胸中,清气不升,故经脉壅遏而降下,非开涎不足以行气,非气升则血不 
能归 
隧道(又得一种见解。人尝谓丹溪先生善治痰,然哉)。此论血泄之议甚明。盖开胸膈浊痰则 
清气升。清气升则血归隧道而不崩矣。故其症或腹满如孕,或脐腹 痛,或血结成块,或血 
出则快,血止则痛,或脐上动。其治法宜开结痰、行滞气、消污血,此丹溪先生之妙法也。 

调经门
杀血心痛论
属性:《良方》云∶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杀血心痛。由心脾血虚不能内荣故也。若小产而 
去血 
过多而心痛甚,用乌贼骨炒为末,醋汤调下。若瘀血不散,用失笑散。若心血虚弱,用芎归 
汤。若郁结伤脾,用归脾汤。 

调经门
带下论
属性:《良方》云∶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客于胞门,传于脏腑所致。若伤足 
厥阴 
经色如青泥,伤手少阴经色如红津,伤手太阴经形如白涕,伤足太阴经黄如烂瓜,伤足少阴 
经黑如衄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曰带(胞门子户即子宫, 
俗所谓火肠也。其传脏有征,传腑无症,岂二而一欤?又曰∶病生于带,则脏腑之说似属空 
文。盖以带脉管束诸经,故总虽三,究其治一也)。 
按徐用诚先生云∶前症白属气而赤属血。东垣先生云∶血崩久则亡阳,故白滑之物下流 
未必 
全拘于带脉,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肾肝阴淫湿胜(肾肝阴淫湿胜有隐指之意,如男子白浊 
也),或因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为筋痿。戴人以六脉滑大有力用宣导之法, 
此泻其实也。东垣以脉微沉细紧或洪大而虚,用补阳调经之法,乃兼责其虚也。丹溪以胃中 
痰积下流,用海石、南星之类,乃治其湿痰也。窃谓前症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佐以各 
经见症之药。色青者属肝,用小柴胡汤加山栀、防风。湿热壅滞,小便赤涩,用龙胆泻肝汤 
。肝血不足,或燥热风热,用六味丸。色赤者属心,用小柴胡汤加黄连、山栀、当归。或思 
虑 
过伤,用妙香散。色白者属肺,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色黄者属脾,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山 
栀,或归脾汤。色黑者属肾,用六味丸(前论五色分属五脏而无治法,此以五脏之中分治法 
虚实,尤见的据)。气血俱虚八珍汤,阳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湿痰下注用前汤加茯苓、半夏 
、黄柏,气虚痰饮下注四七汤送六味丸。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湿泻火之药轻治 
之也(肥痰瘦火之说为丹溪认病总诀,何尝教人泥定一方也。至不可轻治而火湿浮肿,若亦 
概以此稳当之言不可轻用,则洁古之十枣、子和之汗吐下、太无之神 玉烛与小胃丹之类可 
轻用之欤?予不放为丹溪 为欲正今之妄口耳。) 

调经门
白浊白淫论
属性:《良方》云∶妇人小便白浊白淫者,皆由心肾不交养、水火不升降,或因劳伤于肾,肾 
气虚 
冷故也。肾主水,开窍于阴,阴为溲便之道,胞冷肾损,故有白浊白淫之病(据此宜属寒, 
今皆主热)。宜金锁正元丹。或因心虚而得者,宜平补镇心丹。若因思虑过多而致使阴阳不 
分,清浊相干而成白浊者,思则伤脾故也,宜四七汤吞白丸子,此药极能分利阴阳耳。 
按立斋云∶前症若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加升、柴。脾气郁 
结, 
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肝经怒火(怒火有虚实。实者泻之,故用龙胆。虚者补之,故用逍 
遥,以逍遥有归、芍养血也)用龙胆泻肝汤。肝虚用加味逍遥散,宜与带下参看。 

调经门
虚劳门
属性:《纲目》云∶五劳六极七伤诸症已详于杂病门中,而今复叙者,缘妇人多因行胎产,或 
饮食起 
居七情重伤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调摄,或过于攻伐,而亦有初因劳倦所伤,苟或失治,即 
变皮聚毛落,饮食不为肌肤,骨髓中热,经闭不行,谓之劳瘵骨蒸热。其治与男子不同者, 
因男以气为主,女以血为主故也(精血虽殊,而虚劳形症不远,治亦不异,宜与杂症参观)。 
按戴氏云∶有病后血虚者,有本体血虚者,其人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言语无力,面 
黄,头目昏晕,变生诸症,用芎归汤加羊肉少许,或十全大补汤、四物养荣汤治之。若血虚 
而气旺者用抑 气汤(即香附末),若劳倦伤者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是治劳倦内伤之剂,乃 
初治法,非久病治法,劳瘵骨蒸所宜)。 

调经门
冷劳
属性:(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脉也,法宜温补) 
《大全》云∶妇人冷劳属气血不足、脏腑虚寒,以致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失常, 
饮食不消,或时呕吐,恶寒发热,骨节酸疼,肌肤羸瘦,面色萎黄也。 
薛氏曰∶前症有内外真寒者,有内外真热者。有内真热而外假寒者,有内真寒而外假热 
者, 
若饮食难化,大便不实,肠鸣腹痛,饮食畏寒,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寒,此内外真 
寒之症也。宜用附子理中汤以回阳,八味地黄丸以壮火。若饮食如常,大便坚实,胸腹痞胀 
,饮食喜冷,手足烦热,面赤,呕吐,不畏风寒,此内外真热之症也。宜用黄连解毒汤以消 
阳,六味地黄丸以壮水。若饮食如常,大便坚实,胸腹痞胀,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 
寒,此内真热而外假寒也,亦用解毒汤、六味丸。若饮食少思,大便不实,吞酸嗳气,胸腹 
痞满,手足逆冷,面赤呕吐,畏见风寒,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亦用理中汤、八味丸。当求 
其属而治之。经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使不知真水火之不足,泛 
以寒热药治之,则旧疾未去,新病复生矣。夫所谓属者,犹主也,谓心肾也。求其属也者, 
言水火不足而求之于心肾也。火之源者,阳气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阴气之根,即肾 
是也,非谓火为心、源为肝、水为肾、主为肺也。 

调经门
热劳
属性:(此属阴虚,自下而上至脉之病也。宜以丹溪、节斋、古庵诸公之方参用。然阴虚难治 
,以 
血生于气、先无形而后有形也。且滋阴之剂有害脾胃,脾伤则气损,气损则血无以生,气盛 
则火有所助,诚难调治。惟审胃气有无以决治则,此为良法耳) 
《大全》云∶妇人热劳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以致心神烦躁,眼赤头疼,眼涩唇干, 
口舌 
生疮,神思昏倦,四肢壮热,饮食无味,肢体酸疼,心忪盗汗,肌肤日瘦,或寒热往来。 
当审所因,调补气血,其病自愈矣(是言实火,非同劳热之火可补)。薛氏云∶热劳乃壮火食 
气,虚火煎熬真阴之所致也。王太仆云∶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 
见夜伏,夜发昼止,是无火也。当治其心。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 
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是无水也(太仆所论真水真火,此根有生中来,故当求属以衰之。窃 
谓 
以下诸症或肝或脾或肺,而心肾者甚少,总以分气分血主治,却与求属之意不同)。当助其 
肾。心盛则生热,肾盛则生寒。肾虚则寒动于中,心虚则热收于内(此下十二节分经症虚实 
定方,确有见解)。窃谓前症若肝脾血虚,用四物参术。肝脾郁怒,小柴胡合四物。脾胃气 
虚,补中益气汤。肝脾血热,加味逍遥散。肝经风热,加味小柴胡汤。心经血虚,天王补心 
丹。肺经气虚,人参补肺汤。肝经血虚,加味四物汤。大抵午前热属气分,用清心莲子饮, 
午后热属血分,用四物加参术丹皮。热从左边起者,肝火也,实则四物、龙胆、山栀,虚则 
四物、参术、黄 。热从脐下起者,阴火也,四物、参术、黄柏、知母酒拌炒黑、五味、麦 
冬、肉桂。如不应,急用加减八味丸。不时而热,或无定处,或从脚心起,此无根心虚也, 
用加减八味丸及十全大补汤加门冬、五味主之。 

调经门
骨蒸劳
属性:(瘵有鬼,鬼病当祭,故瘵从之。《葛氏钤方》有祭炼法,以癸亥夜半跪祷北斗,皆祭 
瘵法。若果有瘵鬼,亦是孽冤为祟,药石云何) 
《良方》云∶骨蒸劳者,由积热附于骨而然也(此至脉之病也。夫肾主骨,骨至于蒸, 
真阴 
竭矣。阳何以根据而传各经,此病是孽)。亦曰传尸 ,复连无辜,其名不一。此病皆由脾 
胃所致。其形羸瘦腹胀,泻痢,肢体无力,传于肾则盗汗不止,腰膝冷痛,梦与鬼交,小 
便黄赤。传于心则心神忪悸,喜怒不时,颊唇赤色,作寒作热。传于肺则胸满短气,咳嗽吐 
痰,皮肤甲错。传于肝则两目昏暗,胁下妨痛,闭户忿怒。五脏既病,则难治疗。 

调经门
血风劳
属性:《大全》云∶妇人血风劳症(肝热生风,故病名血风。曰劳者,病久血虚,月候不行, 
而发 
热不止也),因气血素虚,经候不调,或外伤风邪,内挟宿冷,致使阴阳不和,经络痞涩, 
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又有产后未满百日,不谨将护,脏腑 
虚忪,百脉枯竭,遂致劳损,久不瘥则变寒热,休作有时,饮食减少,肌肤瘦瘁,遇经水当 
至则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疼痛,身体烦热,足重面浮,或经水不通,故谓之血风劳气 
也。 
按薛氏曰∶东垣云喜怒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