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78-王氏医桉绎注-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诊曰∶阴虚之体。热邪失清。最易劫液。幸得溏泄。邪气尚有出路。正宜乘此一线生机 
迎而 
导之。切勿迟疑。遂与芷卿商投晋三犀角地黄汤加知麦花粉西洋参元参贝斛之类。(自汗神 
昏四句。为温药劫液。热邪由气侵营。尚未全离气分之象。镑犀角磨冲一钱。大生地泡冲去 
渣八钱。酒炒知母四钱。花麦冬四钱。南花粉五钱。西洋参三钱。元参片泡冲去渣一两。川 
贝母杵四钱。鲜钗斛杵先一两。)大剂服八九日。甫得转机。续予甘凉充液。(蜜水拌芦根二 
两花麦冬五钱。蜜水炒枇叶刷包三钱。连皮荸荠二两。淡海 先煎一两。银花八钱。钗石斛 
杵先一两。姜竹沥一酒杯冲。连皮北梨二两。连皮嫩蔗一两同榨汁冲。药温服。)六七剂。 
忽大汗如雨者一夜。人皆疑其虚脱。孟英曰∶此阴气复而邪气解也。嗣后果渐安谷。投以滋 
补而愈。 
余某年三十余。发热数日。医投凉解。遂呕吐自汗。肢冷神疲。孟英诊脉微弱。曰∶内伤也 
。岂可视同伏暑。予黄 建中去饧加龙骨生姜伏苓橘皮。投剂即安。(辨阳虚内伤。在脉微 
弱。炒干姜五钱。炒浓附片五钱。炒黄 三钱。制半夏米杵三钱。浓姜汁 龙骨杵先四钱。 
连皮生姜三钱。炒云苓三钱。炒焦陈皮一钱五分。肉桂心次入一钱。)续加参术。(前方去龙 
骨。加炒潞党三钱。炒白术二钱。)逾旬而愈。 
钱氏怀妊四月。患寒热如疟。医予发散安胎。乃至舌黑神昏。大渴便泄。臭痰频吐。腰腹痛 
坠。孟英诊曰∶伏暑失于清解。舌虽黑而脉形滑数。痰虽臭而气息调和。是胎尚未坏。犹可 
治也。重予气血两清之药。五剂而安。(舌黑神昏。腰腹痛坠。热踞血分。大渴便泄。臭痰 
频吐。热踞气分。舌虽黑而脉形滑数。为阳证阳脉。阳证阴脉则不治。痰虽臭而气息调和。 
玩臭痰频吐。是气息尚能频频送痰外出。若死胎阻气机往来之清道。何能臭痰频吐。镑犀角 
磨冲一钱。大生地泡冲去渣八钱。酒炒雅连八分。酒炒知母三钱。陈胆星炖和服八分。姜竹 
沥两大酒杯冲。川贝母杵一两。鲜茅根五钱。细木通一钱。石菖蒲次入一钱。)糜粥渐进。 
腰腹皆舒。胎亦跃跃。 
方氏女久患泄泻脘痛。间兼齿痛。汛事不调。极其畏热。治不能愈。孟英诊之。体丰脉不甚 
显。而隐隐然弦且滑焉。曰∶此肝强痰盛耳。病家惑医说疑虚。不知医者每以漫无着落之虚 
字。括尽天下之病。且所谓虚者。不外阴阳。今肌肉不瘦。冬不知寒。是阴虚乎。抑阳虚乎 
。只因久泻。遂不察其脉证。佥疑为虚寒之候。须知痰之为病。最顽且幻。益以风阳。性尤 
善变。治必先去其病。而后补其虚。(此证肝阳犯胃则脘痛。泄泻为热寻出路。齿属胃肾。 
肝阳犯胃亦齿痛。脉弦为肝强。滑为痰甚。酒炒川黄柏一钱五分。川楝核杵先三钱。济银花 
八钱。青果核杵先三钱。生赭石杵先一两。陈胆星炖和服八分。赖橘红一钱。石菖蒲六分。 
药送礞石滚痰丸二钱。当归龙荟丸一钱。)病家不信。其秋颈下起核。又误温补百日。吐泻 
胶痰斗许而亡。 
康康侯妻泄泻频年。纳食甚少。稍投燥裂。咽喉即痛。多医不效。孟英诊曰∶脾虚饮滞。肝 
盛风生之候也。用参术橘半桂苓楝芍木瓜蒺藜投之渐愈。(泄泻频年。纳食甚少。脾元虚寒 
可知。若脾热泄泻。则泄去一分热邪。即能进一分食品。稍投燥裂。咽喉即痛者。咽喉部位 
最高。肝风逆上。戕贼肺阴。燥裂入咽喉先受之。故觉痛。肝盛生风之因。起于脾虚饮滞。 
脾所融化之津液。先已变成痰饮。更何能阴庇肝肾。靖息风阳。故治脾虚饮滞宜偏重。潞党 
参三钱。炒白术二钱。制半夏米八钱。赖橘红一钱五分。白茯苓三钱。粗桂木次入三分。川 
楝核杵先三钱。整大白芍杵先四钱。陈木瓜二钱。生白蒺去刺次入八分。)今冬又患眩晕头 
汗。面热肢冷。心头似绞。呻吟欲绝。(此证全是肝盛生风。)孟英以石英苁蓉牡蛎梅苓蒺楝 
芍 
旋复为方。竟剂即康。(紫石英杵先五钱。淡苁蓉三钱。 牡蛎杵先六两。绿萼梅次入二钱 
。生白蒺次入三钱。白茯苓三钱。川楝核杵先四钱,整大白芍杵先一两。旋复包三钱。) 
盛墨庄冬患间疟。因腹胀畏寒。自服神曲姜汤。势益甚。孟英视之。曰∶暑湿内伏也。以黄 
连枳朴栀芩杏贝知斛旋橘兰草为剂。芦菔煮汤煎药。三啜而瘳。(此证腹胀为肝阳逆上。畏 
寒为热极伤肺。肺气不能流行周身。酒炒川连八分。炒枳壳一钱五分。制根朴次入八分。黑 
栀皮三钱。酒炒枯芩一钱。酒炒知母二钱。苦杏泥次入一钱五分。川贝母杵四钱。鲜钗斛杵 
先五钱。旋复花绢包三钱。赖橘红次入一钱。建兰叶三钱。鲜芦菔切一两。煮汤去渣煎药。 
) 
鲍继仲患哮。每发于冬。医作虚寒治更剧。(其为热实可知。)孟英诊之。脉滑苔浓。溺赤痰 
浓。(皆热痰盘踞气分之象。)予知母花粉冬瓜子杏贝茯苓滑石栀子石斛而安。(姜炒知母 
三钱。姜汁炒花粉四钱。生冬瓜子八钱。苦杏泥次入二钱。赤茯苓三钱。西滑石先煎四钱。 
黑 
栀皮三钱。鲜钗斛杵先八钱。)孙渭川侄亦患哮。气逆欲死。口渴头汗。二便不行。(气分热 
炽阴伤。)径予生石膏橘贝桂苓知母花粉杏苑海 等药而愈。(生石膏先煎一两二钱。赖橘红 
一钱。川贝母杵八钱。粗桂木次入三分。白茯苓三钱。酒炒知母三钱。南花粉四钱。苦杏泥 
二钱。紫菀茸一钱五分。泡淡海 先煎八钱。) 
耳姓回妇病哮。自以为寒。频饮烧酒。不但病加。更兼呕吐泄泻。两脚筋掣。既不能卧又 
不能坐。孟英诊曰。口苦而渴乎。泻出如火乎。小溲不行乎。痰粘且韧乎。病者曰诚然。孟 
英曰。只因时值小寒。哮喘霍乱。人皆误指为寒。予北沙参生苡仁冬瓜子丝瓜络竹茹石斛枇 
叶贝母知母栀子芦根青果海 菔汁为方。一剂知。二剂已。(此证可治。除当日察脉外。全 
在痰粘且韧一语。凡热证体实阳旺则痰粘韧。体虚阳衰则痰稀清。热证阳旺可治。阳虚不治 
。北沙参四钱。生苡仁杵八钱。生冬瓜子四钱。丝瓜络三钱。姜竹茹三钱。鲜石斛杵先一两 
。姜枇叶刷包三钱。川贝母杵五钱。酒炒知母三钱。黑栀皮三钱。鲜芦根二两。青果杵先三 
枚。淡海 先一两。芦菔八钱。打汁和服。) 
吴芸阁因壮年时患梅疮。过服寒凉之药。虚寒病起。改投温补。如金液丹大造丸之类获安。 
医昧药为补偏救弊而设。漫无节制。率以为常。驯致血溢于上。便泄于下。食少痰多。喘逆 
碍卧。两足不能屈伸。童某犹云寒湿。进以苓姜术桂多剂。势益剧。且溲渐碧而色绿如胆汁 
。孟英诊之。脉弦硬无情。(胃阴已竭。)曰∶从前寒药戕阳。今则热药竭阴矣。胃中津液。 
皆灼烁以为痰。五脏咸失所养。而见证如上。水源欲绝。小溲自然渐少。木火内焚。乃露东 
方之色。与章虚谷所治暑结厥阴。用来复丹攻其邪从溺出而见深碧之色者。彼实此虚。判分 
霄壤。寻果殁。(来复丹原方。玄精石一两。洋硫黄一两。生硝石一两。五灵脂一两。青皮 
陈皮各一两。 
醋糊丸米饮下。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念按此必治阳虚伏暑。用此丹于阴药中。开泄其中焦 
之伏暑。使从二便疏泄。) 
戴氏妇年五十六。仲冬患感。初服杨某归柴丹参药一剂。继服朱某干姜苍术浓朴药五剂。遂 
崩血一阵。孟英诊之。脉形空 促数。苔黑舌绛。足冷而强。息微善笑。询其汛断逾十载。 
(此证可治。在汛断十载。阴精基础。尚不亏损。)曰∶冬温失于清解。营血暴脱于下。岂可 
与热入血室同年而语耶。必由误服热药所致。检各方叹曰∶小柴胡汤与冬温何涉。即以伤寒 
论。亦不能初感即投。况以丹参代人参。尤为悖谬。夫人参补气。丹参行血。主治天渊。不 
论风寒暑湿。初起皆禁用血药。为其早用反致引邪深入也。既引而入。再误于辛热燥烈之数 
投。焉得不将其仅存无几之血。逼迫而使之尽脱于下乎。女人以血为主。天癸既绝。无病者 
尚不宜有所漏泄。况温邪方炽。而阴从下脱。可不畏哉。病家再四求治。孟英予西洋参生地 
苁蓉犀角石斛生芍银花知母麦冬甘草蔗浆童溺两剂。得解酱粪。(西洋参三钱。大生地六钱 
。淡苁蓉三钱。磨犀角冲五分。生白芍杵先四钱。酒炒银花五钱。酒炒知母一钱五分。整麦 
冬三钱。生粉草二钱。蔗浆冲大半酒杯。童溺一酒杯煎去沫冲药温服。)脉数渐减而 益甚 
。乃去犀角。加高丽参。(宜加丽参三钱。)数帖脉渐和。热退进粥。随以调补得安。 
王开荣素患痰嗽。兼有红证。今夜病头痛发热。渴饮不饥。便溏溺少。谵语神昏。面赤痰喘 
。 
自述胸中冷气上冲。孟英诊之。脉滑且数。曰∶温邪挟宿饮上逆。法当清解。予北沙参冬瓜 
子知母滑石花粉石菖蒲贝母杏仁芦根葱白淡豉竹沥。(脉滑为痰。数为阴虚挟热。头痛即系 
阴虚。以葱豉升知母苦寒于至高之分。始能解其发热面赤痰喘。北沙参八钱。生冬瓜子四钱 
。酒炒知母三钱。西滑石先煎四钱。石菖蒲次入一钱。川贝母杵五钱。南花粉四钱。苦杏仁 
一钱五分。姜汁拌芦根一两次入。连须葱白打二钱。淡豆豉三钱同次入。姜竹沥大半酒杯和 
服 
。)两剂后面赤退。乃去葱豉。加麦冬桑叶枇叶。(花麦冬三钱。冬桑叶二钱。鲜枇叶刷包三 
钱。)数帖热去泻减。谵语止。头痛息。喘定神清。乃去菖蒲。加梨汁地栗海 。(梨一两。 
荸荠二两。同绞汁冲。淡海溺先煎一两。)服数日痰渐少。谷渐安。渴止溺行。始进养阴之 
法遂愈。 
石子章患腹胀。朱某予大剂温补之药。殊若相安。孟英曰∶形瘦脉数。舌色干红。此为阴虚 
热胀。昔年范次侯妻暨杨改之外家之恙皆类是。多医攻补遍施。病无小效。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