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铜也。 
【主治】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功同白苣(藏器)。 
利气,坚筋骨,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宁原)。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时 
珍)。 
【附方】旧一,新五。 
乳汁不通∶莴苣菜煎酒服。(《海上方》)。 
小便不通∶莴苣菜,捣敷脐上即通。(《卫生易简方》)。 
小便尿血∶同上方,甚效。(杨氏方)。 
沙虱水毒∶莴苣菜捣汁涂之,良。(《肘后方》)。 
蚰蜒入耳∶莴苣叶(干者)一分,雄黄一分,为末,糊丸枣核大。蘸生油塞耳中,引出。 
(《圣惠方》)。 
百虫入耳∶莴苣捣汁滴入,自出也。(《圣济总录》)。 
x子x 
入药炒用。 
【主治】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时珍)。 
【附方】旧一,新六。 
乳汁不行∶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 
半合,煮粥频食之。 
小便不通∶莴苣子捣饼,贴脐中,即通。(《海上仙方》)。 
肾黄如金∶莴苣子一合。细研。水一盏,煎五分服。(《外台秘要》)。 
阴囊 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 
闪损腰痛,趁痛丸∶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 
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下。(《玉机微义》)。 
髭发不生,疖疮疤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末,频擦之。(《摘 
玄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水苦
内容:(宋《图经》) 
【校正】自外类移入此。 
【释名】谢婆菜(《图经》)、半边山。 
【集解】颂曰∶水苦 生宜州溪涧侧。叶似苦 ,浓而光泽。根似白术而软。二、八、 
九月采其根食之。 
x根x 
【气味】微苦、辛,寒,无毒。 
【主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及项上风 ,以酒磨服(苏颂)。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翻白草
内容:(《救荒》) 
【释名】鸡腿根(《救荒》)、天藕(《野菜谱》)。 
时珍曰∶翻白,以叶之形名;鸡腿、天藕,以根之味名也。楚人谓之湖鸡腿,淮人谓之 
天藕。 
【集解】周定王曰∶翻白草高七、八寸。叶硬而浓,有锯齿,背白,似地榆而细长。开 
黄花。根如指大,长三寸许,皮赤肉白,两头尖峭。生食、煮熟皆宜。 
时珍曰∶鸡腿儿生近泽田地,高不盈尺。春生弱茎,一茎三叶,尖长而浓,有皱纹锯齿 
,面青背白。四月开小黄花。结子如胡荽子,中有细子。其根状如小白术头,剥去赤皮,其 
内白色如鸡肉,食之有粉。小儿生食之,荒年人掘以和饭食。 
x根x 
【气味】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时珍)。 
【附方】新七。 
崩中下血∶用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 
方》)。 
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 咀,水二钟,煎一钟 
,空心服。 
疟疾寒热∶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 
无名肿毒∶方同上。 
丁毒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科,酒煎服,出汗即愈。 
浑身疥癞∶端午日午时采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 
疮溃烂∶端午日午时采翻白草,洗收。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刘松 
石《保寿堂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仙人杖草
内容:(《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藏器曰∶仙人杖生剑南平泽。叶似苦苣,丛生。陈子昂《观玉篇·序》云∶予 
从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次于张掖。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予家世代服 
食者,昔常饵之。因为乔公言其功,同族王仲烈甘心食之。人或谓乔公曰∶此白棘也。公乃 
讥予。因作《观玉篇》焉。 
颂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 
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白棘木类,何因相似?或曰∶乔公所谓白棘乃枸棘,是枸杞之有 
针者。《本经》枸棘无白棘之名,又其味苦,此菜味甘。乃知草木之类,多而难识,使人惑 
疑似之言,以真为伪,宜乎子昂论著之详也。 
时珍曰∶别有仙人草,生阶除间,高二、三寸。又有仙人掌草,生于石壁上。皆与此名 
同物异,不可不审。并见石草类。 
【气味】甘,小温,无毒。 
【主治】作茹食,去痰癖,除风冷(大明)。久服 
长生,坚筋骨,令人不老(藏器)。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蒲公英
内容:(《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耩耨草(音构糯)、金簪草(《纲目》)、黄花地丁。 
时珍曰∶名义未详。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苏颂《图经》作仆公罂,《庚辛玉册 
》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 
乳草。按∶《土宿本草》云∶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 
【集解】保升曰∶蒲公英草生平泽田园中。茎、叶似苦苣,断之有白汁。堪生啖。花如 
单菊而大。四月、五月采之。 
颂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 
钱。俗讹为仆公罂是也。 
宗 曰∶即今地丁也。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所以庭院间皆有 
者,因风而来。 
时珍曰∶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 
、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庚辛玉册》云∶地丁叶似小莴苣,花似大旋 , 
一茎耸上三、四寸,断之有白汁。二月采花,三月采根。可制汞,伏三黄。有紫花者,名大 
丁草,出太行、王屋诸山。陈州亦有,名烧金草。能 朱砂。一种相类而无花者,名地胆草, 
亦可伏三黄、砒霜。 
x苗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恭)。 
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震亨)。掺牙,乌须发,壮筋骨(时 
珍)。 
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颂)。 
【发明】杲曰∶蒲公英苦寒,足少阴肾经君药也,本经必用之。 
震亨曰∶此草属土,开黄花,味甘。解食毒,散滞气,可入阳明、太阴经。化热毒,消 
肿核,有奇功。同忍冬藤煎汤。入少酒佐服,治乳痈,服罢欲睡,是其功也。睡觉微汗,病 
即安矣。颂曰∶治恶刺方,出孙思邈《千金方》。其序云∶邈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 
左手中指背触着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硕,色如熟小豆色。常 
闻长者论有此方,遂用治之。手下则愈,痛亦除,疮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复如故。杨炎《南 
行方》亦着其效云。 
时珍曰∶萨谦斋《瑞竹堂方》,有擦牙乌须发还少丹,甚言此草之功,盖取其能通肾也 
。故东垣李氏言其为少阴本经必用之药,而着本草者不知此义。 
【附方】新五。 
还少丹,昔日越王曾遇异人得此方,极能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凡年未及八十者, 
服之须发返黑,齿落更生。年少服之,至老不衰。得遇此者,宿有仙缘,当珍重之,不可轻 
泄∶用蒲公英一斤(一名耩耨草,又名蒲公罂,生平泽中,三、四月甚有之,秋后亦有放花 
者,连根带叶取一斤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入斗子。解盐一两,香附子五钱,二味为 
细末,入蒲公草内淹一宿,分为二十团,用皮纸三、四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粪)如 
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 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漱之,吐、咽 
任便,久久方效。(《瑞竹堂方》)。 
乳痈红肿∶蒲公英一两,忍冬藤二两。捣烂,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睡觉病即去矣。 
(《积德堂方》)。 
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即黄花地丁也。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唐氏方)。 
多年恶疮∶蒲公英捣烂贴。(《救急方》)。 
蛇螫肿痛∶方同上。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黄瓜菜
内容:(《食物》) 
【释名】黄花菜。 
时珍曰∶其花黄,其气如瓜,故名。 
【集解】颖曰∶黄瓜菜野生田泽。形似油菜,但味少苦。取为羹茹 
,甚香美。 
时珍曰∶此菜二月生苗,田野遍有,小科如荠。三、四、五月开黄花,花与茎、叶并 
同地丁,但差小耳。一科数花,结细子,不似地丁之花成絮也。野人茹之,亦采以饲鹅儿。 
【气味】甘、微苦,微寒,无毒。 
【主治】通结气,利肠胃(汪颖)。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生瓜菜
内容:(宋《图经》) 
【释名】其味作生瓜气,故以为名。 
【集解】颂曰∶生瓜菜生资州平田阴畦间。春生苗,长三、四寸,作丛生。叶青 
而圆,似白苋菜。夏开紫白花,结细实,黑色。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走注攻头面四肢,及阳毒伤寒,壮热头痛,心神烦躁,利胸膈,捣汁饮之。又 
生捣贴肿(苏颂)。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落葵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 葵(《尔雅》)、藤葵(《食鉴》)、藤菜(《纲目》)、天葵(《别录》)、繁露 
(同)、御菜(俗)、胭脂菜。 
志曰∶落葵,一名藤葵,俗呼为胡胭脂。 
时珍曰∶落葵叶冷滑如葵,故得葵名。释家呼为御菜,亦曰藤儿菜。《尔雅》云∶ 葵, 
繁露也。一名承露。其叶最能承露,其子垂垂亦如缀露,故得露名。 
而 、落二字相似,疑落字乃 字之讹也。案∶ 
《考工记》云∶大圭,终葵首也。注云∶齐人谓椎曰终葵。圭首六寸为椎。然则此菜亦 
以其叶似椎头而名之乎? 
【集解】弘景曰∶落葵又名承露。人家多种之。叶惟可 食,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