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的隐秘 作者:赵良-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不知原木材商人的这一番想头、行为、疯狂,把假小子武则天早早驱向了性角色混乱的歧途。



人类尽管在生物进化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已达几百万年之久,但并没有完全樱脱雌雄同体的原始生命形态。现代人体科学研知正明,在一个人身上,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并存,男女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两性同体的生理机制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两重性。心理现象更为复杂,它除了受制于生命基础之外,还承传与接受着自原始社会积淀起来的集体无意识和现实环境的影响。两性并存的心理机制如同两性同体的生理机制一样,两性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等分的,因而,一般说来,男性合理占上风者,有所谓男性气贡,女性心理占上风者,有所谓女性气质。

武则天早年的心理行为趋向―― 天生的顽皮捣蛋,精力充沛,渴望摆脱乳母的管束与长着一把胡子的父亲玩耍,崇拜以父亲为代表的大丈夫行为模式,等等,说明武则天生理上虽为女性,但男性心理占据上风,是个有男性气质的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男性气质有加剧的趋势。而且她凭着极强的领悟力,慢慢将早年无意识的模仿转变为对父亲行为和价值观自觉的遵从。她从不培养自己的女子气质,遵守社会规定的女性的道德,诸如文静、顺从、优雅、整洁、勤劳等,至子女子的墓本功――织布、烹调,她更是不屑一顾。她开朗得近乎随心所欲,执拗得让人无法忍受,一蹦一跳,大声说笑的样子,无拘无束,像个失去控制的疯子。小小年纪,她就懂使用计谋捉弄整日追踪她,让她去学女工的乳母。她不喜欢女孩的作业,却乐于乘船到嘉陵江游玩,到乌龙山采野果子吃。她还热衷于打听各类政务,对父亲所从事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贞观九年(635 年),奋斗一生的王朝新贵武士彟病死在荆州,终年59 岁。武则天和母亲杨氏随着她们依赖的男人的去世,很快陷.入窘境,这主要表现在孤儿寡母已不能在荆州生活下去,而是跟着武士彟的灵枢返回故乡并州文水县定居。杨氏原先的想法大概既天真又简单,打算依靠家产和武则天的两个异母哥哥生活。岂料元庆、元爽兄弟俩承继家业,贪利忘义,对继母小妹苛刻刁难,横加欺凌。孤儿寡母在家过活无异于寄人篱下。

这时的武则天刚满12 岁。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12 岁左右的女孩儿,从心理发展上讲,早已度过了阴茎羡慕阶段。这时的她开始具备社会观念,逐渐认可自己的躯体和性别,懂得了乖巧的迎合。女孩的做作和收藏秘密就发生在这个年龄前后。早熟者已来月经,开始步人下一阶段―― 青春期的发展。然而,处于心理固置状态的女孩儿,往往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已在世间的地位与男孩不同,而来自周围的大多数暗示都在将这一区别转化为女性的卑劣感。有迹象表明,武则天在这一阶段是处于心理固置状态的女孩儿。她一直过着备受宠爱的小公主的生活,整日疯疯癫癫不知忧愁为何物,父母的纵容、乳母的迎合在她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自己是优越男孩的幻象。这一幻象的功绩是促使她增长了许多原本属于分外的知识,例如早早就阅读了《 毛诗》 、《 昭明文选》 等,但这一幻象也明显阻碍了她作为女孩的正常心理发展。她的女子气本来就少(指心理、气质而非形体),至12 岁才深切地意识到女孩的地位与男孩不同;又恰逢父亲病逝,家道中落,母女二人生计艰难,现实与心理交汇,她体验到的作为女性的柔弱、无助和卑下一定是非常真切的。这更使她倾向于做一个男人,做一个像父亲那样活得堂堂正正的男人。然而,严酷的现实摆在她的面前,她是一个女孩儿,一个确定无疑的女孩儿。她的心理发展虽然处于固置状态,可她的身体却先行了一步,小小年纪便显出了丰肤的线条,秀发如丝,容颜丰满稚嫩,前胸微微隆起,似乎有意在显示她婀娜的腰身。这哪里是一个尚未发育成熟的女孩儿,分明是天造的神女。无疑,身心的差距使她的内心充满了困扰。

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则天在母亲的表妹杨妃帮助下,利用女身进人宫庭,“一朝选在君王侧”。

初见太宗,少女武则天的内心山更涌起波澜,尤如梦想和现实在一刹那间重合了,使人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她陷入惶惑之中。

唐太宗,不仅具有招贤纳谏的慧眼,对女色的鉴赏也属上乘。一位14 岁的少女发竟然如此成熟、秀美,使他禁不住啧啧赞叹:“美容止,美容止啊!”当天就封她为才人,属正五品。接着,太宗下旨召她侍寝。

唐太宗是第一个占有武则天处女之身的男人,也是第一个(兴许是唯一的一个)招致武则天热烈倾慕和衷心爱态的对象,这位统万民、御天下的一代明君,唤起了武则天青春的激情和灼热的情欲。一个女人是不是正在经历爱情,可以从她本身的魅力中强烈地感受到。她兴致勃勃,魅力无穷,表明她正享受着爱情,或自觉到别人对她的爱慕。武则天初人唐宫便奉旨侍寝,与她一直向往、崇拜的男人同床共枕,犹如干柴上落人了火星,顷刻间燃起大火,灼烫烤人。她柔意绵绵,千娇百媚,为了保存她的偶像,她的爱,使尽了浑身解数,太宗一度为之倾倒,称她为“媚娘”,夜夜召幸。和太宗在一起,武则天放荡不羁的个性以一种令人心醉的媚态自如地表现出来,展示了她和太宗爱情的积极意义。

有这样一则著名的小故事:

太宗有一雄健、暴躁的名骏,叫狮子骆,为西域蕃国所赠。太宗喜它剽厚,苦于它不驯。一日,太宗召了几位文武大臣去御厩,问大家:“如此良骏,徒闲厩中,诸卿谁能驾驭?”这时武媚娘走到太宗面前,躬身道:“臣妾可以驾驭。”太宗问她用什么州去。媚娘答道“只要陛下给臣妾三样东西――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先以鞭笞,不驯则施以铁锤,若再不驯,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媚娘话音刚落,太宗击掌而赞:“有胆识!有志气!”。

这则故事再恰当不过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唐太宗和武则天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的爱情是两个具有坚强个性的男女之间的互相欣赏。只可惜阴差阳错,历史给他们开了个到喉不到胃的玩笑。武则天像处于她这个年龄的大多数少不更事的女孩子一样,一旦库封富在手,就希望时光肠固,以便吏幸福和欢乐永存。陶醉之余,她似乎第一次对自已所属的性别表示庆幸。

如此广裹的国土,如此众多的子民,又有几个人像她一样得到皇上的召幸?倘若她不是女身,恐怕面见圣上都日隔事。这样看来,作为女子,尤其是作为一个漂亮的女子,不是比太宗以下所有的男人都优越吗?

可是,这种优越感很快受到了打击,武则天开始初尝失宠的滋味。唐太宗姬妾成群,他并不驻足子一处美景对他的诱惑。圣旨飘过武才人的门前频频传向新芳。移情别恋的太宗,大概出于对他曾享用过的那具骄躯的怜悯 ,不忍让其闲着,索性将武则天赐给了太子李治。这对处干焦急等待中尚抱希望的武才人自然是个致命的打击。关于她的悲伤,不见史传。可是祸不单行。不久,朝野上下谣言四起,民间盛传的《 秘记》 云:“唐朝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为了避祸,太宗下旨:武才人出宫为尼。她快乐了几年,享受了几年,末了,又重新陷人悲惨的境地,像她母亲那样,遭到了男人的抛弃。不同的只是, 一个是不得已的死别,另一个是背信弃义的生弃。在感业寺冰冷的古佛旁,听着凄清的钟声,削发为尼的武则天显然又将钟摆导向了男性。女身是有便利条件,可终究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永徽元年(650 年),武则天的钟摆又荡了回来。这年五月二十六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忌日。一年前,这位曾经使武则天幻想、破灭、悲痛欲绝的冤家崩逝,太子李治在舅父长孙无忌的扶助下继承皇位,这就是唐高宗。武则天对唐高宗李治是熟悉的。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 ,太宗将已呈少妇体形的武媚娘赐给年仅21 岁的李治,犹如回味的一种极端的形式,他想使他对这个女人的感受留传下去,并作为对武则天满腔热情的一种报答。在备尝风霜、充满机心的武则天眼里,李治不过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他欲火焚心,贪恋女色,却时常腼腆有加,放浪不足,故而姬妾成群鲜有枕席之乐。当时,他正处于一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父王易储,转立他为太子,完全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太宗不愿再次经受“玄武门之变”的刺激―― 仅仅为了一个皇位,导致李唐宗室之间互相残杀,血流成河。他看李治较为安分,又置身于众多矛盾之外,是个大家都能接受争议不大的忠良公子,于是将他立为太子,同时把废黔的长子李承乾和精明而不大安分的四子魏王李泰,一个贬居黔州(今重庆彭水县〕 ,一个贬至均县(今湖北均县北),以息事宁人。因此,李治虽为太子,地位并不十分稳固。况且,可能与李治早年的经历有关,例如贪恋母爱,从小生长于女人群中,母亲长孙皇后早逝,对他的刺激过大,等等,李治也是个处于心理固置状态的孩子。他性格懦弱,迟迟没有完成心理上的“断乳 〃 ,处事优柔寡断,有心成为一代明君――像父亲唐太宗那样,却志大才疏,缺乏心力,为此他时常处于苦闷和焦虑当中,这一点更加剧了他心理回归的趋向,即渴望返回他生命早期的发展阶段,渴望返回母亲(引伸下来指女性)的怀抱,因为在那里,他才会有安全感。然而,母亲已经去世,他也不可能重新回到无优无虑、备受女性宠爱的童年。于是,他本能地寻求各类替代物,以平息他内心不安的风暴。眷恋比自已年龄大,比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