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新的抉择呢?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的设想。这种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倒退。用左派的话说,就是〃复辟资本主义〃。

  记者:这是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洞察力的。

  何新:列宁的伟大即在于此。如果没有列宁,俄国共产党在1917年不可能夺取到政权。如果列宁在1918年被刺客的暗杀杀死,那么俄共就不会作出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苏维埃政权肯定会走向失败。这就是一个伟大领袖对于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意义。

  记者:列宁当时是怎样说服那些激进的革命者进行这种180°的大转变的?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何新:列宁首先从现实主义的形势分析出发,俄国的经济基础极其落后,在这种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他说:

  〃我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思想,还简单地列举了俄国经济制度中的几种成分。这些成分依我看来有以下几种:'(1)宗法式的,即最原始形式的农业;(2)小商品生产(包括出卖粮食的大多数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这几种经济成分当时在俄国都存在。〃《列宁选集》同上,第659页。

  其实,他指出必须转变对于农民的政策。在1921年对中央委员会的演讲中,他说:

  〃1920年的歉收和饲料缺乏,使原来就已贫困不堪的农民的生活更加恶化,因此立刻过渡到粮食税就有绝对必要了。〃

  他告诉人们:

  〃粮食税是从征收农民全部余粮转到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实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办法。〃

  他指出,实施新政策会带来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的拥护:

  〃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农民满意他们目前的境况,这一点我们是有把握肯定的。我们认为,这些证据比任何统计数字的证据都重要。农民是我国的决定因素,这是谁也不怀疑的。〃

  由这种现实主义农业政策出发,列宁向人们论证国家经济应当进一步向资本主义转轨。他明确地指出,向资本主义的这种转变是极其必要的: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买卖也就必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流转(即商品流通)就是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

  在十月革命后,革命政权宣布已经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列宁于20年代初提出上述主张,要求国家政策实施向资本主义的转轨,这是非常有创意而且勇敢的。列宁的设想是,这种转轨将分为两个阶段,先向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后退,然后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列宁认为:

  〃国家资本主义要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即名义上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制度)。《列宁选集》第4卷,第685页。

  列宁说:

  〃早在1918年我就说过:'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就真正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立于不败之地。'

  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当时比现在还要愚蠢一些,但毕竟还没有愚蠢到不会研究这种问题〃

  列宁后来又多次地说:〃我在1918年就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苏维埃共和国当时的经济情况,是一个进步。这话听起来很奇怪,甚至可能很荒谬,因为我们共和国那时就已经是社会主义共和国了。那时我们每天都在非常匆忙地也许是过于匆忙地采取各种新的经济措施,而这些措施只能说是社会主义的措施。但我那时还是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苏维埃共和国当时的经济状况,是一个进步。〃

  由此可见,在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多数人还正狂热地献身营建〃共产主义新制度〃时,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革命的理性反思。开始考虑将国家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转轨,这正是列宁的伟大远见之所在。

  9、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

  记者:列宁当时如何从理论上论证这种后退选择是必要的呢?

  何新:列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一生都是清醒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者,而不是象布哈林、波尔布特、张春桥那种狂热的意识形态唯心主义者。

  列宁亲手实施了由〃共产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转轨的实践。从1921年全面提出新经济政策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曾以主要的精力从事这一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这一政策引起了苏联新生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使当时已陷入深重危机的苏维埃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重新呈现出一片生机。 

  但是,列宁的主张在党内遭遇到极大的阻力,遇到了来自左派的强大反对声浪。左派坚持恩格斯拟想性地规划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目标,反对列宁的现实主义。

  过去那种共产主义,列宁认为它只应是临时的,因此将其称为〃战时共产主义〃一种迫于战争所不得不采取的平均主义措施(剥夺资产,实行平均分配,废除等级制度,供给制〃大锅饭〃,废除货币等)。

  但是左派对此的看法却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这些措施恰恰正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生事物,应当使之永久化,制度化,以作为一种新社会体制的开端。 

  记者:当时列宁是否能掌握政治局的多数?

  何新:并不完全能。所以,尽管早在1918年列宁已经开始提到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事实上,直到1921年春农民反抗及白军反攻造成了严峻形势,党才不得不全面采纳列宁提出的现实主义路线。1921年3月8日…16日,在俄共十大上,列宁费尽唇舌才说服了中央而使新经济政策得以勉强通过。

  当时他的转轨思想,被左派指责为〃修正主义〃、〃右倾〃。正如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样,激进的政治革命本身具有不断增强的群众性自发动力。雨果在记述这一革命的名著《93年》中说过一句名言:〃革命总是吞噬自己的儿子〃。

  主张现实主义的领导人会不断被认为保守而由革命之友成为革命的敌人,被驱逐以至消灭。在法国大革命中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事实上,列宁当时并没有能完全说服他的战友们。所以在列宁逝世后,伴随着新经济政策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党内再度发生了激烈的政治争论是继续坚持这一政策还是废除这一政策?而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是,斯大林彻底废除了列宁设想的关于〃新经济〃即国家资本主义的大部分政策,只保留了他认为仍有用的一小部分。

  斯大林本人实际上既没有理解也不赞成列宁的思想。

  记者:为什么列宁当时不能充分说服他的战友们?

  何新:自从1920年以后,列宁由于重病一直处在半休息的状态,无法全面掌握和领导意识形态的工作。但是,列宁这个时期还是从理论上就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而极其重要的观点。

  列宁指出,俄罗斯的现实经济基础是尚处在农奴状态的前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考虑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乃是十分荒谬的。列宁认为,对于当前的俄国,所需要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在1922年11月共产国际的会议上,列宁提出俄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必须具有现实主义的眼光。他以此而谆谆地告诫共产国际中的东方国家共产党人,他说:

  〃凡是在不久的将来准备直接向资本主义进攻的政党,现在也应当考虑一下如何保障自己退却的问题。我认为,除了从我国革命经验中吸取其他一切教训外,如果他们还能注意到这个教训,那末,这对他们不但没有任何害处,而且在许多场合下很可能有好处。〃

  但是很可惜,那时的中共领导人没有重视列宁的这种告诫。所以后来才出现了李立三、王明等一系列左的路线。

  10、列宁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设想和规划

  记者: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代,列宁是否也对他所说的国家资本主义蓝图作出了具体的设想和规划呢?

  何新:是的。列宁认为,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应具有以下经济特点:

  〃我国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它与通常的国家资本主义概念不同。我们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掌握了土地,它已归国家所有。土地国有这一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我们的国家资本主义同照字面上理解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无产阶级国家不仅掌握了土地,而且掌握了一切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我们首先租出去的只是一部分中小工业,其余的都掌握在我们手里。至于商业,我还想着重指出,我们正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我们已经建立了这种公司,这些公司的资本,一部分是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的,一部分是我们的。

  必要时,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我们要向私人资本家学习。〃

  请你注意,列宁在这里所说的〃合营公司〃,就是今天中国的〃中外合资公司〃。列宁反复向人们强调〃国家资本主义要比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处在更高级阶段〃这一点,就是为了批驳左派关于〃新经济〃是向资本主义倒退和复辟的观点。

  记者:具体说,苏联的新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政策措施?

  何新:新经济政策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1)稳定货币政治。停止随意滥印纸币,遏制通货膨胀。

  (2)恢复商业、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3)以多种所有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