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对于穷人来说,主食用的猪肉和牛肉禽类到节日才能品尝到。牛奶、
糖、水果、咖啡新鲜蔬菜越来越成为工人们必备的食谱。”“这个时期,城
市居民逐渐关心起服饰打扮来。工人们平时不再穿工作服。在节日里,工人
的服装与资产阶级的穿戴已很少有差别。19世纪80年代时兴的高礼帽和礼
服,到了20世纪初改为圆礼帽和礼服。更多的人开始穿西装。女子则时兴灯
笼袖,服装采用边饰、衬垫、戴插驼鸟羽毛的大檐帽和短面纱。住房条件较
差,据1906年的调查,一般工人住房80%没有厕所,而且一般只有两间住
房,最多3间。即使在巴黎,只有一间住房的家庭占20%。城市还存在着贫
民区,居住条件更差。”(《法国通史》人民出版社,第404—405页)。
一般富人的住房宽敞雅致,住宅内有卧室、客厅、餐厅、厨房、洗手间、
厕所、设施齐全,方便。
交通与通讯
自行车在1890年以前价格昂贵,只限富有人家使用。90年代以后,逐
渐进入百姓家。1893年,年产自行车的数量达15。1万辆。1897年增至40。9
万辆。自行车也进入了乡村。工人们也开始购买自行车。并逐渐成为19世纪
末至20世纪初法国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19世纪末,法国的汽车由试制进入到生产阶段。1894年汽车从巴黎至鲁
昂,时速为21公里。汽车数量200辆。到1896年增到1200辆。1895年,
阿尔芒波若把他的工厂改为汽车制造公司,1899年雷诺也建立了汽车制造
厂。当时汽车机器声嘈杂,也不太舒适,加上价格昂贵,只有极少数富翁使
用。
③德国
服饰
德国的服装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了迅速的发展。柏林已成为德
国服装工业中心。在各个部门中,制作女用大衣占主要地位。每年从柏林做
的外销大衣,据计总额达5000万马克。经常在服装业部门劳动的男女工人大
约有6万人。服装也是很重要的出口商品,1883年输往美国,英国的服装额
已达12000万马克。
巴伐利亚的民族服装是德国最有特色的传统服饰。男的头戴小呢帽,帽
上插一枝羽毛;身穿皮短裤,挂着背带;脚穿长袜和翻毛皮鞋;上衣外套没
有翻领,颜色是墨绿色。妇女的上衣为敞领,束腰,袖口有花边,裙子类似
围裙,色彩鲜艳,多为红、绿和白色。
德国警察的帽子是其服饰的一部分,但在20世纪初,他有一种特殊的作
用。当一名警察企图调解一场街头事故时,调皮的闹事者往往乘其不备,打
落警察头上的帽子,然后得意洋洋地大声宣布、你无权干涉!当然事情的结
果是相反的。但由此可以看出,警察的帽子象征着一种权力。
饮食与住宅
… Page 2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的饮食和住宅的变化都不很大。主要的传
统食品有面包、汉堡包、土豆食品、啤酒和葡萄酒。
农村和小市镇的住宅为桁架木屋。这种木屋有二层或三层。屋内十分宽
敞和清洁。家具都漆上明亮的色彩,显得十分美观。
交通与通讯
特尔·扶夫的 《德意志史》这样描述了关于现代早期的交通与通信的变
化:“这时出现的希奇古怪的事物……带来鲜明、严峻和尖锐的特征。它一
阵风似地越过习惯、风格和时代,呼啸而去。它改变了城市的容颜,把人们
栖息于其中生活了几百年的护罩砸得粉碎。这是个新时代,小汽车碾过了人
们的希望,碾过了人们的柔情愁肠,沉思默想和长吁短叹,气喘吁吁地闯了
进来。在一霎间,城市面貌起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本身就是事物飞速发展
的具体表现。和汽车这个肆无忌惮地入侵者相比,电话悄悄地,似乎在地下
从事活动,过去马匹慢慢地拉车子,不知不觉被引入铁轨之中,最后终于电
力牵引,于是向有轨电车的过渡完成了,有一天汽车在街上飞驰而过,没有
先导,无人引路、也没有人事先暗示。它来了,朝着人们高喊: ‘我们要赶
过你们!’……实际上是汽车的精神在驾驶着,刻画着,塑造着他们的精神。
接着,由戴姆勒和本茨制造的汽车开始征服公路,再过了短短几年,齐伯林
伯爵开始制造飞船,利利恩塔尔则制造第一架飞行机械。”(《德意志史》,
慕尼黑出版社,1985年香港中询公司排版,第188—190页)。
④意大利
服饰
现代早期意大利服饰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鞋业。在这段时期内,最有名
的制鞋公司是华卡里公司。它被欧洲的消费者称赞为“能够深深把握巴黎流
行潮流动向的手袋皮鞋”。1848年曾任该公司董事长的富郎奇·华卡里的父
亲才8岁,便开始步入了制鞋生涯。1906年,他来到巴黎,研究优雅鞋子的
设计方法。1919年,在波罗尼亚设厂制造意大利女鞋。当时,他仅仅制做供
上流社会贵族妇女参加晚会所穿的鞋。华卡里鞋的那种“阳春白雪”般的商
品味特色保持至今。此外,这家公司利用小牛皮和绒面革。小山羊皮和绒面
革两种不同的材料巧妙组合,以极强烈的对比感,使其产品有了强烈的女性
气质,创业以来,坚持了手工制做,也为世界鞋业界所称道。
饮食
意大利的菜肴以原汁原味闻名;意大利的面条花样多,有空心、实心、
线状、颗粒4种,制面时加入了鸡蛋、西红柿、菠菜等营养丰富的蔬菜,调
料配制有肉末西红柿、蛤蜊肉加土豆、西红柿加辣椒等等口味各异;意大利
薄饼鲜脆可口,有荤有素,香味扑鼻,老少皆宜。
住宅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楼房各式各样,色彩也不相同,多为桔黄色和桔红色。
富有之家的住房都带有卫生间、客厅、宽大的阳台等设施。贫民的住房大都
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面向大街,有不少人在门口摆摊卖东西。
⑤俄国——苏联。俄罗斯民族是俄国即苏联的主体民族,它的习俗的变
化,体现了俄国和苏联习俗变化的主流。
服饰
十月革命前,变化最大的是贵族的服装。18世纪初,贵族们开始穿西服,
妇女穿软直纹长裙。19世纪中,贵族男子流行燕尾服,妇女为袒胸衫和用细
… Page 22…
骨架支撑起来的钟式长裙。
在农村,直到20世纪初,仍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俄罗斯妇女的服装
分为南北两种。北方妇女穿绣花上衣和无袖连衣裙。裙子下摆加宽,腰身得
体,穿着舒适。衬衫和服装都嵌有装饰性花边。妇女所戴的头饰很有讲究,
出嫁前戴皇冠式帽子,梳一条长辫。婚后则戴一种复杂的带箍,把头发全部
遮住。南方妇女上为绣花衫衣,下穿毛织裙子,头饰为硬胎,称为羊角头饰。
俄罗斯妇女喜欢披肩,披肩为大方巾,有布的,丝绸的,毛的。俄罗斯男子
的衣服式样较为单一,主要是束腰的粗布或呢子上衣,罩外衣,系腰带。冬
天出远门时,还要穿羊皮袄,长筒靴和毡靴。
白俄罗斯人喜欢穿白衣服,男子喜欢齐膝的绣花麻布衬衫,长裤、扎腰
带,外罩坎肩。冬天头戴毡帽、皮帽、夏天戴草帽、穿皮鞋。妇女穿绣花白
衬衫,外加花坎肩,下穿白裙,裙子用呢布镶边,扎腰带系围裙,喜欢戴花
头巾,穿皮鞋或皮靴。
饮食
俄罗斯人的日常膳食有各类面食、牛奶、土豆、牛肉、猪肉和蔬菜。面
食有黑麦面包、小圆面包、薄饼、各种馅饼。中部地区吃黑面糊。西伯利亚
和乌拉尔一带爱吃肉馅饺子。除面食外,还有用大米和牛奶熬的粥,南俄罗
斯人在煮粥时加土豆和油炸洋葱。此外,传统的食品还有果子羹、酸黄瓜、
鱼子酱等。汤类很多,有白菜汤、酸白菜汤、红甜菜汤、面包渣汤等等。18
世纪中国茶叶传入俄国,19世纪末,饮茶之风已出现在农村。
住宅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北方农村的住房是用圆木建造的木墙结构,
房顶是两面坡形。为了御寒,地板一般高出地面。下面有宽敞的地下室。有
些地区,下面整个一层都可以住人和作贮藏室。畜栏紧靠着住所,并与住所
共用一个屋顶。室内砌有高大的火炉。该火炉在以前是泥掺草砌成的,无烟
囱。19世纪末出现了砖砌的火炉。火炉一般砌在房间入口处的左侧和右侧,
即木屋后墙的一角。炉口朝前墙。俄罗斯式火炉用途很广,除炉顶口能睡觉
以外,火炉可烧饭,烤面包,取暖,烘干谷物,甚至可供人洗澡。
南方俄罗斯农村的房屋也是木头建筑的,只是材料比较细,往往外面抹
上一层粘土。这种房子的地板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通常粘土夯实的
地面较多。畜栏及其他经济建筑物与住所分开,并一起构成四方形或“冂”
字形院落。这种房屋设有烘干室和浴室。屋顶是四面坡形,上覆麦秸。室内
也砌有火炉,炉子位置斜对着门,炉口也朝着门口。
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