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鞋。
一般男子的衣着,在整个19至20世纪初,衣橱中必备的有:一套早礼
服(即白天穿的礼服),一套晚礼物,一件海军蓝上衣,三、四条灰色裤子。
礼服不经常穿,一般日常穿着为海军兰上衣和灰裤子。
19世纪末,英国的绸缎花样翻新特别快,3个月后再想买3个月前买的
颜色就困难了。如果定织,必须交定金,且价格也贵得多。绸缎的这种行情,
正反映了当时人们服饰的变化。
苏格兰人,无论男女都在左肩搭一条红色的棋盘格纹的毛毡,宽半尺有
余,把长的一截系在腰的旁边。男子穿黑短衣,不穿长裤,而穿长靴。有的
从膝盖至脚裸用红带缠绕起来,女子则袒胸露臂,其它与男子相同。
饮食
根据张德彝在《随使英俄记》中的记载,英国人一日五餐,早餐、上午
茶点、午餐、下午茶点和晚餐。
早餐7至9点,食品丰富。张德彝提到的有小面包、烤面包、乾鲜水果、
蜂蜜片、煮鸡蛋、油炸大饼、猪肉饼、樱桃饼、鸡蛋裹火腿、油炸扁鱼、煮
牛舌、烹羊腰、羊排骨、烧铁雀、或鹌鹑等等。
午餐,12点至下午2点。食品较简单。
下午茶,4点至5点,有咖啡、茶、面包和牛乳油等。
晚餐在7—8点之间进行。一般人家的食品有肉、黄油、土豆泥和青菜。
富户除鱼汤和青菜外,还有牛肉、羊肉、火鸡、铁雀等带骨肉和各种糕点。
英国人爱喝茶,并常常举行茶会,大茶会都备有茶酒小食。一般都备有
咖啡、茶糖糕点及雪利酒、克拉利酒与三鞭酒等。
… Page 18…
20世纪以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食品越来越受到英国人的
欢迎。
住宅
根据张德彝的记述,伦敦的住宅多为四五层楼房,另还有一层地下室。
地下室一般作为下房、厨房、存放物品等用。房子和柱子都是用白石砌成的。
房外都有铁铸的护栅。房内墙壁糊有一层花棉,铺地毯,大玻璃窗户,窗也
有铁栅。
张德彝还记述了英国人对住宅的改造:“按西国楼舍,不论几层,厨皆
建于楼下。近有名医李逊者,言厨在楼下,杂味熏蒸,不得外泄,恐人受病。
今后宜灶于楼顶,令其开见天,则恶嗅外去矣,故尔新房间有仿造者”(《走
向世界丛书》岳麓出版社1986年版,第67、383、367页)。
交通与通信
19世纪末的伦敦,路是用沙土碎石铺成的,路宽的可并行七八辆马车,
窄的可行四五辆。马路两边是白石铺垫的人行道。
伦敦有不少桥,泰晤士河上,从河口算起的第一座塔桥是1894年建的。
它是伦敦的象征。塔桥中间,在河心处有两座桥墩、建成插入云天的尖塔。
这两座桥墩相距76米,跨塔建桥两层。下层是活动吊桥,可并行通过六辆汽
车。万吨轮鸣笛而过时,桥面自动向两侧翻起,一分半钟可起动完毕,船通
过后,桥面自动放下合拢。在人行桥的廊道和桥栏上镶嵌有玻璃,宛如水晶
宫般透明的车厢高架在塔桥上。桥内设有商店、酒巴、大河上下十里风光尽
收眼底。桥塔内有楼梯上下,内设博物馆,展览厅。河岸两端的桥头堡也是
尖形建筑,将上下两层桥引入市区。
19世纪末,马车是伦敦的主要交通工具,可分为单马双轮车,单马四轮
车,双马四轮大车等。当时在伦敦的公共马车行有五六个,分为东、西、南、
北路,并以车厢颜色黄、兰、绿、白区分各路车辆。大的公共马车车厢可坐
24人,顶上可坐26人。小的厢内坐12人,顶上可坐14人。标价按路程远
近计算,顶部一律为一佩呢。
高级官员所乘马车极讲究。“平顶,箱式如坐墩,中宽敞,彩帛铺垫,
华美鲜明,四面玻璃。箱前御者坐处;元宝形,高二尺,宽尺半长四尺,上
罩彩帛,镶金边,垂金穗。……箱后垂金线带,……以便二武弁或仆役并立
车尾,以手曳之,当驰驱,免堕落。(《走向世界丛书》岳麓出版社1986
年版第319页)。
19世纪末,世界已有自行车,但还只用于杂戏表演,自行车的前轮特别
大,后轮特小。
1877年,伦敦已有电信局13所,电信总局有女职工1200人,男职工为
为900多人。
电报分三种:密码电报,双定电文的电报或以数代字电报。电报费用,
无论路途远近,价格相同。以20字起价,每加1—5个字加价3便士。收、
寄人的姓名、地址皆不计算。
邮票的面值有3、5先令的,有10先令的。还有1镑或5镑的,但此种
邮票不外卖,寄信时以字计数,需多少,按价帖贴。挂号给予回执。各地有
不同的收信时间,如过期信不到,可到邮局查询,不超过1日便会有答复。
电话当时用的是贝尔电话。
还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就出现了铁路建设热。到了1870年,全英铁
… Page 19…
路已达13562公里,比1848年增加了二倍多。这时英国已建成密布全国的铁
路网。在航运业中,英国是最早使用金属造船的国家。到1870年,英国造的
轮船日益排挤帆船,垄断了国际航运。1890年,英国商船吨数在全世界占84
%,1913年还保有40%,伦敦是当时世界的最大商港。它的商船不仅运输本
国的商品还运输外国的商品。1908年,伦敦成立了港务局,统一协调港口运
输,解决了伦敦港运输混乱的问题。
②法国
服饰
19世纪,法国经济发展起来,宫廷的生活穷奢极欲。社会上也以穿为王
室服务的时装店缝制的衣服为荣,这促进了时装业的进一步发展。到了 20
世纪初,上流社会仍缅怀王家的豪华气派,还是以富丽为漂亮。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以前,时装店竭力表现婀娜多姿的妇女形象。这种妇女的服饰为头插
摇曳的羽毛,戴着珠光宝气的首饰,身穿镶有轻纱花边的衣裙。高级时装店
也只为最富有的阶级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打破了法国贵族妇女的生
活方式,他们走出了封闭的小圈子,出走了沙龙,走上了社会,接触了现实
的社会生活。此时,衣装上的华丽装饰、荷叶花边就都显得过时了。
华丽的时装虽显得过时了,但却不会影响时装业的发展。这具体表现在
1865年成立的时装公会,从1890年起,一年组织两次的时装展览,同时还
表现在服装式样的变化上。1900年前后,妇女连衣裙的后面有个鼓起的腰
垫。连衣裙在1811年和1926年时腰身最窄,而在1860年时最宽。也就是说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时期,连衣裙的腰身是比较适中的。
早在1900年,巴黎就已成为世界时装的中心。当时有个叫保尔·博瓦雷
的人,极力主张解放人体的轮廓,线条,追求“人体线条美”。1914—1918
年,流行短而宽大的服装,产生了大衣,出现了一种叫“可可·夏内尔”的
剪裁法。
19世纪末,法国的某些地方以头形细长为美,他们认为小孩子的头部形
状如果和文字一样,将来他就会更加聪明。为此,牧师们鼓励母亲们按摩孩
子的头部,使其头形变得细长。
饮食
法国人一日四餐,早餐7点钟,主要是一杯黑咖啡,牛奶或者巧克力,
黄油涂面包片或羊角面包。9点为便餐。11点为午餐,全家一起吃,有三、
四道菜。16点,吃茶点,是人们来访、会面的时间。一般是喝茶、吃烤面包、
小蛋糕等小点心。19点是晚餐时间,是一天的正餐。餐桌上,每人要讲述自
己一天的经历,上的有菜汤,正菜有鸡蛋、鱼、猪肉食品、蔬菜、奶酪和餐
后的水果与甜食。
法国是有名的“奶酪王国”,奶酪的品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法国人
一般在饭后吃甜食,饭前吃奶酪,以调节一餐的食量。
法国人吃马肉的历史很有意思。18世纪以前,马肉是被法国皇家明令禁
食的。从1807年一位医生下令做马肉汤开始,到1856年法国政府建议把马
肉作为食品,马肉逐渐为法国人民所接受。加之医生、自然科学家们的提倡,
马肉很快成了法国人民喜爱的食品,到1905年,巴黎已有210家专营马肉的
商店。马肉店墙上绘有醒目的金色马头像,以示广告。
法国人喜欢饮酒,而且极讲究,如饭前饭后饮不同的酒;不同的酒饮法
不同;同时饮几种酒,要先饮无甜味的;吃冷盘、沙拉、甜食时、不能饮酒。
… Page 20…
喝红葡萄酒要配火腿、奶酪、酥皮馅饼、咸猪肉、牛羊肉、蔬菜等,白葡萄
酒则配牡蛎、龙虾、鱼、火腿、猪肉腊肠等。
下面摘录一段沈炼之主编的《法国通史》中的记述,可了解现代早期法
国人衣食住行生活变化之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各阶层之间差异极大,
从大多数居民来看,这一时期收入普遍提高……,从消费情况看,20世纪初,
饮食占62%,服装占16%,住房占12%。人们的饮食已有很大改善,一般
居民用于肉类的费用已超过面包。面包费占饮食费用的18%,而肉类占21。2
%。但对于穷人来说,主食用的猪肉和牛肉禽类到节日才能品尝到。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