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日利亚 19世纪末叶,尼日利亚的交通运输工具虽然仍是独木船,但
交通设施正在迅速地改变。
1896年拉格斯到伊巴丹的铁路开工,1900年通车。同年还开凿了贯穿拉
… Page 94…
格斯的运河,这便是便于独木舟航行的麦格雷运河。
1898年,拉格斯街道初次有了电灯。
1900年在拉格斯和伊多岛之间架起了长达970吨的丹顿大桥。
1902年首都迁到尊格鲁,并修建了一条轻便铁路,使这个城市与卡杜河
通航的终点巴里朱科连接起来。
1907年开始修建使远洋海轮能驶进拉格斯港口的巨大工程。
1908年从尼日尔河上的巴罗至卡诺,全长350公里的铁路开始动工,并
于1911年完成通车。同时修筑了一条从扎里亚到包奇高原的轻便铁路。
到20世纪初,重要的中心城市之间都架设了电报线路。
多哥 在德国统治多哥以前,河道与泻湖的运输是用独木舟,而陆上小
路的运输则全靠人的头顶来完成。比头顶先进的是人力拉车。
1903年在洛美修建了金属造的码头。
1905年7月洛美至阿内乔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907年洛美到阿果梅·梅
利梅铁路通车。以后又相继修筑了帕利梅至阿塔帕梅的铁路,帕利梅经巴托
到达霍城的铁路。
修铁路的同时修建公路,1913年多哥可通车的公路有1215公里。其中
一类是全年可通车的红土公路,另一类是旱季才可通车的夯过的粘土公路。
1896年多哥和达荷美之间的电网连通。
1913年,德国的海底电线把洛美同蒙罗维亚 (利比里亚)联系起来。
20世纪初,在许多地方如洛美、策维埃、阿格柏路韦、努瓦查、阿塔克
帕梅、索科德、阿内乔、托克普利等许多地方都建立了邮政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在卡米纳建立了第一座无线电台,可以同柏林
和南大西洋的巡逻舰只直接通讯。
塞拉勒窝内 在塞拉勒窝内,1878年便出现了包租的轮船。船只把货物
和乘客运送到欧洲,收费要比那些垄断性质的邮船为低。这项事业后来发展
为定期的班次,并有了自己的轮船,每三个星期停靠一次,往来于弗里敦和
达喀尔及马赛之间。
安哥拉 19世纪末叶以前,安哥拉几乎没有公路,从内地到海岸的运输
全靠高代价的脚夫或布尔人的牛车运输。
1886年开始铺设从罗安达到安巴卡的铁路。1919年这条铁路线又修到了
达马兰热。
1903年开始,英国的南非公司投资修建本格拉铁路,直到1928年这条
铁路才抵达比属刚果边境。1904年开始动工修建木萨米迪什通往高原城市萨
达班代拉铁路,但直到1923年才完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安达城的建设和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873年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877年建立了第一个电报局和正规的
警察部队;1883年建立第一所市医院;1887年建立第一个屠宰场,1889年
修建运河工程,解决了以驳船载水桶供应淡水的问题。1891年建立第一个马
车服务站,这里以前的运输方式是由非洲人抬的吊床;1839—1876年,街道
照明用花生油灯,1876—1897年用煤油灯,1897—1900年用煤气灯,1900
—1938年用汽油灯。
南非 19世纪70年代的交通工具还是牛车,当时在德兰士瓦已有了邮
电局。
1892年秋,开普敦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通车,1895年又修建了从洛伦
… Page 95…
索、马贵斯为起点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开始了南非的铁路运输事业。
中非 中非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
1891年出现了往返于马绍纳兰至南方之间的骡子拉车的公共交通事
业。
1898年第一条铁路,从贝拉至马绍纳兰的铁路通车。
19世纪90年代,以东海岸贝拉为起点的铁路线动工,1898年修到了乌
姆塔利,1899年通到了索尔兹伯里,1897年已通到了布拉瓦约,1904年通
到了维多利亚瀑布,1907年铁路又通到了比属刚果边界附近。
没有投递员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没有门牌,首都也如此。由于没有门牌
号,也就没有投递员。买报靠串街的报童,信要到信箱自取。首都和各地的
邮局都设有很多信箱。高级职员、富商等都租有专用的信箱。一般的家庭则
世世代代没有通过邮局发出或接到过一封信,他们甚至没有邮寄的概念。
(3)社会礼仪
在非洲的众多民族中,不仅有许多日常的礼节,还有众多的社会礼仪及
具有独特风格的口声、鼓手、手势等方面的习俗。
①巴米累克族的口声。居住在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人的男子中有一种
口声,他们用嘴唇和手合作发出“恩卡博”声音。这种声音可尖可钝,因人
因事而异。在战争中“恩卡博”和号角一样,用来鼓舞士气和瓦解敌军。它
还是战争开始或结束的信号;旅行中,它又是约定会合地点的信号;打猎时,
口声又是同伙联络和鼓动猎犬的重要工具。
②加纳的鼓语。在非洲的一些民族中有用鼓声传信的习俗,在加纳阿肯
人居住的地区,丈夫可以用鼓在舞台上赞扬他的妻子,用鼓表达他对酋长的
看法,宣布酋长逝世的消息,战争爆发的新闻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露齐泰尼亚”号客轮被德军击沉的消息,就是用
鼓声传入非洲中部的,其速度几乎与无线电相同。
③多哥的凳子礼。凳子在多哥埃维人的心目中是权力和荣誉的象征,酋
长有“酋长凳”,富人有“财富凳”,宗教仪式中有“神凳”,正因为如此,
埃维人拿出自己珍藏的精美凳子,招待客人落坐是最尊贵的礼节。
④婴儿起名。在非洲的社会礼仪中,人生的礼仪占有很大比重,如婴儿
起名礼、启蒙礼、割礼等等。
在西非的莫巴人、古尔马人和普鲁西人中,孩子诞生的那一天,凡逢有
村庄里的一个名流逝世的,就起名为汤库马;如逢暴雨,男婴起名吉塔加,
女孩起洛普塔加;如母亲在田野里散步时生下孩子,起名波波洛;打仗时生
下的孩子为吉福尔,孩子长至20岁时还要换一次名字。更名时在拜物教法师
组织下举行赛马,按赛马的次序给予不同的名字,其次序为孔巴特、拉尔、
杜提、朗博尼等。
⑤卡布列人的年龄等级。卡布列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点之一是要经过
若干个年龄等级。男孩首先要经过埃瓦西埃,然后进入埃法路(17—19岁),
这被认为是个不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没有结婚的权利,并且必须吃大家认
为不洁净的狗肉,因为这种动物是吃人粪便的。在结束这个时期时要举行舞
会,在舞会上大家唱:我洗干净我的双手……的歌。
年龄到了19岁进入青年期,称为桑加尤的等级,这时才允许结婚。进入
这个等级的青年,就有机会用羽毛和兽皮打扮自己,模仿猥亵动作。
⑥喀麦隆贝蒂人的启蒙礼。喀麦隆贝蒂人由少年进入成年期时需要接受
… Page 96…
启蒙教育,参加启蒙礼。启蒙礼分成三步:首先是庆祝仪式,参加仪式的少
年男女在事先选定的森林中的神木前祈祷悔罪,并杀羊祭奉。接着是全村人
聚餐。第二步是净身和接受性德方面的教育。净身是男孩割掉包皮,女孩在
河中由老妇人捅破处女膜。第三步是由教父带领教子们遍访村中的亲友。启
蒙礼的全过程要用半年的时间,仪式结束时在酋长家举行盛大舞会,教子们
腰围裙欢歌跳舞,庆祝自己进入成年的人行列。
⑦中非人的割礼。中非各部族的男孩长到三四岁时都要做包皮切除术,
这在中非人的家庭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参加切除术的男孩由村长带到丛林中
实施手术,并留在林中养伤,其间父母不许前往探望。两个月后伤愈便可回
村。此时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杀鸡宰羊,以血祭神。大家还要在达姆鼓
的伴奏下唱歌跳舞,庆祝活动往往举行3天。
⑧霍屯督人的成年礼。纳米比亚的霍屯督人的女孩子长大成人时,必须
到大雷雨中赤身裸体到处跑一次,以冲去自己身上的邪气。女孩成年的另一
种仪式,是把女孩关在小屋子中,用羊皮裹身,安静地躺着,不能大声说话,
不能接触冷水,她的朋友将一些有香味的花树叶子捣成碎末撒在她身上,关
一段时间后,再由一位生过孩子妇女将其领出,用牛奶和湿牛粪擦遍全身,
以清除“儿童时期的污秽”。
除以上的国家外,非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礼仪,例如埃
及的割礼、苏丹的穆斯林的割礼、赞比亚女孩的“成年仪式”、中非的双胞
胎降生仪式等等。这些礼仪也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内容和程序。
(4)婚丧嫁娶
①婚俗。非洲大陆,民族众多,婚姻习俗多种多样。例如乌干达的兰戈
族和阿卢尔族人的抢婚,尼日利亚东北部伊博族、南非祖鲁人中的试婚,尼
日利亚卡杜纳州古瓦里人、豪族人的以水联姻,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
加纳国富拉尼族人的以棍联姻,中非和西非地区的一夫多妻制,尼日利亚伊
博族人的胖女婚,努尔人的“鬼婚”等等。这些婚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仍然保留着其传统的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