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初所发的一念菩提心愿,逐渐予以忘失。于是佛陀告诉我们说:“忘失菩提心,
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所谓菩提心的忘失,不要以为不会有的。经说:过去有
位菩萨,遇到一位如来,发起大菩提心。这本是很好的,可是后在世间修行,竟
然忘了原来所发的菩提心,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了!

    如是忘失菩提心的行者,纵然仍在世间修诸善法,如修五戒、十善、四禅、
八定;再通俗点说,如修桥、铺路、施衣、施食、施茶、施药等,都可说是善法。
总之,凡有益于人群社会、世界人类的种种慈善事业等,亦都可以称为善法。但
所修的这一切善法,如与菩提心相应,自然成为成佛资粮,不与菩提心相应,那
就一切皆属魔业。

    所谓魔业者,魔是大家所知道的,就是魔王。魔王的唯一作用,在阻碍我们
向上、向善、向光明。不要以为六欲天上的魔王才是魔,凡是阻碍吾人向出世道
路上走的,都可叫魔。以天魔说,唯一邪欲,就是希望三界内的众生,都做他的
魔子魔孙,都为他的眷属。因此,当一个人想要出三界时,魔王就发生恐慌,恐
怕他的眷属又少了一个,于是施展种种魔法诡计,留难这个想出三界的人,使他
不能跳出三界去。所以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充其量,不过感到人天福乐果报
而已。没有办法跳出魔王的掌心,仍在魔王的控制下,乖巧的做他的魔眷属。所
谓修诸善法,当然不是专指世间的善法,出世的善法亦包含在这里面。在此或有
人这样的提出问题:忘失菩提心所修的世间善法,固然可以说是魔业,忘失菩提
心所修的出世善法,难道亦可说是魔业?从楞严经中将声闻缘觉列在五十种阴魔
内,说所修的出世善法亦是魔业,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况且魔王在因地中,不但
修十善业,亦修未到定。但因没有发菩提心,所以报生欲界顶天,成为扰乱世间
的魔王,使诸欲界众生皆为其眷属。

    进一步说,发了菩提心而又忘了,修诸善法,尚且是魔业,何况根本没有发
过菩提心,立过菩提愿?这一类人所修一切善法是属魔业,自然更加不用说了。
所以说:“忘失尚尔,况未发乎”?由此更加显出发心的重要了。

    根据以上所说,可以明显了解,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如他自愿修人天乘的善
法,或只想修声闻缘觉乘法,那就不谈,如果真的“欲学如来乘”势“必先”要
“具发菩萨愿”,而且这是“不可”或“缓”的。如来乘,有的地方,亦称佛乘。
如法华经说:“唯有一佛乘”。佛乘就是如来乘,二者是没有差别的。亦有经中
称如来乘为一乘,一乘是对三乘说的。三乘,是指声闻、缘觉、菩萨。一乘,是
专指无上佛乘,一佛乘以成佛为最高的目的。站在大乘佛法的立场讲,三乘是不
究竟的,唯一佛乘是究竟的。佛乘或如来乘,又是对菩萨乘说,如通俗的说,菩
萨乘与如来乘,都可称为大乘,经中所以有时称为菩萨乘,有时称为如来乘,亦
还有些分别的:菩萨乘是约因位说的,如来乘是约果位说的。我们修学佛法,希
望未来成佛,而如来乘就是修学的最后目标。但如来是由修学菩萨成的,没有一
尊佛不经过菩萨道的修学,而得成为最高佛陀的。因此,菩萨乘,是约发了菩萨
心的人,在因中修菩萨行,一步一步向佛果前进说的;而如来乘是约我们已经到
达的目标说的。菩萨乘是因,如来乘是果,世间有着因果的关系。不论是菩萨乘,
抑或是如来乘,当你想要走上这条菩提大道时,首先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
发菩萨愿。发菩萨愿,不但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还不能马虎拖延。普通人大
都有种通病,就是拖延,什么事情都喜欢推到明日。殊不知明日是过不完的,过
了一个明日,又是一个明日,试问推到哪个明日为止?所以我国有四句话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事事待明日,吾生已蹉跎”!所以我们不但要发菩
提心,而且要赶快发菩提心,立刻发菩提心,不可留待明日。如果老是明日复明
日,过了无数个明日,人已经老迈了,甚至快入土了,到那时,不说不可能发菩
提心,即使想发菩提心,已是为时太晚!因此,省庵大师劝勉我们说:不可缓也。
真的,我们什么都可慢慢来,唯有学佛,特别是大乘法,发菩提心,绝对不可慢
慢来,要立刻开始,时间是不等待我们的。


二、心愿为立行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
        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以上,已将心愿在修行上的重要性,略为说明;以下,再从心愿的差别行相,
指出修行的标准。发心,在前文题中已经说过,用的范围是很广的,不论做什么
事,都可用发心两字,而且是不简善恶。

    如发心趋求菩提,叫做发菩提心;如发心厌离世间,叫做发厌离心;如现在
正值冬令时节,很多贫苦的人们,在这寒冷冬天里,饥寒交迫,与生存搏斗,我
们佛教徒是慈悲的,见到这种悲苦的景象,就想发心给予救济,这可叫做发冬令
救济心,所以发心的范围是很广的。发心是如此,立愿也如此。从世法上好的方
面说:有人立愿从商,而以牟利为其宗旨;有人立愿做大官。立愿与立志,大致
是相同的。记得中山先生曾经说过:“要立志做大事,勿立志做大官”。可是,
世人立志做官的很多,立志做大事的却不多见。所以,立愿也是各各不同的。如
从佛法方面来讲:发心立愿的相状,同样是很多的。因此,省庵大师说:“然心
愿差别,其相乃多”,是即表示发心立愿的相状,是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的。

    发心立愿的相状,既然是有这么多,那我们要发心立愿,究竟发什么心立什
么愿?自然是个问题。为此,省庵大师特别为我们指陈出来,让我们本此而知有
所趋向,所以说:“若不指陈,如何趋向”?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指示。不过这
样的指陈,在佛法的熏陶上,如没有相当工夫与认识,是很不容易指陈心愿行相
差别的,所以能将心愿差别,正确的指示出来的,还有赖于真正的善知识。假如
没有这样一位大善知识,为我们指陈出心愿行相的差别,那我们是就真的不知应
怎样的发心立愿了。当知所谓发心立愿,必定有个趋向目标,设若不把心愿行相
指陈出来,那就要东碰西撞的茫无目标了。省庵大师是位高明的大善知识,对于
发心立愿的差别行相,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所以他老很慈悲的说:“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略言是对广说讲的:广说心愿行相,那是很多很多的,在这篇短文
中,自不能详为指出,只好略略的说出几种。大师略为指陈的心愿行“相有其八”
种,哪八种呢?就是“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的八种。而这发
心立愿的八大行相,归纳起来共为四对:就是邪正一对,真伪一对,大小一对,
偏圆一对。在这四对中,是对两类人说的:邪正与真伪的两对,是对世间凡夫说
的;大小与偏圆的两对,是对出世圣者说的。然不论对凡夫或对圣者说,其目的
是为我人指示修行的标准。在此,我们亦可得到一个启示,就是发心立愿,虽是
任何人都可做到,但必须得善知识的指陈。从善知识的指陈中发心立愿,固可向
着正确的目标迈进,设遇邪师恶友,教你发心立愿,那你不特没有正确的目标可
以趋向,而且你的前途是很危险的,所以这点不可不特别注意。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上面将发心立愿的八种行相指陈出来,但还没有加以解释。究竟什么是“邪”?
什么是“正”?什么是“真”?什么是“伪”?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什么是“偏”?什么是“圆”?必须再为说明,方能使人知所取舍,所以特再征
问。以下就是解释这八种行相的。

    我常常说:佛教说的发心,就是一般说的动机。动机的纯正与否,对你的前
途,有着很大的关系。如动机是伪曲而不正当的,那你所立的愿亦必是邪伪。发
心立愿既然都是邪伪,那你的行为自亦是乖僻的,而结果当然也不会好的。可是
现在一般发心立愿的人,真正为了生死得解脱的,可说少之又少,大都是发心不
正立愿邪曲的。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
        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在八种发心立愿中,现在先讲第一种邪心邪愿之相。大师告诉我们说:“世”
间“有”一类修“行人”,虽说知道发心修行,但他们“一向”以来的“修行”,
只知这样的去修,根本“不”知道怎样的去探“究自心”。一个真正修学佛法的
人,最重要的是修心,所以在佛经中,有时称修行为修心。在整个佛法中,虽不
能说全部是属唯心论思想,但在大体上说,佛法是重视心的。所以永明延寿禅师
在所著的宗镜录上说:“千经万论,悉明唯心”。记得过去我曾说过:一般人总
自以为了不起,而实际上却是可怜得很。为什么?不说别的,单就我们自己这念
心说,不说认不清它,亦控制不了它。既然如此,还有什么了不起?诸位不妨一
试,看看自己能不能控制这一念心?吾人的一念心,终日心猿意马,时而奔向东,
时而奔向西,从不听我们指挥和控制的。既不能控制它,当然亦不认识它。如我
人平时动的一念心,明明是向恶的方面走的,自还以为是存的好心,这不是普遍
存在的一种现象吗?所以佛陀老早告诉修学佛法的人,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