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
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
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
何愁不开悟。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
之道矣。
(正)复周群铮书

◎关中用工,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
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
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
是修道第一大障。
(正)复弘一大师书

◎近来人每每好高务胜。稍聪明,便学禅宗、相宗、密宗,多多将念佛看得无用。
彼只知禅家机语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广大。而不知禅纵到大彻
大悟地位,若烦惑未净,则依旧生死不了。相宗不破尽我法二执,则纵明白种种
名相,如说食数宝,究有何益。密宗虽云现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博地凡
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
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法则也。
(续)复姚维一书

◎如其天姿聪敏,不妨研究性相各宗,仍须以净土法门而为依归,庶不至有因无
果。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作口头活计,莫由得其实益也。必须要主敬存诚,对
经像如对活佛,不敢稍存怠忽。庶几随己之诚大小,而得浅深诸利益也。至于根
机钝者,且专研究净土法门。果真信得及、守得定,决定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
圣。校彼深通经论,而不实行净土法门者,其利益奚啻天地悬殊也。如上所说,
无论甚么资格,最初先下这一味药。则无论甚么邪执谬见,我慢放肆,高推圣境,
下劣自居等病,由此一味阿伽陀万病总治之药,无不随手而愈。
(正)复唐大圆书

◎禅宗每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言见性成佛者,以
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乃理即佛与名字佛也,非福慧圆满之究竟佛也。
此人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于一切境缘,
对治烦恼习气,令其清净无馀,则可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
佛世此种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则大彻大悟,尚不易得,况烦恼净尽者乎。密宗
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
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
亦无现身成佛之事。
(三)复周志诚书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
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凡
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
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
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
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正)复永嘉某昆季书

◎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
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令一切人,先做世间
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
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
(三)节录大师自述

◎他人教人,多在玄妙处着力。光之教人,多在尽分上指挥。设不能尽分,纵将
禅教一一穷源彻底,也只成一个三世佛怨而已。况尚无穷源彻底之事乎。
(正)复马契西书十一

◎刺血写经一事,且作缓图,当先以一心念佛为要。恐血耗神衰,反为障碍矣。
身安而后道隆。在凡夫地,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是则是效。但得一心,法法
圆备矣。
(正)复弘一大师书二

◎居士即俗修真,随缘进道。执持一句弥陀,当做本命元辰。抱着惭愧二字,以
为入圣阶梯,圣地不厌屡登,录其迹以开人耳目。诚可谓为法忘躯者也。然以光
愚见,似乎可以止步休歇矣。纵欲广游,宜以神不须以身。弥陀三经,华严一部,
当作游访路程。宴坐七宝池中,遍游华藏世界。神愈游而身愈健,念愈普而心愈
一。其寂也,一念不可得。其照也,万德本具足。寂照圆融,真俗不二。十世古
今,现于当念。无边刹海,摄归自心。校彼披星戴月,冒雨冲风。临深渊而战兢,
履危岩而惊怖者,不啻日劫相倍矣。鄙见如此,不知居士以为何如。
(三)复高鹤年书

◎阁下年未三十,已现衰相。固当舍博守约,专修净业。净业大成,再宏馀法。
庶得自利利他之实。否则虽能利人,亦非究竟。
(三)复圆净居士书

◎修净业人,着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
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为有实益。若肯守此平淡朴实家风,则极乐
之生,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亦可预断矣。
(三)复江易园书

◎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
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辙,亦不可得。
如此方才算是聪明人,方才能得实益。否则由多知多见,不能决疑,反不如老实
头一无知识者,为易得益也。
(三)复卓智立书

◎观来书,可谓发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甚
有语病。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二者当以不分亲疏为是。然利他正一愿而
已,自利则必须竭尽心力。则自利一边何可以淡,而妄学大菩萨身分也。
(三)复胡宅梵书

◎汝喜念金刚经,当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即为净土助行。然净土五经,其功德
亦不亚于金刚经。所寄之经书,宜详阅光所作之序,则其大义可以悉知。再息心
恭敬读之,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
(三)复唐瑞岩书一

编者敬按:予于民廿四年秋,由普陀上书苏州报国寺印大师,求皈依。旋奉复,
取法名曰宗敬,并承赐净土五经,及梦东禅师遗集等十馀种。覆函有云:金刚经,
发明净土之处甚少,每日虔诵一遍已够。汝于专精念佛外,可将净土五经,川流
不息读之。予至今遵守,不敢忘。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
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
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
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
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静固好,不能
静,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
胜言。且念佛一法,圆该一代一切法门。而静之一字,尚隔其外。岂可谓为净宗
真善知识。祈二次再版,删去此四大要诀。庶初机不致受病,而通人无由见诮也。
(三)复丁福保书

◎不修身而念佛,亦有利益。于决定往生,则百千万中难得一个。雄俊惟恭,乃
其幸也。所撰两句,是而未切。宜云:智断烦情超苦海,〖烦,即烦恼。乃通指。
情,则专指淫欲。〗立坚信愿入莲池。则确切。于用功法则,皆指出矣。
(三)复卓智立书

◎念佛一事,约现生得利益,必须要至诚恳切常念。若种善根,虽戏玩而念一句,
亦于后世定有因此善根,而发起修持者。故古人大建塔庙,欲一切人见之而种善
根。此一句佛,在八识田中,永久不灭。是知肯念佛固好。不肯念,为彼说,彼
听得佛号,亦种善根。听久则亦有大功德。
(三)复张朝觉书

◎十念一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
或朝暮及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
用,则为害不小。念佛声默,须视其地其境何如耳。倘所处之境地不宜朗念,则
只可小声念,及金刚持。其功德唯在专心致志,音声犹属小焉者耳。
(三)复丁福保书

◎汝欲光令汝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此心乃佛所证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此境乃佛所居之境〗莲池愿文虽有此语,切不可发痴,欲其即得。若欲即得,
必定着魔发狂,佛也不能救矣。譬如小儿扶墙而走,尚难不跌倒。而欲飘行长空,
遍观四海,岂非梦话。但求往生,即了生死。若欲悟此心,见此境,尚须渐修,
方能分悟分见。若圆悟圆见,非成佛不能。
(三)复吴思谦书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
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真为生死,发菩提
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
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
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
(三)复蔡契诚书


己、勉行人努力

◎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
受诸乐。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人命无常,速如电
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惺悟,力修净业,
则与木石无情,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有血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