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7…001】『杂阿含经』卷五(大正二·三七中)。『瑜伽师地论』卷八八(大正三0·七九七中)。 'P40' 
注【7…002】『铜 律』「大品」(南传三·二九八)。 
注【7…003】『铜 律』「经分别」(南传一·二六八)。 
注【7…004】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二二──二四)。 
注【7…005】『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下)。又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中)。 
注【7…006】『瑜伽师地论』卷八五(大正三0·七七二下)。 
注【7…007】原始结集时,摄十经为一颂,称为「只夜」。後来,集经的偈颂,偈颂的类集,被称为优陀那── !5  南,这是北方佛教优陀那的习惯用法。 
注【7…008】『摄事分』有『中阿含』及「如来记说」的论义,从前以为∶说一切有系重视『中阿含』,所以「杂阿含经为主,中阿含经为助,加以抉择,奠定佛法的思想宗要」(『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六四),自「总颂」与「异品」的发见,改变了上一看法,理解为∶大空经等,原本是附於「修多罗」总集的「异品」。 
注【7…009】『大正藏』『增壹阿含经』校记(大正二·八三0)。 
注【7…010】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九五──七九二)。 
注【7…01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六(大正二七·七九中)。 
注【7…012】『分别功德论』卷二(大正二五·三四中)。 
注【7…013】『杂阿含经』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P41' 
注【7…014】『成唯识论』卷三(大正三一·一五上)。『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四上)。 
注【7…015】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二七八──二八四)。 
注【7…016】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八二七──八二八)。 
注【7…017】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0──五五)。 


   

七 杂阿含经的次第与部类

  宋译『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别编以後的,经过部派重治的『杂阿含经』。次第与部类分别,没有梵本可考。宋求那跋陀罗的原译本,对於全经部类,仅有不完全的记录,如经上说到 ∶「诵六入处品第二」,「杂因诵第三品」,「弟子所说诵第四品」,「诵道品第五」。依『瑜伽论摄事分』,可以推见『杂含』的前五卷,应为「五阴诵第一品」。诵品的记录不完全,又误编『无忧王譬喻』在内,卷次又有些错乱,所以一向以为杂乱而没有次第的。近代的整理『杂阿含经』,首推日本的!3浠崎正治。在他发表『汉译(佛教)四阿含』(Tn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 Chinese)一文中,以为『杂阿含经』(除『无忧王譬喻』二卷),应分为八诵六三部∶一、五蕴诵,八部;二、六入诵,一部;三、杂因诵,四部;四、弟子所说诵,六部;五、道诵,二一部;六、八众诵,四部;七、偈颂诵,一二部;八、如来诵,七部(1)。日本『国译一切经』中 'P42' ,椎尾辨匡『'新订'杂阿含经』(『校订相应阿含』),分四八卷为八诵四六相应∶五蕴诵第一,三相应;六入诵第二,一相应;因缘诵第三,四相应;弟子所说诵第四,六相应;道诵第五,九相应;八众诵第六,四相应;偈诵第七,一二相应;如来诵第八,七相应(2)。八诵四六相应的分判,大体是依照!3浠崎正治的分部次第。不过「五蕴诵」中,「大师部」以下六部,椎尾与「见相应」合为一相应。!3浠崎分卷三一为一三部,而椎尾综合为一──「诸相应」,里面包含了一三种相应(3)。部类、相应分判的不同,只是这一些而已;这一些,都属於「如来所说」。然从说一切有部的『杂阿含经』来说,这样的分判,是不适合的!如以卷三一为「道诵」所摄,与『瑜伽论摄事分』不合。「八众」与「偈」,在『瑜伽论』中,显然是同一内容,不应该作为二诵的不同名称。吕澄作『杂阿含经刊定记』,判『杂阿含经』为四分十诵;一、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六诵,二、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二诵;三、道品分,一诵;四、结集分,一诵。这是依『瑜伽论本地分』,又符合四分十诵的旧说(4),是比较适当的。依此判别,吕徵以为∶「此中卷数,旧刊排列无误者,全经五十卷中,仅十二卷而已」(5)。吕澄以为「如来所说」部分,原本也是次第集在一起的,所以觉得全经次第,旧刊几乎全部都错了。 


  论定『杂阿含经』的原译本次第,而判别全经的部类,首先应该肯定的,『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应依说一切有系的古说来处理。『杂阿含经』为三部分∶「修多罗」,「只夜 'P43' 」,「记说」──「弟子记说」,「如来记说」,三部分综合而成的。依『瑜伽师地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说∶「众会事」,「众相应」,「结集品」,「伽陀」,所指是同一内容,就是有偈颂部分(「只夜」),并一致的列在最後。这是「修多罗」以後,集成「只夜」的先後次第。!3浠崎等依『别译杂阿含经』,以(七)「偈诵」,(八)「如来诵」为次第,不知『别译』是别部所诵本,是不适用於说一切有部本的。「弟子所说」、「如来所说」──「记说」部分,『瑜伽论本地分』与『杂事』,位置在缘起,(食),谛,(界)相应以後,念住等道品相应以前;『瑜伽论摄事分』,却又列在最前。「弟子所说」、「如来所说」部分,位置并不稳定,表示了『杂阿含经』部类分判的问题所在。求那跋陀罗所译『杂阿含经』,立「弟子所说诵第四品」,而「如来所说」部分,并没有别立为一诵,却分散在「五阴诵」,「杂因诵」,「道品(菩提分)诵」以下。立「弟子所说诵」,而不立「如来所说诵」,未免体例不一!如恢复古说,不立「弟子所说诵」,与『杂阿含经』的译本不合;如立「弟子所说诵」,又立「如来所说诵」,那经卷的次第前後,要大大的变动(如吕澄那样)了。这真是进退为难的问题!这反映了「弟子所说」,「如来所说」,在传说中位置不一定的情况。「弟子所说」与「如来所说」,本来是分散在「修多罗相应」以下的,後来才有别立的倾向(如求那跋陀罗译本,已别立「弟子所说诵」)。依说一切有部诵本,探究经典的原始结构,应该是分为五诵,也就是五品的。「 'P44' 修多罗」部分,依『瑜伽论摄事分』,分为「行」,「处」,「缘起食谛界」,「菩提分法」 ──四类,这与『杂阿含经』的(「五阴诵」),「六入处诵」,「杂因诵」,「道品诵」相合。「修多罗」四诵在前,「只夜」──「八众诵」在後,共为五诵,也就是五品。至於「记说」 ──「弟子记说」,「如来记说」,是分散而附於「修多罗」之下。这一分类,与『相应部』相同,不过名称与次第的差别而已。对列如下∶ 
图片

      『杂阿含经』  ┌────┐  『相应部』
      五阴诵第一品─┘┌──┐│  Ⅰ有偈篇Saga^tha…vagga←─┐
      六入处诵第二品─┘┌─┼┼─Ⅱ因缘篇Nida^na…vagga     │
      杂因诵第三品───┘  │└─Ⅲ蕴篇Khandha…vagga       │
      道品诵第四品────┐└──Ⅳ六处篇Sal!a^yatana…vagga│
      八众诵第五品─┐    └───Ⅴ大篇Maha^…vagga         │
                    └─────────────────────────

   


  vagga,向来是译为「品」的;『相应部』日译本作篇,所以五篇就是五品。「弟子所说」,「如来所说」──「记说」部分,『杂阿含经』分散而附於「五阴诵」,「杂因诵」,「道品诵」以下;『相应部』分散在「因缘篇」,「蕴篇」,「六处篇」,「大篇」以下。『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诵本,『相应部』是赤铜 部诵本,二部同出於根本上座部,所以全经分为五诵 'P45' (五篇),而「弟子所说」,「如来所说」,附列於下,可断定为上座部本的旧有结构。至於五品的次第先後不同,「记说」分附於「修多罗」而出入不同,那是上座部派再分化,重行整治所成的诵本差别。『相应部』分为五篇,五篇共分为五十六相应;称为「相应」,是很正确的!说一切有系的传说,也是称为「相应」、「相应语」的;『杂阿含经』就是『相应阿含经』。不过,『杂阿含经』虽本为五诵(五品),而宋译本已别立「弟子所说诵」,成为六诵(六品)了。 


  现在,依汉译现存本的卷帙次第,确定佚失了的卷数,以及次第错乱的改正,而推定原译本的次第,可依五诵而分成多少相应,试叙列如下∶ 
图片

             「五阴诵第一」
        注【8…001】  1。──阴(相应)'一'
        注【8…002】  10。──阴'二'
        注【8…003】  3。──阴'三'
        注【8…004】  2。──阴'四'
        注【8…005】  5。──阴'五'
        注【8…006】  6。┅┅┅┅┅┅罗陀·见'上'
        注【8…007】  7。┅┅┅┅┅┅见'下'·断知
'P46'
             「六入处诵第二」
        注【8…008】  8。──处'一'
        注【8…009】  9。──处'二'
        注【8…010】  43。──处'三'
        注【8…011】  11。──处'四'
        注【8…012】  13。──处'五'
            「杂因诵第三」
        注【8…013】  12。──因缘'上'
        注【8…014】  14。──因缘'中'
        注【8…015】  15。──因缘'下'·谛'上'
        注【8…016】  16。──谛'下'·界'上'
        注【8…017】  17。──界'下'·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