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後生者,是故说言唯有诸法从众缘生,能生诸法。又一切法都无作用,无有少法能生少法,是故说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唯於彼因果法中,依世俗谛假立作用,宣说此法能生彼法。 


   
注【164…001】参照『增壹阿含经』(三七)「六重品」七经。


   


 二七九; 四五七( 三三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喜行,云何为六?如是比丘!若眼见色,喜於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喜於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喜行」。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0; 四五八( 三三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忧行,云何为六?诸比丘!若眼见色,忧於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忧於彼法处 'P416' 行。诸比丘!是名六忧行」。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一; 四五九( 三三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舍行,云何为六?诸比丘!谓眼见色,舍於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舍於彼法处行。是名比丘六舍行」。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随行」∶

  复次、由五种相,於能顺喜所缘境界,随顺而行,深心喜乐,不如正理,执取其相,发生贪欲,多起寻思,方便求觅,因此广行福、非福行。如能顺喜所缘境界,顺忧、顺舍所缘境界,如其所应,当知亦尔。其差别者,於能顺忧所缘境界,随顺而行,深心厌恶,发生嗔恚。於能顺舍所缘境界,随顺而行,深心愚昧,发生愚痴。馀如前说。


   


 二八二; 四六0( 三三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1);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三; 四六一( 三四0)
'P417'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四; 四六二( 三四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五; 四六三( 三四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当知是舍利弗等。舍利弗比丘,眼见色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 'P418' 上福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2) 。


   


 「恒住」∶

  复次、有诸 刍证阿罗汉,诸漏永尽,於一切境随顺而行,恒时不堪,乃至失念生诸烦恼,是故恒住无杂染住,由是因缘,说名恒住。彼随行品,若喜、若忧、若欣、若戚,诸阿罗汉皆无所有,乃至善中亦无是事。又彼恒住,极难行故,及无罪故,名为最胜;能成就者极难得故,说名第一真实福田,应当奉请,乃至广说,当知如前摄异门分(3)。 


   
注【165…001】「舍心住正念正智」,原作「正念正智舍心住」,依明本改。 
注【165…002】『杂阿含经』卷一二(旧误编为卷一三)终。 
注【165…003】『瑜伽师地论』卷八四(大正三0.七六六下)。


   


 「师弟二圆满」∶

  (1)复次、於善说法毗奈耶中,应知大师及弟子众,各由二相,其德圆满。云何二相应知大师其德圆满?谓依利他行,欲令悟入诸所有受皆是苦故,说受所依,说彼因缘,说能杂染所有随行,说所对治及能对治师句,安立说一切种究竟出离,是名第一师德圆满。又依自利行,宣说不共三种念住无杂染住,是名第二师德圆满。云何二相应知弟子其德圆满?谓於如来无量法教,能了知已,而未得到闻之彼岸。若以得到其彼岸者,要为修行法随法行,证得出离,非为受持。了知是已,如理修行,法随法行,非但随说音声语言以为究竟,是名第一诸弟子众其德圆满。如是修行法随法行,不以下劣而生喜足,要当往趣贤敏丈夫所趣之地,定当获得彼所 'P419' 应得,是名第二诸弟子众其德圆满。 


  (2)复次、於善说法毗奈耶中,复由三相,应知大师其德圆满;又由二相,应知弟子其德圆满。云何三相应知大师其德圆满?谓佛世尊,为诸弟子最初施设远离二边中道正行,是名第一师德圆满。又於圣教未生信者,有毁犯者,以正方便令入圣教,离诸毁犯,是名第二师德圆满。又於圣教已得入者,由四法摄正摄受之,是名第三师德圆满。云何名为四种法摄?一、於秘密,以其如法闲静教授而教授之,不以非法;二、於违犯,以其如法苦切语言现前呵摈,非不如法;三、於寻思,依止耽嗜,教令於内勤修寂静;四、令时时听闻正法,常无懈废,又令远离相似正法,及令对治弃舍正行。当知即是於其秘密,能引如法闲静教授。於实毁犯,若正了知,要当呵槟方调伏者,以如法言现前呵摈,心无杂染。於寻思者,方便令其易得决了,於诸流荡五妙欲者,示其过患,令生厌离,渐次修学,乃至证入第四静虑。所有寻思,依止耽嗜,方能於内究竟寂静,自令无恼,令他摄取,当知是名於时时间听闻正法,常无懈废。云何二相诸弟子众其德圆满?谓诸弟子,最初忍受大师所见,谓诸法中空无我见。由是因缘,於诸法中不增益我,起邪执著,亦不毁坏世俗道理。胜意乐故,无所随从;随言说故,亦不远离,是名第一诸弟子众其德圆满。又彼於见既忍受已,能正修行法随法行,由四法摄所摄受时,若彼诸法有苦、有害,如实了知,能速断灭;若彼诸法无苦、无害,如实了知,能速作证,是名第二诸弟子众其德圆满。如是大师及 'P420' 弟子众之所摄受诸佛圣教,当知一向无染清净,诸聪慧者之所归趣(3)。 


   
注【166…001】『论』义依『中部』(一三七)『六处分别经』;『中阿含经』(一六三)『分别六处经』。 
注【166…002】『论』义依『中部』(一三九)『无诤分别经』;『中阿含经』(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注【166…003】『瑜伽师地论』卷九二终。 


  注:' '内之字,比其他字稍小。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自序 

  『杂阿含经』(即『相应阿含』,『相应部』),是佛教界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佛法是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而觉悟世间,实现出世的理想──涅盘。在流传世间的佛教圣典中,这是教法的根源,後来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观」与「瑜伽」的深义,都可以从本经而发见其渊源。这应该是每一位修学佛法者所应该阅读探究的圣典。 


  现存汉译的『杂阿含经』,内容缺佚了二卷(古人以『阿育王譬喻』补足),次第也大有倒乱,所以全经的组织部类,无法明了。吕澄发表了『杂阿含经刊定记』,依『瑜伽师地论』,知道四阿含经是依『杂阿含经』为根本的;『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的摩 理迦(本母),是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论定 ∶依『瑜伽论摄事分』,分全经为「能说」,「所说」,「所为说」;这三类,与「修多罗」,「只夜」,「记说」相当。近代学者的研究,或说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部阿含;或说依四阿含而类别为九(十二)分教。其实,四部阿含是先有『杂阿含』,九分教是先有「修多罗」,「只夜」,「记说」(这三分也还是先後集出),二者互相关联,同时发展而次第成立的。『中阿含经』(一九二)『大空经』,说到「正经,歌咏,记说」(『中部』一一二『空大经』所说相同),正是佛教初期三分教时代的明证。 


  『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宗要的摩 理迦,是『杂阿含经』的部分论义,也就是「所说」──「修多罗」部分的论义。「修多罗」分阴、处、因缘、圣道四大类,在『杂阿含经』的集成中,「修多罗」是最早的,正是如来教法的根本所在。从『杂阿含经刊定记』去看,这部分的经论对比,不免粗疏而不够精确!抗战期间,听汉藏教理院雪松法师说,内学院有『杂阿含经论』的合刊本,可惜没有见到,不知内容如何!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