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于这颗心4-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解这点,一旦见闻到什么,就退缩逃避,以为只要这么做,那件事最后就会丧失控制的力量,然后他们就能超越它。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们根本无法超越任何事。若他们逃避而未了知实相,相同的事不久仍会生起,一样得再面对。 

  例如那些永不满足的行者,在寺院、森林或山中受持头陀支[4],他们到处行脚,东看看,西瞧瞧,认为如此就能获得满足。他们努力爬上山顶:〃啊!就是这里,现在我没问题了。〃感到几天的平静后,就对它厌烦了。〃哦,好吧!下山到海边去。〃〃啊!这里既舒适又凉快,在这里修行一定很好。〃不久后,他又对海边感到厌倦。对森林、山顶、海边厌倦,对一切厌倦,这并非正见[5],也不是厌离[6]的正确意义,而仅仅是感到乏味,是一种邪见。 

  当他们回到寺院,〃现在,我该怎么做?每个地方都去过了,却一无所获〃。因此他们弃钵、卸袍,还俗去了。为何要还俗?因为他们不了解修行,不晓得还有什么事可做。他们去南方、北方、海边、山顶、森林,仍不了解任何事,因此结束一切,他们便死了。事情的演变就是如此,因为他们一直逃避事物,智慧便无从生起。 

  从心里跳脱,不是逃避面对事情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假设有个比丘,下定决心不逃避事物,要勇敢面对它们。他照顾自己,并了解自己和他人,持续努力地解决各种问题。假设他是位住持,经常得不断面对需要注意的事物;人们一直来询问,因此必须时常保持觉醒。在可以打瞌睡之前,他们就会再用另一个问题唤醒你。这让你能思维、了解所面对的事物,你变得能以各种善巧方式处理自己与别人的问题。 

  这技巧从接触、面对、处理与不逃避事情中生起。我们不是以身体逃避,而是使用智慧,从心里跳脱,靠当下的智慧而了解,不逃避任何事。 

  这是智慧的源头,每个人都必须工作,必须和其他事物联系。例如,住在大寺院中都必须帮忙处理事情,从某个角度看,你可能会说那些都是烦恼。和许多比丘、比丘尼、沙弥住在一起,在家众来来去去,可能会生出许多烦恼,但为了增长智慧、断除愚痴,我们必须如此生活。我们要选择哪一条路,是为了消除愚痴,还是为了增加它而生活? 

  苦所在之处即不苦生起之处 

  我们必须深入思维。每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境时,我们都应该镇定与审慎。当苦生起时,是谁在受苦?为何苦会生起?寺院的住持必须管理众多弟子,这可能会造成痛苦。若我们害怕痛苦而不想面对,要如何与它战斗呢?若不知痛苦生起,我们要如何解决它呢? 

  跳脱痛苦意味着知道离苦的方法,它的意思绝非从每个痛苦生起的地方逃跑,这样做只会把痛苦带在身上。 

  若想了知苦,就必须深入观察目前的情况。佛陀教导我们,问题从哪里生起,就必须在那里解决。痛苦所在之处,正是不苦生起的地方;一个息灭,另一个就生起,你应该在那里解决自己的问题。因害怕而逃避痛苦的人是最愚痴的人,他们只会无止境地增加愚痴。 

  苦,是除此之外无他的第一圣谛,不是吗?你怎么会把它看成坏事呢?苦谛、生起苦之集谛、苦止息之灭谛、灭苦之道谛,若逃避这些事物,就不是根据真实法而修行。 

  佛陀教导我们要以智慧跳脱。你踏到荆棘或碎片,脚底被扎伤,走路有时会痛,有时则不会。当踩到石头或树枝,真的很痛时,便检查脚底,但未找到任何东西,你不理它继续走路,然后又踩到某样东西,再次感到疼痛。这种情况反复发生。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字体 '大 中 小' 疼痛的因是什么?它是扎入脚底的刺或碎片,痛感断断续续。每次疼痛生起时,你便稍作检查,但未看到碎片,于是就不理它。不久,它又再痛,你便再看一眼。 

  当痛苦生起时,你必须注意它,别不理。每次疼痛生起,你就注意到:〃嗯!刺还在那里。〃每回疼痛生起,也会生起必须拔除那根刺的想法。若不将它取出,只会变得更痛,疼痛一再复发,直到你无时无刻不想着取出刺为止。最后终于受不住了,你决心一劳永逸,将刺取出因为它会痛! 

  在修行上的努力也必须如此,无论哪边会痛或哪里有摩擦,都必须探究。勇敢地面对问题,除掉那根刺,把它拔出来。一旦心有所贪著,就必须注意,当深入观察时,你就会如实地觉知它、看到它并体会它。 

  但我们的修行必须坚定与持续,即所谓的勤精进(viriyrambha)向前不断地精进。例如,当你的脚感觉不适时,必须提醒自己把刺拔出来,并努力不懈。同样的,当痛苦在心中生起时,我们必须坚持将烦恼从根拔除,彻底斩断它们。只要一直保持坚定的决心,最后烦恼一定会屈服,并被消除。 

  觉知生的运作,也不要落入生中 

  因此,关于乐与苦,我们应该怎么做?一切法都是有因而生,因若消失,果便消失。只要我们不贪爱或执著,仿佛它并不存在,苦便不会生起。苦因有而生起,以有为缘而有生;取则是造成苦的先决条件。 

  只要发觉苦,就深入观察它,深入观察当下,观察自己的心与身。当苦生起时,问你自己:〃为什么有苦?〃立即观察。当乐生起时:〃乐生起的因是什么?〃每当这些事出现时都要警觉,乐与苦都是由执取生起。 

  以前的修行人就以这种方式看自己的心,只有生与灭,并无常住的实体。他们从各个角度思维,发现心根本没什么,没有任何东西是稳定的;只有生与灭、灭与生,无固定不变的事物。无论走路或坐着,都如此看事情,无论看什么都只有苦,一切东西都如此。犹如刚从熔炉锻造出来的大铁球,每个地方都是滚烫的。若触摸,顶部是烫的,两侧也是烫的,整个铁球都是烫的,无一处是凉的。 

  若不深思这些事物,对它们便一无所知。我们必须清楚地看见,切莫生出事物,也不要落入生中,要觉知生的运作。那么如〃哦!我受不了那个人,他搞砸一切〃的想法便不会再生起,或〃我好喜欢某某〃也不会再生起,剩下的只是世俗的好恶标准。我们必须使用它来与别人沟通,但内心必须是空的,这便是圣住。我们必须以此为目标如法修行,莫陷入疑惑中。 

  在投入修行之前,我问自己:〃佛陀的教法就在眼前,适合每个人,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依教奉行,而其他人则不能呢?或有人只有三分钟热度,然后很快就放弃了;或有人虽未放弃,但是却心猿意马,无法全心投入。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此,我下定决心:〃好!我将尽形寿,全心全意,彻底遵从佛陀的教导,于此生达到觉悟。因为若不如此,我终将在苦海中沉沦。无论需要承受多少苦难,我都要放下万缘,精进用功,永不懈怠,否则疑惑将一直纠缠着我。〃 

  如此思维后,我便认真地修行,无论多么困难,依然勇往直前。我将一生看成一天,丝毫不敢懈怠。〃我将谨遵佛陀的教导,依循佛法而了知这痴迷的世间为何会如此之苦。〃我想明了,也想精通教法,因此我朝向法修习。
出家行者需要放弃多少世俗的生活呢?若我们终生出家,就意味着放弃一切,所有世人享受的事色、声、香、味与触,都要完全抛开,但仍经验它们。因此,修行者必须少量知足,并保持离染。无论说话、吃饭或做任何事,都必须很容易满足:吃得简单、睡得简单、住得简单。你愈如此修行,就愈容易获得满足,你将能看透自己的心。 

  法是各自的(paccatta)唯有自己了解,就是说你得亲自去修行。在解脱道上,你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而已。即使我今天给你们的教导也是完全无用的,它值得聆听,但若你只因我如此说而相信,你就不会正确地使用它;若完全相信我,你就是傻瓜。把我的教导用在自己的修行上,用眼睛与心去看,亲自去做,这会更有用,更能尝到法味。 

  所以,佛陀不详说修行的成果,因为它无法以言语传达。就如试着为天生的盲人描述不同的颜色:〃它是鲜黄色。〃那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佛陀将它拉回到个人身上你必须自己清楚地看见。若能清楚地看见,心里就会有清楚的证明,无论行、住、坐、卧,都将不再疑惑。即使别人说:〃你的修行是错的。〃你都不会动摇,因为你已亲自证明。 

  别人无法告知,你必须自知自证 

  身为佛法的修行者,无论在哪里都必须如此做。别人无法告知,你必须自知自证,一定要有正见。但在五或十次的雨安居当中,真的能如此修行一个月都相当难得。 

  有次我前往北方,和一些年老才出家,只经历过两三次雨安居的比丘同住,那时我已经历过十次雨安居。和那些老比丘住在一起,我决定履行新进比丘应尽的各种义务收他们的钵,清洗他们的衣服,以及清理痰盂等。我并不认为这是为任何特别的个人而做,这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修行罢了。由于别人不会做这些事,因此我就自己做,且视此为获得功德的好机会,它给我一种满足感。 

  在布萨日,我得去打扫布萨堂,并准备洗涤与饮用的水。其他人对这些工作一无所知,只在旁观看,我并无批评之意,因为他们不懂。我独自做这些事,结束后对自己感到高兴。在修行中,我感到振奋,并充满活力。 

  我随时都能在寺院中做一些事,无论我自己或别人的茅棚脏了,我就打扫干净。我并非为了讨好任何人,只是想维持一个好的修行。打扫茅棚或住处,就如清理内心的垃圾。 

  你们必须谨记这点。与法、平静、自制、调伏的心共住,无须担心和谐,它会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