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叶尔莫洛娃、连斯基等较为著名。
①叶尔莫洛娃(1858—1928年)生于莫斯科,自幼酷爱戏剧艺术,12
岁时在莱辛的 《爱米丽雅·迦洛蒂》一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就获得了成功。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中扮演卡杰林娜,为俄罗斯的戏剧舞台塑造
了一个充满内心力量、宁死不屈的俄罗斯妇女形象。
在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叶尔莫洛娃创造了许多俄罗斯妇女形象,
被称为“叶尔莫洛娃式的妇女”,为俄罗斯的演剧艺术作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②连斯基 (1847—1908年)是19世纪末俄罗斯戏剧舞台上出色的性格
演员。他成功地塑造过许多悲剧和喜剧角色。在表演上,他力求把创作灵感
和技巧结合起来,使外部表现手段服从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
连斯基还写过许多表演艺术的论文,如《面部表情与化装》、《演员札记》
等,对俄罗斯戏剧美学的发展也做出贡献。
(4)戏剧革新者梅耶荷德的戏剧探索和理论贡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现实主义戏剧之外,现代主义、自然主义、象
征主义、印象主义等戏剧流派也出现在俄国剧坛。这种局面为俄国戏剧的发
展提供了经验。
梅那荷德(1874—1940年)是俄国戏剧界公认的革新者。他在戏剧艺术
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特别是在1913年问世的《论戏剧》一书里提出的
“假定性戏剧”理论,成为美学和艺术上的重要理论。
在表演艺术方面,梅耶荷德提出了“有机造型术”理论。他认为,演员
的创作是一种空间造型形式的创作,演员必须通晓自身的力学。因此,演员
的舞台动作不应是自然主义的动作,而应是给人以一种美感的“形体造型”。
梅耶荷德把“假定性理论”及“有机造型术”的理论,都运用在舞台实
践中,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他甚至提出“戏剧的电影化”的口号,把电影
手法移植到戏剧舞台上来。
一般人认为,梅耶荷德最杰出的成就,是他于1926年执导的果戈里的
剧作 《钦差大臣》,在他的执导下,《钦差大臣》变成了对新的官僚阶层的
一种大胆的讽刺。《钦差大臣》的演出被称为俄国戏剧史上最优秀的一次演
出。
5。美国戏剧
… Page 48…
美国戏剧在19世纪一直落后于其它艺术门类,因为美国本身戏剧的历
史就不长,加上殖民地时代,戏剧等文艺活动由于受清教主义的束缚和教会
的敌视而被视为一种“罪恶”。独立战争时期,戏剧活动又受到限制。尽管
如此,美国的戏剧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
19世纪初期,美国流行浪漫色彩浓厚的诗剧。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
现实主义戏剧兴起。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先进理论的诞生和实际的社
会现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伯特·斯宾塞的《生物学原理》、马克
思的《共产党宣言》相继问世,以及南北战争的爆发,都不得不促使人们要
用现实的眼光看待人生和社会。这样,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的趋势了。因为在艺术表现方面,现实主义戏剧将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作为
基本准则。
一般认为,美国小说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豪威尔斯从道德角度描写社会
与生活的剧本标志着美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此后,很多作家开始关注社
会问题,从而出现了社会剧,而且很多戏剧都显示了剧作者对劳工大众的同
情。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美国戏剧界并未产生出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和有较大影
响的剧作。
(1)布西考尔特、贝拉斯科和戴莱与情节剧
到了19世纪后半叶,情节剧在美国盛行。在这方面较有影响的人物是
布西考尔特、贝拉斯科和戴莱。他们的剧作对观众有较强的吸引力。
布西考尔特 (1822—1890年)生于爱尔兰。1841年在伦敦演出罗伯森
的《伦敦人寿保险》剧,从天花板、窗框到舞台道具,全部舞台装置采用写
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一举成名。1853年定居美国后,改编外国戏剧达150部
之多。他最成功的剧作是1882年由小说改编的《科西嘉兄弟们》及1860年
改编的《金发碧眼的爱尔兰姑娘》。布西考尔特对美国戏剧的发展,特别是
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发展,做出过很重要的贡献。
贝拉斯科(1853—1931年)生于旧金山,父亲是演员。贝拉斯科12岁
时写出第一个剧作《吉姆·布莱克》。到他34岁的时候,他已经写出和改
编剧本100余部,导演剧目超过300个,扮演过170个角色。贝拉斯科对舞
台艺术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进行了探索和革新。1877年,他首次进行用灯光
造成视觉幻影的实验。1900年在导演他与别人合作改编的《蝴蝶夫人》时,
用持续14分钟的灯光照明来表现蝴蝶夫人坐在窗口默默期待的心理过程。
尤其是他在导演他自己的剧作《黄金西部的姑娘》时,为求真实地再现加利
福尼亚州落日的色彩变化,在舞台上创造出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景象。
贝拉斯科既严格,又善于把握舞台上的一切因素,巧妙和谐地反映出现
实景象。贝拉斯科对演员的要求和训练也是极为严格的。他认为演员是通过
“幻觉”和“感触”再现真实的近似形象和真实的反射影象。表演就是对特
定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作出真实的反映和真实的举动,用人们熟悉的表征为
… Page 49…
手段体现出人物的个性。
戴莱 (1838—1899)首先是一位演出人,剧作多半是改编或翻译过来。
(2)戏剧的成熟和菲寄的贡献
美国戏剧开始步入成熟是在19世纪末。戏剧创作也多倾向于摆脱欧洲
古典戏剧模式的影响以实现民族化为目的。在这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是奥古
斯图斯·托马斯 (1857—1934年)和菲奇 (1865—1909年),其中菲奇被
公认为是第一个具有国际声誉的美国剧作家。
菲奇,生于纽约州埃尔迈拉,33岁起专门从事戏剧写作并兼做导演。他
擅长于社会喜剧的创作。他的社会喜剧多描写有社会意义的冲突和斗争,代
表作《钻营者》就辛辣地嘲讽了纽约上层社会的伪善和功利主义行为。为菲
奇赢得国际声誉的《绿眼睛女郎》是美国最著名的社会世态喜剧之一,是描
写一个处于病态中的撒谎者的故事。
菲奇全部的创作思想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真实。他认为真实才是戏
剧的魅力所在,所以主张戏剧创作要力求真实,做到生活细节真实,环境真
实,感情真实,动机真实,总之,真实地反映各行各业和各个阶级的状况。
他所强调的真实是戏剧创作的基础,只有在这种真实之上才能进行艺术创
作。菲奇为在美国社会喜剧的发展方面的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菲奇的剧作还有《花花公子布鲁梅尔》、《帕美拉的神童》、《现代的
婚配》、《芭芭拉·弗里契》。
美国戏剧开始如实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不能不说是菲奇和托马
斯的功劳。戏剧发展,不单纯靠描绘生活的真实,同时还要靠对人物内心世
界的深刻揭示。因此,培养善于运用戏剧创作的人才也是促进戏剧发展的极
为重要的环节。培养人才的重要,已引起当时美国戏剧界的格外注意。哈佛
大学教授乔治·皮尔斯·贝克尔 (1866—1935年)最先在大学里创办“47
号戏剧工作室”,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戏剧人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奥尼尔。
(3)伟大的剧作家奥尼尔和他的成名作《天边外》
奥尼尔(1888—1953年)生于纽约,父亲是演员,母亲染有吸毒的毛病。
青少年的奥尼尔是很不幸福的。未满20岁就四处漂泊,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穷困潦倒,甚至想到自杀。后来对戏剧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决心做一名戏剧
家。为了接受专业训练,他去哈佛大学贝克尔教授的戏剧工作室学习戏剧课
程一年。之后,他完成了《鲸油》、《在交战区》、《远航归来》和《加勒
比的月亮》等独幕剧,使奥尼尔获得了声誉。
奥尼尔一生创作剧作40余部,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荣获
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戏剧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为美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
献。美国戏剧在20世纪20、30年代曾一度繁荣,出现了一批出色的戏剧家
和具有文学价值的戏剧作品,这一切都与奥尼尔的影响分不开。
奥尼尔的成名作是《天边外》(1918年),这是他第一部在纽约百老汇
上演并首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戏剧。
… Page 50…
《天边外》描写的是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主人公罗伯特和他的
哥哥安德鲁都爱邻居的女儿鲁思。因为鲁思决定和罗伯特结婚,安德鲁只得
离开他心爱的农场,代替罗伯特去从事海员工作,最后自己变成了一个破产
的谷物投资商。罗伯特留在家里务农,结果使家业衰败,妻子怨气冲天,他
自己也被折磨死了。临终前,他挣扎到室外去眺望远方,说他将得到旅行天
边外的权利,从此便会得到自由。
《天边外》是三幕剧,每一幕又分两场,一场在室外,一场在室内,室
外可以看到遥远的天边外,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