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学史-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大约为公元前1000—前800年。除了这四部吠陀本集外,吠陀文献还包括 

解释、阐发 《吠陀》的诸《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梵书》 

最初仅为口头流传,后来才形成为文字,其编纂年代大约为公元前800—前 

600年。《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通常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沙摩吠 

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及诸梵书所反映的时代通常称为“后 


… Page 108…

  期吠陀时代”。 

       以上四部吠陀本集是印度现存最早的文献,它们是用吠陀语写成,采用 

  的体裁是诗歌体。诸梵书所用的语言是由吠陀语演变而成的古梵语,采用的 

  文体是散文体。《梨俱吠陀》分10卷,共包括1028首诗,每首诗长短不一, 

  长者有58节诗,而短者只有一节。《沙摩吠陀》实际上是一部歌曲集,共包 

  括1875节诗,其中大部分选自《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又分为《黑耶柔 

  吠陀》和《白耶柔吠陀》两种。前者要比后者早,后者是从前者分离出来的。 

   《白耶柔吠陀》只包含祈祷词,而《黑耶柔吠陀》除此之外还包含有关于祭 

  祀仪式的讨论。 《阿闼婆吠陀》20卷,共含731首巫术诗。 

       传统上的印度文学史都起于吠陀文学。印度古代文学通常被分为三个主 

  要时期:第一,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前4世纪);第二,史诗时期(公 

  元前4世纪—公元3、4世纪);第三、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世纪—12 

  世纪)。由于时间断限的界定,本书只涉及吠陀文学,即第一时期,后两个 

  时期的古印度文学将在紧接本书之后的《世界古代中期文学史》中阐述。 



                                    1。神话传说 



       吠陀本集及梵书中记述了一些原始的神话,在《梨俱吠陀》中,就有33 

  位神,它们大部分为自然力的人格化,虽然这种拟人化还比较模糊。吠陀文 

  学中的神话大多支离破碎,很少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更谈不上什么系统性。 

        (1)洪水的传说 

       几乎世界上各个古代民族都有自己关于洪水的神话,如前面我们介绍过 

  的巴比伦人的大洪水的故事,以及古埃及人的洪水神话等。古印度人关于洪 

  水的传说记载于《百道梵书》中。《百道梵书》是诸《梵书》中最完备、最 

  系统的一种,其名称(百条道路)源于它是由100个讲章构成的。书中关于 

                             ① 

  洪水传说的情节大致如下 : 

       印度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先祖是14位摩奴。一天,人们像往常一样给一位 

  摩奴打来一盆洗手水,这位摩奴正准备洗手时,一条鱼跃至他手上。鱼对他 

  说:“收养我吧,我将拯救你!一场洪水将会把所有的生物冲走,我就是要 

  把你从洪水中救出来。”摩奴问:“我怎样才能养活你呢?”鱼说:“我们 

  鱼类只要还小,就不免面临灾祸。因为大鱼总是要吃小鱼的。你可以先把我 

  养在一只罐子里;等到它装不下我时,再挖一个坑,把我移进去。到了坑也 

  装不下我的时候,你就把我放回大海。那时就没有什么灾祸能威胁我了。” 

  鱼接着说:“当我完全长大的时候,那一年就会有大洪水,你要准备好一条 

  大船,乘它来找我。一旦水涨起来,你就到船上去。我将救你脱离洪水。” 

  于是摩奴便依那条鱼所说将它养大,以后便发生了如鱼所说的大洪水。摩奴 

  按照鱼的嘱咐乘船下海,那条鱼救了他。洪水过后,所有的生物都被消灭了, 

  只有摩奴幸存下来。摩奴为得到后代,不停地举行祭祀,并做各种苦行。他 

  向水中投献了精制的酥油、酸奶、乳浆和奶酪,不到一年,便长出一个女人, 

  摩奴和她一起继续不断地举行祭祀并做苦行,以求子嗣。就是这样,通过她, 

  他使这个种族——这个摩奴的种族得以诞生。 

        (2)创世神话 



① 见崔连仲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已付型,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23—25 页。 


… Page 109…

                                                     ① 

       古印度人的创世神话保存在《普鲁沙赞歌》中。这首赞歌是后人附加到 

   《梨俱吠陀》中的,其形成时间约属于较晚的阿闼婆吠陀时代。 

       根据这个神话传说,普鲁沙是一个原始巨人。他拥有千首、千眼、千足, 

  他刚一出生时就向东西方扩展,弥漫大地。当诸神切割普鲁沙献祭时,由他 

  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了宇宙万象。他的油化为春天,供品化为秋天,燃烧的 

  木柴化为夏天。他形成天地之间的生物,包括马、牛、羊及其它牲畜。其口 

  成为婆罗门,双臂造成罗惹尼那即后来的刹帝利等级,其双腿变成吠舍,双 

  脚则生出首陀罗。由其心产生月亮,由其眼睛生出太阳,由其口生出因陀罗 

  和阿耆尼神,由其呼吸产生风神,由其肚脐产生大气,由其头颅形成天空, 

  由其双脚形成大地,由其耳朵产生区域。诸神就这样创造了世界。 



                                     2。赞颂诗 



       在吠陀本集所收入的众多诗歌作品中,赞颂诗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从内 

  容上看,古印度人的赞颂诗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和古埃及人的赞颂诗 

  相比,并没有特别突出之处,尤其是与古埃及人的赞颂诗几乎如出一辙。如 

  果把内容按类别区分,则可分为颂神诗、赞美大自然的颂歌及歌颂君王的诗 

  等。 

        (1)颂神诗 

       在吠陀众神中,因陀罗居于最高地位,赞颂他的诗也最多,近250首, 

  约占《梨俱吠陀》颂诗总数的四分之一。因陀罗是战神,也是雷雨神。他手 

  执金刚杵,常乘车作战,疾驰如飞。面对干旱恶魔弗栗多,或称龙 (蛇), 

  他劈山引水,解放七河,为雅利安人解除了许多灾难;他还与土著居民达萨 

  作战。因此,因陀罗是印度雅利安人部落社会的英雄神,是其民族神。因陀 

  罗力大无比,英勇善战: 



        “生气勃勃的主神刚一出生, 

       即成为诸神的保护者,威力无穷; 

       在他的呼吸前面,因他勇猛力大, 

       两个世界颤动。众人啊!他就是因陀罗。 



       他使动摇的大地牢牢稳定, 

       颤抖的群山也得以平静。 

       他划出广阔的中空, 

       支撑天庭。众人啊!他就是因陀罗。 



       他杀死了龙,解放了七河, 

       从伐罗的洞中赶出群牛。 

       在两块岩石之间燃起了火, 

       武士会战中的掠夺者。众人啊!他就是因陀罗。”① 



① 见崔连仲等编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12—15 页。 

① 崔连仲等编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2 — 3 页。 


… Page 110…

       因陀罗不仅在战斗中顽强勇猛,战无不胜,而且也是人们在战争中的保 

  护者,在他的保佑下,人们便会取得胜利: 



        “两支敌对的军队相遇时都要向他呼喊, 

       无论是强者或弱者; 

       乘同一战车的两个人都为自己 

       向他祈祷。众人啊!他就是因陀罗。 



       没有他的帮助人们决不能胜利, 

       在战斗中他们向他祈求援助。 

       这个世界的一切只是他的投影,他摇动了 

       不可动摇的事物。众人啊!他就是因陀罗。”② 



       对战神及英勇好战品格的颂扬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国家过渡及建立新秩 

  序过程中,征服战争 (或称武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尚武精神也是一个 

  民族在向文明阶段迈进的过程中产生的,或者说是伴随文明的诞生而出现 

  的。 

       战神是秩序的创造者和保护者,雨神则是和平时期人们生活的保护者。 

  下面这首雨神赞歌表现了人们对平安、祥和和丰饶生活的向往: 



        “提起巨大的水桶向下倾注, 

       让被解放了的小河向前奔流。 

       用酥油把天地浸透, 

       愿有充足的饮料供给群牛。 



       雨神啊!你发出雷电轰鸣之声, 

       击倒了罪凶, 

       这个世界,大地上的一切, 

       都为之欢腾。 



       你降下倾盆大雨,及时停息; 

       你使沙漠成为可以通行的地方; 

       你使植物生长,为我等享用; 

       你赢得了生物界的颂扬。”① 



       在《梨俱吠陀》中,赞颂火神阿耆尼的诗篇达200余首,其数量仅次于 

  因陀罗颂歌。火神阿耆尼是家庭的保护神,在一些诗中通常被直接称为“家 

  主”和“家庭祭司”: 



        “我赞美阿耆尼祭司, 

       神圣的祭祀执行者, 



② 崔连仲等编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2 — 3。 

① 崔连仲等编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6 — 7 页。 


… Page 111…

       咏歌者,财富赐予者。 



       他受到古代仙人赞美, 

       他受到今日仙人赞美, 

       但愿他把诸神带来! 



       但愿仰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