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任以撒-系统神学(唐崇荣推荐)-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之,若是新约的教会却不给信徒的婴儿施行恩约的表记──洗礼; 则当时的犹太人基督徒必会大感惊奇,也必会向使徒询问此事。然而使徒行传中从未提起关于此事之讨论或争辩; 可见当时的教会仍继续为信徒的后裔施行恩约的表记,即是说,为婴儿施洗。
    (二) 信认基督是受洗的主要条件,婴孩或幼童尚无理解能力,不可能志愿信认基督,所以不应对他们施洗。 
    答: 基督在马太二十八章的嘱咐,是以对非信徒传道为主要对象。 当时「普天下的人」大多尚未信主,因此主要的对象是成人,而成人受洗的先要条件乃是个人信认基督。 对这一点; 没有争执。正如旧约时代,亚伯拉罕是在信认神之后,才受割礼。 
    然而,他的后裔却世世代代必须在出世后第八天领受割礼,虽然他们当时也是尚未达到理解的年龄。 故此,若要反对给新约信徒的子女施洗礼,也就必须反对给旧约信徒的男婴施割。然而那是根据神制定的规则(创十七: 9; 13)。 
    (三)婴孩不能了解洗礼的含意,因此对他们施洗,乃是一件毫无意义之行动。 
    答: 这种异议实际上是质询神的智慧和方法。 旧约信徒的婴孩,也不能了解割礼的含意,但神却吩咐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必须给他们施行割礼,作为立约的表托和印证。 
    (四)许多人在婴孩时受洗,长大后却没有显露信心的痕迹。
    答: 这确是一件可叹的情形。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放弃神为信徒安排的恩约表记,倒应勤奋教导儿女,使他们从幼年时起,就受到基督的动化。 同时,教会也应加重注意,对没有表显基督徒信德的会员,多方劝导,最后并行使除名之权柄,免得有名无实的会员代代继续在教会受洗,连累基督的荣誉和教会的纯洁。 
    最后,我们要指出,反对婴孩洗礼的教派往往忽视了一个要点,即是,根据他们的论点,只有信而受洗的人才是基督徒,那末他们的儿女,在未到理解之龄前,都是「外邦人」了,都是「非基督徒」了。 但是,那一个基督徒会承认,他的幼龄儿女不是基督徒,与基督无分呢?
    参太十九: 14; 弗六: 1; 4; 西三: 20; 林前七: 14下。 

二、圣餐

A、圣餐的制定
    圣餐,或称主的晚餐,是基督与门徒同守逾越节之晚餐时设立的(太廿六: 26- 29; 可十四: 22- 25; 路廿二: 19-20)。旧约的逾越节是记念耶和华把以色列民,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来的事迹,灵喻以色列人从罪恶中得到释放。 基督利用无酵饼和酒,设置新约基督舍身流血的表记。 羔羊之血原是预表基督之血,因此,如同洗礼替代割礼一般,圣餐的表记中不再需要其它的血(林前五: 7)。 
    按照主的吩咐,自那时起,教会经常举行圣餐礼仪。 早期教会把圣餐与爱筵联在一起,信徒自带饮食,共同聚餐,然后举行圣餐仪式。后因应用不当,取消聚餐(徒二: 46;  林前十一: 20- 25)。 但圣餐的礼仪,却从未停止,直到主再来之日(林前十一: 26)。

B、圣餐的表记和印证
    ①表记。 一如其它新旧约之圣礼,圣餐象征主所赐予的实体。 圣餐象征: (一)基督之受死(林前十一: 26)。 犹如旧约羔羊之血象征罪的涂抹,基督之死象征信徒之罪的赎价(来九: 13-15; 林前十一: 24; 太廿六: 28)。(二)旧人与主同死。 这一点可从洗礼的含意上推论(罗六: 3; 6)。 再者,从保罗对吃食祭偶像之食品的教训上,也能推论出来(林前十: 20)。 (三)领受灵粮,以增强灵命,培养灵命(约六: 51)。(四)信徒在主内的交谊(林前十: 16- 17) 。 
    ②印证。 圣餐是有形的印证,藉此主向他的信徒保证,神一切的恩惠和应许,都必临到他们(太廿六: 29; 参弗二: 6)。 在信徒方面而言,领受圣餐表明向主保护我们对他的信仰和忠诚,共同公开承认,他们拥基督为主(路廿二: 19)。
    因此,圣餐被称为恩典的媒介,因为藉此神将恩典赐与信徒,坚固他们的灵命,并增强他们的信托。 

C、圣洁与基督之存现
    基督教会内对圣餐中之饼酒的实情,并基督是否存现在圣餐中之问题,始终抱着不同的见解。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路德派和加尔文派联合的一大障碍,即是他们两派对此事的见解相异。 对于基督在圣餐中存现的问题,大致有下列四种观点: 
   ①天主教的见解。 天主教会自一二五年第四次赖特罗大公会议时起,即正式认定圣餐「变质论」。他们认为,当主领人献上饼与酒; 口中念诵称,「这是我的身体」 之一刹那间,圣餐中所用的饼和酒,立刻奇妙地变质,成为基督的身体和宝血。 因此,领受圣餐的人,实际上不是领受象征性的饼和酒,而是实在领受主的身体和宝血了。 当然,无可否认的,在外形上和味觉上而言,依旧是如饼和酒一般,但在实质上,却已不是饼与酒了。 素质依旧留存,实质却已改变。
    这种见解的主要根据,是因为基督在设立圣餐时,曾拿着饼,对门徒说: 「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太廿六: 26)。 旁证的经文是约六: 50- 58; 林前十: 16- 22。 
    但这种见解显然与实情不符。第一; 当基督与门徒初次同进圣餐时,他本人明明坐在门徒面前,手中拿着无酵饼。第二; 天主教会也承认,饼与酒在素质上并未改变。若说素质依然而实质改变,未免牵强,这与普通常识及经验都不合。第三,基督在神性上虽是无所不在,但他复活的身体却已升天。 圣经从未暗示或明言,基督人性的身体可以同时在一处以上的。 
    ②信义宗的见解。 马丁路德和信义宗神学家; 一方面反对天主教持守的变质论,另一方面则坚持必须按字面直解「这是我的身体」 这句话。 路德认为,基督的身体是实在随同饼与酒存现在圣餐中。当我们领受饼与酒时,我们也同时领受了基督实存的身体。 
    这种见解减除了一点天主教的困难,即饼与酒仍是饼与酒,和我们的味觉相符。 但他们仍没有解决其它各点之困难。 
    ③改革宗的见解。 加尔文及改革宗神学家否认,基督在圣餐中实体之存现,而认为,基督的灵,藉着圣灵之运行,存现在饼与酒中。 领受圣餐的人,必须带着信心,才能获得属灵之裨益。 
    ④浸信派的见解。 浸信会及独立教会一般认为,圣餐的意义和目的,只是纪念基督之受死,因为这是基督直接所给的惟一理由(路廿二: 19)。 当信徒领受圣餐时,只是记念基督为我们而死,并表示我们对基督之忠诚。 

D、领受圣餐之条件
    圣餐与洗礼不同。 洗礼是象征救恩在某人身上的起始; 而圣餐则是象征一个已蒙救恩之人在灵命上的培养和增长。领受圣餐的人,必须已经亲自认信基督,并了解圣餐之意义。
    因此,受洗而尚未认信的幼童,不在参与圣餐之列。
    当然,这裹引起个困难。圣餐既是代替逾越节的晚餐,而在逾越节的晚餐中,凡能吃肉食的儿童,也都与成人,同分尝羔羊之肉。按此而论,新约恩约之内的儿童,也应当有权与成人一同饱受圣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三方面来解答。
    第一,逾越节的礼仪,包括正式晚餐。那时以色列民受命准备出发,离开埃及。他们在吃食羊羔时,「当腰闻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出入二: 11)。若不让儿童分尝羊羔,他们将会饥饿无力,难于参加出发队伍。
    第二,当以色列民守逾越节时,父母当向他们的儿女解释该礼之意义(出十二: 26一27)。因此,参与领受羊羔的儿童,已能理解逾越节之意义。
    第三,保罗明白指出,领受圣餐的人,必须「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分辨这是代表主的身体和他的宝血(林前十一: 26一29)「这项嘱咐表明,领受圣餐的条件,是在乎领受者是否了解圣餐之意义。
    教会对这问题,时有提出讨论。解决的方法不外乎(一)让能理解圣餐之饼与酒的意义,并能分辨圣餐与普通饮食不同的儿童,与成人一同参加颂受圣餐;(二)提前坚振礼的年龄。
    凡已受过坚振礼之青年及成人,并在信认基督同时受洗之青年及成人,在通常情况下,有资格缉受圣餐。事实上,他们有责任参与圣餐仪礼。但如因特殊的原因而感到心灵有阻挡时,应当郑重考虑,先将阻挡移除,然后再安心领受主餐(林前十一: 28~29; 参太五: 23一24)。

末  世  论

──────────────────────────────
第一章   肉体之死亡
──────────────────────────────

一、死亡的性质
    死是指身体和灵魂之分离。 一切动物都必遭遇的经历(传三: 19-20; 赛四十: 6-7; 彼前一: 24-25)。 但动物的死亡是它们生命的最后结局,而人的死亡却只是身体之死及身体与灵魂暂时的分离(传三: 21; 太十: 28; 林后五: 19)。 

二、罪与死的关系
    死亡是罪所带来的后果,而不是神原来造人时之体质的自然现象。 今日,死亡被视作自然现象,因为罪已进入世界,并且使人体败坏,人人都会经历死亡。 但死亡并非是原造之人必经的路程。 
    体质之衰老及疾病之侵袭; 乃是罪所致的后果。人体已因罪而变质(创二: 17; 三: 18- 19),否则原来的身体尽可藉新陈代谢作用,永远继续生存。上古时代人的长久寿命暗示,当时的体质与现代人的体质也有不同; 六七十岁在当时并非是老年。据此推论,罪若没有侵入世人,人的身体可以自然地生长而不衰老,永远活着。
    圣经多次教训,人的死亡是罪的后果,而与人原来的体质无关(创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