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远离贪欲;因为远离贪欲,所以能够断尽一切苦。当该比丘平静地观察这
      些苦因缘时,因为修习平静,所以〔能够〕远离贪欲;因为远离贪欲,所以能够断
      尽一切苦。该比丘心里便想:‘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则邪恶不善之
      法将会生起,善法将会被消灭;如果能够努力对抗自己的苦,则邪恶不善之法将会
      被消灭,善法将会生起,所以我应该努力对抗自己的苦。’于是,该比丘便努力对
      抗自乙的苦,由于努力对抗自己的苦,邪恶不善之法被消灭,善法生起,则将来不
      再需要对抗自己的苦。为什么呢?诸比丘!原本努力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当然不再
      需要努力对抗自己的苦。”
  11。 “比丘!犹如箭工用检挠箭(274),其箭已直,不复用检。所以者何?彼人本所为者其事
      已成,若复用检是处不然。如是比丘便作是念:随所为、随所行,不善法生而善法
      灭;若自断苦,不善法灭而善法生,我今宁可自断其苦。便自断苦,自断苦已,不
      善法灭而善法生,不复断苦。所以者何?本所为者其义已成,若复断苦是处不然。
      ”
      “诸比丘!譬如造箭者把箭置于二堆燃烧的木材中间加热、彻底地加热,使它成为
      正直可用,箭身正直后,便不再需要加热。为什么呢?造箭者原本把箭加热的目
      的已经达成了,当然不再需要把箭加热。同理,该比丘心里想:‘如果放纵自己的
      欲望、自己的行为,则邪恶不善之法将会生起,善法将会被消灭;如果能够努力对
      抗自己的苦,则邪恶不善之法将会被消灭,善法将会生起,所以我应该努力对抗自
      已的苦。’于是,该比丘便努力对抗自己的苦,由于努力对抗自己的苦,邪恶不善
      之法被消灭,善法生起,则将来不再需要对抗自己的苦。为什么呢?原本努力的目

二三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

二三二 业相应品第二(19)尼干经第九

      的已经达成了,当然不再需要努力对抗自己的苦。”
  12。 “比丘!犹如有人爱念、染着、敬待彼女,然彼女人更与他语,共相问讯,往来止
      宿,其人因是身心生苦恼,极忧戚耶?”比丘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其
      人于女爱念、染着,极相敬待,而彼女人更与他语,共相问讯,往来止宿,其人身
      心何得不生苦恼忧戚?”
      “诸比丘!譬如有一个男子爱慕、染着、恋慕一个女子,可是当这个女子与其他人
      说话、打招呼、来往、甚至寄宿过夜,这个男子是否会因此而心生痛苦、烦恼、忧
      愁呢?”比丘众回答说:“是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男子爱慕、染着、恋
      慕这个女子,所以当这个女子与其他人说话、打招呼、来往、甚至寄宿过夜,这个
      男子会心生痛苦、烦恼、忧愁。”
  13。 “比丘!若使其人而作是念:我唐爱念、敬待彼女,然彼女人更与他语,共相问讯
      ,往来止宿,我今宁可因自苦自忧故,断为彼女爱念、染着耶?其人于后因自苦自
      忧故,便断为彼女爱念、染着。若彼女人故与他语,共相问讯,往来止宿,其人于
      后,身心宁当复生苦恼,极忧戚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似者何?其人
      于女无复爱念、染着之情。若彼女人故与他语,共相问讯,往来止宿,若使其人因
      此身心复生苦恼及忧戚者,是处不然。”
      “诸比丘!如果这个男子心里想:‘因为我爱慕、染着、恋慕这个女子,所以当这
      个女子与其他人说话、打招呼、来往、甚至寄宿过夜时,我会心生痛苦、烦恼、忧
      愁,为了要断除自己的痛苦、烦恼、忧愁,我何不断除对这个女子的爱慕、染着、
      恋慕呢?’于是,这个男子为了要断除自己的痛苦、烦恼、忧愁,而断除对这个女
      子的爱慕、染着、恋慕。在断除对这个女子的爱慕、染着、恋慕之后,这个男子是
      否会因为这个女子与其他人说话、打招呼、来往、甚至寄宿过夜,而心生痛苦、烦
      恼、忧愁呢?”比丘众回答说:“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男子不再爱
      慕、染着、恋慕这个女子。如果这个女子与其他人说话、打招呼、来往、甚至寄宿
      过夜,这个男子不会因此而心生痛苦、烦恼、忧愁。”
  14。 “如是比丘便作是念:随所为、随所行,不善法生而善法灭;若自断其苦,不善法
      灭而善法生,我今宁可自断其苦。便自断苦,自断苦已,不善法灭而善法生,不复
      断苦。所以者何?本所为者其义已成,若复断苦是处不然。”

二三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

二三四 业相应品第二(19)尼干经第九

      “同理,该比丘心里想:‘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则邪恶不善之法将
      会生起,善法将会被消灭;如果能够努力对抗自己的苦,则邪恶不善之法将会被消
      灭,善法将会生起,所以我应该努力对抗自己的苦。’于是,该比丘便努力对抗自
      已的苦,由于努力对抗自己的苦,邪恶不善之法被消灭,善法生起,则将来不再需
      要对抗自己的苦。为什么呢?原本努力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当然不再需要努力对抗
      自己的苦。”
  15。 “彼复作是念:若有所因,断其苦者,我便已断,然我于欲犹故未断,我今宁可求
      断于欲。便求断欲,彼为断欲故,独住远离在无事处,或至树下空安静处,山岩石
      室、露地穣积,或至林中,或在冢间。彼已在无事处,或至树下空安静处,敷尼师
      檀(50),结⊕跏趺坐(51),正身正愿,反念不向,断除贪伺(212),心无有诤。见他财物诸生活
      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彼于贪伺净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断疑度惑(217)
      ,于诸善法无有犹豫,彼于疑惑净除其心。”
      “此比丘心里又想:‘从因缘而生起的苦果,我已经断除,可是我尚未断除贪欲,
      我现在应努力断除贪欲。’于是,此比丘决定断除贪欲,为了断除贪欲,便独自住
      在偏远、没有干扰之处,或前往安静的树下,深山石洞、野外空地,或住在树林中
      ,或住在坟场。此比丘在没有干扰之处,或在安静的树下,铺上垫布,盘腿而坐,
      端正身心,努力不懈,断除贪念,心存无诤。对于他人的财物及各种维持生活的资
      具,不起贪念∶ ‘希望我能得到别人的这些财物。’心中彻底清净,毫无贪欲之心
      。同理,他也断除瞋恨与嫉妒、昏沈与睡眠、激动不安与后悔,断除一切的疑惑,
      对于一切善法没有犹豫,心中彻底清净,毫无疑惑之心。”
  16。 “彼已断此五盖(217)、心秽(275)、慧羸(276),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至得第四禅成就游(23)。
      彼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趣向漏(3)尽智通作证,彼便
      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42),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
      、知此漏灭、知此漏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已,则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
      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25)
      。”
      “此比丘在断除上述的五种障碍〔即贪欲、瞋嫉、昏沈与睡眠、激动不安与后悔、
      疑惑〕、内心的污秽、使智慧薄弱的行为之后,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 

二三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

二三六 业相应品第二(19)尼干经第九

      具足初禅而生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这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觉观
      的息灭,具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喜
      乐;因为远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
      ,即‘内心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灭
      、苦灭、过去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
      心平衡所生起之念的清净。在得到如此的禅定后,他的内心清净,没有污秽与烦恼
      ,内心柔软,不受影响,成就〔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
      尽通,如实地知见苦、苦的起因、苦的寂灭、灭苦的方法,也如实地知见烦恼、烦
      恼的起因、烦恼的寂灭、断烦恼的方法。因为如此的知见,便解脱爱欲的烦恼、执
      着再生的烦恼及未证悟真理的烦恼。当他解脱时,便知道解脱:‘没有再生,尽苦
      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
  17。 “如来(109)如是正心解脱(173),得五称誉,如法无诤,可爱可敬。云何为五?彼众生者,
      所受苦乐皆因本作,若尔者,如来本有妙业,因彼故,如来于今圣无漏乐,寂静止
      息而得乐觉,是谓如来得第一称誉。复次,众生所受苦乐皆因合会,若尔者,如来
      本妙合会,因彼故,如来于今圣无漏乐,寂静止息而得乐觉,是谓如来得第二称誉
      。复次,众生所受苦乐皆因为命,若尔者,如来本妙为命,因彼故,如来于今圣无
      漏乐,寂静止息而得乐觉,是谓如来得第三称誉。复次,众生所受苦乐皆因见也,
      若尔者,如来本妙见,因彼故,如来于今圣无漏乐,寂静止息而得乐觉,是谓如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