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比丘住在村落的附近,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村落乞食,但是不好好地
      守护身体的行为,摄持六根,维持正当的忆念。或许他能宣说佛陀或其他佛弟子所
      说过的法,并且因此而得到利益,例如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维持生活的公需
      品。但是他对于利益产生染着,不知道染着的危险,不能断除染着,随意地受用这
      些利益。所以他是一位没有遵守戒律,具足严重的邪恶行为,内心积弊败坏的人,
      不是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不是修行人却自称修行人。譬如婆罗门看到一只水獭,
      便问它说:‘水獭!你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呢?’水獭回答说:‘婆罗门!这里的
      水池本来清澈盈满,有许多莲花、莲藕,以及鱼、龟,是我依住之处,但是现在已
      经干枯了。因为害怕人类,所以我要离开这里,前往大河。’同理,比丘也是一样
      ,他所做的邪恶不善污秽的行为,是造成轮回的根本,是遭受烦恼痛苦报应、生老
      病死的原因。所以比丘不应该如水獭一样,不应该为了生存而从事不如法的行为,
      应当清净身体的行为,清净嘴巴、意念的行为,学习住在没有干扰之处,穿着从污

二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

二二○ 王相应品第六(65)乌鸟喻经第八

      物堆捡来的衣服,过着乞食的生活,次第乞食,少欲知足,安住于偏远处,努力修
      习正念、正智、正定、正慧,使心离欲。”
  11。 “彼究暮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
      行,比丘平旦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彼入他家教化
      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
      彼得利已,染着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 行恶戒,成就恶
      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究暮○ 鸟已,
      而问之曰:‘善来,究暮○ 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此池本时清泉
      盈溢,饶藕多华,鱼龟满中,我昔所依,而今枯槁。梵志当知:我今欲去,依彼死
      牛聚处栖宿,或依死驴,或依死人聚处栖宿,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
      复如是,依恶不善秽污之法,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以比丘莫行
      如究暮,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着粪扫衣,常行
      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
      当远离,应学如是。”
      “我说:‘究暮鸟与婆罗门交谈之后便离去。’你们是否了解这个譬喻的法义呢?
      如果有比丘住在村落的附近,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村落乞食,但是不好
      好地守护身体的行为,摄持六根,维持正当的忆念。或许他能到居士家中宣说佛陀
      或其他佛弟子所说过的法,并且因此而得到利益,例如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
      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但是他对于利益产生染着,不知道染着的危险,不能断除染着
      ,随意地受用这些利益。所以他是一位没有遵守戒律,具足严重的邪恶行为,内心
      积弊败坏的人,不是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不是修行人却自称修行人。譬如婆罗门
      看到一只究暮鸟,便问它说:‘究暮鸟!你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呢?’究暮鸟回答
      说:‘婆罗门!这里的水池本来清澈盈满,有许多莲花、莲藕,以及鱼、龟,是我
      依住之处,但是现在已经干枯了。因为害怕人类,所以我要离开这里,前往弃置死
      牛、死驴或死人之处,作为我休息止宿的地方。’同理,比丘也是一样,他所做的
      邪恶不善污秽的行为,是造成轮回的根本,是遭受烦恼痛苦报应、生老病死的原因
      。所以比丘不应该如究暮鸟一样,不应该为了生存而从事不如法的行为,应当清净
      身体的行为,清净嘴巴、意念的行为,学习住在没有干扰之处,穿着从污物堆捡来

二二一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

二二二 王相应品第六(65)乌鸟喻经第八

      的衣服,过着乞食的生活,次第乞食,少欲知足,安住于偏远处,努力修习正念、
      正智、正定、正慧,使心离欲。”
  12。 “时,彼鹫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
      行,比丘平旦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彼入他家教
      化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
      具。彼得利已,染着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
      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鹫鸟已,
      而问之曰:‘善来,鹫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大墓复至大
      墓杀害而来,我今欲食死象之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
      人。’吾说比丘亦复如,?依恶不善秽污之法,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
      ⊙,是以比丘莫行鹫鸟,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着
      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
      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我说::‘鹫鸟与婆罗门交谈之后便离去。’你们是否了解这个譬喻的法义呢?如
      果有比丘住在村落的附近,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村落乞食,但是不好好
      地守护身体的行为,摄持六根,维持正当的忆念。或许他能到居士家中宣说佛陀或
      其他佛弟子所说过的法,并且因此而得到利益,例如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维
      持生活的必需品。但是他对于利益产生染着,不知道染着的危险,不能断除染着,
      随意地受用这些利益。所以他是一位没有遵守戒律,具足严重的邪恶行为,内心积
      弊败坏的人,不是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不是修行人却自称修行人。譬如婆罗门看
      到一只鹫鸟,便问它说:‘鹫鸟!你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呢?’鹫鸟回答说:‘婆
      罗门!我本来依住在坟场,以猎食而活,现在我想依死象、死马、死牛或死人之肉
      而活,但是又害怕人类,所以要离开这里。’同理,比丘也是一样,他所做的邪恶
      不善污秽的行为,是造成轮回的根本,是遭受烦恼痛苦报应、生老病死的原因。所
      以比丘不应该如鹫鸟一样,不应该为了生存而从事不如法的行为,应当清净身体的
      行为,清净嘴巴、意念的行为,学习住在没有干扰之处,穿着从污物堆捡来的衣服
      ,过着乞食的生活,次第乞食,少欲知足,安住于偏远处,努力修习正念、正智、
      正定、正慧,使心离欲。”

二二三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

二二四 王相应品第六(65)乌鸟喻经第八

  13。 “彼食吐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
      行,比丘平旦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彼入比丘尼
      房教化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彼比丘尼入若干家说好说恶,受信施物持与
      比丘,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己,染着触猗,不
      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
      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食吐鸟己,而问之曰:‘善来,食吐鸟!
      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汝见向者鹫鸟去耶?我食彼吐,我今欲去,
      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依恶不善秽污之法,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
      老病死因⊙,是以比丘莫行如食吐鸟,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
      住无事中,着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
      念、正智、正定. 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我说:‘食吐鸟与婆罗门交谈之后便离去。’你们是否了解这个譬喻的法义呢?
      如果有比丘住在村落的附近,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村落乞食,但是不好
      好地守护身体的行为,摄持六根,维持正当的意念。他进入比丘尼住处宣说佛陀或
      其他佛弟子所说过的法,比丘尼再到居士家做无益之言说,并且把居士所布施物供
      养比丘,使比丘因此而得到利益,例如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维持生活的必需
      品。但是他对于利益产生染着,不知道染着的危险,不能断除染着,随意地受用这
      些利益。所以他是一位没有遵守戒律,具足严重的邪恶行为,内心积弊败坏的人,
      不是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不是修行人却自称修行人。譬如婆罗门看到一只食吐鸟
      ,便问它说:‘食吐鸟!你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呢?’食吐鸟回答说:‘婆罗门!
      你看见刚才离开的鹫鸟吗?我就是吃它所吐出的,因为害怕人类,所以要离开这里
      。’同理,比丘也是一样,他所做的邪恶不善污秽的行为,是造成轮回的根本,是
      遭受烦恼痛苦报应、生老病死的原因,所以比丘不应该如食吐鸟一样,不应该为了
      生存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