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管理思想探源-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规律三
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特征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等特征相结合。古典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普遍强调管理的系统性、计划性和程序化方面的作用,而行为科学和权变学派则强调不顾外部环境的变化,把计划、系统看得一成不变,这样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要正常地运转,就必须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现代管理理论有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趋势。

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规律四
把管理中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结合。在精确性方面,管理理论研究已逐渐成熟。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清晰、不确定、不完美的情况。不能只注重精确性,而忽视事物发展的本质,也不能单纯用模糊的方法。在管理上,只有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会真正使管理活动更加可控而富有活力。

358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一
东方管理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宝库。她影响着东方以至于整个世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中心,以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为副线的一个多元文化体系。最外层的表现为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东方管理思想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二
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道家思想和佛教为副线的发展历程。只要提到东方文化或者中国的历史发展,都会和中国儒家学说联系在一起。儒家学说是一种以规则和说理的方式来传播的,道家是以一种辩证的思维使人信服,而佛教是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

359法家学派
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吴起、商鞅、韩非子等。法家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和对人的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奖惩的强制性来求得公平并以此实现其最高的社会理想。这种赏罚的公正来源于客观可靠的资料谈何容易,因此越想公平就会越不公平。因此法家的管理思想奏效的前提条件在于其整个体系的完整、科学和高效,特别是其监督执行和考评环节将最终决定其管理是否取得成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法家是有相当地位的,“用儒家的心肠,法家的手段”来管理被认为是管理的最优组合状态。

360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曾任宋国大夫。这个学派主张平等和兼爱。他们代表劳动者的思想,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他们认为,在工作中团结合作是保证每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追求平等方面对任何一个人都一样。墨家“爱”的观念,是群体在大自然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361农家学派
农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许行,主要是把墨家学派提出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农家学派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应该有依靠他人生活的寄生虫存在。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从事他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通过生产劳动才有权利在社会上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农家学派的观点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偏重于劳动的具体化,使人局限于细微末节上,而看不到整体的方向和发展,忽略了目标,其结果可能使组织整体的方向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失败。

362名家学派
他们在管理上的观点并不只是鼓励人们劳苦工作或树立具有典范意义上的良好的劳动习惯,而是在于制定完美的计划和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完成这一计划。在名家那里,计划是由许多的概念和定义合在一起的。这是一种合理的联系,形成了完美的计划。而有效的沟通,就是说话的人通过语言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听者能明白地领会说话者的意愿和确实含义。

363纵横学派
纵横学派的特点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外交对抗,往往通过谈判来达到预定目的。历史上,苏秦片言之间取得六国相印,这就是合纵;而张仪连六国而事秦的事叫连横,这就是这个学派的来历。然而过分地依赖于谈判,就会将目前的问题作为所有问题的根本,而忽略了长期战略计划。事实告诉我们,妥协并不是解决管理矛盾的惟一方式,并且无原则的妥协其危害也将是无穷的。

364阴阳学派
阴阳学派以因果规律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也就是阴阳五行说,简称阴阳说。  阴阳学派是以物理学的原理来处理人文社会,甚至认为包括人类的心理在内都是依照物理学的力学原理而活动的。因此这一学派的中心思想是平衡和谐,这一思想在管理学上有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保证它的运转的平衡与和谐,就会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之中,组织就有可能解体。

365兵家学派
在世界的军事理论上,有两本书是指挥家必读之书,这就是《孙子兵法》和《战争论》。 《孙子兵法》总共不到6000字,但是全篇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几乎全部是兵法纲要。道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天是客观的形式,地是所处的各种条件,将是领导人物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它提出了一个决策者的素质是军事制胜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法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计谋取胜。这是孙子兵法的要义。在现代管理上利用兵法的管理思想,需要具有更加高超的艺术和能力。

366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
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儒家在对人性的假设方面和对人性的改造方面提出了相当多的见解。他们认为,人性和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完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他们认为,一个人最高的奋斗目标是做圣人,并提出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

367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认识
儒家在回答了管理的对象是“治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由谁来管的问题。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家学说都有较多论述。

368儒家的“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
进一步对怎样管理的问题,儒家做出的回答是“仁”、“德”和“礼”。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具有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管理思想。孔子认为管理者要讲求道德,并以其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样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

369道家的思想精华
道家结合《易经》的学说,成为一个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充满了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老子所著的《老子》和庄周所著的《庄子》成为道家的经典著作。他们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家学说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从道出发,以道为归依,这从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来看,是有道理的,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下运行和发展的。 “从阴过渡到阳,或从阳过渡到阴,从单纯的解剖的观点来分析,所谓的过渡,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也就是阳过渡到阴的完成。完成这一个否定,一个否定了再遭一次否定,负负得正,又回到了原来的地位”。

370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一
循环律。世间的阴阳转化是在不断地进行的,周期性的循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尽管完成一个循环的实践结果因各种情况不同而不同,但是宇宙是一直在不断地循环向前发展的。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充分考虑计划和行动的后果。企业的循环,生态的循环,大气的循环,等等,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循环的关系 。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二
成长律。在宇宙的万事万物中,由于矛盾的存在,阴阳的存在,万事万物必须经历诞生、发展、成熟、直到转化到相反的状态这样一个过程。而且转化的速度和成长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即转化越快,死亡也越快。明白了这个规律,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当事态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经营决策者就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实现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转化。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三
得失律。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以转变为阳,阳也可以转变为阴,这样来看,得和失都不是绝对的。在表面上得到的东西很可能在实际已失去了,而在表面上失去的东西很可能在实际中却得到了。管理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聪明的管理者在得与失的问题上,应充分发挥智慧,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四
时间律。时间对阴和阳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是无法控制时间的。时间作为自然规律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地运转着,每一季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自动地退出让给下一个季节。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同样也应该懂得自己的历史的使命,在什么时间应该前进,在什么时候应该功成身退。否则的话,他的成功就有可能贬值。时间来去无限,阴阳的转变无数。这一切都在于把握时机。由于各种历史条件和具体的事件不同,这种时机的把握无法用定式化的语言来表述,全靠管理者在具体的时机面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五
调节律。一个懂得阴阳规律并且善用阴阳规律的管理者往往是成功者,因为他们懂得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自我调节。这就像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