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管理思想探源-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9决策理论学派的经典著作
西蒙:《管理行为》,1945年;
西蒙(和史密斯伯格等合写):《公共管理》,1950年;
西蒙:《人的模型》,1957年;
西蒙和马奇:《组织》,1958年;
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年;
马奇(和赛尔特合写):《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年。

190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
西蒙等人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他们对管理决策问题特别重视并有独到见解。他们将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并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以及决策中的思维过程,也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西蒙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一
关于组织的理论。西蒙认为,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中心思想是,管理人员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力来塑造职工的性格。他认为,经营中组织的最理想状态是,它的所有成员由于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因而都愿意为提高组织效率而做出贡献。西蒙提出了另一个意义深远的结论,认为在当代社会中职能地位的重要性愈来愈大,而等级地位的重要性愈来愈小。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二
关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西蒙等人认为,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把信息联系定为决策的前提,而决策则是以命令、情报或建议的形式出现的。西蒙等人认为,当代是信息爆炸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得信息,而在于对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使之对决策有用。决策者需要的是对决策有意义的新信息。决策者的注意力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一个筛选系统,以保证提供与决策有关的有用信息。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三
关于决策的准则和标准。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以最高准则行动的经济人。这种管理人要求:(1)用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2)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对工商企业来说,这种令人满意的准则就是适当的市场份额、适度利润、公平价格等,而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在这里。因为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弥补个人有限的理性从而能做出满意的决策。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四
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人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分为两种类型:(1)踌躇选择型。(2)刺激反应型。西蒙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这是些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这类决策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当这类活动重复出现时予以应用,不必每次都做新的决策,这类决策叫做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例行活动,这类活动往往是比较重要的活动,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企业经营的多样化,新工厂的扩建等。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新出现的,不能程序化地处理。这类决策叫做非程序化决策。

191对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者的要求
(1)不是靠强迫命令而是靠以身作则来树立权威。(2)全局观念。组织这个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组织的目标不能背离社会的目标。(3)信赖和培养下级。社会发展主要不是靠设备而是靠人运用才能和知识取得的。(4)主动承担责任,敢于担当风险。(5)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6)有敏锐的预测能力和机智的判断力。

192决策理论学派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问题是什么?备择方案是什么?哪一个备择方案最佳?决策理论学派的方法论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思想方法之一。西蒙等人认为,决策绝不只限于从几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种行动,而是包括几个阶段和涉及许多方面的整个过程。

193决策阶段一
收集情报阶段。收集企业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并加以分析,以便为拟定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探查环境,寻求决策的条件,可以称之为“情报活动”。

决策阶段二
拟定计划阶段。以企业所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依据第一阶段所收集到的情报,拟定出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可以称之为“设计活动”。

决策阶段三
选定计划阶段。根据对当时的情况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从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中选出一个适用的行动方案,可以称之为“抉择活动”。

决策阶段四
对已定的方案进行评价。第四阶段的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择进行评价,可以称之为“审查活动”。

194西蒙管理理论的特点
西蒙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各种具体的组织观念加以抽象,重点分析组织活动的一般特征,指出决策是贯穿于组织活动全部过程的核心内容,进而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命题。因此决策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西蒙的管理理论不仅讨论管理的政策措施问题,也不仅讨论管理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深入分析和说明组织活动的机制,并为此提出了诸如决策前提、组织影响力、决策的程序化和非程序化、诱因与贡献等一系列与决策相关联的概念,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论结构,为行为科学的决策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系统管理学派的建立
系统科学也是20世纪形成的新型学科。它是一门理论深刻、严谨而又有强烈技术实践能力的科学学科。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是:(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196系统科学阶段一
第一个阶段,是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一般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贝塔朗菲指出了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的整体,并建立了一种“机体系统论”。1948年,他将这种机体系统论发展成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在实践的领域中,系统工程理论也发展起来了。1962年,霍尔写了《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他强调要把系统工程看做一个过程,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并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模型,推动了系统工程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和向更广泛的领域的应用。

系统科学阶段二
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系统技术理论的发展,这就是信息论、控制论和运筹学的形成与发展。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通讯工程师申农和韦弗建立了信息论。1948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军事运筹学。战后,运筹学的科学家们把目标转向各种民事经济工程和企业管理问题,在许多企业和经济组织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运筹学对管理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在有些人看来,运筹学也就是管理技术学。

系统科学阶段三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80年代,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向更加广泛的实践领域的发展。在基础理论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更深入研究一般系统概念、原理的自组织理论发展起来了,它补充和发展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方面,系统工程快速地向社会实践领域深入。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方面,出现了像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理论等一般系统工程方法,而这些理论、技术方法向实践领域的深入,形成了大批的系统工程的领域和学科。

197系统工程领域和学科
(1)机械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系统工程、机械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等等。(2)有机系统工程,包括生物系统工程、人口发展科学、生态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等。(3)社会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军事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等等。(4)文化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研究与发展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人才学、文化发展学,等等。(5)综合系统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系统工程、国家发展工程、未来学、国际发展战略工程、空间科学系统工程等。

198系统管理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演变关系


管理科学与系统管理学的演变

199关系分析
MC杰克逊与英国赫尔大学的Paul Keys,于1984年创制管理科学与系统管理学的演变关系图。该图简单易懂,纵、横两轴共同描绘可能存在的“典型”的问题。横轴表示与问题直接相关或受影响的人的价值观的差异大小。“统一关系”是指参与者享有同样的价值观及利益。“合作关系”,是指参与者虽然价值观及利益有所不同,但因为共同点还很多,故仍能成为组织中合作并存的成员。“强制关系”则是指组织中参与者的价值观和利益根本对立,其中某个或某些群体居于统治地位,而其他人的意见则受到压制。

200一般系统理论创始人贝塔朗菲
奥地利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冯·贝塔朗菲,于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最早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1945年以后,他陆续发表文章和著作,介绍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1950年以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