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管理思想探源-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5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特点一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从这一点来看,阐述管理人员职能的管理理论同组织理论极为相近。

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特点二
社会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对组织的本质(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对此有的管理学者认为,管理理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技术性的管理理论,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规范性的管理理论,如管理科学理论。(3)描述性的管理理论,如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特点三
社会系统理论不是把作业而是把决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组织中人的行为可以看成是由决策和作业两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管理看重的是作业部分,阐明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效率的各种原理和技术。社会系统理论则着重研究组织决策过程。

176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
巴纳德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担任了许多社会职务。他通过自学成为专家,曾多遍地读过伯雷托、韦伯、勒温等人的著作,并受到亨得森的影响。巴纳德一生著作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

177巴纳德的著作
《组织实践中的业务原则》(1922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1929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1930年);《经理人员的能力的培养》(1925年);《雇主和职业指导》(1936年);《关于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1938年);《关于能力理论》(1937年);《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经理人员的职责》(1939年);《集体协作》(1940年);《经理人员的教育》(1945年);《伦理和现代组织》(1945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干方面》(1947年);《科学和组织》(1951年);《企业道德的基本条件》(1955年);等等。

178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系统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对这个系统要作为整体来看待,因为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以一定方式与其他部分相联系。组织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愿意为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个人对是否参加组织的活动可以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是以个人的目标愿望等为依据的。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就是通过改变个人达到动机来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79组织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一——协作的意愿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劳动和服务是组织程序所不可少的。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组织为了获得和提高成员的协作意愿,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金钱、威望、权力等各种客观的刺激,另一方面要运用说服力来影响成员的主观态度,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号召他们忠于组织、相信组织目标等。

组织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二——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达到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要求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不会进行协作活动。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是因为意识到实现组织目标有助于实现他的个人目标。因此,管理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加深这种认识,并努力避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不一致或理解上的背离。

组织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三——信息的沟通
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件的。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巴纳德列出了几个必须遵守的原则:
(1)信息的沟通渠道要被组织成员所了解。(2)每个组织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沟通路线。(3)必须依照正式的路线沟通信息,不要在沟通过程中跳过某些层次,以免产生矛盾和误解。(4)信息沟通的路线必须尽可能直接而便捷。(5)作为信息沟通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6)组织工作期间信息沟通的路线不能中断。(7)每一信息沟通都必须具有权威性。

180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就是在信息沟通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通过信息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作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经理人员的职能一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沟通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活动的复杂性亦即协调不同成员劳动的重要性,决定了有必要建立一个正式信息沟通系统,即经理人员(或管理人员)组织。这项工作包括:确定和阐明经理人员的职务以及找到适合的人担任这一职务。

经理人员的职能二
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包括:招募和选聘能够提供适合服务的工作人员,维持组织的诱因,以保证协作系统的生命力。

经理人员的职能三
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用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加以阐明。

181职工个人与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巴纳德学说的方法论,是以对职工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区别和联系为基础的。巴纳德认为,每一个职工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每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事物,但他往往并未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过程、自己的价值观或行动。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往往是主观的、受感情影响的、非逻辑的、下意识的。
个人正式组织非逻辑的思维过程逻辑的思维过程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反应式行为决策式行为自由意志决定论效率原则效力原则道义上的责任法律上的责任以协议同意为依据的权威,主观地解释一种秩序以等级地位为依据的权威,客观地解释一种秩序

182效率和效力分析
组织的效力是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当正式组织运行正常而取得成功时,它的目标就能够实现,这个正式组织是有效力的。至于组织的效率则指组织中的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组织程度。一个组织的效率的尺度就是它的生存能力,即它继续为其成员提供使他们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诱导,以获得集体民主得以实现的能力。西方学者认为,巴纳德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连接起来了。这个论点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83巴纳德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用于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2)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而他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3)他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4)巴纳德将法约尔等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5)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总之,巴纳德在组织管理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

184传统组织的改造
对将一个传统的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的经理人员来说,巴纳德管理理论的价值尤其突出。因为传统的组织偏重于非正式组织和非结构化的决策与沟通机制,目标也是隐含的。要将其改为组织的动力结构即激励机制,明确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这是现代组织的柱石,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力量。

185巴纳德管理理论特点
首先是组织理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是他的管理理论的基础;其次是管理职能理论,巴纳德的管理职能理论奠定了管理职能分析的基础;再次,他又从职能分析的进一步展开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最后,从巴纳德管理理论的方法论来看,贯穿着如下两个特点:(1)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把对人性的研究作为其管理理论的出发点。(2)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并把企业组织这一整体置于同社会这一更大整体的相互联系之中。

186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是对巴纳德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

187赫伯特·西蒙
赫伯特·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方面都有所造诣。西蒙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他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兴趣,并对公司行为理论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然后,西蒙又研究大型组织的信息处理问题,认为信息本身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他为大公司的决策人员提供了决策的辅助系统。

188詹姆斯·马奇
詹姆斯·马奇于195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卡耐基工艺学院任教。1964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同时还讲授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还在胡佛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他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组织理论的研究。他写过许多这方面的著作,出版过诗集,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189决策理论学派的经典著作
西蒙:《管理行为》,1945年;
西蒙(和史密斯伯格等合写):《公共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