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构,甚至可以织出风景画和肖像画。
  原始的成衣匠或“裁缝匠”,不只应去裁剪毛皮或树皮,赋予它们以一种特定的形
式,而且也利用筋脉或纤维把碎块连结在一起。这种缝纫的技术还是出现在蒙昧人之间。
这种技术的最简陋的形式,可以在火地的居民中看到,这些居民们用带尖端的骨骼穿透
骆马的皮,把纤维穿进孔中,在每个孔口处打一个结。在只用类似骨锥或坚固的针来工
作的部落中间,缝纫不能超过皮鞋匠的方法;皮鞋匠是先穿一系列的孔,然后把线穿进
去。但是在法国上旧石器时代的山洞中,也曾经发现过带眼的骨针,因此古象时期的女
裁缝,可能已经会缝制用来做衣服的柔软兽皮并进行刺绣。
  在金属时期,采用了在所有博物馆中都可看到的青铜针;而在现代,钢制缝纫细针
却成了由于劳动分工而大获物美价廉之利的范例。在分工中,一批工人只做磨尖的工作,
另一部分人则进行钻针孔的工作,等等。缝纫针原则上仍然是古代的针,在几千年中都
保留着自己地位的手工缝纫,突然被迫跟新的缝纫机缝纫进行竞赛,而缝纫机进行缝纫
是甚为迅速的,并且已经是通过另一种手段——机械来进行工作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服装的样式。如果除现在我们所穿的以外,我们不知道任何其他
衣服,那么,较之它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能认为它们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纯粹想象
的产物。但在细心研究各不同部族服装的过程中,我们将发现它们的大部分是某些主要
形式的变种,而这些形式中的每一种,罩盖在我们的身上都有专门的作用。
  毫无疑问,披肩或裹在身上或披在身上的斗篷,是最简陋的、最早的衣服。当仔细
瞧瞧穿着它们是什么样时,我们就能够猜想,它们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达到现在所穿着
的适合穿者体形的服装。我们从最简陋的披肩或斗篷开始。中间带孔洞的毛皮和罩盖物,
就是像南美斗篷一样的现成衣服。把斗篷或罩盖物披在双肩上,它们就变成一件礼服,
这件礼服需要在前面或在一个肩膀上固定住,以便留出一只自由的手。这种扣合可以借
助于刺或骨针——原始饰针来完成。从前,这个取自法文的词的意思是转子。现在,
“饰针”一词用来标志带有安全钩的金属别针,“持针”或“钮钩”。一个以这种方式
穿罩盖物或被单的人,只要举起双手,就告诉我们,应当怎样自然地采取缝合罩盖物在
两臂下面部分的方法来制作袖子。其次,把罩盖物披在头上,并在下胯下面握住,就可
以看出,头上的部分怎样能变成那种不需要时就把它抛在后面的头巾。当人们认为单独
做头巾合适时,就产生了各种头饰,头饰的袋状形式常常说明它们的真正来源,例如,
属于“圆锥形纸帽”的头饰。
  外衣的许多变种为了方便起见裁成了特别的样式。例如,罗马男人围在身上的宽上
衣具有半圆的形式。但是,从纺织术发明之时起,人所共知的法衣就具有从纺织机上取
下来的那种原样形式。例如,苏格兰人的大呢绒巾服和古代东方的披肩就是由此而来,
迄今为止,波斯的肩巾仍然为我们所熟知。这类纺织品衣服通常保留着它来源于穗子形
式的特征,而原始形式的穗子是由剩下的经线头组成的。当这些线结成束的时候,就形
成了缨络。
  原套服是衣服的另一大类,它的简单形式可以在古希腊妇女的长衣中看到。可以将
它和那种亚麻袋相比:袋的两头是张开的,而在每个肩上利用钮扣扣住,因而为两只手
留下了口。两肩缝合起来并通常配上袖子的原套服,是最普通的文明衣服,它穿起来像
衬衣那样自由地垂着,或者借助皮带或腰带在腰部系紧。它的各种样式,可以在罗马军
团士兵的原套服中,在意大利加里波第义勇队员们的“红衬衣”中,在中世纪俄国贵族
的普通服装中,在英国农民的夏服上衣中,在法国工人的工作服中看到,最后,它导致
了我们现代的大礼服和欲肩,它们就是前面开口而用钮扣扣住的原套服。把合体的亚麻
布原套服——“短衣”或衬衣归到服装中来,是我们的祖先在外表整洁方面,因而亦即
在文化方面所迈出的伟大步伐之一。裹在身上并用腰带扎住的布片,就是裙子。东方妇
女们为了行走方便,把裙子在两腿之间固定起来的那种方法表明,裤子是如何发明的。
许多古代部族就是穿这种裤子。例如,穿这种裤子的,有萨尔马特人,他们的衣服和我
们现代的衣服相似;在图拉真的队伍中可以看到;还有高卢人和不列颠人。由此可见,
把现代苏格兰的衣裳称作“古代高卢人的服装”是错误的。古典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看
到这种古代裤子如同看到某种为社会的野蛮状态所固有的事物一样。但是,文明世界不
采取他们的看法。
  这些评论可能引起读者仔细审阅关于服装的书籍的兴趣。那些服装书籍确实有有趣
的插图,这些插图说明了下述事实:衣物决不是凭借单纯的幻想发明的,而是在已经存
在的事物之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例如,为了阐明我们现代那种可笑的高筒帽子,
我们就应当按迹探求它如何由清教徒的圆锥形帽和由斯图尔特( Stuart)的信徒们那种
带着下垂宽边的帽子,经过一系列演变而产生的。后面谈的这两种帽子也是从更早的形
式演变来的。帽子底部饰带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发现。某个时候,这个饰带曾
是用来绑一块简单圆形毡予的真正小绳儿;而那块毡子也就是原始的帽子。为了了解我
们的圆筒帽为何覆盖着手柔软的绒毛,那就应当想到这是模仿较早的能很好耐雨的海狸
毛皮帽。甚至在现代外衣上那些完全无用的缝线和纽扣,原来是过去的类似的碎片。
  我们可以用描写小舟和巨船来结束这一章。一个抓住漂浮的大树枝的人,发现它能
使他保持在水面上而不下沉,这个人就为航海打下了基础。自然,历史没有包括关于这
类技术开端的任何见证,但是,至今仍可在蒙昧人中间见到简单地利用能漂浮的东西来
做最简陋形式的木筏和小舟。甚至文明人的旅行者,走近某条河边或某个湖边的时候,
也非常高兴利用木头或一捆芦苇摆渡过去,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枪枝和衣服保持干燥。
将这些粗陋的、偶尔采用的工具跟为了经久使用而精工制造的设备比较一下,就可以形
成关于造船技术发展所经历的那些阶段的应有概念。
  任何能漂浮的东西都可简单地加以利用。例如,小孩子从太平洋上的某一个岛上,
凭两手拿着带壳的椰子跳到水中去玩。霍屯督人在渡河时,把自己的山羊放在任何由河
流送来的柳木的末尾过河,他把这种柳木称作自己的“木马”。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
人是骑在尖头圆木上,用划桨划到我们船上来的,然而加利福尼亚的土著渔夫,则是坐
在像水手床那样捆扎起来的芦苇上。不论上述后面两种设备如何简陋,它们在任何场合
都证明,这些人已经发现了尖头的器物在水中运动方面较之钝头的圆木更有优越性。
  为了适应原始航行而对器物进行多方面改善,这首先表现在,为了大大地便于航行
开始在这些器物上做深槽。这样一来它们就变成了小舟。制作小舟的方法之一,是把圆
木凿出洼槽。大概任何一个有机会到美洲内陆去的人,都要不只一次地用这类小划于或
独木舟,来渡过任何一个池塘或一条河流。当时,在试验之后,为了不让圆木舟在水中
翻滚需要多么小心;可知,为了让船具有巨大的稳定性而制造龙骨,是小舟制造中多么
伟大的改进。
  对于蒙昧人来说,用他们的石斧给圆木凿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尤其当木质相当坚
硬的时候。因此,他们就求助于火,按照要求的方向来燃烧树干,并图把树干上烧过火
的部分凿掉。哥伦布曾经对西印度土著人所造的这类船只之大而感到吃惊。他在自己的
信件中回忆到许许多多用坚实的木材制作的小划子。其中有些是如此之大,甚至能容纳
七十至八十个划桨者。西班牙人仿效海地人称呼这些划于为“加诺亚”(Canoa,由此又
产生了英国的“划子”。但是这种划子,或者,采用划子的希腊术语“独木舟”,在其
他的野蛮国家是非常闻名的。它在史前时代曾在欧洲广泛使用,这一点可以从收藏在博
物馆中和由于从中找到它们的泥炭和沙而保留下来的样品上看到。
  可以从澳大利亚人那里看到另外一种极为简单的造船方法。人们从具有坚韧纤维质
皮的树上把皮整块地剥下来,把它的两头捆扎上,桨手就坐在这个用现成树皮做成的划
子里。但是,如果他需要多次使用这个划子,那就把它的两头缝合在一起,并给它加上
横木或横梁,以便不使划子变形。于是在亚非两洲人所共知的树皮划子就出现了。它在
北美洲达到了高度完善的地步。在北美,它的骨架是雪松制成的,本身是一层层的白桦
树皮由纤维质的雪松树根缝制而成。这类划于到现在为止在某些地区仍然十分盛行,例
如,在哈得孙湾附近,河里的石滩常常需要人在陆上拖曳载货的船,或者不得不通过一
段旱路才能从一条河转到另一条河。在这里,树皮划子能很好地适应于中断了的航行。
  毛皮划于是用兽皮代替树皮按照同样原则制作的。关于北美印第安人大家都知道,
他们在渡河时,用一些树枝把毛皮撑开拉长,于是这毛皮就由帐篷变成了船。在美索不
达米亚使用一种皮革缝成的圆形树枝船,古代不列颠人能携带的渔船未必比这种船高级。
在塞文河和香农河上,渔夫们至今仍背着自己的船到河上去。这些船现在是用沥青帆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