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组织无纪律的,他们最盼望的是有一个大户做主力来接货,自己在旁边跟庄。但现在大户似乎在全力清仓,准备离场,接货的则只有一帮杂乱无章的散户,这样下去,最后即使散户将货都接完,如果没有一个大户为核心,股价肯定还是起不来。
这局面僵持了约半个月,其间陈邦华不让公司发布任何消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要将太阳电子股变得冷冷清清,无人关注。这对散户是最恐怖的局面。只要股票成为焦点,有很多人玩,无论升跌,里面都有赚钱机会。但怕的是股票无人理。因为股票一旦冷清下来,就意味着成交量下跌,成交量一跌,就意味着手中持有的股票难以套现。这就好像娱乐圈的明星,不怕捧也不怕贬,就怕被冷藏起来。一旦无人关注,明星的商业价值就没了。
经过陈邦华精心策划的几轮拉升、打压、震荡,然后再冷藏,股民们都感觉这个庄家太厉害,令人摸不清方向,与其与狼共舞,不如撤离,等庄家真正发起攻势之后再入场。渐渐地,散户们将最近吸纳的货也都排在了卖盘上,陈邦华一看势头在转向,就慢慢地把自己的卖盘撤下来,散户添多少卖盘他就撤多少卖盘,但总的卖盘数维持不变,依然是黑压压一片。等散户们的信心消失殆尽,几乎将手中的货全部堆在卖方,陈邦华也几乎将自己的货全部撤了回来。
8月1日,进攻的号角突然吹响。这是一场闪电战,半个钟头之内,原先黑压压堆在卖盘上的股票被人全部扫光。就这一把,陈邦华就额外吸进了1500万股,平均每股7元,等到散户们醒悟过来再买时,股价早己定格在涨停板的位置,卖盘基本没有了。
由于行踪已暴露,再要大手吸货已不可能了,陈邦华只能改变策略,和散户们同劳动同生活了。每天他买,散户也跟着买,他卖,散户也跟着卖,但这只股票的人气开始旺起来。到9月底,陈邦华的各个账户再收集了2500万股时,股价已被推上30元的高位。陈邦华收集7000万股的平均成本也上到18元,而非预计的15元。
既然已经豁出去玩了,就索性玩个痛快!“双规”出来后,陈邦华就认定自己是死而后生,对官场彻底死心。弃政从商之后,他受在美国读书的女儿影响,最大的业余爱好变成在家看DVD好莱坞大片。他被其制作效果所震撼,遂认为好莱坞大片之所以受欢迎,就因为它们是钱堆出来的。大片的投入虽然达上亿美金,但它们往往风靡全世界,带来的收入常常超过十亿美金,是典型的“大进大出”!只有大手笔、大气魄,才能做大事!这就是陈邦华混迹中国政商两界后的人生总结。他虽无很多艺术细胞,但此刻他很清楚自己正在中国股市上导演一部精彩的“好莱坞大片”,片名就叫“太阳冲击波”。
影片的序幕由公司的一篇新闻稿拉开。新闻稿郑重公布,公司在上半年几名大客户流失之际,却迎来了一位超级新客户,这名客户一笔订单就高达2亿元,相当于公司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这笔订单一下子就保证了公司今年全年业绩扭亏为盈。接下来的一幕幕,如陈邦华事先和齐援朝排练的电影脚本那样依次展开。太阳电子仿佛突然脱胎换骨,给了股民们一幅全新的美景,利好的消息此起彼伏:重组概念、兼并概念、业绩概念、高科技概念....其中最令人着迷的是高科技概念:公司高调宣布专用于改造自行车的纳米电池技术已接近成功。股民们对纳米技术尽管所知甚少,但想像力却极丰富:中国乃世界头号自行车大国,拥有数亿辆自行车,每年自行车产量近3000万辆,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
齐援朝成了大片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不停地接受电台、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专访,俨然一位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新型企业家,高科技的弄潮儿。与此同时,广大股民也充当了这部大片中有血有肉的群众演员,他们热情洋溢、勤劳勇敢、聪明智慧、老实巴交,既充满自信和梦想,又充满恐惧和贪婪。一时间,街头巷尾、大户室、中户室和各证券营业厅内,“太阳电子”的名字到处被人们传诵,小道消息迅速在股民中流传、扩散、放大,然后在股价上反映出来。
贪婪像一种兴奋剂,很快取代了恐惧的幽灵,在股民们血液里游荡。连续三个月,太阳电子的股票成交量经常出现在中国股市前十大成交额名单上,而股价则从三十元起飞,轻易越过了四十元、五十元,以及陈邦华的原订目标价六十元,最后上涨的势头连陈邦华都控制不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一路直上七十元、八十元、九十元,等到2003年2月公司公布2002年全年业绩,在那二亿销售额的作用之下,公司果真扭亏为盈。此时,这部‘大片’的剧情也到达高潮,股价一举突破100元,成为中国第一只百元股!6000万股民为此侧目。
华夏民族是永远不乏吹鼓手的民族,而且自古崇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所以到了这一步;各方的吹鼓手们纷纷出来吹捧这社会主义股市的奇迹;他们以知识分子为主力,包括经济学家、记者、教授、股评家、证券分析员、基金经理等等,大小媒体的证券版都充满了吹鼓手们精彩绝伦的描述,太阳电子成了一个传奇,而“中国最有潜力的上市公司”,“股市新龙头”,“中国第一股”等各种美妙称号都加冕到“太阳电子”头上。
东方红,太阳升!太阳电子,前程似锦!
此时,陈邦华不得不冷静下来了!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公司的基本面,也就是经济基础完全是虚构的,上层建筑当然岌岌可危,再这么吹下去就要吹爆了!长期从政的经历,加上“双规”的磨练,让他知道理想的激情燃烧之后很快就是残忍的真相,所以真相最好别让股民知道,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不断用新剧情来迷惑他们。原来他考虑股价上到60元已经是顶峰了,没料到中国股民就像过了30岁才初尝性爱滋味的女人一样:如狼似虎!向上的推力和向下的压力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暗自感慨,可人民也同样无知才无畏啊!所以人民的毁灭力量更令人恐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此多的散户卷入其中,股价又高得令人发晕,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那么虚假的基础上,一旦倒塌,不堪设想!现在的行动应该非常明确,那就是安全撤退!
但撤退是坐庄最难的环节。“太阳电子”冲上百元之后,股民们对它很狂热,也很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大家成为惊弓之鸟,何况陈邦华手中那7000万股占整个流通盘的70%,即使在市场上能卖掉,也必定使股价大跌,而太多的股民输钱,又势必引发整个股市乃至社会的动荡,因为太阳电子如今是“股市新龙头”,“中国第一股”了!陈邦华已开始感到“高处不胜寒”!
如何才能在高价位出货还让股民们不轻易察觉?陈邦华的电影剧本初稿里没有这场压轴戏的具体情节。但他现在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撰写,重新导演。他不得不与时俱进!此刻,陈邦华灵机一动,想到了他的“月亮计划”!想到了南海证券,想到了南海证券那50亿客户保证金。本来那是下一步计划,但现在只好提前启动了!
幽幽书擝 uutXt。cOm 全汶字扳越渎
正文 第三节 字数:2350
南海证券目前由陈融出任总裁而当家。在1998年渤大机械危机的结果是,郑雄被套,王晓野出逃,而陈融赚了几千万。随后他眼见陈邦华被“双规”,惟恐案件波及自己,决定从此金盆洗手,远赴美国留学。但因TOFEL和GRE考试均不合格而没拿到纽约大学的录取通知。彷徨之际,他发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拿到学位后纷纷回国,这些海归们即使在跨国公司担任高职,也不可能像自己发财这么快。几经权衡,他感到还是祖国好!社会主义好!于是他毅然决定继续躺在祖国的怀抱,吃母亲的奶。但为防万一,他把老婆孩子办投资移民去了美
时雨啊!这两年我一直为南海证券的经营头犯愁。证券公司过去有个牌照就有了个金饭碗,因为股市成交天天火爆,光佣金就赚得眉开眼笑。可近两年股市低迷,成交量不到过去的一半,而券商数目却多了一倍,所以交易这一块是亏损,而投行业务又受通道限制,我现在是坐吃山空啊!您现在是股市大腕,资金雄厚,又是我的大股东,正好可以引我走出苦海了!”
这话说得极为谦卑,可陈邦华却越听越皱眉头。“小陈啊,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谈一下南海证券的发展,不过咱们今后的发展应该互相推动,优势互补,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支持啊。”
“这个当然!陈总,您是大股东,我会听从您的安排和调遣。”
“小陈,你怎么还不明白,不是我派遣你,而是我们相互支持!”
“这当然没问题,陈总,您不仅是我的大股东,也是我的老领导啊!当初渤大的两个H股项目就是您给了我们大力支持。”
“小陈,既然你这么明白事理,我就不拿你当外人了!告诉你,‘太阳电子’这只股票,我是主力。”陈邦华紧盯着陈融说。
“刚才一进门看见您和齐总这么亲密,我就在猜想您和‘太阳电子’的关系非同一般。”
“不错,‘太阳电子’的很多动作是我和齐总一起合作的。”
“是吗!”陈融心里一惊。“太阳电子”是自己的股东,其股价的狂升陈融当然紧密关注。“太阳电子”成为“中国第一百元股”后,散户们仍如痴如醉地追捧,可陈融却判断:这只股票一定有一只庄,而且是一只恶庄。股票扶摇上升的过程中,公司一波接一波的行动推波助澜,陈融相信光凭齐援朝自己是做不出来的,因为齐援朝是南海证券的董事,大家常打交道,彼此有所了解。既然齐援朝没能力撑起这场大局,背后一定有个能力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