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李敖:要把金针度与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植是曹操的姨太太生的,姨太太在他五岁时扶正。他是个神童,〃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他的文章写得出色,甚至曹操都怀疑〃汝倩人邪〃(你是请别人代写的吧)?对他极为宠爱。后来因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无节〃,对他就冷落了。

  在曹植二十九岁的时候,曹操死了。他的哥哥曹丕即位,对他的防范也就加深。他的侯爵,也因酒爵而一再更动,常因醉后对监视他的人无礼,而被打小报告。他处境穷困,〃寄地空名而无其实,……虽有王侯之号而济于匹夫,皆思为匹夫而不能得〃,以至〃连遇瘠土,衣食不继〃!

  曹植活了四十一岁。死前四年里,曾多次上疏,写《求自试表》、《求通亲表》,希望参与政事、准许和亲人来往,但都没有下文。最后在潦倒中〃形容枯悴,忧心如醉〃死去,结束了与统治者有生殖器关系的一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虽然有名,却不像是曹植作的。

  阮籍:《阮籍集》

  阮籍(二一○~二六三),字嗣宗,陈留尉氏(河南开封)

  人。他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他自己是〃竹林七贤〃。

  阮籍〃本有济世志〃,因为〃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人人自危之下,阮籍就〃不与世争,遂酣饮以为常〃。他显然对〃路人皆知〃的司马家政治集团不满,因此他以整天喝酒来实行不合作主义。司马家求婚于阮家,阮籍一连大醉六十天,醉掉一切。因为阮籍有名气,司马家逼他做官,他宁愿不做大官而做小官,因为〃步兵尉营人〃会做好酒,他就去做了〃步兵校尉〃。司马家的人也一再想罗织他入罪,但他〃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使人抓不到他小辫,因此得保首领以殁,活了五十四岁。阮籍的五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是《离骚》以后的绝作。诗中写他的抱负、境界,和〃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的隐痛,婉曲感人。他又写散文《大人先生传》,主张乌托邦式的无政府主义,更看出他的境界。

  谢灵运:《谢康乐集》

  谢灵运(三八五~四三三),河南太康人。他的祖父是谢安的侄子谢玄,谢玄是东晋名将,是淝水之战的英雄。但他的父亲谢瑍,却是个笨蛋。谢灵运父亲虽是笨蛋,他自己却是神童,所以谢玄感慨说:〃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

  谢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他又〃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可见在文章上和时装上,他都是顶尖儿的人物。这样一个公子哥儿,就得到一个外号,叫〃谢康乐〃。

  谢灵运在政治上不得意,便寄情山水,他可说是中国第一山水诗家,也是中国第一大游山家。他游山,用特制的鞋,又带着大队童仆伺候,气派无比,甚至被误会是〃山贼〃。他又〃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又〃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在行为上的横恣,一再使统治者头痛。终于在四十九岁那年,以叛乱罪名,死于法场。

  谢灵运的绝命诗是:〃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凄凄凌霜叶,网网冲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愍。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诗中有情,情在言外,非常动人。

  鲍照:《鲍参军集》

  鲍照(约四一四~四六六),字明远,江苏涟江人。他出身寒门,种田起家,虽然力争上游,但是,在南北朝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阶级,是森严的,所以在政治上,他没有戏唱。在宋文帝时代,他做到中书舍人的官,宋文帝刘义隆是喜欢舞文弄墨的,〃自谓人莫能及〃,鲍照深怕自己的文采被皇帝嫉妒,所以故意写些〃鄙言累句〃,以示退步,借自污以苟全性命。人们〃咸谓〔鲍〕照才尽,实不然也〃。

  虽然这样,鲍照还是在劫难逃。他最后出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军。宋明帝即位,晋安王刘子勋造反,刘子顼起兵响应。结果兵败,鲍照被乱军所杀,年约五十多岁。

  五世纪刘宋一代,号称是文学盛世,盛世中最有成就的作者就是鲍照。鲍照二十岁时写的《行路难》十八首,就是空前的佳作。受了时代的矮化,鲍照是不能人尽其才的,钟嵘《诗品》说:〃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正是指此。

  鲍照作品中,有一部分写民间的疾苦、战乱的残酷、离乱的悲情,一股苍茫之气,最为动人。

  谢朓:《谢宣城集》

  谢朓(四六四~四九九),字玄晖,河南太康人。他的往父、父亲都是南北朝的官吏,他的母亲是宋武帝刘骏的女儿长城公主,所以他不但是贵族,也是皇族。他是谢灵运的堂侄,被称做〃小谢〃。李白诗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就是指他。又因他做过宣城大守,遂被称做〃谢宣城〃。

  谢朓从小喜欢读书,并有声名。十九岁起历任官职,并和萧衍汀、沈约、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捶合称〃竟陵八友〃。谢朓一生遭遇着不少是非。齐明帝萧鸾死后,他的儿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荒唐无道,别人拉谢朓搞政变,他不肯,结果被反咬一口,反被诬告叛乱,下狱论死。死时十六岁。谢朓做过一件大义灭亲的事,就是检举他的丈人浔阳郡公王敬则谋反,王敬则因此被宋明帝杀掉。此事为谢朓太太所不谅解,老是想为父亲报仇,找丈夫算帐,也要大义灭亲,谢朓只好避而不见。他临刑前,为他的大义灭亲而有惭德悔意,他说:〃天道其不可昧乎?吾虽不杀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王勃:《王子安集》

  王勃(六五○~六七六),字子安,山西河津人。他的祖父是〃文中子〃王通。他是中国第一神童,六岁就会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认为错处颇多,就写了《指瑕》十卷批评它。十四岁时候,就被唐高宗得知,封他做〃朝散郎〃的官,再被沛王聘为王府修撰。

  王勃在王府中看贵族们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的游戏文章,被唐高宗看到了,认为〃据此是构煽之渐〃,认为他挑拨皇亲国戚,就把他赶到四川去,他的父亲也因为教子无方,贬为交趾令。不料却因此种下王勃的死因。他渡海去看父亲,掉在水里,竟〃惊悸而死〃,年二十八岁。

  王勃遭遇过一次牢狱之灾。一个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躲在王勃家里,王勃一开始把他窝藏下来,后为怕惹出麻烦,就偷着把曹达杀了。不久事发,他以私自杀人的罪,也要处死。正好碰到大赦,才得死里逃生。

  《唐诗纪事》说王勃写文章,〃先墨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初不加点,时谓腹稿。〃这也是一奇迹。

  陈子昂:《陈伯玉集》

  陈子昂(六六一~七○二),字伯玉,四川射洪人。他是富家子弟,年轻时任侠使气,不务正业。十八岁时候,谢绝门客,发愤向学,几年之间,就成绩惊人。他写了《感遇诗》三十八首,被行家惊为〃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陈子昂二十四岁中进士,一再上书,得到武则天的重视。因有知遇之感,三十岁时候,他写《大周受命颂表》、《大周受命颂四章》,对武则天歌功颂德,后来升到右拾遗。

  陈子昂三十四岁时候,因逆党案被构陷,入狱一年,出狱后仍任右拾遗官。后来两度从军,出入边塞。三十八岁因父亲老了,辞官回乡。射洪县令段简打陈家主意,〃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陈家送了二十万红包,还是不行,最后死在监狱里,年四十二岁。陈子昂的死,骨子里是武三思假手地方官的政治迫害,是黑暗政治下的一场冤狱。

  陈子昂的作品,主张上追汉魏风骨、贬抑齐梁浮艳,所以,〃起八代之衰〃的第一人,实在是他,不是韩愈。韩愈自己也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就是指此。

  王维:《王右丞集》

  王维(七○一~七六一),字摩诸,山西永济人。他生的时候,佛教已极盛行,他深受影响,例如他的名与字连在一起,就是〃维摩诘〃,正好是释迦牟尼时代大居士维摩诘的名字。

  王维〃九岁知属辞〃,是神童。二十一岁中进士。他少年得志,但在中年以后,出了一件事,在安史之乱时,他曾被俘,虽然装病,但仍受到安禄山的礼遇,软禁在庙里,做了〃伪官〃。那时他五十四岁,写《凝碧池诗》表示悲愤。乱平后,在制裁陷贼官吏的时候,他凭这首诗,获得减刑,最后还官拜尚书右丞(内阁书记长)。虽然这样,在精神上,他仍然以〃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为憾,一直难以释怀。

  晚年的王维,寄情禅悦与山水,他买下宋之间的别墅,整天焚香、饭僧、弹琴、赋诗。他的妻子早逝,他一连过了三十年的单身生活。六十一岁时候,在写了几封诀别信后,从容死去,他被称为〃诗佛〃。

  王维除了写诗外,也常作画,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以写自然最出色,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田园诗人。

  李白:《李太白集》

  李白(七○一~七六二),字大自,号青莲居士,甘肃天水人。出身富商之家,五岁移居四川。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是个〃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神重。二十六岁离家远游,五湖四海,见闻颇多。四十二岁后,觅到唐玄宗,得到〃翰林供奉〃(起草文书)的差使,以写诗得到赏识。后来,在安史之乱中,跟错了永王璘,五十六岁那年,以涉嫌叛乱,判死刑。经过朋友奔走,改为流放边区,中途遇赦。后来想从军报国,因病未能如愿,〃天夺壮士心〃,于六十二岁死去。

  李白的一生,大体和唐玄宗时代同期,从他一生中第一首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到最后一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